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 DM技术在贵州省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DW DM技术在贵州省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一、DW DM技术的发展及在贵州省应用前景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媛媛[1](2021)在《基于二代测序和iSNVs分析研究抗病毒治疗感染者HIV准种多态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HIV以前病毒形式整合在感染细胞基因组内,形成病毒储存库,是HIV无法被彻底清除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感染者体内,HIV复制被抑制后,总HIV DNA水平近似于HIV储存库水平,且在治疗过程中储存库水平保持稳定。我们研究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全血HIV DNA和血浆HIV RNA具有不同的耐药准种。但是,我们仍然对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IV耐药准种的演化过程,以及HIV储存库准种多态性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认识有限,有必要建立可靠的检测和分析流程,利用不同HIV感染队列开展相关研究。HIV进化速度快、基因多态性高,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可短时间内形成独特的宿主内病毒准种。近年来,以大规模平行测序为特点的高通量测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解析复杂种群,为HIV准种多态性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通过二代测序技术,不仅可以获得宿主内部优势准种的共有序列,而且可以获得低频突变的位置、类型和碱基频率,即突变谱。个体体内的低频突变即为宿主内单核苷酸变异(iSNVs),是碱基频率低于50%的变异,由碱基位置、突变类型,以及突变碱基频率共同定义的,代表了一个感染者体内的HIV突变体。既往研究证实,iSNVs可以提供足够的信息来定义宿主内病毒准种进化。基于此,我们提出科学问题1)高通量测序产生的共有序列是否可以代表宿主体内的HIV优势准种?2)在长期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IV DNA准种多态性及其动态变化的特征性规律是什么?研究目的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和iSNVs分析技术,系统评价共有序列在HIV优势准种研究中的准确性;研究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IV DNA准种多态性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HIV的潜伏和致病机制。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纳入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分别来自于接受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的长期随访队列(长期治疗队列)和贵州省HIV感染孕妇随访队列(孕妇队列)。依据随访期的血浆病毒载量的测定结果,从两个队列中分别采集长期治疗队列29个感染者的治疗前全血样本和耐药样本32份,代表高病毒复制水平样本,和33个感染孕妇治疗后全血样本42份,代表低病毒复制水平样本,纳入评价共有序列的研究;从接受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的长期随访队列随机选择了 25名病毒抑制成功病例(VS组)和20例病毒抑制失败病例(TF组),分别采集血浆和全血样本168份,纳入长期抗病毒治疗患者体内HIV准种动态变化的研究;从贵州省HIV感染孕妇随访队列中选择73个病毒抑制成功孕妇,纳入妊娠期HIV DNA水平检测,确定83个HIV感染孕妇,采集各随访时间点的干血斑样本,纳入妊娠期HIV准种多态性分析。实验方法按照时间顺序收集研究对象的全血样本和/或干血斑样本,分别提取DNA和/或RNA。利用特异引物扩增HIV pol基因逆转录酶区。构建扩增子测序文库,利用分别进行二代测序和一代测序。一代测序产生Sanger序列,二代测序数据产生共有序列和iSNVs数据集。二代测序下机数据,首先进行数据质控,去除低质量测序数据,然后将测序reads与参考序列HXB2进行比对和定位。根据比对结果,分别计算每个碱基位置的碱基组成,即确定这个样本的突变谱,根据突变谱结果和每个位点的主要碱基和次要碱基分别产生共有序列和突变碱基的数据集。最后,我们对所有突变进行突变注释,并利用碱基频率确定SNP和iSNVs。与参考序列HXB2相比,iSNVs是碱基频率低于50%的变异,SNP是碱基频率大于50%的变异。利用序列比对和差异位点分析,比较同一样本的Sanger序列和共有序列的差异,评价共有序列在HIV优势准种研究中的准确性。利用二代测序和突变谱分析技术产生的iSNVs数据集,根据血浆病毒载量结果和治疗结果对病例和样本进行分组,利用R语言进行组间比较,研究长期治疗HIV感染者准种多态性。研究结果第一章全血样本提取DNA后,进行一代和二代测序,分别产生Sanger序列和共有序列,来自于同一样本的为成对序列。线性回归分析成对序列的序列距离数据,治疗前样本的R2为0.84,治疗后病毒抑制样本的R2为0.984,两项分析的P值均远小于0.01。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样本的成对序列聚集在同一分支上为29个(90.6%),耐药样本序列均与同一病例的治疗前样本序列聚类在一起。在治疗后的样本中,成对序列聚集在同一分支上为33个(76.2%),其余的9份样本均与来自同一病例不同时间点的样本聚在一起。来源于同一病例的不同时间点的序列可以聚类在同一分支上,达到100%正确聚类。Sanger序列中的混合位点均可以被二代测序检测到,检出率为100%。用完全不一致位点计算共有序列的碱基准确率,低复制水平样本为99.9%,高复制水平样本碱基准确率为99.6%。完全不一致位点中,发生最多的是A-G测序错误,占比达到50%以上。而且,不一致位点以碱基转化为主,占比80%。与高复制水平样本相比,病毒抑制样本的共有序列与Sanger序列具有更高的一致性。以Sanger序列为金标准,共有序列的碱基准确性可以达到99.6%以上。共有序列的错误位点主要以碱基转换为主,对氨基酸序列的分析影响小。第二章依据随访期的血浆病毒载量的测定结果,选择25名病毒抑制成功病例(VS组)和20例病毒抑制失败病例(TF组)纳入研究。经系统进化树分析,所有病例感染病毒均为HIVB亚型,而且两组病例没有明显的聚集现象。在治疗前RNA样本中,突变在pol基因逆转录逆转录酶区随机分布,并且TF组和VS组间无差别,但在病例间差异较大。全血DNA和血浆RNA之间高频突变更易成为共有突变,二者共有突变的比例在65%左右,并在治疗前后保持稳定。治疗后样本中,HIV DNA中iSNVs的平均数量和平均碱基频率在VS组和TF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新出现的突变,iSNVs和SNP数量分别与采样时间做线性回归分析,TF的进化速率高于VS组。也可以看到,iSNVs的进化速率是高于SNP的。基于突变数量的线性回归系数,我们计算了治疗失败组,HIV DNA突变累积的速率为0.02mutations/kb/天。分析耐药位点准种,可以发现,在TF组中,耐药位点在治疗过程中快速积累,治疗后HIVDNA中的DRAMs在iSNVs中占比达到7%和在SNP中为4%。第三章自孕妇队列中,筛选入组时病毒载量低于200copies/mL的73个感染者纳入妊娠期HIV DNA定量研究。241份HIV感染孕妇的干血斑样本中,20.3%的样本中HIVDNA的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为低于检出限,77.4%的病例在妊娠期至少发生一次HIV DNA水平升高。倍率计算结果表明,51.6%的时间点发生HIV DNA载量上升。计算每个病例妊娠期HIVDNA水平的线性回归系数,52.8%的病例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收集83个感染孕妇的170份干血斑样本用于妊娠期HIVDNA准种多态性研究。利用iSNVs和多样性指数分析,Shannon指数在HDL和LDL两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的高复制水平,使HIVDNA中iSNVs数量增加,平均iSNVs碱基频率下降,准种多样性升高。无论复制水平高低,HIVDNA准种在妊娠期快速发生变化,且在病例间有差异。研究结论1.二代测序产生的共有序列与Sanger序列具有高度一致性,可以用于HIV优势准种分析,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准确性。2.利用NGS和iSNVs分析方法,结果表明HIVRNA和HIVDNA具有不同的准种多态性,二者共有突变比例为65%,且在治疗前后保持不变;在长期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感染者体内HIV DNA准种多态性持续发生变化。3.HIV高复制水平驱动宿主体内HIV快速进化。在治疗失败病例中,HIV pol基因的进化速率为0.02mutations/day/kb;HIV耐药突变可以在HIVDNA内快速累积,提示HIVDNA可以作为耐药监测靶标,是研究HIV耐药突变演化的重要方面。4.在有效ART下,妊娠期感染者HIV储存库水平和准种多态性在部分宿主体内仍处于快速变化的状态,提示加强对妊娠期HIV病毒载量及HIV储存库的动态监测是必要的。

黄勇[2](2021)在《贵州罗甸玉矿床成因研究》文中提出罗甸软玉矿产在贫Mg的二叠系四大寨组二段灰岩与硅质岩地层中,其品质优良,接近于新疆和田玉。然而,前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宝石学、矿物学和岩石化学等方面,对影响玉矿成矿的地质因素少有涉及,其成矿元素Mg的来源众说纷纭,矿床成因类型仍未确定,成矿机理还有待阐述。本论文对制约成矿的地层化学成分、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等开展系统研究,以揭示其矿床成因类型和成矿机理,为发现更多优质的罗甸玉矿提供理论支撑。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综合研究确定罗甸玉的成矿作用类型为接触-热液交代叠生软玉矿床,而不是以往的接触交代型。该接触-热液交代叠生矿床类型在国内外尚无先例,因此为一种新的软玉矿床成因类型。其从四大寨组二段灰岩和硅质岩沉积开始,经历了基性岩床侵入作用和引发的接触热变质作用、岩床自身的自变质作用和对围岩发生的矽卡岩化作用和最后的花岗岩浆侵入导致的青磐岩化作用和气液交代变质作用和交代成矿作用,历时约200Ma。时间之长,地质作用和成矿作用之复杂,极为罕见。2.综合研究系统厘定了罗甸玉矿区的矿体赋存围岩特征、鉴别出成矿过程发生的三期岩浆作用事件和两期变质作用事件的组成、性质、年龄和时代。岩体赋存的围岩为四大寨组二段沉积于中晚二叠世,主要岩性为贫Mg、Fe、Al等成分的高纯度灰岩和可含不等量的灰质成分但也贫Mg硅质岩。三期岩浆作用中的第一期发生在二叠纪晚期,年龄为260Ma~256Ma,与峨眉山大岩浆岩省的同类岩石同龄,先后由远程侵入的辉绿岩床、中性岩囊和酸性岩脉组成。基性岩浆成分为演化岩浆,呈幕式侵入和输送。中性岩囊为基性岩浆结晶分异后底劈到新就位的玄武质岩浆中的产物,酸性岩脉为最晚期结晶分异的残余岩浆贯入的结果。