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清氏满族文化发展的特点及历史地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满族论文,文化发展论文,试论论文,地位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新兴的民族。在其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中,有许多突出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满族随着时代环境的改变,在保留一定民族特性的条件下,积极吸取中华各族文化,特别是汉文化中的先进内容,从而创造了不断丰富、发展的满族新文化。满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促进自身的进步与繁荣,同时,也对滋补、充实、丰富汉文化做出突出的贡献。满族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满族文化发展的特点
关于清代满族文化,有些人常常从单纯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去评论,认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满族,在入关后,受先进汉文化影响,逐渐丧失本民族特点,达到全面汉化,从而使满族文化最终走向衰落。我认为,清入关后,虽然由于汉民族人口众多,文化先进,给满族文化以强烈、巨大的影响,但是,作为大一统王朝的统治者,满族必然带着本民族色彩来治理中国,它所造成的深远影响,不能仅以落后归并于先进、满族的全面汉化来概述。以清代满族文化中的“汉化”现象为例,实质上这种“汉化”是被改造后的新条件下的“汉化”,它也包括满族文化的突出贡献,而不是简单的落后归并于先进的“汉化”,过分强调这种“汉化”,忽视满族文化自身发展特点及历史作用,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清代满族文化,是在适应本民族社会生活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及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使满族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沿着自身的轨迹起源、发展和演变,另一方面,在维持本民族特点的前提下,为适应本民族迅速发展的需要,又多有选择地吸取中华各族文化,其中主要是汉文化,从而逐步形成了具有满族特色的文化体系。满族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满族及其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快速性
满族作为一个新兴的民族,真正开始形成时期,是在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之后。努乐哈赤从1583年到1619年,经过近四十年的征战,结束了元明以来女真诸部长期分裂局面,“自东海至辽边,北自蒙古嫩江,南至朝鲜鸭绿江,同一音语者俱征服”,使女真“诸部始合为一”①,并将这一广大地域统一于后金的新政权之下,它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初步形成。皇太极时期,继续完成黑龙江流域的统一,并逐步使其社会完成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1635年,皇太极正式宣布更定族名为满洲。到1644年,清入关前,满族以其新的面貌和强盛的姿态屹立于祖国东北。
满族在快速形成和壮大过程中,其文化也同时快速形成和发展。首先,是满族文字的创制。满族原有自己本民族语言——满语,满语是由女真语发展而来的。金代女真族曾创制使用女真文字,元代在蒙古长期统治下,受蒙古文化的影响,遂改习蒙古文,而女真文字最终成了死文字②。努尔哈赤早期,只有自己语言,“时满洲未有文字,文移往来,必须习蒙古书,译蒙古语通之”③。女真人讲女真语写蒙古文,这种语言与文字的矛盾,不能适应满族共同体快速发展的要求。1599年,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和噶盖以蒙文字母为基础,结合女真语言,创造新文字——满文,满族开始有文字。但初创的满文并不完善,1632年,皇太极又命达海加以改进,通过编制十二字头,固定字形,创造特定字母,并把借用的蒙古字母加上圈和点,从而把满文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从此,满族有了较能正确表达自己语言的新文字。“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是文明时代来临的基本标志之一”④,满族人用自己的文字书写公文、记载政事、编写历史、传播知识。入关前,主要的满文著述有《满文老档》、《满洲实录》等重要的历史典籍,同时,还用满文翻译《刑部会典》、《素书》、《三略》、《万宝全书》以及《通鉴》、《六韬》、《孟子》⑤等大量汉籍。通过翻译汉籍,对丰富满语词汇,提高满族文化水平,起了重要作用。满文创制后,立即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它迅速促进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是满族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次,是满族特有风俗习惯的保存与发展。在骑射方面,努尔哈赤时期,在女真人狩猎时实行的“牛录”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创建了八旗制度,集体行围射猎是满族当时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进入辽沈地区后,骑射作为一个重要的军事训练活动,被保存下来。皇太极曾告诫诸贝勒、大臣要“娴于骑射”,以期长保“野战则克,攻城则取”⑥的强大力量。同时,骑射又作为民族独立品格及重要体育活动加以提倡、发扬。在服饰文化方面,1633年6月,皇太极谕官民冠服遵制画一⑦,1638年又制定法令:“有效他国衣冠束发裹足者,重治其罪”⑧。从此,衣冠有了定制,以穿戴紧瘦的缨帽袍褂为突出特点的满族服饰,被长期保存下来,成为有清一代不改的服制。此外,具有突出特点的满族居住与饮食、婚姻与丧葬、宗教与祭祀等,也都随着满族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和丰富。
