人文社科科研量化评价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研论文,评价论文,人文社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72(2011)03-0031-07
为了科学规范地做好职称评定和科研定岗工作,同时为了适应高校人事体制和科研体制改革的需要,更为了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必须重视人文社科科研评价工作。以质的评价为主的同行评议和以量的评价为主的科学计量是科研评价的主要方式:同行评议能充分发挥专家的特长和优势,但是不可避免地带有专家的主观性和局限性;科学计量虽然可以给专家评议的主观判断提供客观数据,但是过度的量化或者扭曲的量化却给科研带来不利导向。所以,这两种评价方式应该取长补短,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科学的评价和发展科研的必经之路。
一、文献评述
(一)同行评议
同行评议(peer review),又称为:同行咨询(peer advice)、同行评价(peer evaluation)、同行审查(peer censorship)等等。1990年,英国同行评议调查组给研究理事会咨询委员会的报告中,将同行评议定义为:“由从事该领域或接近该领域的专家来评定一项工作的学术水平或重要性的一种机制。”[1]17储彬和赫凯特在《没有同行的科学》一书中给出了同行评议的最简洁的定义:“所谓同行评议,乃是一种有组织的用于评价科研的方法。”[2]1
在当代,学者们通常采用同行评议的方法来验证科研的正确性,证实研究成果的合理性,以及分配各种总是短缺的资源,如评定项目基金的批准与否、决定科研成果奖项的颁发、期刊决定论文能否发表等,还有各种专业职称的评定、学位的授予等。
但是同行评议并不能完全体现公正和科学的特点,其评议的结果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切实可靠、高质量、富有预见性和创新性。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同行评议本身有着局限性:
1.同行评议的主观性
所谓同行评议,本质上说是科学家个人意见的表述。于是评议人个人的世界观、学识、年龄、心理素质、修养及兴趣爱好等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对评议过程和结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当碍于人情关系或产生利益冲突时,同行评议公正性的天平往往会发生倾斜。
2.同行评议的知识规范性
评议人一般是科学领域的资深专家。在实践中,要够得上资深标准,就常常年龄偏大,其知识体系已形成规范。这种已规范的知识结构,往往青睐规范的知识体系中的论证和研究,而排斥有创建的学术思想和新的学术生长点。所以,同行评议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知识的创新,不利于新生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
3.同行评议的滞后控制性
对同行评议的监督因其保密性而无法适时控制,从而不能及时防止越轨的同行评议和纠正错误的同行评议。
(二)科学计量
科学计量学是运用数学方法对科学的各个方面和整体进行定量化研究,以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科学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当前科学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普赖斯(D.J.de.S.Price)《巴比伦以来的科学》和《小科学,大科学》的出版及加菲尔德(E.Garfield)的《科学引文索引》(SCI)的问世是科学计量学发展的奠基之作。1969年前苏联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科学计量学的著作,“科学计量学”术语从此诞生,这标志着科学计量学的奠基基本完成。
科学计量学以科学为研究对象,探讨的领域十分广泛,它不仅研究科学本身的问题,而且研究社会生产和其他上层建筑同科学的关系。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科学的可以数量化的标准和可能性。科学计量学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科学能否数量化以及可以采用何种定量分析的方法。科学计量学的研究表明,科学“生产”的投入和产出,都可以数量化。在投入方面:科研人员、经费、科学仪器、设备和建筑物等可以量化;而在产出方面:论文作者的数量及其地理分布、论文数量的年度变化、论文和作者被引用的情况等也可以量化。可以对这些情况进行各种数学统计,并用函数关系描述、分析和研究它们的发展或者表示各种定性的假设。
(2)根据已掌握的各种数据资料,从不同的侧面建立各种科学计量模型,揭示科学发展的各种规律,这是科学计量学的核心内容。
