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论文_丁汉臣

探析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论文_丁汉臣

天津市天和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74

摘要:改性沥青混凝土具有耐磨性好,耐压性能强、耐高温、稳定性好、抗滑能力强等优势,将其应用于市政道路路面施工中,能够有效提升市政道路使用功能。文章对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施工技术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舒适性与平整度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并且后期维护成本低,能够更有效的抵抗外部因素的干扰,服务年限比较长。为保证路面施工结果达到设计标准,需要基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要求与环境特点,提前编制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作为后续施工作业开展的依据,对每个施工细节进行专业管理,从根本上来减少各类质量问题的产生。

一、路面材料的选择与检验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材料顾名思义就是沥青和碎石。许多单位会选择公开招标的形式来选取材料的供货商,以此来选择出最优质的沥青和碎石等道路材料,在此过程中,应严格的筛选和检验,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施工单位也需要在施工前选择材料时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判断和选择,这样既能很好的利用好各种材料的优势,也能将碎石和天然砂等材料的优势相结合,以此来弥补它们之间的缺陷,同时也可以在集料搅拌时继续进行深入的调查收集和研究,再通过综合分析此情况和供应商共同商讨后再做出最佳决断。

二、材料的配比及标准

理论中的配比和实际生产的结果是有很大差异的,关于配比的设计,需要将理论与实际互相结合联系,要进行不断地摸索。理论设计中的配合比虽然与实际生产中的配合比作用不相同,但是在此过程中保持材料相辅相成和级配一致是最基本的要求,两者也是缺一不可的。在设计目标配合比的时候,首先根据路面的实际用料来判断出各种材料的用量;其次与标准要求相结合来得出正确的矿料级配;最后就是生产配合比的设计,为使拌合机控制中心内的正常运转得到满足和保证,热仓材料比例尤为重要,需要对间歇式的拌合机提前进行两次的取样筛分。在保证供料均衡的情况下,使用设计出来的目标配合比,对沥青量进行相关的马歇尔试验,这些试验的前提必须是进行数次的测试调整改善冷料仓材料的比例。

三、对施工温度的有效控制

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需要提高对温度控制的重视,一般应将控制施工温度在高于普通沥青 10~20℃左右,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全程检测,避免温度超出所允许限度,一旦温度过高,将会对路面最终质量产生影响,降低路面粘结性与稳定性。另外,在混合料运输过程中越需要将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提前在车厢板与厢底铺洒一层隔离剂,以免在运输过程中改性沥青混合料粘结到车厢板上。还应做好保温防雨处理,全程覆盖带有夹芯的双层篷布,环境温度较低时还可以覆盖夹层棉絮进行保温,以免温度过低影响混合料质量。

四、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合

在改性沥青混凝土材料拌合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沥青材料、集料的加热温度、出厂温度。在混合料出厂前,须对各个车料的温度进行检测,如发现检测温度不符合工程建设规定,则应禁止使用。需注意的是,集料温度应比沥青温度高10℃~20℃。在混合料拌合前,首先需进行试拌,根据试拌所得结果确定拌合时间,这样才能在混合料拌合过程中准确把握各个材料的掺加时间,确保全部粒料颗粒都能够包裹结合料,提高混合料拌合质量。

五、改性沥青混合料运输和摊铺

当改性沥青混凝土材料拌合完成后,即可采用专门的运输车,将其运输至施工现场,在此过程中,为避免混合料粘附在运输车上,可在运输车上均匀涂抹专用隔离剂或防粘剂,同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贮存过程温降不得大于10℃。贮存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混合料运输过程中,还需对其做好严密的保温及防护措施,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天气、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混合料受到污染,影响其使用质量。在对改性沥青混凝土进行摊铺施工过程中,须保证摊铺均匀和平整,结合工程实际需要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厚度和宽度,同时,施工人员也应加强摊铺施工质量控制。

六、碾压摊铺层

当改性沥青混凝土材料摊铺完成后,逐渐形成路面轮廓,然后即可进行材料碾压,在碾压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需对路面摊铺碾压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如果发现路面局部出现离析或者路面边缘不规则问题,则应要求施工人员及时做好调整,避免工程建设完成后出现较大缺陷以及质量问题。在实际碾压过程中,需要分多次碾压,首先采用型双钢轮压路机进行第一次稳压,在此过程中,操作人员需严格控制碾压机的起步速度以及停车速度,确保压路机能够匀速行驶,并且还需要注意将路面长度控制在50cm以内。当第一遍稳压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复压,最后采用轮胎压路机进行终压。在压路机选择上,应该尽量选择带有碾压轮洒水功能的碾压车。在碾压施工过程中,应该将压路机的行车速度控制在4km/h左右,同时,碾压施工作业人员还应该对碾压施工全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碾压缺陷问题,并采取有效修复措施。改性沥青混凝土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15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应不低于90℃,因此在碾压施工过程中,改性沥青混凝土材料的温度和湿度会对整个路面的压实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需加强对于改性沥青材料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在温度控制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工程建设标准,同时,在改性沥青混凝土材料的摊铺和碾压施工过程中,还需对温度进行严格的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记录。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如果施工温度比较高,则会造成改性沥青发生变性,对此,如改性沥青的温度过高,则应舍弃,避免其对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七、施工缝处理

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冷却后很坚硬,冷接缝处理很困难,因此应尽量避免出现冷接缝。

(1)面层纵向冷接缝处理措施。当市政道路路面面层混合料碾压施工完成后,应在路面及时划好切割线,在混合料彻底冷却前,须严格依据施工要求采用镐对道路边缘毛茬进行仔细清理,在对另半幅进行摊铺施工前,首先需采用一定量的沥青材料进行涂抹,然后在完成铺设层上重叠加铺混合料,去除前半幅上的混合料即可进行面层整形,在面层整形中,一般采用人工整形方式,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尽量减少衔接的斜茬,避免在碾压面层上撒多余料。在进行后一幅材料摊铺前,首先需刨除前一幅斜面,同时还需对切割位置进行测量。在刨除过程中,须做好保护措施,对于损坏粘层,应及时采取有效修补措施,避免将粘结沥青涂抹在刨除面上。需注意的是,如在改性沥青混合料彻底冷却前刨除,则会带走下面层,造成路面出现凹陷问题,从而对道路面层的平整度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在改性沥青混合料彻底冷却前,及时刨除边缘,保证面层的平整度。

(2)横接缝处理。在路面施工中,对于正常段落以及对接位置,需设置横接缝,在接缝设置方面,需注意上下超过20m错位,同时还应合理错开特殊地段。当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施工完成后,应在其冷却前垂直切除端头不平整及厚度不符合要求部分接缝,在对路面进行清理时,也应注意避免对接缝面造成破坏。

总之,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路面铺设施工至关重要,通过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材料进行路面施工,能够有效提高道路摊铺质量,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进行大修周期也相应延长,这样路面的养护维修费用就能得到有效控制,且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更具有低噪声量、吸尘、行车舒适等环保特性,能够为人们提高更好服务。保证市政道路使用安全,促进城市道路安全建设。

参考文献:

[1]王茂洋.市政道路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J].江西建材,2017,(08)

[2]廖立波.探析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19)

[3]许战强,屈耀红.浅析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09)

论文作者:丁汉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探析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论文_丁汉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