第二期和第三期中酸岩浆作用分别发生在160Ma~170Ma和86Ma~90Ma,前者总体富Na,后者富K。第一期变质作用于辉绿岩床侵位期间,幕式侵入的基性岩浆在围岩中持续发生接触热变质,在幕间则发生过矽卡岩化作用,在期后发生辉绿岩床岩石的自变质作用。第二期变质作用与第三期86Ma~90Ma的富K中酸性岩脉侵入有关,以青磐岩化作用开始,以热液交代变质作用至成矿而终结。3.综合分析确定辉绿岩床岩石是罗甸玉关键成矿元素Mg提供者,而岩石中的单斜辉石分解则是Mg的重要物源。在整个成矿过程中,辉绿岩床分3次向围岩提供Mg。第一期变质作用中,玄武质岩浆多幕侵位的幕间,岩浆一定程度的冷却产生热液在岩床与围岩之间发生单向交代的矽卡岩化作用,第一次使岩浆中的Mg向围岩迁移;而第二次Mg输送受岩床期后的自变质作用控制。第三次的Mg输送则与第二期变质作用中的青磐岩化气液变质作用相关。第一次提供的Mg主要来自未固结的玄武质岩浆;第二、三次输送的Mg是通过单斜辉石分别分解为绿泥石和绿帘石,溶解出来的Mg2+提供。4.确定罗甸玉的成矿发生在喜马拉雅早期,而不是以往的海西晚期。成矿缘于~86Ma富K花岗岩脉的侵入作用,它首先导致先期自蚀变了的辉绿岩,包括岩囊、和164Ma~172Ma的中酸性脉岩还有该期先侵入的岩脉发生了青磐岩化气液变质作用。喜马拉雅早期叠加的热液交代作用成矿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使基性岩床中的单斜辉石继续分解出Mg并带入富含碱金属K和Na离子的岩浆水和变质水、大气降水的混合热液并带入围岩中,浸蚀原来赋存Mg的矿物如透辉石使之溶解,释出Mg,生成富Mg的矿液;第二阶段是这些矿液在合适的物化条件下最终玉化成矿。因此,罗甸玉与新疆和田玉不同(它的形成是在所谓的“成岩阶段”发生了透闪石对透辉石的交代反应),是溶解透辉石形成富Mg或高Mg的矿液(矿液形成阶段),而最后的阶段为矿液转变为软玉石的玉矿化阶段。5.研究第一次提出将辉石分解出的Mg、Fe、Al等多组分热液纯化为高Mg热液的机制,即蚀变过程中高Fe2+/(Fe2++Mg)值的铁绿泥石和理论上不含Mg绿帘石的形成吸纳了大量的Fe,提高矿液中的Mg纯度,为生成优质的白玉和青白玉创造了物质前提。总之,本研究基于罗甸玉形成的研究提出的接触-热液交代叠生软玉矿床类型、岩浆幕式输送过程中以接触热变质为主的幕间矽卡岩化作用、基性岩浆与硅质灰岩之间的单向交代作用、热液交代成矿中的矿液形成阶段和玉化阶段划分、蚀变过程中铁绿泥石和绿帘石的形成可提高Mg纯热液的作用机制观点和首次确定罗甸玉形成于喜马拉雅早期的结论,刷新了软玉石成矿作用机理的认识。

卢明[3](2021)在《西南黄壤辣椒-白菜轮作系统的镁营养调控与品质效应》文中研究说明镁是300多种酶的活化因子,也是植物体的第二大阳离子。作为叶绿素分子的中心原子,镁对维持叶绿体结构和绿叶细胞功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影响着植物叶绿素合成、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分配、蛋白质合成等与植物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相关的生理生化过程。同时,镁还影响植物的氮代谢和矿质营养分配过程,对作物的营养品质建成有着直接影响。镁是维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代谢的必须营养元素之一。然而,人体镁缺乏正成为全球性的营养问题。土壤-作物系统的镁素缺乏直接导致了农产品的镁浓度严重下降,而日常膳食中镁摄入量的降低是造成人体缺镁的重要影响因素。高量土壤镁淋洗损失、忽视镁肥施用和作物产量提升带来的“稀释效应”是导致农产品镁浓度持续下降的三个决定性因素。我国逾50%以上的农田土壤存在缺镁或潜在缺镁的农业生产问题,尤其是在南方酸性土壤上,不仅影响了以植物源性食品消费为主的人群镁营养健康,还显着影响了作物的产量。镁肥施用被证实是提升缺镁土壤上作物产量、改善作物与人体镁营养及其他营养品质的快速有效农学强化措施。但在田间条件下,镁肥施用如何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建成及人体营养健康,如何影响土壤-作物系统的土壤镁淋失及维持系统的镁素平衡,能否通过改善镁肥施用方式以实现镁强化、产量优化及控制镁淋失等都还不清楚。因此,本论文基于西南地区黄壤上典型露地蔬菜辣椒-白菜轮作体系,通过生产调研和田间试验,明确了区域蔬菜的生产水平和菜地土壤的养分状况;研究了镁肥施用水平分别对辣椒和白菜产量、营养品质和人体健康效应,以及轮作系统镁素平衡的影响;最后探讨了镁肥施用方式对辣椒生产、品质及土壤镁素形态转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镁肥施用方式管理对土壤镁淋失的阻控潜力。本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农户调研和土壤分析,评价了西南地区黄壤典型蔬菜辣椒-白菜轮作系统的养分平衡及土壤养分状况。研究区域露地菜田基本由水稻-油菜轮作系统转换而来,而当前露地蔬菜系统的产量水平低,但肥料投入数倍高于专家推荐施用量。过量施肥导致了菜地土壤的磷、钾、钙、镁养分富集,造成了系统磷素的高淋洗风险,土壤Ca Cl2-P显着增加的速效磷(Bray-P)临界值为104 mg kg-1。此外,菜地0-60 cm土层的土壤p H明显降低,随着蔬菜种植年限的增加,钙镁养分的累积显着缓解了耕层土壤的酸化;但底层土壤p H呈明显下降趋势。此外,受碳投入少、耕作频率高、以及亚热带高温高湿气候条件影响,菜地土壤的碳、氮均处于损耗状态,且C/N比随土层向下及种植年限的增加呈现显着下降趋势,由此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下降,对蔬菜种植系统的持续性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区域蔬菜系统的土壤镁素缺乏及交换性钾/交换性镁比例失衡问题突出。综上,区域传统农业管理条件下,西南地区黄壤集约化蔬菜种植已造成严重的菜地土壤退化现象和环境污染风险。因此,西南地区蔬菜集约化生产迫切需要合理的有机物料投入及氮磷镁肥管理策略,同时应注重农技服务的有效配伍,以达到蔬菜绿色生产及生态环境友好目标。(2)土施镁肥显着影响了辣椒产量及经济效益。本研究中,随施镁量的增加(0-67.5 kg ha-1),辣椒产量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与对照相比,优化施镁可同步实现最高增产25.6%和增收40.1%。就产量构成来说,产量的增加依赖于单株挂果数和单果重的提高。镁肥对辣椒收获指数无明显影响,辣椒产量的增加可全部归功于植株生物量的提高。其中,辣椒开花坐果期前、后的植株生物累积量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9.85%-28.4%和71.6%-90.1%。本研究中,辣椒增产的植物营养学机制为:镁肥提高了开花坐果期的植株镁营养、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叶片光合,三者间的积极互馈共同促进了植株生物量的累积从而促使光合产物向果实的转移。但是,本试验条件下,由于植株土壤镁浓度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均表现为极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尚无法建立高产辣椒体系的土壤交换性镁和植株镁临界值。说明辣椒产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土壤交换性镁缺乏及土壤钾/镁比例失衡是限制其继续增产的两大限制因子。(3)本研究基于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评价框架,首次构建了成人镁、钾、钙、铁和维C营养素缺乏的健康评价方法,且初次评估了目前我国成年辣椒消费人群的健康负担为21.3百万DALYs lost;其中,由人体钙营养不良导致的致残寿命年损失贡献为75.3%,而镁、维C、铁和钾营养不良的贡献则分别为8.96%、7.45%、5.88%和2.42%。本试验条件下,随着施镁量的增加,辣椒果实镁和辣椒素(类)物质含量显着增加,但钙、锌和维C浓度显着降低,而对钾和铁无明显影响。在目前辣椒消费水平下,食用镁强化辣椒虽可增加人体镁营养摄入水平,但显着降低钙、锌和维C的摄入量。据DALYs模型计算,镁营养带来的健康效应远不足以抵消钙和维C摄入不足所造成的健康负担,所以辣椒生产系统中单施镁肥将加剧人体的健康负担。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镁肥需要与微量元素肥料尤其是钙铁锌肥同时施用以保障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的需求。(4)相比于对照,镁肥施用对大白菜收获期产量无明显影响,但能够分别显着提高镁营养、维C和水溶性蛋白含量53%、20.0%和57.9%,同时显着降低硝酸盐含量13.5%,综合营养品质获得显着提升。此外,本研究表明试验地存在轻度镉污染,但镁肥能显着抑制大白菜对重金属镉和镍的吸收累积,从而显着降低各消费人群的非致癌及致癌风险。进一步的讨论与分析表明,该区域大白菜生产系统的适宜施镁量为22.5-45 kg Mg ha-1。本研究结果将为土壤-作物系统的镁强化、农产品品质提升和人体健康风险管理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撑。(5)当前农业生态系统中,巨大的土壤镁淋失是导致土壤-作物系统镁素缺乏的影响因素之一。全球尺度上,农田系统和果园种植系统的平均镁淋失量分别高达44.6 kg ha-1 season-1和103 kg ha-1 yr-1。尽管如此,绝大多数农户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却未重视镁肥的施用,忽视了镁素的归还,土壤镁养分随作物收获逐渐被损耗,加剧了系统的镁素缺乏。本田间试验条件下,西南地区黄壤上露地蔬菜辣椒-大白菜轮作系统的镁淋失量为33.9-74.2 kg ha-1 yr-1,与植株镁积累量相近,且随施镁量的增加线性增加。镁淋洗损失强度与集中降雨同步,故辣椒季贡献了65.4-74.4%的镁淋失量,而大白菜季和休耕期的贡献率相当。除降雨量外,土壤质地、施镁量和植株镁积累量等都是影响镁素淋失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当前种植体系下的土壤镁淋失并不会导致地下水硬度超标问题。基于优化产量和维持系统镁素平衡的施肥策略,辣椒和大白菜系统的适宜施镁量为62.1和21.8 kg Mg ha-1。在我国南方大田蔬菜种植体系中,协同改进镁肥施用类型(控释/缓释)和施用方式(土施+叶面喷施),以及改良菜地土壤性质(SOC/p H)和系统管理措施,是进一步优化作物高产、减少镁肥投入和镁淋失量的潜在技术手段,也是实现全域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6)镁肥土施(45 kg Mg ha-1)和0.5%浓度喷施均能显着提高西南地区黄壤上辣椒产量和果实镁营养,且效果相当。但相比于土施,0.5%浓度喷施提高了植株镁营养向果实的转移效率及辣椒的商品果率。受产量提升导致的“稀释效应”和镁参与相关生理过程的共同影响,土施和0.5%喷施显着降低了辣椒果实的钙、维C、硝酸盐和水溶性蛋白含量;但两处理的品质综合效应表现为:0.5%喷施≥土施。此外,相比于不施镁对照,土施能显着提高辣椒收获期耕层土壤的交换性镁浓度,而喷施处理则表现出损耗态势,0.5%浓度喷施处理对应的土壤交换性镁损耗速率为4 mg kg-1 season-1。若以维持基础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不变为目标,每季至少需要以土施方式向当前土壤-辣椒系统额外补充10.8 kg Mg ha-1镁肥投入。由此一来,相比于45 kg Mg ha-1土施处理,上述组合式施镁策略能够在减施镁肥68.4%基础上获得同等辣椒品质和产量,或更高产量,同时降低镁淋失33.7%。因此,当前的农业管理措施除了需要综合考虑作物品质、产量和养分、土壤生产力及环境效应外;还需在作物生产系统的多指标优化镁肥管理中,加深对施镁量、施镁方式及其系统镁素平衡的理解。