(3)研究科学数量化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科学计量学是将数学方法引入对科学的分析而形成的一个新学科。因此,对科研进行科学计量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使科研能够数量化。但是科研本身的复杂性,使其并不一定能够数量化,因此科学计量学的应用是有一定范围的。认识到科学数量化科学计量学的应用范围,即“确定它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什么问题”,也是科学计量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科学计量学作为科学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它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和深远意义:
首先,它从方法论上实现了对科学本身进行研究的重大突破,补充了传统分析方法之不足,使人们对科学发展规律的探讨不仅能够进行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做到定量的表达,从而使人们对科学本身的认识朝着“精密科学”的方向发展。
其次,科学计量学通过对科学“生产”的投入和产出的各个方面以及科学内、外各种关系的定量化研究,为建立对科学进行评价的完整指标体系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并且它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结论被广泛应用到诸如科学潜力状况的评价、科研状况的发展分析、水平动向的评价和比较、科学发展趋势的预测等许多方面,已成为科学技术事业宏观政策管理和微观管理的重要依据,提高了对科学技术进行组织管理、协调、决策、预测的科学化水平。
二、人文社科科研量化考核评价在我国的应用
对人文社科科研的评价,主要经历了:组织决定阶段,即行政和学术的一元化领导,完全的长官意志阶段;单一的同行评议阶段;同行评议加量化打分阶段;以科学计量学、情报计量学、文献计量学和技术计量学的指标和方法为依据的阶段。
在这四个阶段中实行单一的同行评议克服了第一阶段的长官意志官僚化倾向下人力资源利用率低下的情况,使各单位建立的学术机构成为真正行使学术职权的部门。但在实践中同行评议并不尽如人意,因为它不仅存在请客送礼、拉关系、长官意志干扰等非学术因素的干扰,更存在在学术组织内部的评判标准的确定与掌握上很难选择取舍,于是论资排辈的现象层出不穷,这样严重地影响了研究活力和知识创新力。
为了解决单一的同行评议的难题,于是提出了第三阶段的同行评议加量化打分的方式。它是同行评议加上加权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被评审者科研诸要素的相关程度和相对价值,它对科研评价中的长官意志、论资排辈、非“业绩”倾向等有一定的削减作用,同时也为第四阶段科学计量学等运用于科研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这种评价的方法并不是表征科学研究活动与成就的本质量化方法。
在第四阶段中,科学计量学指标真正应用到科学家个人研究成就的评价过程中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首先把科学计量学指标应用于科学家科研评价的是前东欧社会主义等国,比如:匈牙利因为有著名科学计量学家布劳温的领导,他们公开声明,在对科学家个人科研活动的认识上“使用数量的分析和评价是绝对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从运动机制上发现带有规律性的东西。”[3]但是直到90年代初欧美等国才在大学或科研所的科研人员的科研评价中不同程度地引进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和指标。比如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在《1992年科研评价实施条例:评价标准》中明确宣布同行评议是科研评价的基石的同时,公开表示他们将向包括文献计量学指标在内的可能作为同行评议补充的评价方法和建议敞开着大门。
我国把科学计量学引入人文社科科研评价的起步比较晚,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其中以南京大学和石油大学等学校为代表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并逐渐形成了对科研人员科研量化考核(评价)。广东省则以暨南大学为代表,于1998年即开始实行科研量化考核。
科研量化考核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转轨的环境下,部分高校为调动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采取的一种考核措施,即把与科研相关的内容,如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论著、奖励)甚至学术兼职等折算成分值,并将该分值与校内工资(津贴)挂钩的办法。
在高校和科研部门,人文社科研究的管理和评价工作正处改革之中。要使人文社科管理和评价工作的标尺获得最后的合法权,其至高依据是:这把标尺必须符合人文社科本身的发展规律以及科学研究的规律与规范。但是目前实行的量化标准——即用课题级别及数量、刊物级别及论文的篇数和字数等要素构建的指标体系,其实质是学术行政化和学术企业化两相交媾的结果。
