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功能系统的自我: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我论文,理论论文,实证研究论文,功能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对“自我”的研究,是近年来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热门课题。对自我概念纷纭复杂的理解,原因在于自我概念是一种伸缩自如的概念群。自我研究有两种取向,一是对自我内涵的研究取向,另一是对自我功能的研究取向,其中对自我功能的研究更为重要。实验研究表明,自我有区分、校正、整合和监控四种重要功能。
关键词 自我 功能 模式系统
一、引言
对自我(The Self)问题的探索,是自从人类出现至今日,仍然不失其重要意义的长期的基本课题。在遥远的古希腊时代,先哲们就曾将他们的感慨和教诲铭刻在岩石上:“人啊,认识你自己!”及至后来的思想家,只要对人类问题作过深遽思考的,无不有着对自我问题的基本看法。笛卡尔、洛克、康德、费希特等,都间接直接地发表过关于自我的见解。心理学理所当然更应关注自我问题。事实上,从威廉·詹姆斯、米德以来,心理学家关于自我作了不懈的探讨。然而,一个尤其值得重视的现象是:近些年来,对自我的探讨变得更热。如杨中芳博士所说:“‘自我概念’最近几年来,在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是一门非常热门的研究题材。”〔1〕
自我问题为何如此吸引人,尤其是吸引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
首先,自我经常被当作一种伸缩自如的概念群使用。这一概念群包括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知觉、自我形象、自我观念、自我意象等。并且有两个水平,一是指人类的自我,一是指个体的自我。如果这样操作自我概念群,则所谓自我绝对是人类分析理解现实存在的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维度。虽然人类分析理解现实存在有着各种各样的维度,但最基本的可以说只有自我与世界这两个维度。在这个意义上,任何认知的过程、形式、内容与结果,任何理论与学科,都受着对自我这一维度的基本看法的深刻影响。人类的科学,哪怕关于外在世界的物理学、化学再发达,如果偏废了关于自我与人类本身的人文社会科学,都将是残缺不全的、畸形的、成问题的。而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上,对自我问题的基本看法,直接影响到研究者的发展方向、理论建构。例如,弗洛依德、罗杰斯,以及社会心理学家在认知不协调理论、归因理论、文化人格理论中都有着关于自我的基本假定。
其次,自我被看成是一种主动的、有创造性的、积极的机能和力量,因此它成了一种人格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动力结构。心理学家们似乎都承认自我的存在和重要性,显然对这个自我有着众多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自我是个像“小人”似的东西存在于人脑之中;有的认为自我像个“执行官”似的在管理人的心理活动;有的认为自我是个概念系统;有的认为自我是现象场的核心(The nucleus of the phenomenal field)(Snygy and Combs)等等,几乎不胜枚举。所以说, 在人格研究中,不管研究者将自我当作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自我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否定的。
其三,自我也是理解社会化、社会适应历程的重要概念。自我既是一个社会化、社会适应历程的结果,也是这一历程的重要表现,同时还是这一历程的重要动力。 自我的发展是社会适应的结果。 如库利(Cooley)所说, 一个人必须从他人眼中看自己, 即所谓“镜中我”(the looking—glass self)。米德(Mead)也认为, 自我只能在社会群体中发展,“自我在与他人自我的关系中存在”。萨利文(Sullivan)认为,在儿童时期,“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即母亲(或替代者)特别强烈地影响一个人的自我发展。为了得到母亲的承认和爱,避免母亲的不承认和爱的剥夺,儿童发展了“好我”(good—me)、“坏我”(bad—me)以及“非我”(not—me)的概念,而这些是自我系统中重要的成分。另一方面,自我又体现出一个人社会化、社会适应的水平。在罗杰斯看来,正常人的自我能够与经验保持一致,而不健康的人有着歪曲的、不和谐的自我形象和经验。更值得重视的是,如米德所提出的,人不像蚂蚁和蜜蜂那样靠着其生物学意义的固有的本能去适应环境,发生社会行为。人有比动物发达得多的“自我”,“自我”在我与环境的关系中不断作出校正,成为人的适应行为的一种激活系统〔2〕。