周禹佳,樊卫国[4](2021)在《刺梨果渣的营养、保健成分及利用价值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究刺梨果渣的营养保健成分含量,评价刺梨果渣的利用价值,以‘贵农5号’刺梨果渣为材料,检测刺梨果渣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和部分保健成分含量,并与苹果渣、蓝莓果渣、沙棘果渣、猕猴桃果渣、菠萝果渣、柑橘果渣和甘蔗渣进行比较,分析刺梨果渣的利用价值。试验发现刺梨果渣中富含总酚、VC、VE、磷、钙、铁、锌、膳食纤维、粗纤维和氨基酸。其中,总酚含量是菠萝果渣的4.4倍,苹果渣的3.7倍;VC含量是菠萝果渣的23.8倍,沙棘果渣的20.7倍;VE含量为沙棘果渣的3.8倍,苹果渣的1.2倍;磷的含量为菠萝果渣的272.5倍,苹果渣的21.8倍;钙的含量是菠萝果渣的96.7倍,苹果渣的14.7倍;铁的含量是菠萝果渣的4.1倍,蓝莓果渣的2.7倍;锌的含量是蓝莓果渣的12.0倍,柑橘果渣的2.6倍。刺梨果渣含有十分丰富的营养成分和保健成分,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杨朝辉[5](2020)在《基于C-Plan技术的贵州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球关注的核心问题,如何利用科学规划方法,对核心保护价值区域制定科学保护体系,以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效率,是未来较长时间内各国需完成的关键任务。贵州省地处我国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内,是以典型喀斯特地貌为主的省份。研究表明,省内生物多样性丰富,但生态较脆弱,一旦遭受破坏将极难恢复。为缓解生物多样性受胁程度,现已建立105个自然保护区予以保护,但受限于最初对科学保护的认识,缺乏科学规划手段,使现有保护区体系规划不尽合理,保护效率有待提高。鉴于此,本研究以全省尺度,通过系统保护规划方法,对现有保护区体系进行重新调整规划。以C-Plan保护规划软件与GIS技术计算研究区域各规划单元的不可替代性指数(Irreplaceability),以高不可替代性指数规划单元识别保护优先区,结合现有保护区体系识别保护空缺(GAP);通过保护效率值C及互补性(Cjk)对现有保护区体系进行评估;使用不可替代性指数及人类活动指数进行保护区间划分,最后对现有保护区体系范围及功能区重新规划,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贵州省生物多样性较丰富,11.06%的区域面积具有高保护价值(0.6<Irreplaceability≤1),并形成6大保护优先区,即H1-黔西高原山地针阔混交林区、草山农牧业保护优先区;H2-黔北山原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及黔北西部丹霞山地常绿阔叶林、竹林保护优先区;H3-黔中丘原盆地常绿阔叶林喀斯特脆弱生态保护优先区;H4-黔东北中低山常绿阔叶林、黔东南山地丘陵常绿阔叶林及针叶林保护优先区;H5-黔东南山地丘陵与黔南山地盆谷常绿阔叶林保护优先区;H6-黔西南河谷季雨林保护优先区。(2)现有保护区体系内,61.23%的区域面积保护价值较低(Irreplaceability≤0.6);全省保护区保护效率值C为62.12,仅有26.39%的保护对象实现保护目标(Ti≥100);不同级别保护区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效率最高(C=37.66);各保护区之间互补性较高,41.86%的保护区百分比互补性值在80%以上,大部分保护区保护对象选取较为合理。(3)贵州省现有保护区仅覆盖了全省16.94%的优先区面积,其余优先区面积形成5个保护空缺,即GAP1-黔西南河谷季雨林保护空缺;GAP2-黔东南山地丘陵保护空缺;GAP3-黔西高原山地保护空缺区域;GAP4-黔中山原盆地保护空缺区域;GAP5-黔北山原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保护空缺区域。(4)对现有保护区体系进行范围及功能分区调整,并在空缺区域拟建新保护体系后,保护网络体系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效率C达86.37,较规划前提高24.25,规划后66.67%的保护对象均实现了保护目标,贡献值Ti达60以上的保护对象比例达88.89%。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分区优化调整后,保护效率C提高了2.12,各核心区保护效率均得到了相应提升。

张紧紧[6](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农艺节水机制及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生境破碎。混农林广泛分布并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人地矛盾及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石漠化治理进程。喀斯特区具有特殊的二元三维结构,降水总量较为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水资源可利用率低,采用适宜的节水措施对混农林业的健康高效发展十分必要。根据地理学、农学、林学、生态学、植物学和水土保持学等基本原理,2017-2020年,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分5次在研究区6个样地野外连续定位观测和数据采集,对1278个样品16个指标进行实验分析。论文紧紧围绕石漠化治理农艺节水与混农林业高效增值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混农林业农艺措施节水机制、混农林业农艺节水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农艺节水措施后各组处理的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明显变化,秸秆+保水剂立体覆盖效果最佳。整体而言,秸秆+保水剂、单施秸秆、单施保水剂和地膜覆盖能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其中地膜覆盖能显着提高0-10cm表层土壤含水量;除地膜覆盖外,其他三种措施能有效增加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显着降低土壤容重(P<0.05)。秸秆+保水剂和单施秸秆能显着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2)农艺节水措施对植物蒸腾影响较大,蒸腾水分利用效率不同措施之间具有较大差异,且因环境和种植作物种类不同。在撒拉溪各农艺措施将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的百分比为:地膜覆盖(21.05%-55.46%)、秸秆+保水剂(29.16%-54.72%)、单施秸秆(8.65%-40.71%)、单施保水剂(2.09%-43.51%)。在花江:地膜覆盖(1.32%-12.36%)、秸秆+保水剂(3.72%-24.06%)、单施秸秆(0.62%-10.63%)、单施保水剂(0.48%-4.69%)。在施秉:秸秆+保水剂(6.98%-14.54%)、单施秸秆(6.45%-10.65%)、单施保水剂(0.85%-12.77%)。整体,秸秆+保水剂处理效果最佳,其次是地膜覆盖、单施秸秆和单施保水剂。(3)地膜、秸秆、PAM型保水剂农艺节水措施应用于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混农林土壤棵间蒸发量,不同农艺措施在研究区的土壤蒸发量降低比例均为:秸秆+保水剂>单施秸秆>单施保水剂。地膜土壤蒸发量降低比例在撒拉溪介于秸秆+保水剂和单施秸秆之间,花江高于秸秆+保水剂处理。土壤蒸发降低幅度为:施秉>关岭-贞丰>毕节,因种植模式不同有所差异,整体上可以使棵间土壤蒸发量降低8.9%34.62%。(4)根据混农林业农艺措施节水机制,提出水肥耦合改良技术、立体覆盖节水增值技术、复合垄作节水增值技术关键技术,针对节水蒸腾效益监测方法的不足,提出节水效益监测技术,并对关键技术进行应用示范,在研究区共建成水资源高效利用和节水增值混农林地面积约13.5 hm2,改善了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了植物蒸腾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了土壤蒸发量,提高了蒸腾监测数据的精准度,示范效果良好。

陈磊[7](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喀斯特地区植被盖度降低,水土流失速率加快,基岩大面积裸漏,生态系逆向演替趋势严峻且难以挽回,石漠化与生态系统的破坏愈演愈烈。林草优化配置与猪的健康养殖是草地畜牧业的关键部分,是解决石漠化地区农户生存压力的有效方式。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业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缓解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社会经济矛盾、人地矛盾、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降低失业率。采用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相结合的现代绿色生态产业模式,及精确的技术监测手段是高效治理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重要举措。依据有关自然地理学、生物学、土壤学、农学、植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生态学、营养学等原理,以生态修复理论、生态养殖理论、耦合效应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于2017-2020年以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防治混农林业示范区或研究区和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产业示范区或研究区为研究区,采用文献分析法、室内与室外实验分析法、综合分析法、调查分析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筛选适宜的经济林和牧草进行不同比例的单播与混播,研究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的机理,机制,技术及示范验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索林草优化配置过程中牧草鲜草及干草产量变化特征,筛选石漠化地区牧草产量最高的林草优化配置方式。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在核桃林基础上选取满足适地条件与健康养猪的牧草最优配置方式: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鸭茅进行单播与混播的配置试验。鲜草产量最高的是白三叶+黑麦草(3:2)组合,为9458.2kg/hm2,最低的是白三叶+黑麦草(2:3)组合,仅为6716.5 kg/hm2,干草产量最高的是鸭茅,为2452.1 kg/hm2,最低的是白三叶,为1177.7kg/hm2。