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生产力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生产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对生产力发展起影响作用的,是一种多因素的综合系统,既有生产力自身的因素,又有外部环境条件,还有勾通内外部关系并发挥调节功能的各种手段和环节,它们相互配合构成生产力的动态过程。这些条件的满足,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力 体制生产力 政策生产力 关系生产力 生产力综合动力
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发展生产力的论述,形成了一个生产力理论的崭新思想体系,它主要包括“体制生产力论”、“政策生产力论”、“关系生产力论”、“科技生产力论”等。掌握这一思想体系,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而且使人们对生产力的认识产生一种质的飞跃。
一 体制生产力论
不同的经济体制产生不同的经济效果,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不同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增长的基本社会前提。
邓小平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1〕通过暴力手段改变社会根本制度, 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一个重要原理,是“制度生产力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改革的方式,建立新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样是对生产力的一种解放和发展,这是新的生产力论,即“体制生产力论”。新的理论不仅打破了只有通过暴力手段才能从根本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传统观念,而且将在今后的人类社会历史中,长期地产生作用,因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起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首先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改变了束缚生产力的旧体制,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余地。这里涉及的仍然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问题,因而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完全一致的。然而,所不同的是,它为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手段,那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要求的问题,需要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来完成。这就使人们对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认识,更加具体化、实际化,而不停留在空泛的理论抽象上。于此同时,人们还清楚地看到,所谓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其本身就具有一种伸缩性和连续性。社会制度的根本变更,无疑是对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但这绝不是生产力发展的极限,它不可能把一种新的生产力的潜能完全释放出来,因而必须根据客观需要,经过对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造,创立适应生产力要求的新的经济体制,达到对生产力进行继起性的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就是对这一效应作出的反映。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变了经济结构、经济组织形式,引起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我国现有的经济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这种由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外资经济5种成分组成的新的结构形式, 不仅调动了更多经济因素的积极性,而且它们在相互配合,互促共进中得到了快速增长。这标志着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经济组织形式,又叫经济的社会组织结构或社会生产的经营形式,是经济结构在社会生产组织中的具体表现。它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双重意义:作为联接生产力要素的结构形式,它起着直接规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作为生产力存在的社会形式,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所出现的多样化的经济组织形式,如企业集团、股份公司、各种经济联合体、股份合作制、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经营制等等,都同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因而有利于其发展。
再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改进经济运行机制,提高社会经济运转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经济运行机制是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根本方式或方法。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资源配置结果的合理性及其优化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运行机制的有效性行为。资源相同而运行机制能力不同,会产生截然相反的配置效果,或者生产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大大提高社会生产能力;或者浪费资源,降低生产能力。运行机制的这种效应,一方面表现在,它能够从总体角度调处社会资源,平衡社会的经济利益关系,另一方面表现在,要解决社会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中的问题,保证社会再生产、再分配的有效进行,必须通过经济运行来实现,因为经济运行机制要渗入到生产活动过程的各个领域之中,干预并影响生产资料、设备及资金的来源,规定生产的规模、经营方向和发展命运,引起生产结构和技术能力作相应变化。就后一种因素来看,它同社会的生产力直接相关,有着明显的二重性和强烈的渗透性,成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抑或说,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常常透过经济运行机制的营运活动而表现出来。正因如此,人类历史上的经济运行机制的每一变革,都不同程度的起到了对生产力的解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经济运行机制的一种根本改革,它建立了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的经济运转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扬弃了计划经济,吸纳了市场的合理因素,把对经济营运的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结合起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独特的新的运行机制。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转换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机制,扩大其经营自主权,放手经营,改进经营方式,增强企业活力;另一方面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分清楚,这一改革举措,为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了显露。
