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行的发展战略与市场定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行论文,新时期论文,发展战略论文,市场定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大,举措连台。国务院决定农发行机构分设下伸,主要实行自营;农村信用社与农行“脱钩”,归央行监管(下称“分脱”),使农行既面临“努力办成真正国有商业银行”的机遇,又经受人、财、物分割,原业务分流,多方面竞争,第二次创业的严峻考验和挑战。农行正处于如何审视和解决农金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如何探寻确立新的发展战略、业务发展方式和市场定位;如何进一步在农村金融领域有效发挥主导作用的非常时期。鉴此,农行全行上下必须形成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再谋方略,办好农行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与困难并存
酝酿许久的农发行机构分设下伸,农村信用社与农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的改革方案最近已由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下称《决定》)实施。这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和发展以来,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多层次贸工农综合经营的新格局迅速形成。农村经济多元化和经营多层次,势必要求既要有以工商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也要有主要为农户服务的合作金融机构,还要有支持农业开发和农业技术进步,保证国家农副产品收购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形成一个能够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及时、有效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农发行全面分设和信用社全部“脱钩”后,国务院《决定》对农行的基本要求是“要适应新的变化,努力办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导作用。”这就为农行名正言顺商业化,一心一意集约化带来新的机遇:其一,农行可卸掉“背上背一个、怀里抱一个”的负担,集中精力搞好商业银行运作和集约化经营。过去的农行可以说是集商业性金融业务,政策性金融业务,合作金融业务等“三种”业务于一身,基层农行形象地说这是“背上背的,怀里抱的”。虽然各级农行对“三种”业务的经营管理义不容辞,尽力而为,并也作出一定成绩,但由于人力、精力、物力、财力所限,诸多方面仍心余力绌。特别是不发达地区农行对“三种”业务的经营管理更显捉襟见肘,顾此失彼,难于适应农村经济多层次经营的需要。许多业务想做好但又不能做好,不少不应该做的亏本“生意”又不得不做,经营效益难遂人意。农发行、信用社“分脱”后,农行可放下“背上背的和怀里抱的”,集中人力、精力、物力、财力,按照《商业银行法》的法则实行集约化经营。其二,农行可得到国务院《决定》的“尚方宝剑”,理直气壮抵制以往难于抵制的不合理行政干预。过去,由于农行包揽“三种”业务的经营管理,地方行政干预乘虚而入,有理无理套着“三种”业务,以种种理由向农行点贷。可行性项目得给,非可行性项目也得给;大项目得给,小项目也得给;经营性项目得给,政策性项目也得给,甚至救济性项目还得给;资金缺口往往倒逼农行逐级伸手,使农行欲超规模不能,欲丢下“半拉子”项目不忍。以致农行,特别是不发达地区农行不是政策性业务占用经营性业务资金,就是经营性业务占用政策性业务资金。探究农行非正常贷款的成因,许多贷款流损确实是地方不合理行政干预所致。而农行之所以在四大专业银行中受不合理行政干预特别多,催收贷款比重特别大,农行行使多种职能,包揽“三种”业务的经营管理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农发行和信用社“分脱”后,农行可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把商业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金融机构的职能及业务界定明确地告诉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并理直气壮按照《决定》“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机制。”