花江基于石漠化自然背景及原有经济林(李子树),选取适宜牧草紫花苜蓿、菊苣、金荞麦,进行单播与混播的配置试验,鲜草产量最高的是金荞麦,为60446kg/hm2,最低的是紫花苜蓿,为10858kg/hm2。干草产量最高的是金荞麦,为9083.73 kg/hm2,最低的是紫花苜蓿+菊苣(3:2),为1530.8 kg/hm2。(2)不同林草优化配置方式下牧草养分存在显着性差异。核桃树下3种牧草不同播种方式之间的营养成分差异显着,白三叶的水分(Moisture)、粗蛋白(CP)、木质素(Lignin)、非纤维碳水化合物(NFC)、钾(K)、磷(P)、钙(Ca)含量显着高于于其他牧草(P<0.05),而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着低于其他组合(P<0.05),说明其营养价值较好。三种混播方式下组合之间差异性不显着(P<0.05)。李子树下3种牧草不同播种方式之间的营养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单播紫花苜蓿的Moisture含量显着低于其他牧草(P<0.05),而干物质(DM),Ash,CP,Ca,ADF的含量显着高于菊苣、金荞麦、以及紫花苜蓿+菊苣三种混播方式下的含量(P<0.05)。三种混播中,紫花苜蓿含量越高则CP含量越高,三种混播方式下紫花苜蓿+菊苣(2:3)的整体效果与其它2种混播相比较差。(3)在石漠化地区通过利用天然草地、人工建植草地来“以草养猪”,促进石漠化脆弱生境的改善,同时兼顾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户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的耦合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石漠化地区“以草养猪”在1-2年内可显着提高农户可支配收入,该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良天然草质资源及进行人工草地建植的立地气候生境,“以草养猪”具有巨大的潜力优势和可观的市场前景效益。林草有机结合优化配置形成不同的模式,为林农生产生活提供物质基础,带动农、林、牧、副及相关产业的连锁反应,归根结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4)林草优化配置中不同牧草组合对猪的日增重及增重成本具有不同响应,示范效果明显。潜在-轻度石漠化治理示范区财万生猪养殖示范点,猪的增重成本由大到小为对照组7(3.72元/kg)>试验组3(2.89元/kg)>试验组6(2.85元/kg)>试验组2(2.81元/kg)>试验组4(2.77元/kg)>试验组1(2.72元/kg)>试验组5(2.71元/kg)。从经济效益和增重成本看,对照组7的增重成本最高,试验组5的增重成本最低,较对照组7饲料成本可节约96.63元,平均每头猪可节约16.11元,增重成本可节约1.01元/kg。中度-强度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任万松生猪养殖示范点,猪的增重成本由大到小为对照组7(3.83元/kg)>试验组1(2.90元/kg)>试验组6(2.84元/kg)>试验组3(2.83元/kg)>试验组2(2.81元/kg)>试验组4(2.77元/kg)>试验组5(2.74元/kg)。从经济效益和增重成本看,对照组7的增重成本最高,试验组5的增重成本最低,较对照组7饲料成本可节约96.25元,平均每头猪可节约16.04元,增重成本可节约1.06元/kg。(5)基于不同石漠化背景实施针对性的林草优化配置方式,对石漠化植被恢复、林草群落生态稳定性、水源涵养、保水保肥等均具有正向作用。以草养猪能改善林草生态系统,促进植被生长,并能改善猪肉风味与品质,通过林草优化配置的混播牧草来饲喂猪,其饲料消耗率降低了33%,猪的出栏成活率保持在96%左右,农户可支配收入显着提高。在喀斯特生态畜牧业推进中应提高林草资源利用率,结合天然林与人工草地建值,构建“牧草资源为辅+饲料为主”的现代健康养猪饲用生产格局。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可以推进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与区域经济质的飞跃,对贫困县区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价值。未来要整合现有林草资源发展规模化、机械化的健康养猪,构建健康养猪品牌效应。

邓淑予[8](2020)在《民族旅游中东道主社区节日展演的真实性研究 ——以贵州布依族龙井村为例》文中指出现代移动性的产生,致使旅游大众化日趋明显。旅游研究一直深陷倡导经济收益及旅游活动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的桎梏中,直到麦坎内尔真实性范式的出世,解绑束缚,在现代化背景下引发了学者对于真实性领域的探幽,经久不息。而今对于真实性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四个部分:客观性真实、建构性真实、后现代真实性以及存在主义真实性。旅游文化商品化是现代化的表征之一,舞台真实则是从客观真实性的角度揭示了文化商品化的问题。建构性真实是同旅游者想象契合的象征性真实,是旅游者体验的理解和模塑。后现代真实性是旅游者摒弃真实性后对“虚假”、“伪造”的追捧。存在主义真实性则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自我认知,是一种积极的旅游体验。而本文主要是根据客观性真实和建构性真实对东道主社区的节日展演进行了探讨。民族旅游建立在对旅游目的地异文化的探求消费之上,旅游者认为旅游目的地拥有“他者文化”的真实属性,应把东道主社区的生活真实和文化差异贮存,并自然呈现在旅游者到来之时。但伴随着现代性和旅游消费,东道主社区成员为满足旅游者需求,迎合游客喜好,更是主动地借助舞台化的“真实”以求得物质财富的进阶,并与城市一样享受现代性所带来的各种福利。民族旅游中的真实性就因此成为了悖论。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以贵州青岩镇布依族龙井村的节日展演为研究对象,使用定性研究方法,探讨旅游者和东道主社区成员对节日展演真实性理解的差异及矛盾。在真实性研究中更强调东道主社区视角,尽可能让东道主社区的地方文化价值观在主流话语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游客基于自身建构性真实性对旅游目的地的真实性充满着好奇,在民族旅游中,这样的真实性通常与不发达、土着、原生态有关。龙井村社区一方面创造供游客消费的舞台化真实性,另一方面向游客展示了现代化洗礼下的传统,是一种对游客将落后与异文化等同观点的无声抗议。东道主社区也在本地文化的变化发展过程中对自身的文化进行了反复的调试与反思,他们对真实性的理解是基于自身族群身份之上的文化与地方实践,是一种流动且开放的地方文化观点。研究结论表明,为避免东道主社区产生真实性理解差异,东道主社区应准确把握龙井村文化根脉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特征、合理引导社区成员的价值偏好、运用“互联网+旅游”提高东道主社区识别市场需求信息的能力,培养复合型社区精英,板块式发展特色经济。

孙健[9](2020)在《黔北地区浅层龙马溪组页岩含气性及其控制因素》文中认为目前,我国页岩气商业开发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四川盆地以外的海相页岩经历了强烈的构造改造,埋藏深度相对较浅(一般小于1500 m),普遍认为页岩气保存条件差,原地气量低。然而,最新勘探实践表明古生界海相浅层页岩气也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鉴于此,本论文针对四川盆地外围黔北地区两口科探井(XK2井和XK3井)的浅层龙马溪组页岩,系统开展了有机地球化学和矿物组成、储集物性、含水性、甲烷高压吸附与原地气量测试等工作,评价了页岩的含气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页岩TOC含量、矿物组成、孔隙度、孔隙结构、含水性以及保存条件对不同赋存形式页岩气的影响,明确了研究区浅层龙马溪组页岩含气性的主控因素。本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黔北地区浅层龙马溪组页岩的总有机碳(TOC)含量介于0.94-8.04%,平均值约4.22%;页岩处于过成熟阶段,其等效镜质体反射率(EqRo)值介于2.95-3.19%,平均值为3.08%;页岩矿物主要由石英和粘土矿物组成。页岩有机孔和无机孔均较为发育,孔隙类型主要包括有机质粒内孔隙、矿物粒内孔隙、矿物粒间孔隙、微裂缝;总孔隙度介于3.03-5.50%,平均值约4.33%,TOC含量是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度变化的主控因素。(2)页岩原生水含量介于5.01-12.38 mg/g,平均值为7.59 mg/g;含水饱和度介于27-84%,平均值约46%。原生水主要受粘土矿物含量的控制,页岩无机孔隙平均赋存了近80%的原生水。页岩原生水主要赋存于小于10 nm的介孔和0.4-0.6 nm的微孔中,显着降低了页岩无机质的非微孔BET表面积。因此,粘土矿物是所研究样品含水特征的主控因素。(3)浅层龙马溪组页岩原地气量较高(介于0.83-3.81 m3/t,平均约2.08m3/t),且以吸附气为主(平均比例约76%),解吸气为典型的干气。与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相比,研究区浅层龙马溪组页岩达到页岩气富集区标准(2 m3/t)所需要的TOC含量更高,一般在4%以上。(4)与干燥页岩相比,原生水明显降低了页岩的吸附气量(平均约40%);含水页岩的过剩吸附气实测值与实际值具有更好的可比性,但是二者之间的差异受高压吸附实验温度和页岩原地气量测试过程中损失气的影响。(5)TOC含量与页岩的总气量、吸附气量和游离气量均具有明确的线性正相关性;页岩孔隙度和孔隙结构(非微孔BET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直接影响页岩含气性。而TOC含量控制页岩的总孔隙度、孔隙结构和吸附性能,进而影响页岩含气性;有机孔隙平均储集了76%的吸附气和90%的游离气。石英抗压实能力强,有利于页岩游离气的赋存,但对吸附气影响不大;页岩原生水主要降低了粘土矿物的吸附能力,导致粘土矿物对页岩含气性的贡献有限,进而降低了页岩的吸附气量和总气量。因此TOC含量是研究区浅层龙马溪组页岩含气性的主控因素。(6)综合分析认为,四川盆地外围浅层页岩气勘探应优选具备高TOC含量(大于4%)、高硅质矿物含量、低粘土矿物含量,同时远离大断裂、具备良好封盖层等相对有利的区域。上述研究成果为我国南方地区浅层龙马溪组页岩的下一步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盼[10](2020)在《甘蓝型油菜矮秆新品系DW871生态适应性差异及株高基因初步定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株高是实现油菜优质高产育种目标中重要株型性状,也是影响油菜倒伏的因素之一。油菜倒伏后对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适当降低株高可减少倒伏风险,矮秆资源的培育是油菜矮化育种的关键。目前,发现并鉴定的油菜矮秆材料鲜见报道,可利用的矮秆有效基因不多,油菜株高调控的分子基础研究有限,导致矮化新品种选育及大面积推广进展缓慢。甘蓝型油菜矮秆新品系DW871在整个生育期处于直立状态,株型紧凑,完全抗倒伏,结角密度集中,与现有报道的矮秆油菜不属于同一类型,产量潜力大,是国内具有特色,有利于机械化栽培的矮秆种质资源。