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趋势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综述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学术趋势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综述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学术动态 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方式论文,学术论文,动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关键,也是新时期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各抒己见,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探讨,现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些专家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1.是由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高,效益低所决定的。长期以来,我国靠高投资、高积累支撑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八五”期间,前四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1.7%,而世界同期平均增长率为1.9%,其中发达国家平均增长率为1.7%,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率为5.3%。按1983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已从1990年的2.3%上升到1994年的3.2%。这种状况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居于世界首位,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却仅居世界第103位。也就是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但经济效益并不高,没有取得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的效果。从1950年到1979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递增9.4%,其中农业4.2%,工业13.3%,居世界前列,但却付出了很高的代价。1980年与1952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8倍,但国民收入只增长了4.2倍,人民生活水平只提高了1倍。据统计,1987年—1994年,我国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约13倍,年均24.9%,而新增固定资产增长9倍,年均增长20.1%,尤其是近四、五年来,固定资产的投入以平均40%的速度增长,新增固定资产年均增长26.1%。在经济结构上,1988年以来,出现了以重工业打头的增长格局,但内部结构仍然是在扩大基建规模基础上向能源、原材料工业倾斜。这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根本性的转变。

2.是由我国的人均资源相对贫乏、资源约束性决定的。面对人类的无限需求性,任何资源都是相对稀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必然以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费来获取支持。我国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大国,但人口众多,从资源占有量上看,却是一个资源穷国,如人均耕地面积,1994年全世界为0.24公顷,我国只有0.08公顷,只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1/3。从单位土地经济效益看,根据1990年的统计,我国为每亩1美元,而法国为30.9美元,英国为58.7美元,德国为62美元,日本为115美元,同样土地面积产出的经济效益相差几十倍、上百倍。其它如石油人均占有量,我国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8,天然气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0。我国的能源消耗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低于许多国家,如1990年全世界平均每吨标准燃料所创造的效益为2167美元,而我国只有395.5美元,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20%左右。这说明,在我国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条件下,如果不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将难以为继,将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基础,削弱经济增长的后劲。

3.是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我国效益长期低下决定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量投入原材料、能源和劳动力,而产出不高,产品未经深加工,产品的附加价值小。这样,既使产量、产值、增长率都较高,但经济效益却低下。例如能源的使用和效益状况,根据1993年统计,我国人均能源使用量为623千克,千克能源GDP产值为0.6美元,而韩国人均能源使用量为2863千克,相当于我国当时的4.59倍,其千克能源GDP产值为2.6美元,相当于我国的4.3倍;日本的千克能源GDP产值为9.3美元,相当于我国的15.5倍。这些表明,我国长期以来的片面追求产值、产量,不重视成本和效益,高产低效的情况相当普遍,如果不转换经济增长方式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状况就难以根本改变。

4.是由中国经济国际化的迫切需要决定的。首先,中国经济的逐渐国际化迫切需要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和经济整体素质的高级化。在中国国内资金仍然十分短缺的条件下,要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大的竞争力,出路只有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为主转向集约经营为主,使经济整体素质从较低层次上升到一个较高层次。

其次,经过16年的改革开放,目前外资引进也已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高的阶段。外商要在中国市场上站住脚,并能够利用中国的资源生产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就必须特别注重生产的集约化和产出的高质量与高效率。

再次,国际市场的竞争不仅是数量的对比,更重要的是品种、质量、商品的技术含量和效益等多方面的较量。我国由于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比较低的。据估算,我国各种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中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约占72%,只有28%是靠技术进步取得的。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50%—70%是靠技术进步取得的,就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中也有30%以上是靠技术进步取得的。这说明,如果不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尽管产值的增长可能较快,出口商品的数量也可能不小,但经济质量、劳动生产率、商品中的技术含量等都会与其它国家的差距逐渐拉大,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最终将难以立足于国际市场。

5.是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迫切要求决定的。由于我国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提前实现,我国经济已基本摆脱了“短缺经济”的局面,大部分消费品已经可以满足人民购买力的需求,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买方市场为特征的供求格局,人们开始注意消费品的选择,开始追求商品的质量和档次,注意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由于是以粗加工和低附加值为特征,劳动生产率水平低下,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不可能有较快的增加,人民生活也很难较大改善。同时,在粗放型增长方式下,为了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只能依靠大量投资,依靠大量增加劳动力,这样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易于失衡,进而引发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这些都不利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

