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历史意识与辩证方法论文_卢晨昊

中国梦的历史意识与辩证方法论文_卢晨昊

卢晨昊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中国梦既然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产物,那么就必须带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色彩。要想对什么是中国梦、怎么样实现中国梦研究透彻,就必须从中国梦的根本出发,也就是其理论来源,中国梦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就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是科学的思想,有其特定的方法论和基本特征。而也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对中国梦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最根本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才能是中国梦的实现道路走向正确的方向。

[关键词]中国梦;历史意识;辩证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唯物史观在中国梦思想中也处处可见,因此中国梦思想拥有着深厚的哲学底蕴,而中国梦的历史性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思想上。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论述中国梦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的形成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会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而中国梦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意识势必会促进当前社会主义的发展。

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的时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生产力的状态,这是当时的社会存在,这样一种落后的生产力,一种国破家亡的社会形态势必决定了当时无数志士仁人走技术改革,制度改革,革命,文化变革等一系列的救亡图存道路,他们渴望民族独立的中国梦是当时的一种社会意识。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之时,面临国家已经独立,当时当时的社会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完成社会主义三个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必然趋势,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反过来有促进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人对工业化现代化的思想至始至终没有变过,渴望国富民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理念也一直没有抛弃过,但是对于不同时代的生产力状况,以及生产力变革,中国梦的思想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毛泽东同志曾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中国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种种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四个现代化”思想还未成熟,还很遥远,因此,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则将现代化思想中国化,转换为“三步走”战略,这也是由当时的生产力决定的,到现在的习总书记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更是充分体现了中国梦的历史意义。

在中国梦的实现道路中,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决定的中国梦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这也是同社会主义本质相一致的。

中国梦作为一种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来源于百年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积累于百年来中国的发展史,同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生产力推动和社会进步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目前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航天、国防军事、综合国力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民的医疗水平,社会保障水准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基本已经达到前“两步走”的战略历程。所以,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出我们要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变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到2020年如期建成小康社会。这也表明,中国梦的提出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飞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人民群众的历史观

在《神圣家族》中,恩格斯很早就提出了历史的主体是人的观点,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非常重要的观点。[1]在恩格斯对历史的研究过程当中,以“合力论”说明了人的活动和历史规律之间的关系。在合力论当中,恩格斯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阐释,第一历史是人们创造的,但是历史规律是不会随着人意志的改变而改变,但是另一方面人的意志会对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体,必然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要实现社会的进步,必须要紧紧依靠中国人民,依赖群众,信任群众,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在2012年11月15日,率领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媒体见面时,就已经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曾对大家说道: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坚的优秀文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梦的人民群众历史观。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在2013年12月3日下午的中央政治局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方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的时候,习近平指出,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对马克思的经典原著进行严读,努力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全面提高战略思维、综合决策、驾驭全局等各方面的能力,重点是带领人民群众去书写改革开放历史的新篇章。与此同时,习近平着重强调,要熟悉掌握学习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改革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面升华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在马克思早期的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导言中,马克思以宗教对人性的泯灭为切入口,把对宗教的批判作为一切其他的批判的前提条件,旨在批判宗教其实就是为了突显人民幸福,这充分彰显了马克思的人性思想。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的最新成果,与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人性观思想一脉相承。并依托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实际发展情况,对马克思人性观思想有了新的发展。

马克思在导言中曾这样叙述到:即使我否定了敷粉的发辫,我还是要同没有敷粉的发辫打交道。[2]认为从历史发展的长河看,封建阶级,资产阶级通过对人性的泯灭,和剥削来攫取一定的物质利益,而这种物质利益的牺牲代价则是人性,但是要想改变这种社会状态,否定,批判剥削行为的根本方法就是将人性,人的本质贯穿于历史的发展中,以人性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而在中国梦中,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中,绝不对以牺牲人性来换取物质利益的发展,相反,中国梦是人民幸福之梦,中国梦能不能实现,中国梦好不好,中国梦怎么样才叫做实现恰恰就是以目前人民的生活状态来衡量的。只有人民生活水平好了,中国梦才能称之为中国梦。

中国梦,实话说就是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于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国,我们该怎么建设中国凝聚起来最精华的思想,是中国人民百年来经过探索,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的奋斗这样反复的过程中凝聚而来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深入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方向,人民的具体生活水平,包括医疗的水平,收入的水平,社会保障的水平等等都在中国梦思想中做出了详细的阐述。特别是近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则更是在中国努力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对中国每一位老百姓的关心,人性观在中国梦中随处可见。

此外,习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及,中国梦不仅仅是物质上人民的生活幸福,更是应该建设一个丰富的精神家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建设,因此,现在的中国梦已经具体到每一个人无论是生活上的需求,还是精神上的满足,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人本关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论文作者:卢晨昊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中国梦的历史意识与辩证方法论文_卢晨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