因此,研究DW871株高基因遗传基础,并分析其生态适应性,对于加快油菜矮化育种的进程和进一步提高油菜的产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矮秆特异种质资源DW871为材料,研究了在不同环境下相同栽培密度和施肥水平对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的影响,初步明确了DW871的最佳生态适应区域。同时,以DW871自交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BSA-seq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初步定位出与DW871株高性状相关的基因。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试点DW871农艺性状表现DW871株高、分支高度、根颈粗、一次有效分支、二次有效分支和主花序长差异极显着。DW871株高在思南试点(115.88cm)表现最高,较惠水(89.16cm)和花溪(73.77cm)试点分别高26.72cm、42.11cm;一次有效分支数在思南试点(16.26个)表现最高,较惠水(10.22个)和花溪(11.79)试点分别高6.04个、4.47个;DW871主花序长在思南试点(40.82cm)表现最高,较惠水(35.36cm)和花溪(23.88cm)试点分别高5.46cm、16.94cm。(2)不同试点DW871经济性状表现不同试点间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分支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单株生物产量和产量差异极显着,DW871单株有效角果数(588.46个)在思南试点表现最多,较惠水(336.33个)和花溪试点(390.92个)分别多252.13个、197.54个;DW871平均产量在思南试点最高,为3715.02kg/hm2;花溪试点次之,平均产量为3405.56kg/hm2;惠水试点平均产量最低,仅为2338.00kg/hm2,较思南试点降低1376.22kg/hm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DW871小区产量与日均温度显着正相关,与降雨量、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极显着负相关。表明环境对DW871小区产量有较大影响。(3)不同试点DW871品质表现不同试点间芥酸、亚油酸、亚麻酸、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差异显着。思南试点,DW871的含油量(45.59%)最高,蛋白质含量(26.41%)、亚麻酸(5.78%)和芥酸(1.39%)含量最低;惠水试点,蛋白质(29.26%)和亚油酸(14.31%)含量最高;花溪试点,亚麻酸(6.97%)和芥酸(2.76%)含量最高。表明DW871种子品质在温度较高,降雨量较多,日照时数较多环境下表现较好。综合试验表明,DW871在思南试点具有更好的适应性,适宜在温度较高、日照时间较长、降雨量较多、低相对湿度、蒸发量较少环境及其相似生态环境推广生产,在生产种植中,应注意菌核病的防治和提高田间管理措施。(4)DW871株高基因初步定位从47个矮秆与47个高秆基因混合池间共检测到差异SNP共有121998个,非同义突变SNP共1582个,在ChrA10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显着关联区域,区间长度6.39 Mb,含1405个候选基因;从10个纯合矮秆与47个高秆基因混合池间共获得1752011个SNP,非同义突变SNP共27723个,InDel 518420个,在ChrA03、ChrA04、ChrA06、ChrA07、ChrA10和ChrC03上共检测到19个与性状相关的候选区域,区间长度5.35 Mb,含1143个候选基因。47个矮秆基因混池和10个纯矮秆基因混池在ChrA10染色体上12.87-14.70 Mb处检测到的关联区域互相重合,重合区间长度1.83 Mb。本研究初步将DW871株高性状基因定位在ChrA10染色体上12.87-14.70 Mb关联区间,区间长度为1.83 Mb。这一研究结果为精细定位DW871株高性状基因奠定良好基础。

二、DW DM技术的发展及在贵州省应用前景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W DM技术的发展及在贵州省应用前景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二代测序和iSNVs分析研究抗病毒治疗感染者HIV准种多态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前言
第一章 共有序列在HIV优势准种研究中的准确性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 评价共有序列在病毒抑制病例HIV DNA优势准种研究中的准确性
        2. 评价共有序列在未治疗病例HIV DNA优势准种研究中的准确性
    讨论
    小结
第二章 长期抗病毒治疗患者体内HIV准种的动态变化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 研究队列和研究样本
        2. 测序数据结果概况
        3. 治疗前血浆RNA中HIV准种多态性分析
        4. 治疗前,血浆RNA和全血DNA之间HIV准种多态性
        5. 长期ART治疗下,HIV复制驱动HIV DNA准种多态性发生变化
        6. 在长期治疗过程中,TF组准种多态性的变化
    讨论
    小结
第三章 抗病毒治疗孕妇体内HIV准种多态性的动态变化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 病例队列的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
        2. 妊娠期HIV DNA载量的变化
        3. 妊娠期HIV DNA准种多态性的动态变化
    讨论
    小结
全文结论
研究创新性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HIV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2)贵州罗甸玉矿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软玉矿床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全球主要软玉矿床成因与存在问题
        1.2.2 罗甸玉矿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和方案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概况、工作量和选题的创新性和特色及主要研究成果
        1.5.1 论文概况
        1.5.2 与本研究有关的工作量
        1.5.3 创新点与特色
        1.5.4 主要成果
第二章 区域构造和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1 地层系统特征
        2.2.2 岩浆作用
        2.2.3 变质作用
        2.2.4 构造事件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赋矿地层特征
    3.2 含矿带及矿体特征
        3.2.1 含矿带特征
        3.2.2 矿体特征
    3.3 矿石特征
        3.3.1 矿石类型
        3.3.2 矿石组分
        3.3.3 结构构造
        3.3.4 物理光学特征
第四章 矿床围岩的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
    4.1 剖面特征
        4.1.1 罗暮四大寨组剖面(KPM07)
        4.1.2 罗悃上饶四大寨组剖面(LD16)
    4.2 岩石类型和岩相学特征
    4.3 地球化学特征
    4.4 讨论
        4.4.1 四大寨组地层化学成分特点
        4.4.2 四大寨组硅质岩成因和沉积盆地环境条件及其水化学成分
        4.4.3 四大寨组与区域上的栖霞组、茅口组的比较
    4.5 小结
第五章 基性侵入岩的岩石特征与成因
    5.1 基性岩体的产状和岩相分带
    5.2 岩石类型和岩相学特征
    5.3 锆石U-Pb测年及Hf同位素
        5.3.1 锆石特征
        5.3.2 年龄分析结果
        5.3.3 Hf同位素分析结果
    5.4 辉石矿物化学特征
    5.5 岩石地球化学
        5.5.1 主量元素
        5.5.2 微量与稀土元素
        5.5.3 构造环境
    5.6 讨论
        5.6.1 多幕岩浆侵位
        5.6.2 基性岩床的就位深度
        5.6.3 岩浆分异作用
        5.6.4 罗甸高Ti与低Ti辉绿岩的成因
    5.7 小结
第六章 中酸性侵入岩的岩石特征与成因
    6.1 岩体产状
        6.1.1 中性岩囊
        6.1.2 中酸性岩脉
    6.2 岩石类型和岩相学特征
        6.2.1 岩囊中性岩
        6.2.2 岩脉中性岩
        6.2.3 岩脉酸性岩
    6.3 锆石年代学
        6.3.1 样品采集与加工处理
        6.3.2 分析结果
    6.4 岩石地球化学
        6.4.1 主量元素
        6.4.2 微量元素
    6.5 讨论
        6.5.1 罗甸中性岩浆岩的年龄和岩浆作用期次
        6.5.2 中性岩囊和中酸性脉岩的成因
    6.6 小结
第七章 接触热变质作用和气液变质作用
    7.1 接触热变质作用
        7.1.1 接触变质带特征
        7.1.2 岩石类型及岩相学特征
        7.1.3 特征变质矿物结构关系
        7.1.4 特征变质矿物的EDS谱图
        7.1.5 岩石化学特征
    7.2 侵入岩的气液变质作用
        7.2.1 气液变质岩的产状
        7.2.2 岩石类型和岩相学特征
        7.2.3 变质矿物化学成分特征
        7.2.4 岩石化学特征
    7.3 气液变质岩锆石测年
        7.3.1 样品采集与加工处理
        7.3.2 分析结果
    7.4 讨论
        7.4.1 接触热变质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鉴别
        7.4.2 单向对流矽卡岩化作用
        7.4.3 接触递增变质带特征和温度条件估计
        7.4.4 绿泥石化和青磐岩化引起的成分改变
        7.4.5 绿泥石化和青磐岩化作用年龄
    7.5 小结
第八章 罗甸玉同位素测定和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8.1 锆石定年
    8.2 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
        8.2.1 氢氧同位素
        8.2.2 硅同位素
    8.3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8.3.1 流体包里体显微岩相学特征
        8.3.2 流体包里体温度和盐度
        8.3.3 流体包裹体密度
        8.3.4 成矿深度
    8.4 罗甸玉的成矿年龄
    8.5 小结
