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到中学语文教学--兼谈语文教学的准备阶段_高考论文

从高考说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教学——兼论语言教学中的一个备考阶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论语论文,说到论文,中学语文论文,学中论文,阶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第一部分回顾语文高考走过来的道路,重点分析了1978年恢复全国统考以来所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二、三两部分讨论语文学科教、考两个方面的改革如何同步协调发展,指出改变当前教的一面的严重滞后现象,必须改变脱离学科实际的旧语文教学思想、教学模式,代之以真正适合于汉语母语习得的语感训练模式。最后部分集中探讨一个实际上存在的旨在提高高考语言能力考查成绩的备考教学阶段的问题。

从1978年恢复全国统考至今,15年来,语文高考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3)是继承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继承了过去语文考试的传统,考核语文知识和作文两个方面。这一阶段的考查,偏重于知识,且题量较少,题型也较单一。

第二阶段(1984-1990)是探索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引入现代文阅读整篇考查,逐渐形成了“语文知识及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四大块。并且一边引进选择题,一边探索语文标准化考试。最终,1990年全国题与进行标准化考试试验的广东题合流,形成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各类题型的格局。这一阶段的考查,是知识和能力相结合。

第三阶段(1991—现在)是成熟阶段。这一阶段,全国高考题有两套,一套是沿袭多年的老高考题(即全国题),一套是与高中会考接轨的新高考题(即三南题、五省市题)。这两套题试卷总体框架一致,均分为两卷五大题。新老语文高考本质上没变化,都遵循1990年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同用一个语文科《考试说明》,共性的东西是突出考查能力。

纵观15年来语文统考的三个阶段,语文考查的轨迹是:

语文科的考试大纲是《考试说明》,原来一共是29个能力点,1994年修订后是31个能力点:(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0个;(二)文学常识及文学鉴赏,3个;(三)现代文阅读,7个;(四)文言文阅读,5个;(五)写作,6个。在这31个能力点中,语言能力点单列10个,分布到阅读、写作中8个,一共18个。其实,从某种意义来说,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应用和延伸。由此可见,语言能力是语文能力考查的重点。1993年全国两份高考语文试题,基本上覆盖了语文科《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考试内容。从试卷的分数分布,我们也可以看出语言能力是考查的重点:

国家教委对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两个“有利”,即既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又有利于中学教学。因此,全国统考不但有选拔作用,而且还有导向作用。“高考是指挥棒”,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从某种意义来说,确是如此。回顾近几年来的语文高考试题,它的突出能力、以语言为考查重点的导向是正确的。这既符合语文学科的实际,又符合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可是,从多年语文高考信息反馈的情况来看,以语言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的中学语文学科教改严重滞后。令人惊讶和忧虑的一个事实是,高考语文试卷中语言能力考题得分率奇低,虽然功夫下得不少,却全不见有什么起色;如此年复一年,考生是屡战屡败,教师是徒叹奈何。

学科教改未能与高考改革同步协调发展,重点原因之一是受困于旧语文教学思想的多年积淀,冲刺起搏无力。有两种脱离学科实际的教学模式一直困扰着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一是偏重于文章内容讲授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离开语言,架空讲授,是明显的程式化倾向。二是偏重于静态语言传授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也抓语言,但不是抓语言材料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而只是单纯抓语言法理的静态分析。脱离了语境,脱离了运用。

怎样才能改变语文学科教改的滞后现象,促进教、考两个方面的改革同步协调发展呢?我们认为至关重要的一条是明确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完全彻底地抛弃脱离学科实际的旧语文教学思想、旧语文教学模式,代之以真正适合于汉语母语习得的语感训练模式。

从汉语母语的特点来看,可以认定只有语感训练模式才是良好的语言教学模式。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叶圣陶先生就已经认为,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可惜,这个问题一直未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到了80年代,吕叔湘先生又重新提出了语感这个问题。他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让他记住某些事实是次要的。一个学生的语感好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

什么是语感呢?叶圣陶先生说:“语感,通常是指对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觉。训练语感,就是要通过训练使自己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接近作者的旨趣。”他又说:“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吕叔湘先生说:“对于语言的各个方面或者某一方面值得注意的现象能够很快地引起注意,这就是对语言的敏感,即是有很好的语感。”他又说:“研究语文问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极其敏锐的语感。无论是看书看报,或听人说话(包括听自己说话),要能一眼就看出来,一耳朵就听出来。”

语感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如同茶感、酒感可以训练培养出来一样。下面是几种训练敏锐语感方法的概略说明。