凡不符合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的事坚决不做;凡不符合资金“安全、周转、效益”三性要求的项目,坚决不办;凡不合理的地方行政干预,农行可根据《决定》说不。其三,农行可按照国务院《决定》和国务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小组的规定,实行有利于商业化经营的机构重组、资产重组和人员配置重组。过去农行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机构网点布局,资产业务选择,劳动用工配置都呈“粗放”态势。机构网点多,但整体效益低;传统资产业务多,但亏本“生意”比重大:全员人数多,但配置组合差;以致人财物浪费大,财务状况严峻。农发行、信用社与农行“分脱”后,农行特别是不发达地区农行可学习邯钢“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验,按《决定》把那些业务量极少,投入产出太差,没有发展前途的乡村营业所撤迁,寻找新的经济生长点和效益增长点摆布机构,以收拢五指,形成拳头,实行集约化经营;按《决定》把那些零星、分散的农户业务让渡给信用社,集中精力支持城乡经济一体化、产业化,探寻适合商业化经营发展战略,生产发展方式和市场定位的新空间开拓业务;按《规定》把该分流到农发行、信用社的人员给够,再按政治原则、效益原则优化组合经营管理人员,真正开创“以人为本”,实行人才集约化管理出效益的新局面。
由此可见,农发行、信用社与农行“分脱”后,农行面临商业化经营的新机遇是可贵的。但用辩证法的联系观点看问题,事物的联系是普遍而又复杂、多样的,看待事物不单认清其有利条件,也要看到其不利条件。我们在看到农发行、信用社“分脱”给农行带来的商业化经营新机遇的同时,也应看到“分脱”后农行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的严峻考验和挑战,这才符合唯物辩证法。具体分析,农发行和信用社“分脱”后,农行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主要有三。其一,“分脱”后,信用社转存款全部划走或全额由农行消化,使农行特别是不发达地区农行资金组织的压力极大。虽然国家也给一定消化年限,但农行颇感吃力。如广西农行的信用社转存款就达41亿元。这个数额虽然比经济发达省市农行还少得多,但要让地处经济条件落后,现有优势项目偏少,企业经营特别困难,洪涝灾害频繁区域的广西农行在三五年内消化,确是艰辛的重负。信用社转存款是个历史问题,其合理使用与否,有微观也有中观甚至宏观的原因,完全由农行全额消化不太合理,它到底给农行,特别是不发达地区农行资金组织增加巨大压力。另外,农发行机构分设下伸,主要自营后,政策业务存款的大量转移,也给农行资金组织带来不少困难。其二,农发行、信用社与农行“分脱”后,农行人财物分割和原业务分流,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使农行特别是不发达地区农行的资产业务萎缩,从而影响经营收益。如广西河池地区农行划转农发行的资产业务就占总资产三分之一(有的贫困县甚至占三分之二强)达4亿元,若按年度10%收息率计算,每年减少的利息收入就达4000万元。不少县市农行多年辛辛苦苦培育支持的优势项目划给农发行后,难免产生社会和经济的负面效应。其三,农发行、信用社分脱后,农行业务阵地可能面临“撤易布难”的境遇。农村信用社“脱钩”前后,农行必然按规定撤并一些机构,让出一定的业务阵地给信用社;信用社也必然在脱钩后,加大与农行在资产负债业务方面的竞争。另外,农发行划走业务后,其资产负债业务其实也对农行造成不是公开竞争的竞争。本来农行作为商业银行,根据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把农村信贷业务与城市信贷业务紧密结合一起运作,并在城市增设机构网点和拓展资产负债业务是顺理成章的事。但现实往往是农行进城布点经营业务的阻力较其他商业银行大。在偏见尚未消除,关系没有理顺之前,不能不担心农发行、信用社“分脱”后,农行该撤消的机构网点撤了;该新设的机构网点又不能及时设上。如此错位断档,势必影响农行参与城乡同业的公平竞争。
综上所述,农发行、信用社“分脱”后的农行未来,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与困难并存。农行要铸就“办成真正国有商业银行”的辉煌,就必须在“第二次创业”中再谋方略,新图定位。
改革与发展同行,“龙头”与“两翼”齐飞