再者,在跨文化的研究中,不少学者将东西文化作了一个基本的划分,即认为东方文化是“集体主义的”、“耻感的”文化;而西方文化是“个人主义的”、“罪感的”文化。在这种比较研究中,自我又成为一个重要概念。
所以,关于自我的研究虽然众说纷纭,但不管怎样它是一个重要的吸引人的领域;或者说正是因为它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吸引人的领域,才导致了对它的研究的不同见解。
二、对不同见解的综合思考
由于自我是一个伸缩性很大的概念群,造成了很多不同的理解、迷惘和混乱,以及争论。
关于自我的定义。对自我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定义。康德认为自我是一种经验的意识统觉。弗洛依德认为自我是协调本能与外界、本能与良心的冲突的一种心理结构。哈特曼(Harttman)认为,自我是组织各种经验,保证人作为一个连续一贯的统一体存在和适应社会环境的机能结构〔3〕〔4〕。罗杰斯认为,自我是有结构的、和谐一致的概念完形(conceptual Gestalt)。Cantor和Michel认为是由一个或多个有关自我的假想造型(prototypes )组织而成的“自我的概化代表”(generalized representation)。Markus,Smith和Moreland认为自我是一系列的对自己所存有的一套认知基模(schema)。
我们觉得有必要分清自我这一概念群使用中的层次。自我概念往往在5个层次中使用:
1.指人类意识;
2.指人类自身;
3.指个体自身,亦即“自己”;
4.指个体精神本体,或指个体人格;
5.指个体人格中的子系统。
可见,哲学、社会学中更多在1~4层次上操作自我概念群。而心理学主要在第5个层次上操作自我概念群。 一个区分点是:当自我大于或等于人格时,往往属于哲学社会学范畴的探讨;而当自我小于人格时,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的探讨。
问题是,在心理学上,自我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子系统呢?我们综合各家看法,来如此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首先,在一个人处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关系中,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并不像机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那样简单。人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还受着人的“自我”的评价、校正、监控。“自我”要区分、识别、校正、监控“我”与“非我”、人与环境的关系。由于“自我”是这样一种功能系统,所以它处在一种流程中,不断应付不同的情景,不断发生相应的变化,不断对“我”与“非我”作出区分和识别、校正和监控。因此它是保证个体适应环境,在环境中作出正确定向的重要机制。这种情景性、流程性和变化性是“自我”的一大特点。
仅看到自我处在不断的区分、识别,校正与监控中,仅看它具有情景性、流动性、变化性的特点是不够的。因为自我在对“我”与“非我”的关系不断作出区分识别、校正监控的过程,会产生定势,亦即不断整合这个流程,系统化,积淀,形成一种定势系统,一种模式(schema)。由于形成了这样一个模式系统,一个人才能作为一个统一的而不是分裂的个体而存在。在多重人格的精神病患者那里,多个分裂的不能统一的自我导致其人格的分裂和崩溃。一个人既是父亲、教授、朋友、校长,但仍然能够统一成为完整的“自我”,否则就大有问题。一个人之所以将童年的我、少年的我、现在的我连续统一为同一个自我,也是因为形成了这样一个动态的稳定的模式系统。
自我具有以下重要的功能:
1.区分和识别。一个人刚生下来时,只感到混沌一片,分不开“我”与“非我”。逐渐地,学会区分和识别“我”与母亲、物体、周围环境。“自我”就在这种区分与识别中成长,形成一个稳定同一的模式系统。一个人如果长期不能正确区分、识别“我”与“非我”,说明他患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如一些精神病患者那样。但是一个人有可能暂时区分、识别不了“我”与“非我”,如在麻醉中、梦中、催眠状态中那样。
2.校正。自我对个体与环境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不断进行评价与校正。例如,当一个学生考试时碰到难题,而监考老师走出教室,这时他拿出书来作弊,然而突然想到:“我从未作过弊,如果抓到通报批评,我还有脸见人吗?”于是他放弃作弊的行为。这是自我对作弊行为的校正。而一个经常作弊,多次通报批评的学生面临同一情景,本不打算作弊,然而突然又想到:“这是个好机会!(对情景的区分识别)反正在别人眼里我不是个好学生,干吗不抄书呢?(校正)快,抓紧时间干!(组织)。”这种校正功能保证自我与经验一致,使个体作出与自我适宜的反应。
