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教育综合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教育论文

企业教育综合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教育论文

企业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市教育综合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关键是首先搞好经济、科技、教育在企业内部的同步配套改革;搞好劳动、人事、教育的同步配套改革和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同步配套改革,这种机制一旦形成,并且进入良性循环,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将会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企业就会有发展后劲、有活力,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几年来,各试点单位在各自起步项目的基础上都不同程度地接近“一个同步配套改革”的重要区域,并以此为突破口进行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但同时又都不同程度地在“三个同步配套改革”的重要区域徘徊,因此,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给予回答,才能确保企业教育综合改革的健康发展。

一、企业教育综合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自1989年9月,国家教委决定在全国百家企业进行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后,天津碱厂、天津石化公司、八一面粉厂等市属和部属的9家企业(其中有一个行业的)被列为全国改革实验单位,各单位都确定了各自的综合改革起步项目并开始实施,经过2年的实验各自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带动了全市企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1992年,经市政府批准又扩大了23家企业(包括3个行业的)作为天津市的企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单位,同时要求1991年被市政府命名的137家天津市职工教育先进单位都要参照综合改革实验的目标,搞好企业自身的教育改革。试点单位的逐步扩大,使企业教育综合改革在全市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5年来,我市各实验单位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基本上完成了起步项目而且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实效,主要表现在:

1.多数企业领导十分重视企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通过实验,首先企业领导在观念上和对企业教育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多数领导认识到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力军,企业的稳固和发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关系到我国“三步走”的伟大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企业要振兴、要发展,固然资金、设备等物质条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而掌握科学技术和管理的企业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素质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办好企业教育,培养一支有高度社会主义觉悟,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精通技术和业务的职工队伍,不仅对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将会起到长远的作用。而且,在当前对实现企业的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加速技术改革,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提高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许多企业的领导都感到教育是企业的一项基础工程,“是生产的第一道工序”,进而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紧密结合起来,并作为一项战略措施来抓,把企业教育综合改革列入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厂长(经理)的目标责任制。其次是理顺了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了企业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或企业教育委员会,使综合改革有了组织保证。同时,普遍增加了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特别是结合贯彻《天津市职工教育条例》和《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两个地方性法规,每年由市政府组织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视察,使企业逐步走上了依法治教的轨道,进而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教育综合改革的开展。1991年我市9家国家级企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单位都获得市政府授予的“天津市职工教育先进单位”的称号;其中有5家企业还被评为“全国职工教育先进单位”。

2、各实验单位普遍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综合改革,天津广播通讯公司、石化公司涤纶厂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其它企业也都上了新的水平。大港发电厂通过狠抓培训为二期工程建设培养了急需的人才。该厂运行集控主岗人员全部达到大专水平,一期集控运行人员由每值15人降至12人,集控运行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天津铁路分局几年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培训,职工队伍有了明显提高,企业管理明显加强,安全生产不断开创新局面,在全国各铁路分局十几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9项名列第一、2项名列第二、2项名列第三,荣获了全国企业管理“金马奖”。天津轧钢三厂在遇到暂时经济困难的情况下,通过抓职工培训,改善经营管理,使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在1991年减利因素4200多万元的情况下,实现利税和完成销售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7%和26.5%,年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均进入全国500家最佳工业企业行列。

3.通过改革实验,各单位从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和教育配套同步改革入手,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配套改革制度和动力机制,使规范化岗位培训与各种适应性培训紧密结合,使培训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迈进。天津碱厂对65个工种132个技术岗位的5020名三级以上技术工人进行了本等级的技术考核,达标率95.8%,有1568人受到一次性奖励,对应知应会达到85分以上的1274人进行了升级考核,考核和业绩合格者晋升一级工资,对25名经补考仍不合格者降低半级工资,调离技术岗位,这在全厂引起很大震动,使职工形成了人人自觉学技术,努力求知上进的新局面。轧钢三厂在对5个主要技术工种的1100人培训考核的基础上,对全厂4700人进行了全员培训和考核,并与待遇挂钩,实行了岗位技能工资制度。

4、各单位从实际需要出发,注意搞好各类人员的岗位培训。市公用局系统几年来对一线操作的56个关键岗位上的1.6万职工,全部按岗位标准进行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天津铁路分局狠抓培训基地建设,建成了电务、车辆、机务、工务、车务、供电等培训基地,在模拟现场上进行练兵操作,为开展岗位培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高了职工的动手能力、操作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实验单位都普遍加强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技术工人比武活动,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994年8月12日召开了“天津市培训工作会议”,这就对加快企业教育综合改革的步伐,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摆在广大成人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然而,企业教育综合改革是在计划体制下提出来并付诸实施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必然对企业教育综合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使综合改革面临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冲击,归纳有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企业外部环境欠佳。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的企业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尚未理顺,部门所有严重,各吹各的调,使基层企业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尚在调整之中,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自身调整不到位,使企业教育综合改革难以向纵深发展,企业教育面临寻找新的生长点。

②企业领导在实现企业转轨过程中,面临着大量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提高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中心任务,扭亏增盈,发放工资,稳定职工情绪是头等大事,因此企业教育综合改革的地位受到一定的影响。

③在企业内部机构改革和调整中,教育机构首当其冲被撤、并,企业教育由专管到兼管,最后到没人管,使企业教育综合改革陷入困境。

④企业教育的运行机制不健全,劳动、人事、教育的改革不配套,操作起来很困难,使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不能一体化,直接影响职工学习和培训的积极性,影响了综合改革的开展。