上述事实表明,邓小平关于改革经济体制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构想,奠定了体制生产力论的思想框架。毫无疑问,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生产力飞速前进的导入点。
二 政策生产力论
毛泽东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邓小平则进一步论证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达到提高生产力,实现中国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政策是决定一切的,政策的正确与否,关乎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因而,邓小平把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看作是“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并且,他特意强调:“我国几年来的发展情况表明,凡是实行改革、开放的地方都搞得好。”〔2〕在他看来,正确的政策能够提高生产力。 这便是“政策生产力论”的基本思想。
按照邓小平的思路,政策当是社会制度的外围系统。“只有解决好思想路线问题,才能提出新的正确政策,首先是工作重点的转移,还有农村政策、对外关系政策,以及相应的一整套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3〕任何政策都要执行一定的路线,体现着相应的制度。 政策把社会制度对生产力的解放作用融入自身之中,通过自己固有的功能和手段,传递到劳动者、经营管理者和生产组织者身上,变为社会整体性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政策与生产力的这种关联性,以两种走势表现出来。一是用政策的手段激发、诱导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激励其提高改造外部自然界的能力;一是以政策的功能调解、处理人际关系,为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这种意义上讲,我国的现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社会主义必须发展生产力这一本质的具体化过程。
政策本身就表现为一种具有多方位、多层次的系统结构。不管是基本政策还是各项具体政策,是中央政策还是地区政策,是长期性政策还是策略性政策,都必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邓小平的“政策生产力”的精神实质。政策之下可以出生产力,这集中表现为如下方面:
第一,政策的引导作用。既然生产力旨在发挥人对外界物质的改造和对自然力的利用,那么,是否存在着一种能够使人的这一能力得到充分表现的良好环境,这就与政策的引导作用直接相关。因为政策对人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导向作用。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以及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实施,就把人们的行为引导向对生产建设的开发上,使人们能够集中精力去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提高其改造世界的能力。这正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能够不断发展的重要前提。
第二,政策的激励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同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相联系的,改革开放中已经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放权让利政策、对有杰出贡献者的奖励政策等等,都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从事生产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劳动者对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充满了信心。农业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推动作用;企业中的把利益同效益挂勾的政策,使企业有了生机,提高了生产效率。党的基本政策和各项具体政策,是一种富民利国的政策。政策稳定,群众才会放心。所以,邓小平说:“我们的政策是不会变的。要变的话,只会变得更好。”〔4〕变与不变,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 核心是放开群众手脚,把经济搞上去,把生产力搞上去。这就是政策的威力所在。
第三,政策的统筹作用。我国是社会主义大国,各地区的经济实力,科技力量、资源条件、资金基础和所处的地理位置都不尽相同,因而必须依靠政策作统筹安排,因势利导,实现各地区、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使我国生产力形成一种整体性的平衡协调的发展。对沿海地区及其主要城市实行开放的政策,对经济特区制定特殊的政策,使那里的经济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前哨,成为我国生产力整体性发展的主体。对中西部地区和重工业基地,实行相应的灵活政策,以利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发挥基础工业的作用,为我国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经济落后的地区,通过扶贫政策和在先进地区的带动下,使其能够逐步发展,而不拖全国发展的后腿。发挥政策的统筹作用,须根据势态的变化,调整并及时转移政策性投资方向,确保对提高生产力起主导作用的地区和部门的优先发展。
第四,政策的调控作用。生产力的每一发展,都是在打破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和自身要素不协调的过程中实现的。政策的调控作用满足了生产力发展的这一条件。社会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发展过程,其中任何一种变量所发生的涨落现象,一旦超越了系统张力的承受域,都会破坏生产力系统的平衡状态,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要依靠政策加以调控,解决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矛盾,保持整个生产力系统的协调一致。同体制的作用相比,政策更具有灵活性、及时性。因此,应当根据经济变化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有关政策,以便从货币金融、信贷、投资、财务、税收、物价、市场管理等方面,达到仰制通货膨胀,纠正经济领域中出现的各种偏差,保证经济的有序发展。政策的调控作用,当然也包括运用政策打击和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行销,因为这些东西对生产力发展起负向作用。抑制负面作用的存在,是对生产力发展的一种保障。
生产力的提高,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的增长,是生产力发展的体现。社会主义条件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应性很强的政策体系,以达到生产力和经济的同步发展。
