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护理效果情况。由于该疾病特点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上都产生了不同程度上的伤害,给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均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和不便。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负面心理会产生极大的对抗性,从而降低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并且不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治疗,我院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有效改善患者负面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自信心,同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起到确切的作用。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不良心理状态;心理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5-0001-02
王艳明[1]等研究得出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以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近年来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心理护理干预的报道层出不穷,现综述如下。
1.系统性红斑狼疮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女性居多,由于女性天生内心细腻丰富,而该病迁延不愈,所以容易造成心理上更大负担。临床工作中,护士通过细微地观察病情,感受及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应用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1 杨意念等[2]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确诊SLE女性患者共84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下降,同时研究也发现,通过积极有效的临床药物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SLEDAI评分均有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而治疗后的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积极的心理干预,除了能有效的控制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还对其基础疾病有显著的帮助,使其更好的达到临床缓解,减轻身体痛苦,减少经济费用。刘勇华等[3]认为临床护理时要求医务人员在日常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病人心理状况予以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使病人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降低病活动程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1.2 首次诊断SLE
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总体上相对缺乏。通过调查进行有计划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按需供给”使患者及家属均能了解并正确面对疾病,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4]。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其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要低于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由于自身的认知范围有限,常常擅自停药或轻信他人改服偏方,导致病情反复,从而动摇了治疗的决心,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5]。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后药物依从性及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王丽[6]经过抗药心理分析和护理后用药依从率要高,研究组治疗整体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分析患者的个人状况,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其意识到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用药自觉性及用药配合度,改善患者的病情。病程长对患者心理倾向负面影响示显而易见的,长期治疗和大量皮质激素的使用,使患者长期受到多种并发症的威胁,更易出现多种心理障碍[7]。
1.3 心理干预不但对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有利,同时也对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胡莎莎等[8]研究显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小儿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提升治疗疗效,值得广泛推广。
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2.1 抗药心理
王丽[6]对86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抗药心理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大部分属于年纪较轻的女性群体,患病后有些患者面部区域产生红斑,接受激素治疗后容易导致体型出现改变,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药物副作用,对药物产生过敏,进而引发抗药性;患者患病后容易出现悲观心理,缺乏信心。
2.2 焦虑、抑郁
宋芬等[9]研究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
2.3 多疑和自卑
患者以15~35岁的女性为主,当SLE患者出现面部红斑,或者因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会引起体态变化,如满月脸,水肿,脱发,长胡须,水牛背等[10]。
2.4 孤独和绝望
长期患病造成患者的躯体功能和行为能力减弱,不能正常工作,由于脱离了原来的社会群体,缺乏家人、亲人、朋友的关心,患者常会感到孤独。并且我国LN血液透析患者大多数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不高,患者及其家属常对疾病了解较少[11]。
2.5 依赖和偏执
许多患者在生活上和心理上非常被动,过度地依赖于医生、护士和家人,并且有些患者常常情绪变化大,以自我为中心,固执、易冲动,不听取他人意见,不遵医嘱,不愿与医生、护士及家人配合。降低了其生活质量和治疗的依从性,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恢复[11-12]。
3.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热情、平等的对待每一位患者,入院时行自我介绍并介绍科室环境、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及科室环境等。
3.2 开展优质护理,创建温馨病房。
3.2.1病室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创造舒适、安全、洁净,并且具有色彩美,音乐美的病室环境,使患者放松心情。
3.2.2做好优质服务。采取责任包干制护理,实行APN排班,责任护士掌握“病人十知道”,各项护理措施具有针对性。护士长掌握病房“九知道”。
3.3 个体化护理与健康教育
姚丽英等[13]对患者的具体心理问题,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并遵循询证护理模式,使优质服务做到高度个体化。李双玉等[14]研究结果发现加强对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焦虑伴抑郁症状的认识。付霞[15]研究结果表明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中加入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克服各种负面情绪[16]。
3.4 积极心理学
白璐等[17]研究得出结论: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资本的开发和研究,挖掘患者的积极力量,克服因疾病产生的种种不适合压力,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疾病治疗。白璐等[18]研究结果显示心理资本干预对病人的抑郁状态有较持续的积极作用。
3.5 社会及家庭支持系统
杨薇等[19]研究显示SLE患者主观幸福感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社会支持可以为患者提供物质、信息和情感支持,减少与压力有关的负面情绪和体验,改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
3.6 重视护士的心理健康、心理护理意识
由于人员配置的不足,长期负荷工作,大量的业务学习及考试,护士更趋向于机械的完成本职工作,这不仅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也严重影响护士心理护理意识,不利于对患者行心理护理。护士的健康直接影响到护士的工作质量,只有心理健康的护士才能有充沛的精力、细心、精心、耐心、热心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整体的护理工作[20]。樊春萍[20]认为一是医院要建立合理的排班制度,二是应密切关注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三是有关部门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护理工作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四是积极满足护士继续教育需求。
总之,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只能靠药物来缓解,并且大多长期使用激素,很容易出现心理或精神上的问题。心理护理干预能解除SLE患者的心理障碍,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使之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处于最佳的治疗状态,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21]。
【参考文献】
[1]王艳明,姚建玲,陈成妹,王卓龙.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6):126-128.
[2]杨意念,唐陆秀,钱华英,汤一君,袁园.心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0):130-131.
[3]刘勇华,曾玲玲.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焦虑抑郁与疾病状态相关性研究[J].齐鲁医学杂志,2015,03(30):351-352+355.
[4]史夷,陈凤芬.首次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2016,10,153-154.
[5]徐国光.系统性红斑狼疮心理健康分析及健康教育对策[J].重症医学,2015,39(9):1166-1167
[6]王丽.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抗药心理以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稿,2016,16(52):255-260.
[7]润萍,周晓鸿.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74例生存质量调查[J].临床皮肤科医学,2012,41(11):655-657.
[8]胡莎莎.小儿狼疮性肾炎的心理护理干预[J].医学临床专集,2016,495-496.
[9]宋芬,黄爱玲.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35(20):3099-3101.
[10]李虹,张铭光,郭月瑜.狼疮性肾炎患者激素治疗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华西医学,1999,14(3):329.
[11]累颜瑛,熊钰.狼疮性肾炎行血液透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护理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7,06(23):54-56.
[12]王伟.敌意心理—不容忽视的警察职业心理疾病([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9,9(5).
[13]姚丽英,郭粉莲,董慧娟,梁巍,刘清香.心理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2006,6(6):2-5.
[14]李双玉,王华.系统性红斑狼疮初诊女性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心理干预[J].现代医药卫生,2017,5(33):763-765.
[15]付霞.健康教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31):6481-6484.
[16]唐秋玲,万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2016,11:10-11.
[17]白璐,宋旭红,徐世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健康人群心理资本特点比较分析[J].临床医药时实践,2015,24(2):83-85.
[18]白璐,宋旭红.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抑郁状态的心理干预研究[J].全科护理,2015,13(15):1407-1409.
[19]杨薇,李艳芳,王彬彬,胡刚明.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者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相关性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0):713-714.
[20]樊春萍.护士心理健康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中医药,2013,25:99-100.
[21]潘玉嫦.心理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8,7(5):45-47.
论文作者:马欣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系统性红斑狼疮论文; 护士论文; 疾病论文; 状态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