6.是由中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决定的。中国经济进入“现代标准工业化”新阶段以后,推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将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农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将显著下降,原来那种主要依赖于农业提供积累推动工业发展的方式将被主要依靠各部门内部积累和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与其他帮助的方式所代替。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现代标准工业化”新阶段的开始,以工业部门为主体的第二次产业和以广义服务部门为支柱的第三产业的整体效率虽然明显提高,但在短期内要求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既为支持农业部门的持续增长提供资金支持和就业等方面的帮助,又为支持本部门的持续高速增长提供积累,必然会遇到“剩余创造力”不足的约束和既定产业构造的约束。这就要求我们大力鼓励先进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积极引进和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适用生产技术,努力吸引和有效使用外资。但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外资的引进和使用既不是无限供给的,同时也是有代价的。在资源和产业构造给定、各产业部门能够承担的采用新技术的代价给定条件下,取得资源和改变产业构造的方式就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中国各个产业部门的增长方式切实从外延为主转向内含为主,从粗放经营为主转向集约为主,努力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7.是由国民经济均衡增长规律的客观要求。在中国经济进入“现代标准工业化”新阶段以后,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将发生重大变化,反映这种变化的国民经济均衡增长规律在客观上也迫切需求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为主转向集约经营为主,经济整体素质从一个较低层次上升到一个较高层次。

首先,国民经济均衡增长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经济增长既是经济结构转变的结果,又是经济结构进一步转变的原因,二者互相联系,互为促进,其中,效益是上述联系的轴心。这个过程也就是所谓经济结构转变支持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推动经济结构进一步向高级化发展、国民经济结构高级化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经济整体素质过程。

其次,国民经济均衡增长规律的一个基本要求是使“储蓄大于投资”。为了满足经济增长内在规律的客观要求,国民的投资活动也必须如同其他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一样,努力实现从粗放的数量扩张式向集约的质量提高式转变,以使整个社会投资在方向、结构、效率、产出等各个方面都能够适应客观规律的要求,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福利的不断提高。

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

我国经济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目前仍存在许多障碍需要克服,归纳起来主要有七个难点:

1.经济转轨与发展战略的转轨

按照经济机制转换观念,传统的经济体制下的“数量信号”已转变为“价格信号”,政治动员激励转变为经济利益激励,但是,改革一直没有正面触及既得利益阶层或既得利益集团。任何体制只要运行和延续一段时期,都会产生一个既得利益集团。16年的改革开放一直没有触及的既得利益集团就是享有普遍就业权利的城市居民,同时,渐进式的经济转轨在打破传统体制下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基础上,又形成了新的既得利益集团。经济转轨向这一方向推进势必会遇到更多的阻力,可以预言,今后的经济转轨将会更加缓慢。新的地区性利益集团已形成“诸候经济”和非规范的地方主义,形成了阻力。这将与发展战略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国家调控措施发生抵触,使国家的经济政策背离初衷。

2.“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与再工业化

从整个世界市场竞争局势和产业升级趋势来看,全球工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的时代,福特主义生产方式是向大众市场提供大规模、大批量生产的标准化、系列化和多元化的产品,发现并占领市场,确立工业发展“核心”和“边缘”区域。

相比福特主义方式,后福特主义生产体制在福特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强烈要求改进产品质量、产品多样化和工艺技术创新,并在高附加价值产品市场上竞争,赢得市场均势。这是全球市场性质的变化所决定的,劳动力成本的决策性意义已经发生了改变。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成为创新和灵活性高度叠加的生产体制。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使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同时,也使得不同工业化程度的国家面临着“再工业化”或“后工业化”的挑战。创新与灵活的结合激励了全球范围内对良好的基础设施、先进的研究与开发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本的需求。

由于受传统的经济的影响,生产与市场的脱节,不仅使得中国企业不注重产品开发,而且使得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市场无知”。这里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品牌”问题。我国一般不存在商业品牌,产品品牌绝大多数是“直来直去”的,虽然中国的企业已具备了市场意识,但是尚没有自己的市场营销网络,“品牌”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工业创新能力。在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的挑战中,国际社会的著名商业品牌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并不断蚕食和分割中国的市场份额,面对着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市场,不建立自己的品牌,不建立12亿人口的“品牌忠诚”,必将对中国的再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生阻碍。

3.过度竞争与产业放松管制

我国16年的改革开放和近几年的市场经济实践,已使中国工业从政府产业管制走向过度竞争,或者是过度竞争与产业管制高度并存,管制所遗留的“后遗症”,就是中国工业组织不仅“大而全”和“小而全”,而且不存在有效的产业规模和有效的市场规模。同时,一经管制松动和经济转轨,就会走向过度竞争的极端。过度竞争不仅造成工业的产业规模和市场规模过低,而且也造成了“重复投资”和失去最佳的投资合理性。过度竞争使企业不愿投资于形成长期竞争能力的领域(如技术开发和人力资本投资)和基础设施领域。如何形成有效产业规模和市场规模将是我们跨世纪的选择和挑战。

4.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债务危机

国有企业的困难最为主要的是债务危机和存量资产调整的刚性。债务困难在低盈利、高额负债、高利息率及企业和银行之间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怪圈,而在这一怪圈中被围困的是企业存量资产调整的刚性,这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消化的“硬核”。企业已在这一循环中采用了赖帐、“假破产、真逃债”等办法尽可能地逃避风险,然而却严重地妨碍了银行的商业化转轨。据保守估计,目前银行愈期贷款、呆帐、坏帐等不良资产为贷款总资产的25%—40%,总规模达8000—12000亿元。这不仅影响企业的效率,导致财政赤字增加,而且干扰了金融政策的执行,影响了货币发行收益的运用。