三 关系生产力论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不高。落后的国家要赶上先进国家,创造出比西方社会更高的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必须有一定的手段和方法。这就是向西方借鉴,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引进资金和管理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依靠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生产力的发展比资本主义更高些、更快些。要利用外部的有利条件,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就必须发展对外关系,实行对外开放,加强同国外的经济联系。
历史告诉人们,任何落后的国家要赶上先进国家,就得接受他们的先进成果,利用他们所创造的有利条件,如同欧洲国家曾用中国的四大发明造就了资本主义文明一样。可以说,这是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一条事实性的历史规律。今天,要开展现代化建设,对于我们这样落后的国家来说,接受资本主义两百多年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可以免走或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加快现代化步伐;学习他们已有的科学知识,用他们的先进技术来装备我们的生产,可以使落后的生产力发生跳跃式前进。
所谓要建立各种关系,加强科技方面、经济方面的协作和联系,理应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就国际范围而言,我们必须对外开放,加强同不同制度的国家、地区和组织之间在经济、科技和其他方面的联系,发展贸易,增进信息勾通,这是大环境下的关系和联系;一是就国内范围而言,要放宽政策,搞活经济,使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在相互竞争中,相互勾通、相互交流、相互协作,进行技术上、企业组织上的重新组合,这是小环境下的关系和联系。两种不同环境、不同范围中的关系和联系,都对发展生产力有重大影响作用。
搞现代化建设,我们既缺乏经验,又缺乏知识。邓小平说:“要利用外国智力,请一些外国人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5〕无疑,这是将外国智力转化为我国生产力的一个物化过程, 是一种必要手段。
发展对外关系,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引进资金,增加进出口贸易总额,扩大各方面的信息流量,是实现经济腾飞所必不可少的。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改进生产的技术构成,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决定性意义。在这些方面,三资企业起到了带头作用。三资企业的技术、设备起点高,吸引了大量的科技人员,又培养出一大批有经验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一些搞得比较好、发展比较快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凭借其较多的自主权和管理上的灵活性,高薪招聘技术人员,引进先进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技术构成。大型国有企业,依靠雄厚的资金基础和大规模生产的优势,在引进技术、更新设备方面,发挥着骨干作用。
总的来说,通过对外开放,把我国纳入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大潮中,在大环境的影响带动下,使我国的经济以增加两个百分点的速度,走在世界发展的最前列。在加强对外联系中,由于直接从国外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这就改变了我国生产力的物质技术构成。这里,我们发现,通过对外开放,达到生产力自身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装备的更新,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规律之一。
随着对外关系的不断扩大,自然会牵连到国内的关系,导致国内关系发生相应的变化。犹如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差距一样,在国内也存在着发展上的不平衡,存在着先进与落后的区别,存在着不同地区的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这一客观现实,注定了在我们国家发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企业之间的争人才、争技术、争设备、争资金、争市场、争劳力、争原材料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竞争机制的引进,必将推动不同经济组织之间加强横向联系,实现技术上、生产经营上的重新组合。目前,众多新的经济组合形式的出现,不仅有利于把内部经济搞活,而且为容纳和创造新的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技能,开拓了广阔道路。面对这种形势,一方面须重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把新的经济关系、新的发展势头导向正确轨道;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政策的适度放宽,让生产经营者有自主选择的余地,以驰骋商域。前者是对客观制约性的服从,后者是对自觉能动性的释放。一旦我们做到了把调控制约作用与自主选择作用统一起来,实现二者的融合,我们的新的经济关系就是在正确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那末,实现生产力的发展,自然也就理在其中了。
在发展国内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非常突出的问题,是处理好先进地区同落后地区的关系问题。邓小平一再强调:“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 使之成为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骨干、龙头,这需要有政策的保护和倾斜。而先进地区带动和帮助落后地区的发展,这是我国生产力一体化发展的需要。让先进地区支持、带领后进地区,当然要靠政策的调解,但更重要的是,让先进地区也要有利可图,以便自觉、自愿地去帮助和支持后进地区,因为落后地区也会有一定的优势,如资源上、市场上、劳动力上的优势,甚至还存在着尚未发觉、尚未充分加以利用的某种传统的精湛手艺或绝技,这些都是一种诱惑力,对精明的经营者来说,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因此,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这种对国家的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互利性关系,是会逐步形成并健康发展起来的。
只有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才会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提高。发展大环境中的对外关系,必然引起小环境中的关系的变化;国内关系改善和国内经济的发展,又会要求扩大对外关系。这两种关系的发展,是构成我国现代化建设飞速前进的两个轮子。
四 科技生产力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在生产力理论上的最新论述。它为社会主义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找到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是对实现生产力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的深刻揭示和科学论证。