满族仅仅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兴民族及文化,它的发展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大,在中华各民族的发展史上是比较突出的。
二、满族文化对汉文化积极吸取的进步性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前进而丰富提高。满族文化既有相对统一的完整性,又是可以分解补充的,而有些补充的文化内容,往往又是根据满族统治者主观需要来摄取的。满族在入关前,为战胜明朝,夺取全国政权,积极吸取历代汉族统治经验和策略,曾翻译一些汉籍。入关后,为巩固其封建统治,统一思想,继续翻译大量汉文作品。在翻译汉籍过程中,使满文增加大量新词汇,语法结构日益严谨,规范化程度日益加强,表达能力比入关前大有提高。满译汉籍在客观上促进了满族文化的提高和满汉文化的交流。为了向满族灌输正统封建思想,满族统治者还加强文化教育,专为满族子弟开办各类学校,入关后,陆续设立景山官学、咸安宫官学、八旗官学、宗室觉罗学,各地驻防八旗也都设立官学或义学,主要学习满、汉文,并依次讲读《四书》、《性理精义》、《能鉴》等书,同时还兼习骑射。
由于清统治者在新形势下,对学习汉文化抱有强烈欲望和浓厚兴趣,并采取一些鼓励学习汉文化的积极措施,为满族吸取汉文化优秀成分,滋补、充实本民族文化,提供重要的条件。同时,又由于长期的满汉杂居,汉族先进文化的深染,满族在适应本民族生存、发展的条件下,勇敢地放弃一些比较落后,阻碍其发展的旧俗,从而促进满族发展的进程,在客观上具有进步意义。
三、满族文化发展中的优化融合性
在满族学习、吸收汉文化过程中,自然会出现满汉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交流,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优化性的融合,对满族来说,这种融合并不是满族特性的消失,相反,在强烈民族意识的支配下,满族对汉文化学习吸取并不是盲目崇拜、完全照搬,而是在保持其民族独立品格的前提下,取其适用部分,变通改革,发展成为新的满族文化。在清代制度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等诸多方面都能体现出这一特点。例如:在制度文化上,所谓“清承明制”,实际上是满族统治者根据自身的统治需要,对明朝旧的设置有因有革,有破有立,有取其内容去其形式的,有取其优长实质去其腐朽弊端的,我们从具有民族特色的军机处之位居中枢、内务府专管宫廷、理藩院统辖民族事务,以及对明代内阁、六部等制度的沿用和被“改造”上面,不难看出统治者的统治手段和满汉文化并存及优化融合的特性。在语言文字方面,满语、满文中的汉语借词是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特别在文字方面,满文中的汉语借词,无论是音译或音译加注、半音译半意译,还是完全意译⑨,大都是取汉词实际内容,通过满族特殊的构词材料和构词方法,形成的日趋完善、发展的满文新词。我们从乾隆年间颁布的“新定清语”中⑩,便能看出满汉语言文字优化融合的特点。
满族文化发展中反映出优化融合的特性,是满族文化高度发展的表现。满族在吸取汉文化方面,是在保留一定的民族特性的条件下,经过改造,取长补短,优化融合,以期补充本民族的空缺或簿弱环节,丰富本民族文化内容,从而将本民族特点与当时先进的汉族封建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不断丰富、发展的满族新文化。
四、满族文化对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守性
满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满族先人在不同发展时期,曾创造出不同的文化,例如:先秦时期的肃慎人和汉、三国时期的挹娄人以狩猎为主的“楛矢石砮”(11)文化,唐代靺鞨人的渤海文化以及辽宋金元时期的女真文化等,都对后世形成的满族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楛矢石砮”与“女真语”,对后来骑射、满语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满族形成后,许多传统文化多通过满族统治者以政治、法律等形式加以维护和推广。例如,入关前,皇太极在其统治范围内,命将汉文官名、城邑名一律改用满名(12)。还规定“嗣后不许仍袭汉语旧名……若不遵我国新定之名,查出决不轻怒”(13)。入关后,满语、满文被列为官方使用的语言和文字,处于特殊地位。顺治帝曾谕令翰林院中汉人进士,“学习满书,以备将来大用”。他还两次亲临内院面试,选汉人“通满洲文字者”,晋升官职,“不能成文”的则降级调用(14)。康雍乾时期,满语、满文作为“国语”、“国书”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统治者愿望相反,乾隆以后,满语、满文趋于废弃之势,清统治者从其狭隘的民族情感出发,曾屡下旨谕,禁止满人习汉语、用汉字。例如,乾隆在1741年的一道训谕中说:“清语尤为本务,断不可废”,“有不谙清语者,定从重治罪”(15)。1742年,又发布旨令,凡是满人“行走齐集处,大臣侍卫官员以及兵丁俱著清语”。并将此令“通行晓谕”,严格执行(16)。嘉庆帝对不习满语“抛荒正业”的满人,屡加训诫,一再要求满人保持满语,“固守本业”(17)。清末,满语运用范围更小,满文的使用仅限于官方文书中。为挽救其统治危机,满族统治者在满文的推广上,又下一番苦功,授意编辑刊刻或重刻了大量的有关满文语法、词汇等方面的书籍,以加强在语言文字和文化上的控制。如光绪朝,刊刻或重新刊刻了《清文虚字指南编》、《清文补汇》、《清文典要》、《清文总汇》等书。
