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东电发变电修试有限公司 广东 东莞 523000
摘要: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调试内容有很多,其中包括了通信功能的调试、装置功能的有效调试、遥测功能的调试、监控系统功能的调试、遥脉的调试、远动部分的有关调试等,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验收则涉及到了全站的所有设施设备。笔者作为一个基层的工作人员,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结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内容以及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调试以及验收进行相关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调试;验收;分析
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有着多种功能,其中包括遥控功能、遥信功能、遥调功能、遥测功能,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功能、数据处理功能、数据记录功能、系统的自我诊断功能、有效防止误闭锁等有关功能。为了能够让现场工作人员更加方便灵活的进行使用,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变电站监控后台都把这些功能做的十分强大。而因为“无人值班”或者“少人值班”的运行模式的产生和实现,会慢慢的弱化监控后台的相关功能,将更多的记录功能、统计功能、报表功能集中于集控站端。一般自动化系统如下图所示:
(图二)
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开发
计算机的监控系统从设计到正式投运一般要经过几个步骤,依次为:设计招标、对用户的数据进行采集、进行开发商的设施采购、集成系统和开发软件、出厂进行验收、在现场进行安装、进行系统的调试、完工验收以及试验运行等。用户在原则上应该是全程参与项目的开发,不过一般运行人员都是在现场安装这一步骤才会真正的参与进来。
我国目前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相关产品。一般硬件都会在工厂中进行十分严格谨慎的测试,所以在通过测试之后的硬件很少会出现问题,系统的集成也一般不会有毛病。监控的系统软件一般是采用了windows或者u n ix来进行系统开发的操作,拥有非常强大的移植功能,核心运用程序的相关工作量不大,其最大的工作量是由系统的客户化所决定的,好的客户化能够促进系统的灵活性、先进性、可靠性以及操作性,坏的则相反。
(二)建立完整准确的数据库
在经过了厂家的系统集成和出厂测试之后,就可以将监控系统发送到工作现场进行最后的安装调试。在成功搭建了监控系统之后,要根据设计院方所提供的信息表来进行数据库的建立。[1]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设计院方面所提供的信息表述不够明确、运行编号有差错、通信信号存在着错误等问题。这就需要工作人员认真仔细的进行信息表的核对,然后再交给现场的服务工程师,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避免错误的产生[1],减少对数据库的修改工作。在完成了信息表的输入工作之后,还要进行最后的核对工作,以免在进行数据的输入时出现错误。
(三)编辑运行报表、监控画面等内容
按运行人员的需要及其配合下,才能够完成监控画面、统计计算格式、运行报表、历史的记录等工作也就是说,现场运行人员需要将上述要求的所有资料交给服务工程师。运行人员如果没有把这些资料及时地交给服务工程师,那么就会造成工程师只按照自己的工作习惯来进行内容编辑,出现一些不符合标准的图案或界面,最终影响到系统客户化。
(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调试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调试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站控端的调试,二是主控端和站控端的调试[2]。(如图二所示)。在进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调试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发现到遥信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其中包括错误的监控系统数据库、安装部门的线路接错问题、安装部门在进行线路的修改之后却不加以提醒等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地在施工验收前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在正式投运系统之后,可能会出现或大或小的事件,带来不可避免的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新建的变电站一般都是采用各种各样的智能设备,这些设备的接口有多种多样的类型,使得设备和设备之间、设备和监控系统之间通信困难。一旦产生通信问题,就需要设备的生产方和监控生产方进行相互的配合来完成调试。在调试的期间如果不能够加以重视,那么这些设备在日后的运行和验收方面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麻烦,甚至造成变电站送电之后依旧无法解决通信问题的严重后果。一旦出现这种局面,一方面会浪费大量的精力、物力、人力来投入到通信问题的解决上面,而另一方面在监控系统还处于运行的状态下进行数据库的更改,会给安全运行带来危害,有可能会造成其中的有些监控设备失去了监控的功能。
(五)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验收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验收主要包括,施工方面的自我检测、监理组织方面的预验收工作、业主进行的完工验收以及质监站的验收工作四个主要内容。在验收之前,应该把所有监控系统的相关工作完成,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经常会有一些施工单位只在完成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安装之后才进行站控端的调试,而不去进行站控端和主控端的调试,最后只能由参与验收的工作人员去完成。但是由于参与验收的工作人员都是在离高设备投运时间很近的情况下进行验收,调试的工作既繁琐还耗费时间,所以导致监控系统的验收工作十分仓促,有时候甚至验收调试的相关工作都没有完成,监控系统就进入了运行之中,最终造成了安全隐患。
三、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验收工作的有关思考
在进行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尽早的参与进来,进行施工进度的监督以及分步骤的验收工作。提前参与到开发中来,一方面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工作人员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每一个数据、画面、指示灯等细节的相应作用给记住,不留任何死角。同时,设备的运行程序、管理制度、操作票等要尽早的进行编制,为该设备的初次运行提供坚实的后盾。
由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着核对范围较广、信息量巨大的问题,所以在进行验收工作时,要认真地核对每一个细节,以确保监控部分、调度端、变电站后台机、集控站的信息一致。核对工作一般是由施工人员、运行人员以及负责管理和维护的技术人员共同进行核对,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严谨地核对和把关,避免任何一个疏漏的产生。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对于监控系统控制输出软件硬件闭锁功能的检查,逐一试验每一个闭锁逻辑功能,以避免因为闭锁逻辑不够全面而产生的问题。
结合相关资料,提前把验收工作的指导内容写充分,在验收之中严格地按照指导书的内容执行,规范并统一验收的行为动作和流程。当面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施的验收和处理缺陷问题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地根据规章制度来进行工作,当出现修改数据库或者应用程序等工作时,一定要由专业人员来执行,修改之后再次进行试验,保证其安全性。
领导必须重视对于监控系统的调试和验收工作,明确每一个部门的分工职责,让各个部门更加科学地进行协调工作。
此外,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际操作当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找到工作规律,紧跟时代的潮流,不要按部就班,因循守旧,要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结束语
在进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调试的过程中,笔者清楚了解整个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结构与运行原理,掌据和熟悉调试、验收的工作内容。同时还明白了,在进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调试和验收的工作中,一定要按“严、细、实”的要求进行,不能够盲目地追求速度,要注重细节,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进行操作,为促进电网的安全运行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倩,赵光远,华勇等.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调试方法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3,(18):100-102.
[2]刘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调试与常见问题的讨论[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3):146-146.
[3]罗会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调试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9):141-143.
论文作者:吴柱荣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技术》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4
标签:变电站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功能论文; 工作论文; 监控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电力技术》2016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