(一)学术行政化
所谓学术行政化是指用行政管理的方式及其衡量标准来管理、评价学术工作。学术行政化表现得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学术评价的行政化。其具体表现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其一,学术团体行政化。它是指各种学会往往有相应的行政级别或随兼任会长的领导级别而拥有相应的级别。如某省法学会,除会长、副会长由省高级法院院长、检察长、司法厅厅长等担任外,各地级市司法局主管局长均是当然的理事,再辅以几位法学教授理事作点缀。甚至有的全国性学会,发展会员都要求有处级以上行政级别。
其二,报刊出版行政化。人为地将报刊、出版社分为国家级,省部级等。同样是大专院校的学报,部属大专的学报可能算副省级,而地方所属大专的学报可能只算地市级。
其三,学术评价行政化。在各类社科评奖、职称评定、科研考核等活动中,绝大多数单位都用行政级别作为衡量论文、著作学术水平和价值的标准。如许多单位规定,在国家级报刊发表论文或在国家级出版社出专著打10分,在省部级报刊发表论文或在省部级出版社出专著打6分,在地市级报刊发表论文打3分,诸如此类,只看外表不看内容;只看载体的行政级别,不看作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二)学术企业化
所谓学术企业化是指用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管理方式和评价标准来操作学术的管理评价工作。
学术企业化主要是中国的学术机构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展开政府机构企业化而形成的。它主要表现在中国的学术机构以经济目标为首要目标,以经济利益为首要利益。于是出一份考卷多少钱、一场监考多少钱、一篇论文多少钱、一个项目多少钱,都成了改革措施。学术工作实行了计件工资制,学者成了普通劳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学术机构“还”想维持自己的学术形象,学术浮躁也就无法避免了。
(三)综合分析
目前的“量化”体系,与其说是一个科学化标准,还毋宁说是学术行政化、企业化的标准。下面我们对构成这套量化体系的主要因素作些分析:
(1)关于课题级别与成果质量。高校和研究部门的人文社科课题被人为地分成几类:纵向课题(国家级、部委级、省级、市级、校级);由某些基金会提供资助的课题;由某些组织、集团通过与研究者的协商提供资助的课题,也称横向课题;自选课题。不同类型的课题,分类根据主要是看经费的来源和问题的来源。其实,不同类型和“级别”的课题并不能完全代表课题意义的大小、研究者完成课题水平的高低及课题研究成果的优劣。同时研究课题并不是题目愈大就愈重要,而是要看命题的科学性、前沿性、可完成性及其完成的质量。在人文社科学界,一些重要理论的突破性研究往往是自选性课题,真正有价值的课题往往是通过研究者创造性地发现,而不是被命题的。所以,如果用行政级别管理和评价科学研究,直接后果是:极大地阻碍科研课题和经费的多元渠道的畅通,使经费来源、问题来源单一化;极可能导致人们缺乏发现问题的“自觉”性,“唯上”意识太浓,过于围绕一些“热点”问题开展研究。
(2)关于刊物级别与论文质量。刊物的级别与课题的级别是同一的。我国的学术刊物之级别高低是按办刊单位的行政级别来定的,行政级别高的,刊物级别也相应地高。可见“级别”的涵义首先是行政性的而不是学术性的。这种情况必然导致以下后果:学术刊物的水准在没有监督机制的保障下是脆弱的;学术刊物缺乏竞争力,致使低水平的文章发表,降低学术刊物的学术水平;学术刊物容易被权威、名人控制。
(3)关于论著字数和论文篇数。目前“量化”的管理方式正朝企业化、商业化方向倾斜,我们若用管理和评价企业生产产品的方式来管理和评价人文社科研究,这样必然导致:学者为了“以量取胜”必然追求打短平快,有时会将一篇好文章拆成多篇;出著作时添枝加叶,以求增加字数。
(4)关于合作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目前的管理和评价方法既不利于学科内部的合作,也不利于学科之间的合作,而是大大强化单干意识,淡化了合作意识。因为评价过于强调第一作者,第一项目负责人,致使许多学者都不乐于做绿叶,校内合作都难以开展,跨学科、跨院系、跨区域的合作难度就更大。
三、对人文社科科研量化评价的判断
(一)不利的影响
从以上对我国目前科研量化评价制度的分析可以看出,科研量化评价被学术行政化和学术企业化后,给我国的学术发展和教师的科研带来了诸多的不利的影响:
(1)只图虚荣,不下实功。学术行政化使相当一些人急功近利、浮躁难耐,难以集中精力搞研究,只要文章或著作能发表或出版,你需要什么我就给你写什么。
(2)只求数量,不顾质量。以往,一位学者或专家往往倾其一生精力写出一部专著,这样的著作是有独创性、权威性的,能在本学科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产生影响。如今,有的人动不动就出大部头,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著作,但有开拓性和学术价值高的并不多,更谈不上权威性。