清代统治者为维护本民族传统文化,保持民族特点,始终坚持不懈,甚至动用行政手段,强加干预,反映了满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保守性特点。但是,这并非完全是清统治者顽固守旧,同时,也是为满洲民族自我意识所推动。一般地说,民族意识具有保守性作用,它使其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排它性。满族也不例外,特别是在入关后满汉两种异质文化相接触时,表现异常突出。而这一特点,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影响进入新时期满族文化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但是在客观上对满族某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对加强民族文化凝聚力,也起一定的积极作用。
满族文化的历史地位
中华民族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中,汉族文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的功用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们决不能就此认为只有汉族文化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唯一代表。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之一的满族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它对汉族在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与渗透,以至于被汉文化融化吸收,从而丰富了汉族文化,甚至在今天满汉民族社会生活中,仍可看出满族文化的重要影响。
一、满族文化对丰富祖国文化宝库做出了突出贡献
语言文字方面:作为满族文化突出特点的满语、满文,虽然到清末已趋衰落,但作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曾登上中国和世界历史舞台,作为清代“国语”、“国书”,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民族关系等诸方面,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特别是用满文形成的大量文书档案和图录典籍,不仅丰富了祖国文化,还为今天研究清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满文在今天仍作为一种学术文字而存在和被使用着。特别是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满语,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影响着汉文化,并为汉语吸收,成为中华民族共同语言文化财富,经久使用而不衰。
首先,在清代汉文史籍中,出现大量的满名汉字音译的词汇,如多尔吉衙门(内阁)、固山额真(都统)以及多罗郡王、福晋、格格等(18)。这些反映在衙署、职官、封爵、赐号、人称、地名等突出民族特点的满名词语,在汉文史籍中,可以不经过汉文解释,便可使人们在阅读时直接接受和使用,反映了一些满语词汇已渗入汉语之中,成为清代汉文史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其次,有更多的满语生活词汇,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精确的表达力,对汉族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在满族发祥地东北地区,在汉语中含有许多满语借词,如“拉呼”源自满语iahu(办事不利索)、“洒目”源自满语sabumbi(用眼睛扫视)等。还有一些词从满语借来后,汉语又进行语音演变性改进,很难辨认满语来源,如“拇们”(我们)、“嗯讷”(应允声)等。另外,还有一些满语进入汉语中,由于司空见惯,人们已感觉不出它们是满语借词了,因此,有些人认为是东北方言或土话。如:“秃鲁”(不守信用)、“哈拉”(肉变质)、“嘎拉哈”(猪、羊腿骨节)、“顾冬”(心术不正)、“扎古”(治病)、“波罗盖”(膝盖)等等(19)。
再次,进入汉语中的满语地名,在东北数不胜数。以黑龙江省为例,满语地名遍及全省四分之三地区,虽然经过时间演变,有些满语地名已改成汉语名称,但今天被保存下来的仍有近万条之多。诸如:哈尔滨、佳木斯、木兰、依兰、伊春、巴颜、拉林、呼兰等等(20)。
从上述例证中,不难看出满语对汉语的影响,无论在清代汉文史籍中,还是在日常生活口语中,都深深地印有满族文化的烙印,它是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中的宝贵遗产。
服饰方面:满族独特的服饰,对汉族传统服装有补充、发展的作用。满族贵族入主中原后,制定服装形制,男子剃发梳辫,着长衫马褂,初为满族贵族马上装束,康熙以后,日趋普遍,一般民众也多有服用者。女子服饰有上下连裳的旗袍,喜罩马甲(坎肩)。满族统治者将其民族服饰视为“国制”,开始通过法令,要求汉人剃发易服,具有强制性和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因而在清初曾遭到汉族民众的普遍反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族统治者一方面坚持以本族服饰为“国制”,一方面高度重视继承、吸收汉族传统文化,逐渐使汉族在承认“一朝有一朝衣冠之制”的惯例下,接受满服是本朝传统服饰的现实。今天,虽然长袍马褂时代已经过去,但满族服饰中女性的旗袍,在形制上经过改造后,不但至今为汉族妇女所喜爱,而且,还成为中国的特色服装进入了世界时装行列。由此可见,满族服饰在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中的耀眼地位。
民俗方面:在饮食上,清代烹饪史上占重要地位的以国仪讲究、技艺精湛而驰名中外的中国著名古典国宴——“满汉全席”,以其独特的民族风味,长久留传而不衰。如烧、烤、煮、蒸、火锅、蜜饯菜肴,以及各种糕点为主食的饽饽、芙蓉糕、萨其玛、驴打滚等食品,至今仍闻名于世(21)。另外,诸如清代建筑、音乐、舞蹈及各式体育项目也都有满族文化的印迹。
