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汉源县清溪镇中小学 625301
摘 要:情感教学对促进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十分重要。小学语文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感去打动学生,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本文通过对情感教学的概念以及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了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教育 策略
语文教学是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相互融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准确地领悟文章的思想情感,把握作者情感脉搏,引领学生融入到文章中去,而不是肤浅地停留在枯燥的文字上。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更注重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一、情感教学的内涵
1.情感教学的概念。情感是一个人对现实世界的发展是否符合自身的需求而形成的一种体验,其凸显的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人类文明的升华、凝聚与内化,是衡量个人与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而情感教育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在思想领域内发生情感变化,产生新的思想、形成新的情感特质的一种过程。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社会主义道德、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文化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尊重学生情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使学生在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思想素质得到提高,情感素质得到升华。
2.情感教学的原因和作用。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感能够驱使小学生积极动手,提高学习效率。当学生遇到一些新奇的现象,或者听到一些动听的故事时,就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好奇心理,迫使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开内心的疑惑。当疑惑被自己解开后,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因此,这些积极的思想情感就成为他们探求事物的内在动力。
根据情感规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1)重视学生的理智感和思想情感特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的理智感和思想情感特征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教学目标,并且积极乐观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2)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与教师之间一种相互接受、相互理解的过程。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理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3)重视情感教学的目标。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以知识为本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培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1.充分挖掘教材,把握情感因素。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情感。在小学课文中,无论是长篇华文,还是优美的诗歌,都是教师进行情感教育的很好素材,是对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教学的载体。小学语文课本内容丰富,包括祖国和民族情感、生活、亲情友情、自然科学、名人伟人的品格等。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文章来确定不同的思想情感,从而做到有效地、有针对性地教学。有些课文可以对比来加深印象;有些可以抓住人物的性格、语言、动作等,使人物的精神饱满起来;还有些课文,教师可以把握景点的特征,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对语文的喜爱之情。
2.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情。小学生的情感一般很容易受到老师的影响,并且也容易受到课文中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感染。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内心情感,增强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挖掘小学生情感。小学语文课本都是根据小学生情感和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编写的,其中包含着一些丰富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能够使小学生感悟和体验作者的情感,做到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2)营造情境,表达情意。营造一个让老师和学生情感相融的情境是很重要的。
3.体验情感,领悟感情。小学语文课文源于生活,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几乎每一篇都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在《乌鸦喝水》一文中,通过亲自实验,让学生体会瓶子里的水在什么时候能够溢出来,然后得出结论,乌鸦能否喝到水也是有条件的。通过对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当遇到困难时,要多动脑筋多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就实现了语文的学习目的,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4.增进师生关系,加强情感体验。(1)尊重学生。传统的教育中,教师喜欢给学生增加困难、刁难学生,甚至还给学生取绰号,其结果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事实表明,学生在受到别人的尊重时,也会去尊重别人。所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2)关怀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是学生在走向社会前知道怎样去关怀别人的起源。关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要想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要拉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感情。因而,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学生情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真实情感去体验文章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宋军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2012。
[2]卢佳美 对教材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策略[J].心理科学,2011。
论文作者:张永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1月总第24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情感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思想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课文论文; 小学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11月总第24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