如果说18年前农业银行的恢复是第一次创业,那么现在农发行、信用社“分脱”后,便是农行进行的第二次创业。在此非常关键时期,我们不能悲观失望,也不能徘徊观望;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作茧自缚。应尽快把握机遇,乘势而上,确立自己新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根据国务院《决定》对农行的基本要求,结合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势需要和农行自身经营条件分析,我们认为农行业务发展的新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是:以培育支持支柱产业(龙头企业)、优势项目为龙头:以拓展“新三业务”、“中间业务”为两翼;真正实现“效益兴行”的新飞跃。这个定位虽然似乎是过去一些措词的重复,但在今天它应有更多的内涵,更强的针对性和更紧迫的举措要求。何以见得呢?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绩效和专业银行业务的发展绩效说明,哪个地方培育、发展了符合效益原则,资源优势原则和规模经济原则的支柱产业、龙头企业、优势项目,哪个地方的经济就有佳绩;哪里的专业银行培育支持了符合上述三个原则的支柱产业、龙头企业、优势项目,哪里的专业银行就有自己的“黄金客户”、“创利客户群”并得到可观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支柱产业、龙头企业、优势项目与黄金客户群,存贷经营效益是一种相互消长关系。在抓不抓,抓紧不抓紧培育支柱产业,支持龙头企业、优势项目,造就自己的“形象工程”“效益工程”,农行是有过经验教训的。广东、江苏、浙江省农行及沿海地区城市农行之所以成为全国农行创利大户,善于培育支持支柱产业、龙头企业、优势项目是其重大举措之一。广西贫困县农行——隆林县支行能较快扭亏增盈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因地制宜支持本县特色矿产的支柱产业和其他优势项目,积极主动抢占了效益的增长点。而一些经济环境、经营条件比隆林支行好的行,由于种种原因,失去培育支持当地支柱产业、龙头企业、优势项目的机会,在存贷业务市场占有率和经营效益方面,只能望其他商业银行之项背。农发行、信用社“分脱”后,农行应及时总结这个经验教训,抓住结构调整机会,利用农行在农村有比农发行、信用社优越的经营条件和在城市有比其他商业银行后发优势的潜能,积极主动培育支持更多的支柱产业、龙头企业、优势项目,以勃发农行第二次创业的生机与活力。
再说“两翼”的新三业务和中间业务。它们因资本回报率与经济收益率高而备受国内外商业银行青睐并为之角逐竞争。我们所称的新三业务其实是特指近年来农业银行新开办的国际业务,房地产信贷业务和信用卡业务等等。新三业务以及中间业务之所以要成为我们农行“效益兴行”的两翼,是因为实践已证明并继续证明它不仅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农行,而且还成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农行资产业务新的生长点和经营效益新的增长点。以国际业务为例,沿海省市及一些大中城市农行,单是外汇业务盈利已占全行盈利的30—50%。即使在一些亏损行中,外汇业务的经营仍是一枝独秀,为减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广西农行,自开办国际业务以来已获取非利差收入2863万元,这是本币业务无法比拟的。1995年广西农行的国际业务也一枝独秀,盈利达931万元人民币,实现从业人均创利4.98万元。广西农行尚能如此,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农行特别是沿海发达省市农行的国际业务创利更不一般了。由此可见,以新三业务和中间业务作为我们农行拓宽业务领域的一个战略定位是保证“效益兴行”的最佳选择。
何以有效实施上述“龙头”与“两翼”的战略定位呢?我们认为:
(一)超前研究部署与审时度势抢占相结合,力求培育、支持一个,成功一个。现在和将来,改革与发展的前行使全国城乡不断涌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如现在所见所闻的上海浦东建设,海南洋埔开发,三峡工程在建,京九铁路通车,南昆铁路铺设以及沿海外向型经济区的拓展,沿江综合型经济带的形成,沿边通贸兴边的繁荣;还有东西部地区经济联合与技术合作;国内外企业商家看好农业市场,钟情农业投资项目;城乡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形成等等都为农行展示了培育支持支柱产业、龙头企业、优势项目的大好前景。农行应采取超前研究部署与审时度势抢占相结合的行动。对新的经济区尚为雏形时,总行和分行就应及时组织“智囊团”,调集“思想库”以及号召各级行领导、职工开展调查研究(可喜的是今年农总行的行长会议及广西农行行长会议都已强调针对改革发展问题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集思广益,确定并部署应该培育新经济区哪些支柱产业、龙头企业、优势项目。如广西,在南昆铁路建成通车前,农行就应组织专题调查,并结合当地政府的规划,研究分析通车后广西地段新经济区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布局与各区域发挥地缘优势、资源优势所形成的项目等等。经集思广益、反复论证,确定部署应培育支持的支柱产业和优势项目,捷足先登新的经济生长点和效益增长点。对于现实城乡经济区、经济带、经济圈中已有的支柱产业、优势项目,农行应把握资本结构优化,企业布局调整,农业产业化形成等机会,用合法手段,公平竞争抢占当地支柱产业的一些大客户、好客户,并力求支持一个,成功一个。
对于新三业务和中间业务的拓展,应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经验和根据同业竞争的趋向,把其视作农行商业化经营的突破口。既要通盘考虑又要分类指导,使城市行和农村行都能审时度势,主动抢占,积极切入。力争抓大户、抓富户、抓新户,改变以往比其他商业银行起步慢、规模小、种类少、比重低的状况。国际业务要真正体现“全行办外汇”的经营策略,顺应中国临近加入世贸组织,世界经济一体化形成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大势,增设国际业务机构,推行储蓄业务本外币一体化经营,拓宽外币存款组织空间,重点办好资本回报率和业务收益率高的国际结算和进出口贸易融资业务。如广西,农行应抓住大西南出海通道建设不断加快,外向型经济持续发展,通贸兴边政策逐步完善,中越农行边贸结算协议已签的好机会,争取增设国际业务网点,完善经营管理手段,因地制宜、不失时机抢占外汇业务的制高点。信用卡业务,房地产信贷业务及中间业务也要千方百计改变农行市场占比低的状况,尽快优化服务、提高信誉、多方联系、主动出击,力争在城乡打开这些“黄金业务”的新局面。
(二)坚持集约经营与注重稳健经营相结合,力求降低风险,提高效益。
农行确立“龙头”与“两翼”的市场定位,其实质是走资产多元化、业务效益化、风险分散化、利润最大化之路。要有效实现这个定位,就必须实行坚持集约经营与注重稳健经营相结合,力求数量与质量统一,增长与效益统一。在支农方面,应坚持“转轨不转向,支农不粗放”的科学态度。一要从支持低效的传统农业转向重点支持高效的现代农业,突出支持商品农业和创汇农业项目。如在广西应优先支持具有区位优势的糖蔗、林果、禽畜、水产等特色农业的产业化,使其形成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比较利益为中心,以拳头产品带动基地建设,龙头企业聚集农工商参与的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二要从支持分散经营的一般性农业生产费用转向重点支持适度规模集约经营的优势项目。如支持造林种果大户的连片开发,养殖种粮大户专业化、批量化生产以及新兴农业公司+基地+农户的适度规模经营项目,以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取得农业生产集约和农行信贷集约的双重效益。三是从支持常规粗放经营转向重点支持科技集约经营。信贷支农要尽可能以科技输入为载体,增加优势项目的科技含量,积极支持“星火”、“丰收”、“燎原”计划项目的实施,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农副产品商品率,增强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创汇率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四是从单一支持狭义农业转向支持城乡一体化的大农业。目前全国城乡经济一体化正迅速形成,贸工农综合经营突破了城乡界限,农村信贷业务和城市信贷业务紧密相连,农行应实施优化农村、开拓城市、城乡兼顾、城乡互补的支持大农业方略,除支持农林牧副渔的优势项目外,还扶持城乡支农工业、支农商业的优势项目。