(3)只为级别,不问水平。由于评价论文、著作学术水平高低优劣是根据报刊社或出版社的行政级别来确定的,为能在考核中取得高分,一些人想方设法托关系、走后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发表文章、出书如此,评奖、评各类学术称号也是如此。这容易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对于一名学术人才来说,他之所以选择栖身某所大学,其重要标准当然是实现自身的学术价值最大化。实际上,与其说他选择的是某所高校,不如说他选择的是一种机制。然而国内学术行政化的机制,即使有优秀人才留下来,也难以充分发挥其学术价值。
(4)术钱交易,以职谋私。学术行政化使报刊社、出版社成为卖方市场。你想发表文章就得先拿版面费、赞助费来;你想出书就得先“投入成本”,承担图书销售的全部风险。于是作者掏钱,报刊社、出版社坐收渔利。有些人将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学术界,只要你能出钱就有人捉刀。在互联网上,学士论文、硕士论文更是明码标价应有尽有。
(二)有利的影响
科研量化评价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在激励教师多投入精力到科学研究中,多出研究成果,出精品成果。并且“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两面”(列宁语)。所以,科研量化评价也存在有利的影响:
(1)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研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进程。它是高校开始把科学计量引入科研管理的一种尝试。虽然,我们最终得到的只是科研量化评价,只是一种扭曲的量化,但是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至少是打破以往的同行评价一统天下的局面,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考核(评价)高校教师的科研,使对教师科研的评价更加合理,使人们不断努力做到质与量的结合,定性与定量统一的有益探索。
(2)教师科研积极性提高。在原有的制度下,教师的科研干多干少一个样,科研成了可有可无的工作,教师满足于教学,间或到校内讲讲学。通过量化评价的实施,大部分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成果的产出也上升较快。特别是实行了一段时间的科研量化评价后,不少高校都将最初鼓励“量”为主的体系,逐渐更改为鼓励“质”的评价体系,促使成果质量也稳步上升,逐渐可以与国际学术界对话,有些学科甚至已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
四、教师对人文社科科研量化评价的态度
教师作为被评价人员对如何考核自己应该有充分的发言权,为此,教师对科研量化评价的态度和意见应该值得每一个高校科研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的重视。下面是某大学对其人文社会科学(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华侨华人所、艺术中心、法学院、特区所、新闻学院等)的任教老师所作的一份调查问卷,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教师对科研量化评价的看法和态度。
本次问卷主要是从六个方面来调查教师对科研量化评价的态度的,这六个方面是:教师对科研量化考核的态度;科研量化考核对教师科研能力和科研积极性的影响;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各项科研项目的分类及其赋分;教师对岗位责任制的态度;考核的周期等。本问卷共发出200份,收回198份,其中有效问卷有145份。本次问卷共有15个题目,其中开放性的问题3个,其他的都是封闭的选择性问题。
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对于科研量化考核有55.2%的教师是赞成的,反对的教师只有4.8%。并且有59.3%的教师认为科研量化考核对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有帮助,57.2%的教师认为科研量化考核有利于教师科研积极性的提高。对于目前的科研量化考核超过35.0%的教师认为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的赋分是合理的。当然,该校所实行的科研量化考核也存在不足的地方:52.4%的教师认为科研与教学不能捆绑在一起,并且48.9%的教师认为科研与教学的赋分比较而言,科研的分值过高;科研量化考核中也有赋分不合理的情况,39.3%的教师认为其对统计源期刊所赋分值过低;同时觉得考核登记的周期三个月登记一次过于频繁。除此之外,该校的教师也有对科研量化考核不清楚的地方,比如,对于纵向和横向项目的赋分问题,超过30.0%的教师都觉得说不清是否合理,对于岗位聘任制的态度赞成和无所谓的比例差不多,都在41.0%以上。
在其他三个主观性的题目中,教师们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在科研与教学所赋分值的比例中,一般教师(24.3%)认为1∶1的比例较为合适,而对于偏向科研的教师(10.8%)则认为6∶4更为合理,偏向教学的教师(13.5%)认为大学主要的是教书育人,所以科研与教学的比例应该是3∶7。
