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的各项管理机制在次要以及核心环节的管理建立上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不断强化工程进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工程的质量。在施工的全过程中我们要严苛的对每一个职工的职能、权责进行划分,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头上。本文基于此,以下对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影响因素和分析对策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影响因素;分析对策
1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程的管理至关重要,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只有做好管理工作才能够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极其复杂,不仅如此,建筑工程建筑过程中涉及很多部门,如若没有对这众多部门做好统筹和管理,这便会导致施工混乱。相关企业必须要对整个工程进行科学管理,这样才能够使得各个部门之间能够进行有效沟通,相互协作,共同为整个工程建设做出贡献,保证施工有序进行。不仅如此,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还表现在经济效益方面,通过科学的管理不仅可以使得工程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保障,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社会效益。建筑工程相关企业的建设工作首要目标便是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长期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对整个工程建设的各个施工环节加强管理,不断对工程设计方案做出优化处理,进而使得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通过对建筑工程科学有效的管理能够保证施工规范,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不合理的施工行为,能够极大地杜绝由于资源浪费等现象而造成的成本增加的问题出现,而且能够有效杜绝因为施工不规范而带来的质量问题,同时通过规范施工也能够较少对环境的破坏,进而给企业带来所需的经济效益,提高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
2影响建筑经济管理的因素
2.1客观因素
对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客观原因主要是指与项目自身没有什么联系,但是会对其产生影响的外部原因。比如:建筑工程在运作过程中天气、地质、水文等因素,这些自然产生的条件对建筑工程的经济管理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2主观因素
对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具有影响的主观因素是项目本身所带来的影响,比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的方式较为落后、项目的管理不完善、整体工程水平较低、技术不发达、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较低等,都会对建筑工程的经济管理产生影响,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不断增加。
2.3管理机制本身存在严重漏洞
跟西方的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的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开展时间较短,在经济管理中还有很多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经济管理没有科学的工作流程。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建筑企业的管理者不知道怎么控制和处理这些问题,没有能够依靠的法律依据,使得较多的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实施。长此以往,造成建筑行业的项目经济管理效率持续下降,甚至出现违法的行为。
2.4管理主体对于工程核算关注度不高
现如今,在我国建设项目经济管理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接触内部会计的工作过程往往被忽视。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施工企业过于注重工程的安全、进度和质量,而没有在核算环节中留出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工程核算的结果长时间存在误差的可能性。
2.5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类人为因素交互式制约
①许多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者或决策者在履行职责的流程中,往往因为基层管理者的专业技术和整体素质达不到标准,导致预设的项目管理设计不能够实施和有效利用,进行有序衔接和扩张,并且造成少数的建筑经济管理质量不断降低。②就建设项目而言,企业的监管工作者始终发挥着监督、协调和指导的效果,但实际情况往往与之相反,通常会出现一些监管工作者,由于受雇于建筑公司,所以不能完全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在这样的情况下,监管工作的真正意义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展。使得在建筑企业施工过程中,经济信息的数据办理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如何强化建筑工程经济管理
3.1健全管理制度
在开展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时,承建单位和施工企业,都要积极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以更科学控制工程全局。管理制度的健全,可以更有效地约束每个部门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即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经济管理的实效性,也可以强化全面监控的效用。在健全管理制度时,施工企业应切实遵循工程施工管理基本原则,将工程建设特征明确化,强化管理制度的实效性。各部门都要积极参与到工程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既要考虑企业的利益,同时,还要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尽自己的一份力,让制度更完善,让施工效果更优质。
3.2加大对分包商的管理力度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把工程分包给不同的施工单位,由于每个分包商各个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根据以往经验总结,施工单位管理水平的高低和工程最终建设质量也存在非常紧密的关联。现如今,我国建筑工程不断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明细。总承包商一般情况下都不会亲自进行工程建设,总是将总工程分包给不同的施工方,然后每个分包商完成特定的子工程,有时候还会出现分包商再次分包工程现象,在对分包商进行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必须要对分包商实际管理水平和施工水平进行严格审查,从中选取管理先进且专业化程度高的施工单位,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前提基础。
3.3加强工程资料管理,完善招标制度
在开展劳务施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严格管控劳务队的招用情况,而且项目法人单位应该对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施工能力进行综合评估,按照不同的工程类别建立对应的分包商名录,选择符合要求的分包商进行合作,避免出现临时选择的情况,这种现象的存在会影响到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的质量,并且引发工程后期的纷争,增加不必要的施工障碍。其次,在开展招标工作之前,还应该对招标工作的价格加以明确,避免围标哄抬价格以及恶意竞争等不良现象,从而将施工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4加强成本控制
3.4.1在设计阶段控制成本
事实上,设计阶段中成本的控制,主要体现在设计的意图以及设计中需要应用的材料中。在总体的设计意图确立上,需要参考着工程整体的经济预算进行中设计意图的确立,并且在每一个设计的环节中将设计意图进行清晰的体现。因此,在设计阶段中,需要对于每一个部分的相应工程支出进行初步的预算估计,设计人员与工程预算方、管理方需要及时就其中问题进行沟通,对于与基本设计意图、工程预算不符合的部分,进行及时的调整。
3.4.2在施工阶段进行成本的控制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需要管理人员与各个环节的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在阶段的工建筑中施工的分配多数是按照竞标的结果进行分配的,因此管理人员的涉入程度不深,通常会出现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沟通的脱节的情况,对于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不利。因此,在竞标以及施工方与工程方进行沟通的过程中,都需要有管理人员的适度参与,确保管理人员能够通过工程经济的手段,在每一个阶段中对于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统筹以及控制。此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工程中人员的应用、设备以及材料的应用都与工程经济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合理的手段对于这些问题进行控制,保证工程的能够在合理成本控制中继续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事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内容,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顺利发展,企业必须对自身的经济管理工作进行质量的提升,实时解决经济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中国开展经济管理工作时,由于建筑项目的复杂性以及系统性,导致经济管理人员必须面对多方面的因素,为了有效规避这些因素对工作效果的影响,降低资源和成本的损失,管理人员必须创建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对各个方面的利益联系进行相应的协调,强化财务审核工作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张伟.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影响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J].环球市场,2016(30):255-255.
[2]杨翠红.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9):45+47.
论文作者:冷毅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3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因素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