1.诵读领悟法

诵读是心、眼、口、耳并用的训练语感的传统方法。由“诵”到“悟”,语感便形成了。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这里的“不知不觉之间”,就是“悟”的过程。

2.触发意会法

所谓触发,就是由文章而联想到生活;所谓意会,是指不经直接说明解释而了解。夏丐尊先生曾说过:“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也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这就是触发意会的结果。

3.语境揣摩法

我们要了解语言文字,通常的办法是查字典、词典。但是单靠查字典、词典是不够的,还要在语境中体验。这样才能培养对语言“正确丰富的了解力”。

例如,《大堰河——我的保姆》第12节有这样的诗句:“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紫色的灵魂”一语的含义难以捉摸,但我们如果联系第10节的诗句:“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人世生活的凌侮……”即把它放在全诗的大语境中揣摩,那么,就不难理解“紫色”是一种能给人创伤痛苦的色彩,是“几十年的人世生活”所蒙受的苦难。

4.比较推敲法

有比较,才能鉴别。这里的比较是指课文与原稿的比较。鲁迅先生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如何知道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

例如,我们教读《为了忘却的纪念》一课,就把课文“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与原稿“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比较。通过推敲,让学生体会。改句“忍看”“刀丛”与原句“眼看”“刀边”相比,感情色彩更加鲜明;与上下句的“怒向”“朋辈”相对,对仗也更为工整。

5.练笔感受法

这里的练笔是指写语感笔记,凡是自己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在语言方面的点点滴滴的感受,都可以写成语感笔记。

6.语理辅助法

语理,是指语文知识的理法,如语法、修辞、逻辑、文章学等的法则。语理和语感是相互联系、相互为用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过:“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但是规则可以帮助,并且强化从实践得来的知识。”叶圣陶先生在一次讲话中谈到语法时也说过:“练习多了,熟了,敏捷的语感即养成了。”

虽说语感的训练,语文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在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但客观实际上的确也存在着这么一个旨在应付高考语文能力考查的备考教学阶段,谁也不能回避。因此,应予重视,应予研究,肯定其为语感训练的一个环节,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的一个环节,探讨它的特点、规律和实际运转、操作中的各种问题。

高考备考教学的具体实施,我们的做法宏观上主要有如下几点:

1.网络式储备

把学过的语言方面的东西归类集中,进行梳理,使之联成线、织成网,系统化、条理化,这就是网络式的语言复习方法。

语言的网络有三个:(1)知识网络,语音、文字、标点、工具书、词语、语法、语病、修辞等;(2)能力网络,语文高考《考试说明》“语言知识及运用”的10个要点及其他部分的有关要点;(3)题型网络,选择题和填空简答题、排序题、衔接题、变换题、辨误题等。有了这三个网络,我们就能全方位地为语言的考核作好准备。

2.推敲式辨难

“难”就是语言知识和能力网络中的难点。这些难点往往又是命题的考点或者选项的干扰点。例如,语音中的多音字读音,文字中的同音形近字的字形,标点中的标号和点号的配合运用,词语中的同音近义词的运用,语法中的歧义结构,修辞中的文字修改等等均是。

对这些难点的辨析,应该是推敲式的。如能这样,考生的语言网络就不但能解答一般性的题目,而且还能解答特殊性的题目。

3.螺旋式复习

语言的复习,不能够一次完成,而要经历多次,因为人的认识规律就是这样。哲学上有一个“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个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要经过三个阶段:两个否定,一个周期,这种发展,好像是一个圆圈,回到了圆圈接头的出发点,但这并不像走马灯那样的圆圈,无限地在一个平面上周而复始地循环往复。否定之否定的圆圈,是螺旋式的,发展的出发点和回复点二者并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有一定的差距,相当于螺旋形的螺距,每一次螺旋式的循环,都前进了,上升了。

因此,语言复习应有若干个知识与能力的循环。这样,每循环一次,就提高一步。

4.反刍式训练

反刍,原指反刍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返回到嘴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我们可以借鉴“反刍”,应用到语言复习中去。

由于《考试说明》规定,“语言知识着眼于应用,不考名词术语”,因此,这几年的高考题以及据此而编的模拟训练题,一般凭语感可以回答。但作为复习训练来说,这只是“粗吞”,还需要“细嚼”,最后“消化”。所谓“细嚼”,就是根据语境——言辞语境和非言辞语境——运用理法进行语感验证。所谓“消化”,就是强化正确、纠正错误的总结提高阶段。

标签:;  ;  ;  

从高考到中学语文教学--兼谈语文教学的准备阶段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