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晓琴
福建省宁德市中医院 352100
【摘 要】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中对患者病原菌的检查结果,分析患者的病原菌特点,并为临床治疗方式提出相应的指导。方法:在我院数据库中选择时间段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间收入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纳入其中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实验,对所有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并分析其菌株特点以及构成比,探究菌株的耐药性。结果:实验结果中显示90例菌株中共有52(57.78%)例革兰阴性菌,其中包括21例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为40.38%。其余38例患者为革兰阳性菌感染,占比为42.22%,其中以鸟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所有患者的不同病原菌对于不同抗生素均有一定的耐药性。主要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对于头孢哌酮钠以及亚胺培南等药物耐药性较低。结论:泌尿系统感染在本院所在区域,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其中感染病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感染例数较少,在感染时主要以鸟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而在对所有病菌进行用药敏感度研究时发现其中可选择头孢哌酮以及雅安培南等药物进行治疗,这样能够有助于对患者的感染状况进行控制,避免患者的病症进一步发展。而在实际临床应用时,还需要根据当地的环境以及区域进行抗菌药物合理选择,这样能够避免二重感染或耐药菌株的产生,对于患者治疗来说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病原学;泌尿系统疾病;因素分析;结果分析
泌尿系统感染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感染类型,而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尿路上皮遭受细菌入侵进而表现的炎症反应,患者在发病后主要以菌尿和脓尿为主。而现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大约有95%以上的泌尿系统感染均是由单一细菌而引起的,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首先应当对患者的感染病原菌进行明确,这也是对患者进行抗生素应用和治疗工作开展的前提。而在现代临床上对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时发现,耐药菌的出现极大的影响了治疗效果,同时也加大了现代抗生素药物的应用难度。导致这种病症发生的原因与患者的个体状况以及外界因素都有一定的联系患者的肾脏或泌尿道出现外伤以及不注意个人卫生,都有可能引起患者发生这种病症。患者在发病后主要以腰痛、尿频、尿急以及排尿习惯改善为主,在发病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膀胱炎、尿道炎以及其他泌尿系统疾病。本次研究在我院数据库中选择时间段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间收入的泌尿系统感染9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探究微生物检验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中对患者病原菌的检查结果,分析患者的病原菌特点,并为临床治疗方式提出相应的指导,现将结果、方法报道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数据库中选择时间段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间收入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纳入其中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实验,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39例,患者年龄信息区间介于29~64岁,患者自发病至入院时间为6-16d。
纳入标准:所有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均符合我国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所制定的《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在治疗时均选择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在开展本次试验前接受过相关治疗的患者;排除无法进行后期随访患者;排除缺乏正常认知功能患者;排除妊娠期患者。
将其基本资料对比后未发现明显差异,可以进行对比(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由相关检验人员对患者的中段尿液样本进行收集后,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选择最优的鉴定方式对患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后进行检验。在分离完成后,应用仪器检验法对其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将9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尿液中,病原菌检验结果以及主要病原菌药敏实验结果进行记录。
1.3 评价标准
对所有病原菌检查状况进行记录,并分析病原菌的药敏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录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作为本次实验的数据分析方案,实验结果中涉及到的计量数据(感染状况、药敏特点、耐药性)采用n(%)描述,计数资料(患者年龄信息)应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经t和x2检验,当差异在P<0.05时,说明存在临床可比意义。
2结果
2.1 所有患者的感染状况记录
实验结果中显示90例菌株中共有52(57.78%)例革兰阴性菌,其中包括21例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为40.38%。其余38例患者为革兰阳性菌感染,占比为42.22%,其中以鸟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详情见表1。
3讨论
相关临床研究显示,由于女性的泌尿系统解剖结构较为特殊及尿道较为短小,并且与肛门结构相距较近,所以女性的泌尿系统发生率较男性来说明显更高,而女性泌尿系统感染事件的发生率在所有女性中的发病率大约为15%左右,其发病率较高。患者在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尿痛、尿频以及尿急为主要症状。在发病后对于患者的性生活以及身心健康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随着近年来现代人群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环境的改变,泌尿系统感染病症的发生率在目前临床上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种状况也得到了现代广大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而在对患者进行病症诊断时,应当及时且有效的了解患者的病症感染类型,这对于患者的后续治疗来说有积极意义。
患者在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后,在对患者进行辨证分析时需要与无症状性菌尿、泌尿道综合症、肾小球肾炎等疾病进行合理鉴别,而泌尿系统微生物检查能够有效明确患者的泌尿道感染居住类型,这样能够有助于降低临床误诊事件的发生。现代临床研究中表明,泌尿系统感染事件发生的致病菌种类较多,但多数患者在发生后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而仅有少部分患者是由于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发病部分患者由于自身因素或外界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状况,对临床治疗工作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但总体来说,临床上多病菌混合感染事件的发生率较低,所以目前依旧主要以单一致病菌治疗为主。
所以在这种状况下,如果确认患者为泌尿系统感染症状,就需要首先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检查,目前来说常用的临床检验方式主要以尿常规、肾功能检查和中段尿细菌培养为主。而尿常规检查主要是通过革兰染色的方式计算出患者12小时内的尿沉渣,以明确患者的临床病症,肾功能检查则是对患者的肾小球滤过能力进行检查。写但这类检查方式在应用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检查时间较长,患者的病症如果较急则无法选择这种检查方案。中段尿细菌检查对于患者的感染病菌检出率较高,能够有助于
(下转第189页)
论文作者:辛晓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患者论文; 病原菌论文; 泌尿系统论文; 菌株论文; 病症论文; 球菌论文; 状况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