5.劳动力严重过剩,社会就业压力严峻

长期以来,剩余劳动力引发就业压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今后15年也依然成为障碍。有关专家预测,以后15年有近2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到非农产业,为此国家每年要安排农村就业人员1500万人;今后15年城市人口就业仍然在高峰期,每年要安排200万人;在未来15年里,在全国公有制职工1.5亿人中,除正常退休外,约有1200万富余人员需消化,即再就业,为此每年平均要重新安置80万人,严峻的就业压力造成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的障碍。

6.劳动者文化素质低,使转变艰难

目前全国有2亿多文盲、半文盲,国有企业职工队伍中有58%是初中文化水平,其中35—50岁这个壮劳动力年龄段的文化程度普遍为初中,甚至更低。中高级技工人员严重短缺。连素有“高级技工摇篮”的上海,据有关部门对130万技术工人统计,高级技工只占3.7%,全市技师、高级技师不足1万人,而一线青工中,高级技师更少。上海是这样,可见其它省区则更差,至于乡镇企业的工人,80%都是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低,直接阻碍着企业经济向集约型转变。

7.企业家人才严重短缺,企业缺少带头人

在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中,企业家人才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厂长、经理、董事长都是政府部门委派任命的,这是由于社会还缺乏企业家市场,职业企业家队伍还没真正形成,还未得到全社会认同。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则、条件

1.选择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原则。

选择我国“九五”及下个世纪前10年的经济增长方式,既要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又必须考虑我国国情、资源条件、技术水平、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所处特定阶段等多方面因素,趋利避害。专家们认为,主要应遵循五项原则:

(1)实事求是,立足现实经济基础,注意经济增长的渐进性和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基本稳定。

(2)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引导生产者行为方面发挥基础和主导作用,与此同时,要继续大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整。

(3)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科技含量,实现经济增长逐步由粗放型集约型的转变,增强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充分考虑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5)因势利导,将巨大的人口就业压力转化为现实可利用的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具备的条件。

从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看,要扎实稳妥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学者们认为应具备以下条件:

(1)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是保证经济增长方式顺利转变的先决条件。

当前要特别注意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一是认为“抓好了改革、经济增长方式自然可以转变”;二是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非一日功,不妨慢慢来”;三是认为“没有大投入增长方式难转变”。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意义的决策上来,深刻理解和把握集约型增长的意义,把立足点真正从大投入才能大发展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移到少投入多产出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上来。

(2)国民经济尤其是工业有一定的基础,产业结构能适应集约型增长的要求。如果工业没有基础,就只能主要搞新建,即外延扩大再生产,谈不上集约增长。工业还要能提供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工具,这样其他部门才能实现集约型生产经营。

(3)科学技术有一定的水平,而且进步较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就是把先进的科技成果运用到生产中去。当代科学技术有许多特点,例如,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强了,其贡献率由本世纪初的5—10%增加到70年代的50—70%,科学技术已走到了生产的前面,过去是生产——科学——技术,现在是科学——技术——生产;科技变成生产力的进程大大加快,现代型集约增长方式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

(4)重视经营管理,不断改进经营管理。集约经营也是随管理科学、管理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科学管理的出现是了不起的大事。如果没有科学管理,就不可能有中型企业大型企业,就谈不上规模经济,也谈不上现代经营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管理热潮,这是其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重要原因。

(5)有一支素质较高的职工队伍。职工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职业道德以及积极性主动性都是集约经营的必要条件。很难设想刚从农村来到工厂的农民职工能使工厂有很高的生产效率。形成这支队伍要有一个培育锻炼过程,需要有比较发达的教育,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还要靠在实践中锻炼。

(6)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到现代经济增长需要有制度条件,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首先要具有充沛活力的企业,正是这些企业在进行集约型生产经营。其次要有竞争性的市场体系,竞争促使企业提高技术改进管理增加效益。集约经营则有赖于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作用。

(7)政府实行促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政府要为企业实行集约经营创造条件,包括建立和健全法制。企业能够做到做好的事,政府不要去做,企业不能做,而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又必须做的事,政府则应努力去做,这样的事是很多的。政府要起引导作用,督促作用,保证作用。

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改革的内在要求

1.必须把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根本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78年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改革的任务还没有根本完成。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滞后局面到了不能再拖的境地。由于多种原因(包括改革滞后)造成了当前许多国有企业经营状况恶化的严峻形势,而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

2.要采取强有力的制约手段,遏制和克服趋于膨胀的部门本位主义和地区本位主义,减少和消除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以及部门和地区之间在改革问题上的相互扯皮、相互掣肘现象。

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去试、大胆去闯,并勇于承担改革进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风险,还要有魄力去抵制来自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的干扰。

4.要向广大干部讲清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特殊困难,也要讲清在这方面的有利条件,改变目前存在的对国有企业改革困难估计过大,以至在这方面信心不足甚至失去信心的状况,使得人民满怀信心地看到改革成功的希望。

标签:;  ;  ;  ;  ;  ;  ;  ;  

学术趋势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综述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