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西南地区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探讨论文_李泓辰

论我国西南地区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探讨论文_李泓辰

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 重庆 408000

摘要:我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多山地的区域,山体地质灾害频发,给当地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其中边坡灾害成为仅次于地震的第二大地质灾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西部大开发的扎实稳步推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必然带来大量需要解决的边坡工程问题。基于此,本文就我国西南重庆地区某大楼周边边坡治理为例,对边坡支护技术概况、意义、施工技术、质量保障措施、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建筑工程;边坡支护;施工技术;稳定性

1工程概况

本边坡工程包括锚拉式桩板挡墙、板肋式锚杆挡墙、重力式挡墙以及格构式锚钉支护工程。a~b/A~D,段边坡最高约8~17m,位于场地东侧,边坡顶为消防车道,消防回车场,设计高程382.30m,边坡脚设计高程362.10,边坡为岩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属二级,属于高切坡;D~E段边坡最高约10~18m,位于场地南侧,边坡顶绿化,设计高程382.30m,边坡脚设计高程362.10,边坡为岩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属一级,属于高切坡;1~3段边坡最高约7.7m,边坡顶梯道设计高程362.10m,边坡脚设计高程355.45m,岩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属二级;其余各段边坡高度约1.0~3.0m,为岩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属二级;边坡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2地质水文和地形简介

2.1气象及水文

气象:本工程场地位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丘陵气候特点,无霜降期,湿度大,日照少,云雾多,秋多绵雨。据相关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6℃~18℃,极端最低气温-5.3℃,极端最高气温达43.5℃。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mm以上,雨量分配不均,年最大降雨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5%。水文:工程距离长江约2Km,场地设计最低环境标高351.55m,高出三峡最高水位178m,长江水位对本工程无影响。勘查期长江水位约155m左右。

2.2地形地貌

该区域为丘陵剥蚀地貌,斜坡地形,场区地形总体趋势由东向西倾斜,场内经人工改造较平缓,形成多道挡墙。场区地面高程在352m至392m,相对高差40m,地形坡度在0~89°之间。

2.3地质构造

场地在地质构造上位于珍溪场向斜南端的西翼,场地东侧陡坎见基岩出露。通过基岩露头观测,场区地层为单斜岩层,产状340°∠19°,构造裂隙不发育,场区末发现断层通过,场地地质构造简单。岩层层面平直光滑,局部充填泥质或泥夹岩屑,岩层层面结合程度很差,为软弱结构面。根据场区基岩出露处测量,场地基岩中发育两组构造裂隙:①裂隙1:160°∠65°,微张,泥质充填,裂面平直光滑,附褐黄色泥质薄膜,间距2~3m,张开5~8mm,延伸长1.5~4.5m,属硬性结构面,结合程度差;②裂隙2:240°∠82°,微张,微张,泥质充填,裂面平直光滑,附褐黄色泥质薄膜,间距3~5m,延伸长0.40~1.30m,张开2~6mm;属硬性结构面,结合程度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地层岩性

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揭露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坡残积层(Q4dl+el)和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地层。

3案例中的几种支护形式

3.1锚杆式挡土墙

指的是由钢筋混凝土板和锚杆组成,依靠锚固在岩土层内的锚杆的水平拉力以承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为便于立柱和挡板安装,大多采用竖直墙面。立柱间距2.5至3.5m,每根立柱视其高布置2至3根锚杆,锚杆的位置应尽量使立柱受弯分布均匀。锚杆一般水平向下倾斜10°至45°,并使锚杆长度尽可能短。锚杆的有效锚固长度在岩层中一般不小于4 m,在稳定土层内,应有9至10m。锚孔内灌以膨胀水泥砂浆;锚孔口与墙面间一段锚杆采用沥青包扎防锈。挡墙分级设置时,每级高度不大于6m,两级之间留有1至2m的平台,以利施工操作和安全。

3.2板肋式锚杆挡墙

本工程包含板肋式锚杆挡墙2段,其中2~3段锚杆挡墙长5米,均高6.65米,a~b段锚杆挡墙长23米,均高7.9米。2~3段边坡锚杆采用2 22,孔径110mm,各根锚杆水平间距2.5米,竖向间距2.1米。肋柱尺寸300mm*400mm,柱间为150mm厚的喷射砼面板。a~b段边坡锚杆采用2 25,孔径110mm,各根锚杆水平间距2.5米,竖向间距2.5米。肋柱尺寸300mm*400mm,柱间为150mm厚的喷射砼面板。同样采取逆作法施工,挖方垂直高度由上至下每次按3米或锚孔竖向间距进行,开挖一段支护一段后再开挖、再支护。每垂直高度3米或锚孔间距具体步骤:施工准备→施工放线→开挖边坡→清理边坡→锚孔定位及钻孔→清孔→锚杆就位→灌浆→扎钢筋,支模板→肋柱及面板砼浇筑→养护,然后进行下一循环的施工。

3.3格构式锚钉支护施工

本工程菱形格构式锚钉边坡支护的长度约为37米,坡率约为0.65(坡度依据设计上下边坡线及高程计算),格构梁断面250mm*300mm,上冠梁断面250mm*300mm,下冠梁断面250mm*400mm,格构梁均采用C30混凝土浇筑,每隔30m设置伸缩缝一道。锚钉为1 12砂浆锚钉,入射角均为15°,锚钉长度5.5米,间距2m*2m呈菱形布置,并且护坡顶设排水沟,排出坡顶地表水。

3.4重力式挡墙施工

本工程重力式挡墙分为3段,其中1~2段挡墙长17.7米,高度2.8米~7.65米,采用C20砼进行基础换填,换填深度≥2米;4~6段挡墙长16米,高2米~3.8米;4~5段挡墙长17米,高5.05米~6米,采用砂石土进行地基换填,换填深度超过3米;DQ2挡墙高度2.15m,重力式挡墙采用C20片石砼浇筑。

4质量保障措施

4.1制度保证措施

通过质量会诊制、挂牌施工管理制、奖惩制度、交底制度、三检制度、成品保护制度等措施进行制度保证。

4.2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全体技术、质量人员在主任工程师的领导下,熟悉图纸,领会图纸设计意图,发现问题并进行汇报工作,作好图纸会审,与设计单位共同做好会审和设计变更洽商。同时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交底,并通过分次交底会,即口头又书面向操作人员交底,让操作人员对自己要完成的项目事先心中有数。

4.3施工过程控制措施

采取重点、抓关键的原则,对每个重点分项工程都要坚持高标准、出精品的原则。施工过程中,对于质量通病、特殊过程、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组织QC小组活动,运用TQC管理办法、统计技术,对施工的整个过程予以监控,确保施工质量。

4.4施工人员保证措施

劳务公司的工程技术、质量检查人员纳入经理部管理系统,并由经理部统一管理指挥。人员必须经过考核,持证上岗,确保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符合要求。为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对质量奖罚作出具体规定,并向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奖罚交底。

4.5材料保证措施

技术人员必须及时提供规格、型号、数量、材质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材料计划。材料进场,向材料部提供“三证”,需复试的必须提供复试报告,并邀请技术、质量、监理共同验收。

4.6文件、信息等资讯保证措施

项目部做好资讯渠道的通畅,增加施工各种软件的应用,同时做好硬件的维护工作。对施工图纸严格管理,保证施工图纸有效受控,并做好施工图纸技术变更洽商的签证工作。

参考文献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2]《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论文作者:李泓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

标签:;  ;  ;  ;  ;  ;  ;  ;  

论我国西南地区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探讨论文_李泓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