生产力有自身的物质技术构成。物质技术构成的实现状况,是衡量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的重要标志;物质技术构成的提高,是生产力自身发展的动力根源。生产力的物质技术构成的这种动态变化过程,是科学技术之所以能够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客观依据。众所周知,在生产力的构成中,存在着具有不同性质、起不同作用的结构要素,它包括作为物质形态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这种实体性要素,也包括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这样的知能性要素。这两类不同要素,处于一种矛盾统一关系之中。实体要素作用的发挥,使人们不断获得更多更高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不断引起实体要素及其构成关系的变化,改进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操作技能。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事实证明,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的每一发展都对生产力的物质技术构成的提高产生积极作用,因而是第一生产力。这就提醒人们,在现代条件下,要想建立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就得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正因如此,邓小平才极力强调:“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7〕
有一点是需要说清楚的,即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两者并不直接是一回事。换言之,科学水平的提高,技术力量的增强,不等于生产力自然就得到了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对科技成果加以利用,能否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须知,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中的一种独立性要素,不是一种直接的物质力量。科学技术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第一生产力,这是无可争辩的。但只有当它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了具体作用,当它实际的渗入到生产力的各种实体要素中,并改变了生产力实体要素的状态及其构成关系时,它才真正变成了第一生产力。无数事实告诉人们,科学技术的状况同生产力的状况,不都成正比关系。
还有一个值得提及的问题,那就是在实现科技和经济的结合中,如何解决好科技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的接轨问题。要发展科学技术,发挥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就得有一个正确的、完善的科技体制来保证。改革科技体制,建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科技体制,需要同经济体制的改革同步进行。因为两种体制的改革具有内在关联性和共同的价值目标。如同邓小平说的那样:“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8〕实现两种体制改革的对接, 找到两种体制作用的相关性,有许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但最根本,最关键的还是人才问题。人才是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的焦点。我们的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应当是有利于培养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的体制。所以,必须对现有体制进行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奖励他们在发展科技、发展经济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没有一大批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没有这些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要发展科技,发展经济,提高社会主义生产力,只是一句空话。
生产力作为一种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本身就是一种由诸多相关要素所组成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系统结构。对生产力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的,也是一个由多种原因构成的综合系统,既有生产力自身的内部因素,也有一系列外界的环境条件,还有起着勾通内外部关系并发挥着调节功能的各种手段和必要环节,这些因素、条件、环节的相互交融、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构成了生产力的动态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对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因素和条件,人们是能够把握的,因而,实现生产力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所作的一切有益工作,如调整生产力中的各种关系,选择有效的调控手段,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等等,都是在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操作性。
邓小平关于生产力问题的精到论述,从各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生产力,作了透彻分析和详尽说明,形成一种完整的科学理论。他的“科技生产力论”,主要解决了生产力自身发展的动力问题:“体制生产力论”主要解决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关系(当然也包括改革政治体制,发挥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问题),为生产力发展创造了根本的社会前提:“政策生产力论”主要解决了启动生产力发展的直接手段,分析了生产力发展中的调解机制:“关系生产力论”主要解决了生产力发展的环境因素,论述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对生产力的跳跃前进的重要作用。生产力发展中的这些因素和条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作用也不是单一的。它们总是在相互依赖、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中,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一个生产力发展的综合性动力根源。我们深信,研究邓小平的生产力理论,并在他的这一思想指导下,达到繁荣社会主义经济,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高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的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注释:
〔1〕〔2〕〔3〕〔4〕〔5〕〔6〕〔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284、10、29、32、374、108页。
〔7〕《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第83页。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