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安居区观音小学 遂宁 629000)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课堂;教学方法
【摘 要】:提高小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需要老师针对学生特点,实施有效教学方法,达到课堂高兴氛围,并使学生乐于学。
研究表明: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往往是凭直觉,而不是理性的分析。由于这种认知倾向,在课堂上的表现,就只对感兴趣的内容听得津津有味;而对那些自己认为索然无趣的东西,心不在焉,甚至可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或者是课堂上对老师讲的内容,先是觉得新奇有趣,而随着课堂时间的推移,这种猎奇式的兴趣便逐渐淡化,最后归于消失,常常是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气喘吁吁,学生却收获甚微。如果把这些现象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强制听课,那么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一节课下来又苦又累,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如果老师能有效地提高课堂兴趣,就可以在教学中能够让孩子们对学习产生乐趣,对孩子们来说,学习就会变成了愉快的一件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兴趣要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以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为基础,以个体原有的数学水平为起点,逐步耐心地进行。
一、注重语言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在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之前,我们已经将普通话训练好了,为了让学生对教师的语言产生愿听的本能,教师就须注重语言的发挥。
想让小学生数学课堂生动一点,就要求教学语言要富有吸引力。教师在教学中力应求表达语言生动、形象、带有强烈情感。对于孩子的进步则给予鼓励赞扬。就连学生发言的评价,也注意措辞和语气。一定要避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否定评价和对学生有伤害的评语。否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以破坏整节课的兴趣。教学中努力做到活泼多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进行游戏和比赛,体验学习乐趣。
游戏和玩乐,是小学生的天性。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与知识内容相关的游戏活动,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我就经常在教学中采用做游戏和比赛的形式这一教学手段,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最好要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新知识,并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和愉快的体验。同时,要多鼓励少批评,给学生自信。这样他们就会乐意参与此活动,并不断的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使教学过程适合本班的学生,那在了解学生这一环节上多下工夫,让自己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吸引学生学习,这便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前奏。
小学生个性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很差,注意力又极易分散。在课堂上,有时要玩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有时又不注意的去摸摸同学的头。可以说,小学生注意力集中很短,时间一久,马上会提不起精神和兴趣。所以,教师就要在备课时充分备好知识的同时备好学生。以最简洁简短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把知识点讲清楚,准确无误地抓住中心,突出难点,突破重点,使学生产生顿悟,不给学生思维带来模糊的成分。使学生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内完成新课教学。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在课堂中节省下来的时间就让学生在练习中心学、竞争中学、游戏中学。
四、让课堂灵活多变,提高氛围。
在课堂中,突发情况较多,老师如果按照预先设定的教学环节按部就班,那会让整个课堂枯燥无味,老师的思维灵活多变,才能让学生思维多向发展。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喜好来进行备课,教师还应保持和学生一样的童真,尽可能地把教学环节设置成一个故事或一个游戏来进行,将知识点贯穿于其中,增强课堂乐趣。例如:叫学生看黑板,没人回应,那老师可以改变语言,“请同学们看灰板”,这时候,学生会觉得词语新颖,调动起课堂的气氛,让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回到了黑板上了。
五、贴近生活、体验学习成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地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结合生活经验编题,培养学生编题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积极的作用。对不同学生的思维成果,都给予肯定或表扬。这样既促进了学生之间互助互学,又使大家尝试到了成功的乐趣,学习兴趣也随之得到了巩固。在练习的编排上,也是尽量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并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来定,对于容易的题目,叫学习能力较一般的学生进行回答,对于较难的题目则要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进行回答,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表扬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体验成功,学习信心就会提高,就能让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生活,由现实生活中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草药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同一教学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我认为,教学固然要因材施教,但是应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下面,我就这一理念来谈谈我在教学中的设计。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这一课中,我对教材和学情做了如下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数的认识以及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人民币是学生经常接触的,且现代学生经常自己买东西,对人民币已经有了深刻认识,那我就可以设定一个场景,老师作为售货员,学生当顾客来让学生认识人民币,这样便会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提倡所学数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我将本课设计为一个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能够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星级教案与作业新设计》.河北教育出版社.
《四川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论文作者:罗崇福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3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0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数学论文; 兴趣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生论文; 这一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3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