3.组织、整合。自我调节、整合、组织全部身心活动,使一个人成为一个连续、完整、同一的整体而存在、活动。我们时常提到的自制、自我调节、自控、意志努力等,指的就是这种功能。例如,当一个人发现某幢楼房失火,这时他脑中闪过一个念头:“快!救火去!”于是迅速跑去救火。这是自我对个体的命令、动员,并通过组织、调动全部身心活动投入救火行动。
4.监控、定向。自我凭借这种功能,使自我对个体的调节具有一种激活作用。处于这种激活状态时,个体处于高度的意识状态,网状结构影响这一功能,而这一功能也激活调节网状结构的活动。因此,意识与无意识的状态,靠自我的这一功能决定。当自我系统处于监控、定向的激活状态时,个体处于意识状态。而当自我系统未作监控定向时,个体处于无意识状态。自我的监控与定向,保证个体对环境的适应。
以上功能保证了自我作为一个模式系统而发挥其重要作用。但我们知道,自我这一模式系统中的内容是十分复杂的。研究者们有的将自我系统分为身体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W.James), 有的分为“好我”、“坏我”、“非我”(Sullivan),“公我”、“私我”、“伪我”、“真我”(杨中芳)等等。我们知道,自我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产物。因此,个体适应环境过程中的一切重要条件与事实,无不影响自我的形成和发展,并留下痕迹。我们认为,自我系统的内涵不外乎是以下几个层次上的内容:
1.自我知觉。一种更多带有情境性特点的对自我的知觉。如初次与女朋友约会后,感到女朋友对自己的印象不佳时的那种自我察知。
2.自我意象。一种模糊的、概括化的自我意识。如与多个朋友打交道后,不同的朋友对自己的印象与评价的统合意象。
3.自我形象与自我角色认知。一种定势的、比较清晰明确、系统化的自我认知。既可以是一种形象,也可以是一种概念,还可以是一种角色体验与认知。最重要、最复杂的就是这种自我。
图1 自我的模式
这样,我们给自我下一个这样的定义:它是个体区分、校正、组织、监控个体与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模式系统。至于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形象等,均作为这一模式系统的子概念,在其不同层次与水平上使用。并以此概念明确区别于哲学等领域使用的“自我”概念。
文化与自我。当今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中有一个热点,就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对自我进行考察。西方一些学者发现东西文化的不同,导致了东西方人自我的不同构造。马库斯(H.R.Markus)和吉塔雅玛(S.Kitayama)认为,西方文化看重个人,其文化目标是个人主义的。因此西方人独立性较强,其自我是“独立的自我”。东方文化强调人类关系的彼此依存,因此东方人的自我是一种“依存的自我”〔5〕。 杨中芳认为西方强调自我表现、自我尊重。相反,中国人是“抑己”、“自谦”、“不抒己见”、“不赞己长”。
文化对自我的影响,主要是影响自我的内容。自我的功能,中西方人基本都是相同的。就像中西方人都一样知觉、分析、推理,具有相同的认知功能,而认知的内容则有文化差异。
自我的测量。由于自我是一个警戒中心,而且又可能会装假,或者只拿出“自我”认为可以给别人看的部分“自我形象”来作出反应,所以,测量自我是不容易的。但这并非说是不可能的。问题是在测量中能够判别什么是“外显的可供人看的自我”、伪我,以及真我。在自我监控不力时,真我也可能会自然表露,就像“酒后吐真言”那样。
一些研究者发现使用西方自我测验量表来测中国被试带来的问题。比如,中国人自我得分总比西方人低(Bond),而且在中国人文化价值较受重视的特点上,中国人仍不如西方人高(White & Chan),研究者们发现这是一种文化影响的结果。因为中国人强调“抑己”、“自谦”,“不赞己长”,所以在这些西方人可以坦率自如地作出反应的自我量表上得分必然比西方人低。
三、实证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对自我的研究有两个取向,一是对自我的功能的研究;一是对自我的内容的研究。对自我内容的研究很多(跨文化的、人类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研究,以及实证研究都有不少),然而对自我功能的研究并不多见,而且实证研究更少。
