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今电力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资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力自动化技术作为今后生产和生活的发展趋势技术,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文章详细阐述了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定义和特点,探讨了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以便促进电力系统的建设,为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带来有力保障。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新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1导言
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不断的运用新的技术、新的设备等等,加强对这些新技术的研究,对促进我国电力自动化系统发展,稳定电力市场等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电力事业迅猛发展,加强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以及新技术运用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2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2.1简单化发展趋势
传统的电力系统操作往往会十分复杂,十分繁琐。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稳步提升的情形之下,随之而来的,便是电力系统实现了智能化控制与智能化运行,这一发展趋向使得以往较为繁琐的人工操作流程被大幅地简化。现今,国内电力企业架构的电力系统依然存在诸多不足,诸如系统需要处理海量的实时信息、系统架构较为复杂、不同地区间难以实现同步协调等,前述问题的存在成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提升的障碍性要素。而基于有效解决前述问题的考量,电力企业应当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现系统智能化运行。
2.2高效化发展趋势
GPS技术能够实现定位、导航功能,借助GPS技术的应用,将实现世界范围内不同节点的同步监测。从该项技术的技术特点来看,其彰显出显著的低投入性、高效性以及精准性等特点。通过将该项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之中,将确保系统实现实时监测,这样一来,电力企业以往遇到的不同地区间难以实现同步协调控制的问题将不复存在。同时,依托GPS技术的应用,将实现电力系统的动态安全监测,进而为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信息高速汇总处理、实时智能控制、实时动态调节的实现创造契机。因此可以说,对于国内电力企业而言,应当基于实现电力系统高效运行的考虑,积极将GPS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之中,进而全面提升系统的高效性。
2.3小型化与远程化发展趋势
从以往电力企业架构的电力系统情况来看,电力企业通常多依托电子计算机对系统进行远程控制。从实践应用的角度来看,此种方式在研发方面较为简便,研发的周期也相对较短,同时具有一定的扩展性能。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此种方式的缺陷也十分突出,具体表现为使用成本居高不下、系统结构不够灵活,这些缺陷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在自动化控制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以及智能化水平逐渐提升的情形下,终端控制技术必将实现向远程控制模式的过渡,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亦推动传统电力控制系统由以往的大型化转向小型化,考虑到这些未来发展趋势,电力企业应当组织研发设计人员进行技术攻关,以求尽早研发出远程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并将之应用于生产实践之中。
2.4智能化趋势
伴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水平一定会获得大幅度的提高,并逐渐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智能化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随着科学研究人员对智能电网研究的不断深入,电力系统将会得到不断的优化,对故障的容错性能将会大幅度提高,从而电力系统的运行将会更加稳定和可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中对新技术的运用
3.1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运行与生产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设备监测上。变电站设备监测系统比发电厂监测更加智能,能够对变电站各个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还能够针对不同的状况进行重组、优化等,真正的实现了变电站的自动化运行。变压器是变电站中重要的设备,通过自动化监测技术,能够对变压器的运行情况加以了解与掌握,发现问题后及时的进行报警,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保证了变电站运行整体的安全稳定性。
3.2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
配网自动化主要是对电网运行中各种数据的监测,将各类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从而了解与掌握电网整体的运行情况,并采取有效的调节措施,满足电力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第一,采用柔性交流电系统,在输电系统关键位置安装电力设备,获取降位、电压等主要的参数,实现对输电系统的有效控制与调节。第二,灵活交流技术,主要应用于配电系统中,能够提高配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3电能计量自动化技术应用
相比于传统的电能计量装置来说,自动化系统可以说是一次技术上的革新,在结构上更加复杂。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主要构成包括遥测系统、负荷管理系统、集中抄表系统、配变监测系统,这些构成系统形成了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多功能性。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中包括了自动报警系统,可以快速的查询到任何一段时间内任何一个电站中所有的电能计量点,并利用分类搜索模式和系统,可以将计量表报警、通信报警、终端报警、主站统计报警和历史系统报警事件进行综合性查询。与此同时,相关的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还可以提供异常警报的详细情况查询,给相应的检查和监测部门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事件查询。
3.3发电厂自动化技术应用
发电厂自动化技术运用,主要体现在对数据的处理以及对系统的控制方面。发电厂控制系统的建立,一般依靠局域网或者以太网,能够实现对发电厂中各种电力设备的监测,将设备运行情况返回到控制中心中,进行相应的分析与处理,简化了中间的流程,对提升发电厂管理水平,提高发电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3.4计算机视觉技术
计算机视觉技术能够为电力系统运行管理提供更加清晰的图像信息。目前,我国计算机视觉技术主要是遥视功能,能够将远程设备的运行情况,通过画面有效的传输到控制中心。但是,这种技术在复杂图像识别、简易性等方面还存在局限,还不能实现无人操控的效果,更多的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辅助技术。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自动化新技术是一个十分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其良好地运用在电力系统中,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同时,也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促进电力系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志东.电力自动化新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视界,2014,29:285+330.
[2]郝杰.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原理及发展趋势分析[J].电子制作,2014,22:54-55.
[3]胡萍萍,韩振芹.电力自动化新技术及发展趋势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5,09:46-47.
[4]吴诚俊.试论电力系统自动化新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3:208.
论文作者:邹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6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发展趋势论文; 系统论文; 新技术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