第九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机理
    9.1 罗甸玉的成矿物质来源
        9.1.1 钙和硅的来源
        9.1.2 镁的来源
    9.2 成矿作用和矿床成因类型
    9.3 成矿机理和成矿模式
        9.3.1 成矿机理
        9.3.2 成矿模式
    9.4 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Ⅰ 实验分析方法
        1 锆石LA-ICP-MS原位U-Pb定年
        2 锆石Lu-Hf同位素测试
        3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4 单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5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及流体成分
        6 氢氧同位素分析
        7 硅同位素分析
    附件Ⅱ本文测试分析数据汇总表
        附第4 章测试分析数据
        附第5 章测试分析数据
        附第6 章测试分析数据
        附第7 章测试分析数据
        附第8 章测试分析数据

(3)西南黄壤辣椒-白菜轮作系统的镁营养调控与品质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镁素与作物及人体健康
    1.2 土壤-作物系统的镁缺乏现状
        1.2.1 我国土壤镁养分状况
        1.2.2 植物镁缺乏的影响因素
    1.3 镁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1.4 蔬菜生产及其营养地位
第2章 绪论
    2.1 选题背景与依据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3.1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养分状况
        2.3.2 土施镁肥对辣椒产量建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3.3 土施镁肥对辣椒营养品质及人体健康效应的影响
        2.3.4 土施镁肥对大白菜营养品质及健康风险的影响
        2.3.5 西南黄壤上辣椒-大白菜轮作系统的镁淋失及平衡
        2.3.6 镁肥施用方式对辣椒生产及土壤镁素转化的影响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养分状况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域
        3.2.2 农户生产调研与土壤取样
        3.2.3 作物生产系统的养分平衡分析
        3.2.4 土样分析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养分平衡状况
        3.3.2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碳氮状况
        3.3.3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有效磷状况
        3.3.4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有效钾钙镁状况
        3.3.5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pH状况
    3.4 讨论
        3.4.1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轮作系统的养分平衡
        3.4.2 菜地土壤碳氮对耕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3.4.3 菜地土壤磷对耕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3.4.4 菜地土壤pH对耕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3.5 小结
第4章 土施镁肥对辣椒产量建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镁肥对辣椒产量、产量构成、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4.3.2 镁肥对辣椒植株镁浓度、镁累积量及收获期土壤交换性镁浓度的影响
        4.3.3 辣椒产量和生物量对植株镁营养及土壤交换性镁浓度的响应
        4.3.4 镁肥对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3.5 镁肥对辣椒果实果形指数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施用镁肥对辣椒生产的影响
        4.4.2 基于高产的辣椒系统土壤交换性镁和植株镁临界值的建立
    4.5 小结
第5章 土施镁肥对辣椒营养品质及人体健康效应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
        5.2.2 试验设计
        5.2.3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5.2.4 健康效应评价
        5.2.5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镁肥对辣椒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
        5.3.2 镁强化辣椒的摄入对相关营养素推荐摄入量的贡献
        5.3.3 镁强化辣椒的人体健康效应
        5.3.4 镁肥对辣椒果实辣椒素(类)物质浓度及其成人饮食摄入的影响
    5.4 讨论
        5.4.1 辣椒果实镁和钙、锌、维C品质间的关系
        5.4.2 施用镁肥对我国辣椒消费人群健康效应的影响
        5.4.3 辣椒素(类)物质与人体健康
        5.4.4 基于人体健康效应的辣椒镁肥管理启示
    5.5 小结
第6章 土施镁肥对大白菜营养品质及健康风险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
        6.2.2 试验设计
        6.2.3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6.2.4 健康风险评估
        6.2.5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镁肥对大白菜产量、生物量、镁吸收和相关营养品质的影响
        6.3.2 镁肥对大白菜重金属浓度的影响
        6.3.3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6.4 讨论
        6.4.1 施用镁肥对大白菜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6.4.2 施用镁肥对大白菜重金属浓度的影响
        6.4.3 施用镁肥对摄食大白菜重金属健康风险的影响
        6.4.4 大白菜生产中的镁肥管理
    6.5 小结
第7章 西南黄壤上辣椒-大白菜轮作系统的镁素淋洗损失及平衡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地
        7.2.2 试验设计
        7.2.3 地下淋溶原位监测装置的安装和样品采集
        7.2.4 文献数据收集和分析
        7.2.5 数据分析
    7.3 结果
        7.3.1 各生态系统的镁素淋失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
        7.3.2 西南黄壤上辣椒-大白菜轮作系统的镁淋失状况
        7.3.3 施用镁肥对蔬菜系统镁累积量及其土壤交换性镁浓度的影响
        7.3.4 镁素平衡
    7.4 讨论
        7.4.1 主要露地生态系统的镁素淋洗和影响因素分析
        7.4.2 基于优化产量和维持系统镁素平衡的露地蔬菜系统镁肥管理策略
    7.5 小结
第8章 镁肥施用方式对辣椒生产及土壤镁素转化的影响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试验地
        8.2.2 试验设计
        8.2.3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8.2.4 相关计算
        8.2.5 数据分析
    8.3 结果
        8.3.1 施镁方式对辣椒产量、产量构成、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8.3.2 施镁方式对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8.3.3 施镁方式对辣椒植株镁浓度和累积量的影响
        8.3.4 施镁方式对辣椒营养品质的影响
        8.3.5 施镁方式对辣椒收获期土壤镁形态转变的影响
    8.4 讨论
        8.4.1 辣椒产量和生物量
        8.4.2 辣椒植株各器官镁的分配
        8.4.3 辣椒营养品质及综合效应
        8.4.4 镁肥管理启示
    8.5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发表、获奖情况及参与学术活动情况

(4)刺梨果渣的营养、保健成分及利用价值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试验方法
        1.3.1 样品处理
        1.3.2 测定方法
    1.4 利用价值评价方法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刺梨果渣中主要营养成分和部分功效成分的含量
    2.2 刺梨果渣中膳食纤维的组分及含量
    2.3 刺梨果渣中维生素的含量
    2.4 刺梨果渣中营养元素的含量
    2.5 刺梨果渣中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氨基酸的组分与含量
    2.6 刺梨果渣中的蛋白质营养评价
    2.7 刺梨果渣与7种果渣中主要营养保健成分含量的对比
3 结论

(5)基于C-Plan技术的贵州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性研究进展
        1.3.2 生物多样性评估及保护网络构建
        1.3.3 系统保护规划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贵州省地理概况
        2.1.1 地质地貌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土壤
        2.1.5 植被
        2.1.6 动植物资源
    2.2 贵州省自然保护区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保护目标对象选择标准
        3.2.3 保护优先性研究方法
        3.2.4 保护现状评估分析方法