笔者在多前年曾做过两项关于自我功能的实证研究。在第一个实验中(1987),目的是为了研究自我的监控功能。实验假设是,一个人对自我的察知反应其自我监控的不同水平,即:对自我察知少,表现自我处于低监控水平的忘我状态;对自我察知清晰、多,表明自我处于高监控水平的意识状态。实验采用贝利的测验技术,即在指定时间内,写出20个“我是……”。加以改造,不限定20个,可以更多,也可以更少。对回答的品质和总数的分析,一方面可以投射被试愿意让别人知道的“自我”,也可能无意识地表现出更深刻的“自我”。分析的指标采用:1.回答的总数;2.满意的我;3.不满意的我;4.中性的我;5.生理的我;6.心理的我;7.社会的我。
设计了三种实验处理:1.实验组。在观看一部紧张动人的故事片的中间突然停映,进行自我测验;2.对照组。在观看一部平淡的记录片中间进行自我测验;3.控制组:在上课前进行自我测验。随机抽取83名大学生分配在三种处理之中,每组27人,被试年龄平均20岁左右。
对实验组的被试来说,他们突然被要求做自我测验时正处在一种低监控水平的忘我状态。关于这种心理状态,有过不少论述。柏拉图曾写到:“当你朗诵那些段落(荷马史诗中某些段落——笔者注)而大声喝彩的时候,你是否神智清醒呢?你是否失去自主,陷入迷狂,好像身临诗所说的境界,伊塔刻、特洛亚,或是旁的地方?”《庄子》“梓庆削木”的故事中,这位巧匠谈创造体会说:“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也就是说,当被试看故事片入神之时,应当处于低监控水平的忘我状态。
对于对照组与控制组的被试来说,他们要求作测验时正处在高监控水平的自我状态,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正在干什么。
实验结果见表1,F考验后发现,实验数据受共变数(A×B、A×C、A×B×C)影响较大。当时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作共变数分析。然而, 进一步作Q值分析可见,实验组与对照组、控制组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 见表1。
实验表明:实验组被试对自我的察知非常明显地比其他两组被试要少。他们由于艺术欣赏而忘却了自我,突然,你要他们清醒过来,重新认识他们自己,由于一下子难以适应,所以回答出“我是谁”的数目明显减少。这就是说,那种“忘我状态”并非子虚乌有。人的自我有时(例如实验中看故事片入神入迷之时)处在一种低监控水平,也即忘我状态。有时处在高监控水平(如上课、看记录片),即意识状态。实验证明了自我的监控有着不同的水平。
该实验实际上证明了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境界的显著特征。许多学者、艺术家都认为,人类在审美时,能够达到一种高度的境界,而这种高度的境界的特征就是“忘我”、“物我同一”。马斯洛所说的“高峰经验”,也指的是这样一种境界。同样,佛教与道教倡导修炼以达到的境界,也是这样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其明显的特征就是“浑然忘我”,以至于“物我同一”。而当此之时,人的自我正处于一种低监控水平。
更有意思的是,实验还有一个小的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控制组更少不满意的自我察知(P<0.05),而在满意的自我上无明显差异。 这印证了理论家们认为忘我而与万物同一,使人神游四极,因而内心自然十分自由舒畅的说法。可见,“忘我”对审美欣赏、超然体验、宗教修炼,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可以提高信心,净化灵魂,接纳自己,有利于心理健康。
表1 三向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A(实验处理) 5.4936
22.7468 0.9978
B(生、心、社)595.7166 2297.8583
37.7041* *
C(满意、不满意、中性)43.0063 221.50320.2117
A×B 31.5994 47.8999 2,.8698*
A×C 406.2184 4101.5546
36.8914* *
B×C 1179.59044294.8976
0.9513
A×B×C 2479.94358309.9929
112.61* *
集合内
9959.617
3618
2.7528
总计 14701.185 3644
注:* 表示P<0.05,* * 表示P<0.01
表2 Q值比较
对照组 控制组
实验组11.865* * 12.3498* *
对照组
0.4583
第二个实验(1986)研究了自我知觉对行为选择的影响。这种影响表明自我具有一种对行为作出校正、选择、定向的功能。实验的假设是,当允许人们自由选择不同的活动时,一个人的自我知觉对选择有着影响。
为了在实验室形成不同的自我知觉,对被试进行了一次所谓的“人格测验”。在指导语中提醒此项测验对诊断一个人的人格,有极高的效度,然后随机地给被试假分数,提供假反馈。假分数有四种:
140分:表示最优越;
100分:表示不好不坏,正常;
