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写作教学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论文_高春燕

汉语写作教学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论文_高春燕

(红河学院,云南 蒙自 661199)

摘要:汉语国际教育中,汉语教学由听、说、读、写构成,相对于其它语言技能教学来说,写作教学公认难度较大。围绕写作教学的目标与难点,结合写作教学实践,文章探讨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习中汉语写作教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第二语言;汉语写作;策略

随着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逐渐发展与完善,汉语语言技能课程的研究也日益完善。写作课程作为教学难点问题之一,在汉语教学环节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汉语写作教学课程的开展需要以学习者具备一定读写能力为基础,并帮助其巩固所学过的汉语知识;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培养学习者构建文章的思维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如何着手解决上述问题,正是汉语写作教学能力培养的关键问题。

一、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写作教学的研究背景

在研究初期阶段,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写作教学一直深受母语写作教学经验的影响,侧重于写作技巧与修辞手段等方面的训练。到20世纪90年代,才将二者进行区分,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提出各自的教学特点。此后,学界确定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在写作教学中的目的是提高学习者书面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及书面交际能力。

另外,在汉语写作教学理论及方法的研究中不断涌现出大量的成果,如强调结合教学实践强调篇章的习作,重视语段的连贯与衔接;论述技能训练中,“讲-练-评”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写作中文体知识、语篇意识的培养等等。

二、汉语写作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

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指在《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下,以尽可能少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物力),去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学习中心论”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唯一尺度。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提到,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教学行为是:“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如何实现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写作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⑴调查、了解、分析课堂教学的现状,为课堂教学工作做好准备,为课堂教学实验提供事实依据。

⑵针对教学对象,进行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学设计的研究,并把不同的教学设计实践于课堂,通过比较、反思,总结出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案。

⑶选取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为研究案例,以便从实践中积累研究成果,形成经验总结和实验研究报告。

⑷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实施有效教学的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⑸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提高理论水平。

三、汉语写作教学的策略与实践

(一)、输入信息的积累

写作是一种语言输出形式。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只有在信息的输入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有信息输出的可能。与作为输入模式的阅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通过阅读促进写作,有学者认为,阅读的内容和方法直接影响写作水平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阅读到写作不是简单地将输入的材料拿来就用,而是经过大脑的处理,产生从阅读到写作的转移。

学习者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写作能力直接相关,写作教学中,可以利用图式理论进行教学,选择合适的范文,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易于记忆、理解和推理;通过图式阅读,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知识,并引起更多的知识关联,从而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使后面的语言输出更顺利。

(二)以“说”带“写”

Tough(1977)强调了写作水平与口头表达能力间的联系,指出:“教师在教写作的同时,必须帮助学生提高和丰富口头表达技能,因为口语中常包含许多书面语的结构。”具体的方法步骤如下:

⑴话题的导入,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课堂习作,如就一命题材料(图片或文字材料),让学习者拟写作文标题。先引导学习者讨论和分析命题材料的主题,然后就已拟写的不同标题进行讨论。

⑵小组交流,以四人为一小组交流,每个学生都说说对命题材料的想法,梳理所要撰写文章的思路,然后选择性地让人发言。

⑶学生根据提纲和小组交流情况进行扩展写作。

(三)、利用反馈与评价,促进汉语写作教学

反馈与评价主要通过“讲-写-评”的教学环节中“评”来实现。学生完成作文后,可通过以下方式反馈和评价:

⑴学生自我评价。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自己作文的能力,修改作文的优先权在于学生本人。讲评学生完成作文时,教师要激励学生自我反馈和自我评价,学生可依据教师给出的评价标准作自我评价,如:篇章结构是否清晰、语法是否准确、词语运用是否无误等,学生根据评价意见对自己作文进行第一修改,并给出评价。

⑵学生相互之间反馈与评价。在讲评一名留学生的作文时,教师往往会发现,别的学生并不关注,或者说讲评无法引起其他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修改,在交流中学会鉴赏品评,取长补短。一方面实现了习作的阅读价值,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写作兴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习者的评改意识及能力,从而也可提高写作水平。

⑶师生间反馈与评价。教师针对不同层面、不同基础、不同水平的习作进行讲评是必要的。如实反映学生在写作上的不足,并指出改进的策略;同时也不要忘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不断得到激励,从而产生并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其进一步写作的动力。

四、结语

汉语写作教学能力的培养策略主要是从教学的角度出发,粗浅地讨论运用哪些教学策略和如何运用教学策略的问题。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引入归因分析。写作课程中大多有畏难情绪的学习者,观察和了解这部分学习者,帮助和培养其形成正确的归因风格,以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相信自己经过努力就能获得成功。主、客观两方面的归因分析对于写作教学是否取得成效也起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小兵(2009).对外汉语教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2]罗青松(1991).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高春燕(1977-),女,云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论文作者:高春燕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汉语写作教学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论文_高春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