        3.2.5 保护区体系优化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保护目标对象选择结果
        4.1.1 优先保护植物选择结果
        4.1.2 优先保护动物选择结果
    4.2 保护优先结果
        4.2.1 保护目标结果
        4.2.2 不可替代性结果及保护优先序
        4.2.3 高保护价值区域
    4.3 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分析
        4.3.1 现有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率
        4.3.2 互补性结果
        4.3.3 保护空缺结果
    4.4 贵州省保护区体系优化结果
        4.4.1 人类活动指数结果
        4.4.2 新增保护网络体系优化结果
        4.4.3 现有保护区体系优化结果
        4.4.4 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的功能区划结果
5 讨论与结论
    5.1 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性
    5.2 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5.3 贵州省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
    5.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

(6)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农艺节水机制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农艺节水
    (二)石漠化山地农艺节水
    (三)研究进展及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三 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农艺措施节水机制
    (一)农艺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 农艺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2 农艺措施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二)农艺措施对植物蒸腾及土壤蒸发的影响
        1 农艺措施对植物蒸腾的影响
        2 农艺措施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三)混农林业农艺措施节水机制
四 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农艺节水技术
    (一)农艺节水现有技术
        1 地表覆盖技术
        2 耕作保墒技术
    (二)农艺节水技术创新
        1 水肥耦合改良技术
        2 立体覆盖节水增值技术
        3 复合垄作节水增值技术
        4 节水效益监测技术
五 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农艺节水技术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混农林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1 毕节撒拉溪示范点
        2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点
        3 施秉喀斯特示范点
    (四)农艺节水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1 规划设计流程
        2 应用示范过程
    (五)农艺节水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1 毕节撒拉溪示范点
        2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点
        3 施秉喀斯特示范点
六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
    (二)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
    (三)研究进展及展望
        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2 研究阶段划分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3 试验方案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2 研究区基本性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四)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背景下林草优化配置机理
    (一)林草优化配置中牧草混播理论基础
    (二)林草优化配置中适生性牧草筛选机理及产量分析
        1 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牧草筛选机理及产量分析
        2 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牧草筛选机理及产量分析
    (三)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牧草养分差异性分析
        1 不同配置方式下白三叶、黑麦草、鸭茅养分差异性分析
        2 白三叶、黑麦草、鸭茅差异性分析
    (四)高原峡谷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牧草养分差异性分析
        1 不同配置方式下紫花苜蓿、菊苣、金荞麦养分差异性分析
        2 紫花苜蓿、菊苣、金荞麦差异性分析
四 石漠化环境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耦合机制
    (一)“以草养猪”的效益耦合机制
        1 “以草养猪”的生态效益耦合机制
        2 “以草养猪”的经济效益耦合机制
        3 “以草养猪”的社会效益耦合机制
    (二)不同牧草对猪增重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1 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
        2 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
五 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一)石漠化环境现有成熟技术
        1 生态养猪技术
        2 林草间作技术
        3 干草、青贮饲喂技术
    (二)石漠化环境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1 牧草留茬试验剪切装置
        2 生态养猪抽屉式食槽
        3 土壤植物生长模拟试验取草装置
        4 加热功能的生态养猪食槽装置
        5 牧草存活率试验取样装置
        6 一种仔猪喂料槽
        7 潜在-轻度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集成
        8 中度-强度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集成
        9 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集成对比分析
    (三)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应用示范及验证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3 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4 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5 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致谢

(8)民族旅游中东道主社区节日展演的真实性研究 ——以贵州布依族龙井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四、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问题
    五、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一)技术路线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真实(Truth)与真实性(Authenticity)
        (二)商品化
    二、理论基础
        (一)真实性理论
        (二)舞台真实理论
第二章 龙井村旅游发展概况
    一、青岩镇布依族龙井村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建寨历史
        (二)教育卫生情况
        (三)旅游发展前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四)村内事物分工及村规民约
    二、青岩镇布依族龙井村旅游资源情况
        (一)自然旅游资源
        (二)人文旅游资源
    三、布依族龙井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龙井村旅游发展历程
        (二)东道主社区的旅游发展现状
第三章 布依龙井村节日展演概况
    一、龙井村节日梳理
    二、龙井村的节日展演情况
        (一)族群内的自娱自乐
        (二)旅游兴起后的成长阶段
        (三)现今成形调整阶段
    三、龙井村节日展演变迁情况
        (一)节日展演形式变迁
        (二)节日展演内容变迁
        (三)节日展演情感上的变迁
        (四)节日展演表达意义上的变迁
        (五)节日展演背景的变迁
第四章 主客对于节日展演真实性的理解
    一、旅游者对真实性理解
        (一)旅游者的构成
        (二)旅游者的理解
        (三)旅游者对节日展演舞台化真实性理解的影响
    二、东道主社区对真实性的理解
        (一)东道主社区的构成
        (二)东道主社区的理解
        (三)东道主节日展演真实性理解的影响
第五章 东道主社区避免节日展演真实性理解差异的思考
    一、东道主社区节日展演真实性理解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节日展演队成员
        (二)普通村民
        (三)政府工作人员
        (四)布依文化传承人
        (五)农家乐老板
    二、避免东道主社区节日展演真实性理解差异的对策