对于岗位聘任制,绝大部分的教师都认为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责任心,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老师的长期跟踪而不是短期行为、任人以能、促进长远的科研水平的提高,但是,教师认为它的优势发挥是有前提的,它要求领导的公平,特别对于年轻人来讲,要创造有利于其发展的环境。
在最后,有一些教师指出了该校科研量化考核中存在的应该改进的地方:目前的量化考核中对于没有核心期刊或者统计源期刊的专业不公平;不同职称的人在同一级刊物上发表文章低职称者所获分值少不合理;评职称一定要拿项目不合理;科研量加入校内工资分配不合理等等。
五、对人文社科科研量化评价的展望
人文社科科研量化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高校日益强调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项功能的完善,缺一不可,这必然存在科研量化与教学的量化如何对等,科研成果的质量与社会评价如何衔接,科研量化考核与导师遴选、职称评定之间的关系等等。单一的以“量”,或影响因子等自然科学的量化考核评价,与人文社科科研存在不少差异,是不能照搬的。对不同的量化考核评价对象,如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机构、科研活动,有不同的适用性,对不同的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评价的标准也不尽相同,需进一步的完善。
(一)关于人文社科科研管理和评价的思考
(1)在整个学术体制尚未改革前,很难做到质的量化,只能滑向“量的量化”。在背景条件不配套时,评价所期望达到的只能是量的公平,而学术上对量的公平的强化必然使学术管理的手段与目的错位。
(2)目前流行的办法其着眼点与其是出自于如何最大限度地促进真正的科学研究,还不如说是为了防止某些消极者不从事科研工作。其依据的人性假设是把学术界人士当成经济领域的“经济人”来对待。管理需要规范,但用管理经济活动的办法来管理精神创造活动,效果一定适得其反。科研劳动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生产劳动。高校和科研部门的科研管理和评价,应该立足于全方位的和整体性的改革思路,只有当整个学术领域在配合中调整,共同体现出一种新的文化观念的时候,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
(3)从以上科研量化评价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科研量化评价实质上是扭曲了的量化评价,是学术行政化和学术企业化的产物,而不是科学计量学在科研中的正确运用,更不是科学的评价方法,因此,这种考核方法只会阻碍科研的顺利进行,扼杀科研的创新精神。
(二)几点改进意见
(1)在外部条件方面,逐步使人文社科成果的出版发行走向“学术市场化”和民间化,让学术刊物进入“市场”,进入“学术界的市场”,从而确立学术地位,取消行政直接干预,采取间接监督的办法。
(2)作学术评价时,在适度关照量的基础上,注重代表作的质的“含金量”。对代表作采取教授委员会组织的“答辩式”审议。
(3)在评价时,以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发展教师的科研能力,进而促进学术的不断进步为目的,而不是为了惩罚偷懒的教师,为了逼迫教师来多出成果,多作研究。所以,在制定评价的指标时应该是以奖励为主要的手段。
(4)在科研管理活动中,同行评议与科学计量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最好体现。无论在什么体制下对高校教师的科研的评价都是必要的,而评价一个事物不可避免地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考虑,即要做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的评价,所以,要把同行评议与科学计量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以科学地促进科研的发展。
(5)在两种评价模式结合的过程中,要以同行评议为基础。因为只有经过同行评议才能知道各种课题、出版社、刊物、发明和专利的真实科学水平,然后对此做出的科学计量才有其真正的学术价值。同时在做科学计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可数量化,并且数量化一定要科学,以真正的学术的水平和学术的标准来数量化,而不是行政的和企业的标准。不管何种评价模式,都有一定的缺陷。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事物在初始阶段的不完善而全面的否定它,应该给它一定的自我完善的机会和时间。
标签:科学论文; 科研评价论文; 量化管理论文; 人文社科论文; 量化分析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 行政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