40分:表示适应差,需要心理治疗;
?:表示因计算或回答有误,未有答案。
控制组:不作人格测验。因此有了五组。所有作过测验的被试对测验分数表示了高度关切。测验后,约10人一组到另一间实验室。告之分数,并说因有剩余的本课题的科研经费,作为报酬,拟组织一次活动,至于什么活动由大家定夺。罗列10项活动,让每人选择其中一项。
10项活动是:1.组织篝火晚会;2.会餐;3.去附近风景区郊游;4.组织一次智力竞赛;5.包一场电影或看一次电视录像;6.开一次舞会;7.球赛;8.作为报酬,争取图书馆优待借给一批新书或超借一二本书;9.什么活动也不要,发一本笔记本作纪念就行了;10.开一次茶话会。
以上10项活动可分为智力活动(4、8题)、审美活动(3、5题)、社交(1、2、6、7、10)及实惠(9)四类。
被试是年龄21岁左右的大学生134人,实验完成后, 告诉被试实验真相,以免造成心理挫折。
对被试选择的结果进行统计,根据对每项活动选择的频率排成等级,计算其相关,见表3。
从表3可见,可将5组被试分为两种类型:A型,包括100分组、控制组(二组显著相关,P<0.05);B型,包括140分组、40分组、? 组(此三组显著相关,P<0.01)。 对这两种类型的被试作进一步的非参数分析,可见主要的区别在于对智力活动和社会活动的选择上,见表4。
自我知觉很好的人,情绪饱满,跃跃欲试,“自我感觉很好”,信心满怀,所以更多倾向于智力活动。我们平日的观察也可见到,那些喜爱智力活动(下棋、看书、发明创造)的人,大多是自信、自尊、自我知觉不错的人。这可能是因为,当一个人自我感觉良好,对自己有信心时,可以促使他更积极地去探索周围世界。而那自我知觉差、困惑的被试,可能因为觉得自己不行,或弄不清自己究竟怎样时,也会更刺激他探索、求知的欲望。所以三组都有相同的情况。那些自我感觉不好也不坏的100分组被试与控制组被试,因为自己不好不坏, 也就相对减小了探索周围世界、选择智力活动的张力而更倾向于选择社交的、消遣的活动。
实验表明,自我知觉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选择的(主要表现在对智力类和社交类的活动的选择上)。也就是说,自我作为一种校正、定向的系统,对一个人的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表3 各组相关分数
100分组40分组
?组 控制组
140分组 0.3868
0.8125* *0.848* *
0.3079
100分组
0.3603
0.3846
0.6032*
40分组 0.83730.4626
?组 0.4032
表4 四类项目上两种类型的被试的非参数检验(单侧检验)
A型 B型P值
智力 T值=30 <0.05
审美 T值=22.5 >0.05
社交 Z值=1.69 <0.05
实惠 X[2]值=1.48 >0.05
四、结语
由于自我是如此一个具有重要的功能以及丰富复杂的内涵的系统,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不可不给自我以足够的重视。
笔者试图从理论上理清自我概念群的头绪,明确分析了自我的概念、特征、层次、功能、内涵,并就自我的功能作了一些实证研究,意在抛砖引玉,引起人们对自我这一重要的同时又是诡秘的动力系统的足够重视。
一个人的自我不健全,意味着心理上的病态。
心理学上自我研究的不充分和被忽视,意味着什么?
注释:
〔1〕杨中芳《如何研究中国人》,桂冠图书公司1996年版, 第282~293页。
〔2〕Epstein,S(1980) the self-concept:A review and the proposal of and integrated theory of personality.In E.Staub(Ed.),personality; Basic issues and current research.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3〕高觉敷等《西方心理学史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J.P.查普林、T.S.克拉威克:《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 林方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86页。
〔5〕Markus,H.R.& kitayama,s.(1991) .Culture and theself: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emotion,and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98,224-253.
标签:心理学论文; 分析心理学论文; 自我分析论文; 组织环境论文; 活动理论论文; 心理学发展论文; 人格测验论文; 功能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