在支持工商企业方面,首先要集中一定资金,突出支持一批包含各种经济成分,在当地以至全国有影响、有规模、有信誉、有市场、有效益的大中型工贸企业,使其生产管理再上水平,产品质量再上档次,经济效益再上台阶。其次要尽可能支持组建以资产关系为纽带,以骨干企业或名优产品为龙头,集技工贸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扶助其扩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实行当今先进跨国公司所推崇的一业一品为主体,多种经营相结合的发展战略,以聚集雄厚的资本和技术,实现规模集约经营效益。再次要积极支持高科技新兴产业,借助资本“第一推动力”催化科技“第一生产力”结硕果,创佳绩,出名牌,以实现技术优化效益、结构优化效益和生态优化效益。第四,要集约支持适应农业产业化新特点,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的市场型、规模型、科技型、效益型乡镇企业;集约支持以名优特新产品企业为龙头,以东西部合作、一厂带多厂为发展模式,以科学开发利用优势资源为前提的乡镇企业集团。总而言之,通过集约支持名优企业、名优项目、名优产品来营造农行的“形象工程”和“效益工程”,以实现农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在强调集约经营,注重培育支持支柱产业、优势项目同时,也要强调稳健经营,实行风险管理。(1)建立信贷风险预测、预警机制:贷前调查要准确预测信贷投向投量的风险权数;贷时审查要严格核实风险与效益比;贷后检查要跟踪监测信贷风险,认真检查分析贷款的物资保证情况,流动资金使用以及产供销情况,从而作出风险预警与否的决定。(2)建立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实施信贷员驻厂监管制度;以法律手续规范银企信贷关系;实行信贷包放、包收、包管理、包效益责任制等等。(3)建立信贷风险分散、补偿机制:认真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合理确定长短期贷款比例及各企业贷款比例;督促企业实行资产保险和经营保险;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适当提高呆帐准备金计提比例等等,以分散和补偿可能或实际发生的信贷风险。
在国际业务、房地产信贷业务、信用卡业务以及中间业务方面也必须强化集约经营与稳健经营。国际业务要从完善风险管理入手,大力拓展安全性高的外币存款、外汇汇款、结售汇、外汇调剂、套汇和支票贴现业务;要科学建立本外币资金协调运作机制,积极发展国际结算所需的进出口押汇融资、出口信贷和打包放款;要优化国际业务信贷投向投量,把贷款增量主要投向进出口贸易融资,以提高国际业务信贷效益;要规范农行信贷企业所发生的国际结算操作,力求农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扩增,最大限度提高国际结算效益;要实行严格的外汇外资贷款权限管理,实施审贷分离,分级审批制度,确保外汇外资贷款安全。信用卡业务在强化风险管理的前提下,要减少以至杜绝“办卡易、用卡难”的现象。要在城乡广约特色商号,不要单纯拘泥于人约亦约的饭店、宾馆、商场,以诱发大众持卡,提高金穗卡信誉度和发卡量。如以各省市始发火车站,甲级足球联赛场馆,名胜旅游热线航班售票站为特约商号,就有可能使金穗卡发行火爆。因为每天火车站有金穗卡特约售票窗口,每年甲级足球联赛场馆有金穗卡特约售票窗口,每条名胜旅游热线航班售票站有金穗卡特约售票窗口,就会有亿万旅客、千万球迷垂青金穗卡。为此农行信用卡业务经营要善于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之路。房地产信贷业务也要因地制宜拓宽经营之道,用足用够用活政策,在城乡开发区特别在城乡结合部打开以贷引存,以存促贷的农行房地产信贷业务新局面。
中间业务的集约与稳健经营则在于总体规划,因行制宜,发挥优势,重点突破。各行应针对中间业务的盈利能力和市场潜力,认真规划本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进程和目标;认真研究开发本行中间业务的品种;认真制定和选择开办中间业务的具体措施和途径;要因行制宜、先易后难,发挥优势、重点突破。从广西农行的实际情况看,目前宜在“代”字上做文章,多在“优”字上下功夫。即优质开办代收代付款项;代发代兑债券;代发代存工资;代管代藏证券;代评估代审计;代核算代咨询,总而言之,要以无形资产为“资本”,以优势服务为手段,因行制宜把风险小、积利大的各种代理业务做好。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金融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三农论文; 业务支持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学论文; 农村信用社论文; 信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