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计算能力;提高
数学学习中,计算是基础,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拥有计算能力更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要具备和掌握的基本技能。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计算占有很大比例,小学生具有的计算能力高低对其学习效果和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在进行数学概念学习中、在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在进行公式的运用中等都会应用到计算。小学生如果没有打好良好的计算基础,会直接影响数学知识的学习,会给今后的数学知识内容学习增加一定的难度。
1、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数学的学习很多学生都感觉枯燥,特别是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都感觉没有趣味性[1]。小学生年龄小,对新鲜、生动的事物感兴趣。因此,数学老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及相应教学内容,应用合适的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计算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和调动,更好的实施计算能力训练和培养。
2、重视对学生进行良好计算习题有效培养
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计算能力培养,是教学大纲的要求,更是进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方法。有些学生在数学习题解答时,经常出现错误,有些不是因为不会计算,而是因为审题马虎、书写潦草、计算过程粗心大意、验算不认真等而导致计算错误。所以,老师要对学生进行训练,培育其良好的计算习惯,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计算时要认真审题可以保证计算准确性和增快计算速度[2]。一些低年级小学生在进行计算习题会有以下现象出现“13-6=19、17+4=13”,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很明显可以看出是因为学生没有认真审题看题,把减法看成了加法,把加法看成了减法,进而出现了计算错误。假如学生不能养成准确审题、读题的良好习惯,在进行复杂习题的计算和解答时会发生更多错误出现。因此,老师在日常习题练习时,要求学生做到准确读题、标记、分析、计算和检查等步骤。这就要求学生看清题目,理解题意,然后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对重点部位做好标记,接下来进行解题和计算,计算后实施验算,进而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2.2要求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仔细
数学老师对学生进行书写规范性培养,并实施认真仔细计算。需要老师在日常练习和学习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在书写格式、字迹等方面要准确,不要涂改,做到书写纸面干净、整齐。对学生经常性要求和训练,逐步使其形成良好的书写和计算习惯。
2.3引导学生认真打草稿
很多学生在计算时都不愿意打草稿,感觉打草稿会浪费时间。一些学生会在书上、废纸、书桌等随便一个地方进行列竖式实施计算,这算是打草稿了,而有些学生喜欢口算,不管习题是难还是容易,这些习惯对学生的计算准确性有直接影响,而且不容易验算和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进行打草稿是确保计算结果准确性的有效方式,特别是进行大量计算时,打草稿能提现出更明显的效果。可是,有些学生打了草稿,可是草稿太乱,导致会抄错答案,进而导致计算结果错误。良好有效的草稿要求整洁、清晰、有分区,防止抄错答案和便于检查要做好题号标记。
2.4要求学生认真验算
小学数学在进行学生计算教学时,要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认真验算的习惯,验算是进行计算结果准确性检验的重要方法。验算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对解题中的错误进行及时发现;能对学生进行帮助,使其克服大意马虎的缺点;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计算准确性和速度。老师在进行日常测试试卷及作业检查时,要同时检查草稿,对草稿中的计算、验算过程及准确性进行检查,同时要重视验算整洁度,并把这些都列入到综合评分中,同时班级定期评选计算能手,同时对其进行表扬和奖励,以此让学生感觉到自豪,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重视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学生的口算能力是进行笔算及其它计算的基础,学生的笔算速度及其准确性直接受到口算能力和熟练程度的影响[3]。进行口算练习中,要应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并要熟练应用,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比如,经常应用的“凑十法”,这是低年级老师要教会学生应用的口算计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数学老师在进行学生口算能力训练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可以是10个学生。老师制作10张卡片,数字是从1到9,数字“5”是两张卡片,接着分组游戏。老师要求学生抽取数字卡片,记住自己的数字,老师喊“开始”,学生迅速寻找可以和自己凑成“10”的学生,速度最快的会得到奖励。经过多次训练,学生会提高口算能力。另外,在低年级练习口算过程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夺宝闯关、开火车等各种游戏实施训练,进而让学生在趣味性的训练中提高计算能力。而在中年级阶段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应用快速闪卡等形式训练口算能力。在高年级阶段老师可以开展竞赛、抢答等形式进行训练计算能力。利用各种游戏及相应方式开展计算训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够更好地提高口算速度。进行口算练习时,老师会融合相应计算技巧。比如计算9×5+9=?老师先让学生计算,老师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技巧,这道习题可以9×6=54,进而提高了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4、对错误及时纠正
小学生数学老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进而会容易改正。假如有错误不改正,会养成不良习惯。在进行计算教学和训练中,必须对相应错误及时纠正,并记住错误原因,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计算准确性。因此,小学数学老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对计算错误及时改正。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点部分,是学生具备的技术技能。在小学时期,数学老师要调动学生计算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打好计算基础,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应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计算准确性和速度,进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跃忠.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J]. 新校园(中旬), 2017(2):57-57.
[2]苏珍慧, 范丽丽. 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J]. 中华少年, 2018(1):76-76.
[3]潘明明.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 学周刊, 2019(3):72-73.
论文作者:覃美姣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8
标签:学生论文; 口算论文; 能力论文; 老师论文; 准确性论文; 错误论文; 提高学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