⑤企业划小核算单位,实行部门承包后,几个、十几个从事第三产业的部门从企业分离出去后,部门负责人根本不抓教育培训,使一部分职工失去了学习培训的机会。

⑥教育内部包括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仍然恪守和习惯于“奉命办学”,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改革等都很不适应。

总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企业教育综合改革也必须顺应而不能超越这个过程,特别是在企业当前面临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的情况下,企业教育综合改革需要得到宏观指导使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尽量避免不走或少走弯路。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企业教育综合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的要求,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搞好国有经济、适应政府转变职能、改革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本身就包含着强化企业教育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思想观念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就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应用和人力资源开发,就必须加强企业教育,搞好企业教育综合改革。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的竞争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应用和人力资源的开发,离不开企业教育的发展。经济发达国家将教育视为经济发展“发动机”的观点已为众多企业家所接受。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必须会导致企业家们在思想观念上越来越重视企业教育。

第二、在组织模式上,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企业已由奉命办学向自主办学方向转化,把企业教育作为一种为实现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目标、围绕生产经营和科技进步活动开展的、旨在开发企业人力资源的各种类别和不同层次的教育培训活动,它不再是上级行政部门教育工作的延续,而是一种对股东、董事会负责,受监事会监督的企业行为。政府只是根据国家法律对企业教育实施宏观管理,提出总体目标要求,不再直接干涉企业内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调配,企业将依法自主办学。

第三、在培训内容上,企业教育将更加贴紧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重点开展培训,培训方式将更加符合企业生产的实际。企业教育将以开发本企业职工职业技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大量的普通学历教育将由社会来承担,至于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而开展的各种闲暇教育,则完全由个人出资,利用工余时间,到社会教育机构中去学习,这已不是企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四、在运行机制上,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企业,将以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最大根本利益。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这就使厂长经理真正拥有了经营自主权,也使厂长经理的个人命运与企业兴衰挂起钩来。因此,企业领导从企业长远发展考虑,也会越来越重视企业教育,并将建立一套适应企业生产需要,能充分调动职工学习积极性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企业教育运行机制。“先培训、后上岗”、“竞争上岗”、“持证上岗”、“考工定级”、“以考代评”,以及与之相应的福利待遇等都将形成企业管理制度。劳动、人事、教育协调运转,经济、科技、教育紧密结合,形成运行流畅的良性循环系统。

第五、在队伍建设上,要求企业教育工作者既要懂得教育,又要懂经济、会管理。从事企业教育的人,如果不了解国际国内的市场,不了解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工艺流程、产品性能、发展目标以及生产经营面临的难点,就不可能做到直接有效的服务;如果不了解企业的人才结构、职工素质状况、技能要求以及与之相关的标准、政策,就不可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培训。企业教育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在人员配置上不可能设置众多的专职教师,大量的培训工作,要依靠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或技师。因此,企业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兼职教师的组织管理工作,还要协调有关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才能搞好培训。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深化企业教育改革,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服务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的现代企业制度,对于大家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都在探索、试验过程中,企业教育也处在改革阶段。今后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确立,企业教育综合改革应本着以下原则进行探索:

1、企业教育改革应有利于理顺管理体制。适应现代企业科学管理体制建立,企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也要随之改革。现代企业是独立的法人实体,依法自主经营,那么企业教育就不能是上级行政部门教育工作的延续,不能是上级安排什么培训,企业就搞什么培训。而应该结合本企业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不再只是对上级行政部门负责,而是要对股东、董事会、厂长(经理)负责。企业依法自主办学。政府对于企业教育只是引导、协调、服务、监督,逐步形成“政府宏观调控,行业业务指导,企业自主培训”的企业教育管理新体制。

2、企业教育改革应有利于提高企业领导的认识。现代企业依法经营、自主办学,不是说可以搞培训,也可以不搞培训,而是应该如何办好的问题。过去我们说,搞好企业教育,领导是关键,企业教育好坏取决于领导重视的程度。在现代企业里,办好企业教育应是厂长经理的应有责任和自觉行为,政府将依法对其监督,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将依据企业章程对其监督。国家颁布的《公司法》对此已有明确规定。

3、企业教育改革应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在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促进生产管理科学化、促进科学技术物化、促进企业文化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它同企业的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一样重要,在募集企业所需人才、建立调动职工学习积极性的动力机制、开展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培训、扎扎实实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合理配置人力等方面都大有可为。人力资源开发不是单纯的教育行为,它是融育人与用人、学习与待遇、劳动、人事、教育为一体的系统工程。

4、企业教育改革应有利于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现代企业拥有办学自主权,不是就能办好企业教育,与之相应,还要积极进行教育部门自身改革。加强教育管理人员,建立兼职为主的师资队伍,改革教学方法,开发适合本企业的培训教材,建立各种技能培训基地,增加技能训练设备,保证教育投入,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巨大的作用,减少教育资源浪费,增加教育培训的有效性。

5、企业教育改革应有利于企业现代化程度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是企业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也是企业开展教育培训的原动力。现代企业要适应市场变化,要遵守经济规律,不仅需要有好的经营机制,还要有科学化的管理,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设备,还要有高素质的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企业搞生产、搞营销、搞服务,都是以经济效益的高低来衡量,企业教育也不例外。企业教育要直接有效地为经济建设、为企业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标签:;  ;  

企业教育综合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