总之,满族文化除了一些被汉族已融化吸收的东西外,还有许多带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各种物质与精神产品,这些都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为祖国文化增添异彩。
二、满族文化中的若干汉文著述已达到当时中国文化的先进水平
从满族入关到鸦片战争前,满族在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等方面,基本上已接近当地汉族发展水平,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满族文化也不亚于汉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汉杂居年深日久,汉语、汉文对满族人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乾隆中叶以后,由满汉语言文字并用逐渐转变为广泛使用汉语、汉文,嘉道以后,满语、满文使用更少,甚至在满洲故地黑龙江,也是“通国语者寥寥”(22)。但是,有些满族人用汉文的著述,无论在文学、诗文、经史、书画等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在当时我国学术界享有盛名。如曹雪芹的《红楼梦》、纳兰性德的《饮水词》、昭梿的《啸亭杂录》、永瑆和铁保的书法、唐岱的经画等,都具有文泛的影响。另外,满人在天文、数学、测量、医学等自然科学方面,也取得很多成就。
三、满族文化中的自信、自强意识和尚武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满族先民长期生活在森林草原,在暴风雪的自然环境中,由于游牧、渔猎、采集等特殊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且为自身生存、保守疆土、抵抗异族入侵的需要,使其养成一种剽悍、勇敢、不畏艰险、不惧怕强敌的品格,他们精于骑射、能征善战、崇尚武功、自强不息。满族统治者十分重视这种传统精神的继承和延续。从皇太极到清前期几代皇帝,都常常告诫贵族子弟,不能废弛武功。由于满族上从皇帝贵族,下到普通百姓,都能坚持“以骑射为本务”(23)的民族传统,从而使清前期满族的骑射、崇尚武功,成为一代社会风尚。
满族作为一个新兴而又落后的民族,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清朝统治民族。从入主中原到统一全国,在建立巩固统治的过程中,满族同兄弟民族抗击沙俄侵略、消除“三藩之乱”、平定准噶尔上层分子叛乱、统一台湾、进军西藏等等,奠定了中国版图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在清朝这些光辉的业绩中,都渗透着满族的民族自信、自强意识和尚武精神。
从前面的满族文化发展特点及历史地位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满族文化中的锐意进取、勇于开创精神,是提高其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满族文化基本上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它既有自身的新陈代谢,也有对外部文化的选择接纳。满族入主中原后,能立住脚根,并持续统治中国达二百六十七年之久,一个重要原因,是满族基本上敢于正视自己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差距,并积极吸取各兄弟民族的文化,尤其是汉文化,以汉族传统文化和历代封建统治经验作为开国创业的蓝本,建立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满族文化这种较强的开放意识和吸取创新精神是可贵的,是这个民族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其历史经验,对今天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至于说到“汉化”问题,实不能简单地以落后归并于先进为结论。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本民族经济生活的反映。入关后,满族语言、文字逐渐消失及一些生活习俗的改变,并不能简单地看成是满族文化的衰落,而是满族获得另一种使其更好地生存发展、更能表达其思想的先进工具和生活方式,这是满族文化发展的结果。
注释:
①③《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3、卷2。
②金启琮:《满族的历史与生活》,黑龙江出版社1981年版。
④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⑤⑥(12)(13)《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2、卷32、卷18。
⑦郑天挺:《满洲入关前后几种礼俗之变迁》,载《探微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⑧蒋良骐:《东华录》崇德3年7月。
⑨佟永功、关嘉录:《试谈满文中的汉语借词》,载《满语研究》1985年创刊号。
⑩辽宁省档案馆藏:《盛京内务府档》。
(11)左丘明:《国语·鲁语下》卷5;陈寿:《三国志》卷30。
(14)《清世祖实录》卷98、卷101。
(15)(16)《清高宗实录》卷138、卷173。
(17)《清仁宗实录》卷156。
(18)商鸿逵、刘景宪、季永海、徐凯:《清史满语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版。
(19)赵杰:《融合过程中的满语和汉语》,载《满语研究》1993年第1期。
(20)黄锡惠:《黑龙江省满语地名翻译的几个问题》,载《满语研究》1985年创刊号。
(21)《满汉全席研究》,载《满族研究》1991年第1期。
(22)西清:《黑龙江外记》卷6。
(23)震钧:《天咫偶闻》卷1。
标签:文化论文; 满族论文; 满语论文; 满族文化论文; 满族服饰论文; 汉族文化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论文; 清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