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个性化护理模式在乳腺肿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乳腺肿瘤手术的92例患者,采用随机表法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焦虑情况、术后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较观察组更高;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乳腺癌肿瘤术后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模式;乳腺肿瘤;焦虑;术后感染
乳腺肿瘤是女性常见疾病,多为良性肿瘤,部分恶性肿瘤即乳腺癌。患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乳腺活检可以确诊肿瘤性质,一旦确诊乳腺癌,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患者表现为悲观、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手术治疗的同时加以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压力、改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对乳腺肿瘤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乳腺肿瘤手术的92例患者,均为女性,采用随机表法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对照组年龄23-55岁,平均(42.13±5.02)岁,肿块直径0.52-3.18cm,平均(1.36±0.19)cm,未婚17例,已婚29例,单发肿瘤28例,多发肿瘤18例;观察组年龄24-56岁,平均(42.73±5.32)岁,肿块直径0.51-3.28cm,平均(1.33±0.17)cm,未婚16例,已婚30例,单发肿瘤27例,多发肿瘤19例。两组资料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性成立。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支持研究,所有患者均已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病情监控、健康教育、对症护理和用药指导等基本内容。
1.2.2 观察组 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
(1)患者入院后,由专员护士收集详细临床资料,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结合患者心理情况,归纳依赖型、恐惧型、悲观型、焦虑型四种人格,据此制订个性化护理。(2)依赖型患者多给予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引导其主动接受治疗和护理;恐惧型患者要多沟通交流,了解患者恐惧因素,讲解疾病科学知识予以疏导;悲观型患者往往丧失治疗信心,护理人员应采取措施建立密切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帮助患者意识到生命的意义;焦虑型患者多存在情绪不稳定情况,应及时沟通疏导,了解患者需求,如有不适立即报告主治医师。必要时可联系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3)加强对患者症状的护理,增加巡房次数,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同时注意预防术后伤口感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评价
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平均患者焦虑情况,评分越低则说明患者焦虑程度越轻。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由SPSS 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x2作为检验,设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
术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36.21±4.2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2.67±6.28)分,分析数据t=14.722,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术后感染率和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4.35%(2/46),对照组术后感染率为19.57%(9/4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00,p=0.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21例,满意25例,不满意0例,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10例,满意17例,不满意19例,满意度为58.70%,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52.048,p=0.000)
3 讨论
乳腺肿瘤居我国女性癌症首位,发病率较高,但其死亡率却排名偏后,说明乳腺肿瘤临床治疗效果在所有癌症疾病中相对较好[1]。乳腺肿瘤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触诊为临床基础诊断方式,经乳腺活检可确诊肿瘤性质,确诊恶性肿瘤普遍导致患者出现心理问题[2]。手术治疗是临床主要手段,存在一定风险,乳腺肿瘤术后疼痛、感染、并发症等情况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消极情绪和心理问题,对术后病情恢复有严重不良影响。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充分关注患者心理状况,可缓解患者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降低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几率,增加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从患者住院开始,分析患者性格特征,据此分为依赖型、恐惧型、悲观型、焦虑型四种人格,并结合患者病情针对性给出护理方案,充分关注患者的心理呵护。通过适当的交流沟通增进护患关系,建立信赖感,从而促进患者配合手术和治疗。结果显示,个性化护理模式较常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降低术后感染率,同时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乳腺肿瘤患者术后护理,对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减少术后感染都具有积极意义,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学云, 郭燕, 宋丹华, et al. 个性化护理模式在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淮海医药, 2016, 34(5):615-617.
[2]郝玉珍. 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的效果[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6, 3(7):172-172.
论文作者:周星星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8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肿瘤论文; 乳腺论文; 焦虑论文; 模式论文; 对照组论文; 《药物与人》2018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