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病害成因及养护管理论文_林志峰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各个行业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发展与改革。公路桥梁作为各地区往来的重要媒介,其对于促进社会交流与经济贸易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公路桥梁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病害的存在给交通安全造成了隐患,并且大大缩短了公路桥梁的使用年限。文章对公路桥梁病害的产生因素进行简要分析,进而提出养护管理策略。

关键词:公路桥梁病害;产生因素;养护管理;策略探析;

前言:当前,国内的公路桥梁建设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伴随着经济贸易往来的愈加频繁,公路桥梁的总量也进一步增加,行业也呈现出了新的蓬勃发展的景象。但是,在公路桥梁企业专注于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工程建设方面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对于公路桥梁病害产生因素的探索以及养护管理策略的探究成为了现代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对于公路桥梁的病害,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从而保证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一、公路桥梁病害产生的因素

(一)出现裂缝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公路桥梁中出现最多的问题要属裂缝。从整体上来看,公路桥梁产生的裂缝大致可以分成两种,第一种是,公路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在强度以及刚度建设方面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来执行,最终没有达到预期的承受力,所以,在长期车辆往来的过程中有横向裂缝或者是纵向的裂缝出现;第二种则是由于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的建设材料不符合标准,质量没有达标,使得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裂缝。

(二)公路桥梁的碳化

公路桥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有的会出现碳化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建设过程中混泥土与水的配合比例问题,或者是水泥灰比较多,而使用的水泥的量很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竣工之后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那么很容易出现碳化的后果。根据调查的数据结果显示,混凝土的碳化最大可以达到1米多的深度。具体来说,混凝土的碳化过程中空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或者是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和其内部的碱性物质结合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这样一来,混凝土的钝化层会失去原有的功能,最终造成公路桥梁内部钢筋被腐蚀的严重后果。

(三)公路桥梁的底座与伸缩缝装置的损坏

对于桥梁来说,底座无疑是其正常投入使用的根本。具体来看,桥梁底座遭到破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伸缩量不平衡,桥梁底座的功能较低,使得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1]。而对于伸缩量不平衡的状况,其又源自于外界环境的问题以及重力影响等因素。由于桥梁的底座长期暴露在外界的空气中,受到了外界温度变化以及重力的影响,但是桥梁内部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桥梁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形,使得底座遭到损坏,如下图1所示。

图1 公路桥梁的底座与伸缩缝装置的损坏

二、公路桥梁病害防护管理措施

(一)伸缩缝病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具体来看,伸缩缝病害产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分成设计的原因,施工的原因以及负载量的原因。第一,在对伸缩缝病害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因为公路桥梁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对于开口与闭口安装时保留的伸长程度以及可压缩的长度设置不合理,使得橡胶条在使用过程中被拉断,伸缩缝逐渐被挤上。而一旦遇到雨水天气,深入桥内部的雨水会慢慢时桥梁底座中含有的金属零件生锈。第二,一些公路桥梁项目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等不可控的因素,造成施工方式不当;第三,受到经济的发展,社会上汽车拥有量越来越大,随着货车以及私家车数量的迅速增加,公路桥梁长时间受到重大负荷,伸缩缝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弱,进而遭到破损。因此,从整体上来看,要想解决公路桥梁伸缩缝病害的问题,大致可以从温度季节,调整伸缩缝预留量等方面采取措施。首先,从温度季节方面来看,公路桥梁会随着其变化而出现伸缩变化。所以,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将温度季节这一因素考虑进去,在对伸缩缝设计以及型号选择时控制其科学合理性;另外,在公路桥梁设计过程中,考虑温度季节的基础上,还应该注意伸缩缝的预留量。具体来看,在冬季温度不高的时候,收缩量可以控制在20毫米左右。

(二)路基连接段产生病害的因素及防治措施

目前,国内公路桥梁路基连接段产生病害的因素大致有两个方面:第一,公路桥梁的沉降存在差异。公路桥梁由于运用的范围不尽相同,因此,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存在差异,而且需要材料的刚度与硬度也有差别,这主要是取决于对两种路基抗压性与抗震性的要求不同[2]。而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车辆压力等外力的作用,公路桥梁路基会有微小的沉降,但是由于以上等因素,它们的沉降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公路与桥梁存在一定的高度差,使得“跳车”现象的发生。第二,对软土地基没有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在公路桥梁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地震等不可控的因素而发生淤泥下降的情况。这时可以利用软土地基,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公路桥梁连接段的强度得到保障(如下图2)。但是,软土地基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更加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保持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从而使得软土地基能够真正符合施工质量与强度方面的需求,避免后期发生“跳车问题”。从整体上来看,对于公路桥梁路基连接段的问题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防治,首先,对桥头的塔板进行正确处理。对于路基连接段的问题,除了地基的巩固以外,还可以对桥头的塔板采取措施,从而降低公路和桥梁的沉降差异造成的影响[3]。另外,还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控。施工过程中要对土壤压实的程度以及可塑型的性质进行严格的简要,从而选出与公路桥梁施工实际环境最为符合的材料。

图2 公路桥梁连接段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公路桥梁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病害,并且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交通安全隐患的解决有重要的意义。另外,施工建筑企业也应该注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方法问题,在本质上对公路桥梁病害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张艳敏.农村公路桥梁病害分析及养护管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8(22):78-79.

[2]杨明.浅析公路日常养护中桥梁病害成因及处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8(18):146-147.

[3]李志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5(04):54-55.

论文作者:林志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0

标签:;  ;  ;  ;  ;  ;  ;  ;  

公路桥梁病害成因及养护管理论文_林志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