        (一)准确把握龙井村文化根脉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特征
        (二)合理引导东道主社区成员的价值偏好
        (三)运用“互联网+旅游”提高东道主社区识别市场需求信息的能力
        (四)培养复合型社区精英
        (五)板块式发展特色经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附件
    附件1 访谈对象信息表
    附件2 半结构访谈提纲
    附件3 部分访谈录音整理

(9)黔北地区浅层龙马溪组页岩含气性及其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页岩孔隙发育特征
        1.2.2 页岩原生水特征
        1.2.3 页岩含气性模型
        1.2.4 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第2章 黔北地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
    2.2 沉积-构造演化及构造特征
        2.2.1 沉积-构造演化
        2.2.2 构造发育特征
    2.3 地层发育特征
    2.4 页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2.5 研究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
第3章 页岩地球化学和储集物性特征
    3.1 样品与实验方法
        3.1.1 样品概况
        3.1.2 实验方法
    3.2 页岩TOC含量与成熟度
        3.2.1 页岩TOC含量
        3.2.2 有机质成熟度
    3.3 页岩矿物组成与脆性指数
        3.3.1 页岩矿物组成
        3.3.2 页岩脆性特征
    3.4 页岩孔隙特征与控制因素
        3.4.1 孔隙类型
        3.4.2 页岩孔隙度与主控因素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页岩原生水的赋存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4.1 样品与实验方法
        4.1.1 样品
        4.1.2 实验及计算方法
    4.2 页岩含水性及控制因素
        4.2.1 页岩原生水含量及其控制因素
        4.2.2 页岩含水饱和度及其控制因素
    4.3 页岩孔隙结构及其控制因素
        4.3.1 低压N_2吸附与孔隙分布
        4.3.2 低压CO_2吸附与孔隙分布
        4.3.3 页岩孔隙结构控制因素
    4.4 原生水在页岩孔隙中的分布与赋存
        4.4.1 原生水在孔隙中的分布特征
        4.4.2 原生水在孔隙中的赋存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页岩原地气量与含气性评价
    5.1 页岩含气量的现场测试与原地气量评价
        5.1.1 仪器及方法
        5.1.2 页岩的原地气量
    5.2 页岩气的地球化学特征
        5.2.1 气体成分与碳同位素测试
        5.2.2 页岩解吸气组分、碳同位素特征
    5.3 页岩的含气性评价
        5.3.1 页岩游离气量与吸附气量计算
        5.3.2 页岩含气性特征
        5.3.3 页岩解吸气与气体赋存状态的关系
    5.4 页岩高压甲烷吸附实验与甲烷吸附容量
        5.4.1 样品与方法
        5.4.2 干燥和含水页岩样品吸附性能对比
        5.4.3 页岩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
    5.5 两种方法页岩的含气性数据对比
        5.5.1 含水页岩的高压吸附数据与页岩吸附气量
        5.5.2 干燥页岩的高压吸附数据与页岩吸附气量
        5.5.3 两种方法吸附气量误差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页岩原地气量与含气性的影响因素
    6.1 页岩有机质与矿物组成对含气性的影响
        6.1.1 TOC含量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
        6.1.2 矿物组分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
    6.2 储集物性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
        6.2.1 孔隙度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
        6.2.2 孔隙结构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
    6.3 页岩含水性对含气性的影响
        6.3.1 原生水含量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
        6.3.2 含水饱和度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
    6.4 保存条件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
        6.4.1 区域构造演化和构造特征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
        6.4.2 顶底板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
        6.4.3 对浅层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意义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和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甘蓝型油菜矮秆新品系DW871生态适应性差异及株高基因初步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油菜综述
    1.2 油菜的应用价值
    1.3 油菜生态适应性研究
        1.3.1 油菜生态适应性研究进展
        1.3.2 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
    1.4 油菜株高研究进展
        1.4.1 油菜株高研究概况
        1.4.2 油菜株高对产量的影响
        1.4.3 油菜株高对品质的影响
        1.4.4 油菜株高对收获指数的影响
    1.5 矮秆油菜研究进展
        1.5.1 矮秆油菜研究概况
        1.5.2 矮秆油菜基因定位
    1.6 研究油菜株高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甘蓝型油菜矮秆新品系DW871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点概况
        2.1.3 试验设计
        2.1.4 测定指标与统计方法
    2.2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DW871生育期在不同试点的差异
        2.3.2 DW871农艺性状在不同试点表现
        2.3.3 DW871经济性状在不同试点表现
        2.3.4 DW871种子品质在不同试点表现
        2.3.5 DW871收获指数在不同试点表现
        2.3.6 DW871性状与油研50差异比较
        2.3.7 DW871各性状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
    2.4 结论
    2.5 讨论
        2.5.1 不同试点下新品系DW871适应性
        2.5.2 环境因子对新品系DW871性状的影响
第三章 DW871株高性状基因的初步定位
    3.1 试验方法
        3.1.1 株高(矮秆,高秆)基因池构建
        3.1.2 测序文库构建
        3.1.3 欧氏距离方法
        3.1.4 检测多态性位点
        3.1.5 注释候选区域内基因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测序数据统计与评估
        3.2.2 多态性位点检测与注释
        3.2.3 关联分析
        3.2.4 候选区域的功能注释
    3.3 结论
    3.4 讨论
第四章 研究总论及研究展望
    4.1 研究总论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一)发表的文章
    (二)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DW DM技术的发展及在贵州省应用前景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二代测序和iSNVs分析研究抗病毒治疗感染者HIV准种多态性[D]. 张媛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贵州罗甸玉矿床成因研究[D]. 黄勇.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3]西南黄壤辣椒-白菜轮作系统的镁营养调控与品质效应[D]. 卢明. 西南大学, 2021
  • [4]刺梨果渣的营养、保健成分及利用价值评价[J]. 周禹佳,樊卫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07)
  • [5]基于C-Plan技术的贵州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规划研究[D]. 杨朝辉. 贵州大学, 2020(01)
  • [6]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农艺节水机制及技术研究[D]. 张紧紧.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7]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研究[D]. 陈磊.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8]民族旅游中东道主社区节日展演的真实性研究 ——以贵州布依族龙井村为例[D]. 邓淑予.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9]黔北地区浅层龙马溪组页岩含气性及其控制因素[D]. 孙健.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7)
  • [10]甘蓝型油菜矮秆新品系DW871生态适应性差异及株高基因初步定位研究[D]. 李盼.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DW DM技术在贵州省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