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中体验论文_王效最

在数学中体验论文_王效最

江苏省阜宁县十灶初级中学(小学部) 王效最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 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 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 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 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 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生活中到处都是 数学。”在儿童的生活环境中,树叶或动物长相的对称性,房屋 顶尖呈三角形,滚滚的车轮,方方的饭桌,圆圆玻璃球,多角 的印花等,到处都是几何图形。家里一个月用多少煤气,几度 电,几吨水等,如此繁多的数学应用经验,是儿童从生活环境 中获得的。但是,有的高中毕业生仍算不出银行利率,画不成 一个机器零件,测不出一堆稻谷的体积,量不出一块多边形的 面积,原因之一是学校中儿童学习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够, 只会用数学知识解决普通问题,不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特殊的 实际问题,所以重新认识儿童学习数学与生活环境相适应很有 必要。

一、在生活中激起数学的兴趣

儿童在三、四岁时就开始玩七巧板,在游戏中,感知平面 图形移位后面积不变,为学习割补法求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了 基础。再如给孩子一座天平,天平的左边放了 10 粒奶糖,天平 的右边放了两包奶糖,一包 3 粒,另一包 7 粒,这就是初步的 等量概念。通过有组织的环境训练,让孩子在活动中领悟了某 种数学概念。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 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 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 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情境,就能发 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教学时,让学生为自己的 校园设计植树方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 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 意义。

再如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 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学校喷水池的容积、为家庭的装潢设计一个购 物计划;又如学过“人民币”后,可指导学生到超市购物等。

二、在生活中启迪数学的思维

语言对儿童学习数学的重要作用在于:儿童利用语言来描 述一件事物并力求得出该事物的概念,用语言以明晰他们的疑 惑之处,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例如,爸爸对孩子说:“你自己 到外婆家去吧,走 10 分钟就到了。”孩子回答,“我走得慢,10 分钟根本走不到。”或者答道:“我走得慢,你骑车带我走还用 不了 10 分钟。”在这里,孩子对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深有 体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可以经常鼓励孩子表达生活情景,这也是发展儿童 思维能力的途径。例如,剧场里一共有 48 排座位,每排可坐 34 人,一共可坐多少人。“可见,语言是一张筛子,它负有对 经验的筛选作用;语言又是经验的镜子,它反映了儿童日益增 长的思维能力;语言也是一把扶梯,借助语言,儿童得以对周 围孕伏的数学知识,形成多层次的从具体到抽象,从一般到特 殊,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的一个个飞跃。

三、在生活中加深数学的认识

经验虽然不是数学,但是有助于数学概念的形成。例如, 儿童喝茶时,放入点糖,嫌淡要多加些糖,溶液中浓度会随之提高,这一比例关系的了解,早于在学校里的数学教学;再如, 学校里教混合物的应用题,当教师问学生,两杯一样甜的茶, 倒在二起会更甜吗?使他们能够领会百’分比不能相加减。这一 数学理解能力正是来源于经验中的学习。又如,儿童在数弹子 时,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而且还会两个两个或五个五个地数, 这种“减缩性”的计数法是他们生活经验的结果,也是一种数学 能力。可见,儿童对算术、函数、几何等初步概念早已在生活 环境中有所感悟。数学中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思想方法,早就在 生活环境中进行探索和认识了。孔融让大梨,曹冲称大象…… 都是说的这方面的道理——数学源于生活环境中。

四、在生活中重视数学的运用

当孩子们在跳绳、拍球、踢毽时,总是在不断地进行计数 练习,这是一种累加的训练;当孩子拿着钱去商店购物时,既 做加法,也做减法,有时还进行着乘法的心算、口算练习;再 如,让孩子统计一天中温度的变化,一年内各月的降雨量等, 就涉及到统计的样本选取问题。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机械(自行 车的轮子,碾米机的“斗”,拌沙机的“叶”),观察这些机械的运 转,显然对数学的应用会给予很大的启发。儿童在其熟悉的环 境中,不断地学习着应用数学原理的方法,甚至还从学习运用 过程中找到规律、理解算理,从中悟出高于生活环境的数学, 这就是发明创造。

但是,现在的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教师不 注重给学生提供一种熟悉的生活环境,使其看得见,摸得着, 算得出,或者孩子们得不到深入实际生活进行实践的机会。二 是数学题的本身存在着固定的逻辑结构,它的答案不是对的就 是错的,没有回旋的余地,往往使孩子们对学习数学产生非常 紧张的心理状态。三是数学中有些概念和法则是比较乏味的、 抽象的,而且并不是每个数学概念都能利用环境的操作经验来 获取的。四是学校中数学课本的教学与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 识有着不完全相同的目标。

基于上述四个方面的原因,为了保证让儿童在环境中更好 地学习数学,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都应注意多多营造有 利于儿童学习数学的生活环境。比如,给儿童提供适应个性发 展的生活环境,在学校里场地的开辟有意识地勾画出多种几何 图形,校舍的设计注重既新颖又造型别致,给学生鉴赏,还可 布置一个购物环境,让孩子们认识各种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例举一张桌子有四条,摆这样的桌子 2、3、4……9 张,每条腿 下垫一块砖,各需多少砖?把枯燥的 4 的乘法口诀变得生动活泼些,儿童也更 乐意去接受,同时,孩子的家长应有机地把孩子所学的数学知 识加以诱导性复习,加以引伸。比如,孩子们比谁跑得快时, 要引导他们说“速度”,比较房间的大小时,家长要引导他们说 “面积”,这样及时地反复出现某个数学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深 化知识。另外,还可以给孩子一些富有想象的思考,如:树上 有九只鸟,一枪打死一只,还有几只鸟?一张方桌四个角,锯下 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老师拿来 9 棵树,要小华栽成十行,每行 3 棵应怎么栽等, 这些答案都不是唯一的,是动脑想象的。

总之,儿童有了认为属于自己的生活环境时,就能表现出 最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论文作者:王效最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  ;  ;  ;  ;  ;  ;  ;  

在数学中体验论文_王效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