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土建施工当中,对于建筑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在这些影响因素当中,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就是其中之一,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土建工程项目的质量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为了对于土建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有所保障,就一定要注重桩基础的施工建设,从而为土建项目的整体质量提高基础性的保障。下面本文就以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
1 引言
如今,越来越多的建筑由于高度和体量较大,或所处位置的地质原因,而采用桩基础,以此来提高基础承载能力,满足建筑施工与使用要求。为保证桩基施工,不同工程需根据桩基础类型与现场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技术。
2 桩基础技术的概述
桩基础技术就是在施工中使用一种有集装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组成的地基土体结构处理的施工技术,根据桩基础类型可分为低承台桩基础施工技术和高承台桩基础施工技术。桩基础技术具有承载力大,稳定性强,施工后沉降量小,抗震效果好,在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桩基技术施工过程中,该技术运用到了承台,能改变地基土体中持力层的结构,进而提升地基的承载力,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在桩基的处理,能够有效避免建筑物倾斜和沉降。
3 桩基础技术的应用
3.1 施工前准备
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防止对桩基的正常施工造成影响,其次,在进行施工原材料的选购时,应当安排专人负责该项工作,采购原材料时,不仅需要重视原材料的质量,同时还需要重视材料的价格。在完成采购之后,就是对于原材料的存储,存储工作也应当安排专人负责,为了确保原材料在投入使用之前质量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首先需要将这些材料按照不同的种类进行分类存放,这样一来,不仅会方便在后期施工过程当中对于所需材料的取用,还能够更好的进行管理,防止材料的丢失。最后就是要在施工之前进行对地基岩土层的勘察工作。在进行勘察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主要会用到以下这两种方法,分别是人工钻孔地基基坑勘察技术还有天然地基基坑勘查技术。
3.2 桩基础尺寸的选择
桩基是整个建筑物的基础,需要具备一定的承载力,而要想让桩基拥有更大的承载力,就需要加大桩基础的尺寸。桩基础尺寸的增加必然会增加施工成本,基于成本考虑,在选择桩基尺寸时应从经济性、实用性等多方面着手,从而保障工程质量。另外,在桩基施工中,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尽量采用静压式的预制桩,这种成桩方式环境污染小,施工操作简单、安全。
3.3 做好桩基础施工中防护工作
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当中,地基的开挖建设时每一项工程当中都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是在进行地基开挖施工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就会对于周围的环境以及建筑的结构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而为了能够尽量减少对于周边的影响,在进行地基的施工建设过程当中,对于支护技术的应用则变得非常重要,而要应用支护技术,第一点就是要依据相关参数计算得来的结果,不断的进行对支护方法的优化,最终选用一种最为适合的支护方式。第二,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选择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地基开挖方法,避免在进行挖掘的过程当中土层出现坍塌,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3.4 混凝土灌注
首先要安装导管,在安装导管的过程中,需在接头部位加设橡胶垫圈,以保证接头处的密封性,孔底处导管要和孔底保持300~500mm的距离,以免堵塞,将导管安装好,并检查无误后,即可开始混凝土的灌注。在第一次投料时,需使用混凝土球把料斗的下口封堵住,同时将1.8m3以上混凝土倾倒进料斗当中,促使料斗中的混凝土可以快速下落,使孔中的泥浆完全排出到桩孔以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灌注时,导管口应始终处于混凝土液面以下1.5m处。灌注时使用的混凝土应严格按照经试验确定的配合比进行搅拌配制,完成拌和的混凝土应具有良好流动性与和易性,坍落度严格按照160~220mm的范围控制。对桩头处进行灌注时,应对导管在混凝土液面当中的实际埋设长度进行计算,确定相应的投料量,以保证桩基的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的灌注应一次性完成,中途不允许间断,在实际的灌注施工中必须做好相关记录,现场技术人员应随时对泥浆的比重进行检测,以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3.5 断桩的处理
断桩是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中常遇到的问题,而引起断桩的原因也是多方面,如,桩倾斜过大会造成断桩,桩倾斜过大会造成桩面受力不均,部分桩面受力过大就会出现断桩。因此,在桩基础技术施工中,要克服断桩的出现。首先,做好桩基设计,确保桩基承载力符合工程施工要求;其次,做好测量工作,以科学的测量数据为依据,设置好桩位,如果发现桩距较小时,可以先用钻孔机钻孔,然后再植桩、沉降。再者,在发现桩倾斜时,要根据桩倾斜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处理,桩身倾斜,但未断裂的情况可采用局部开挖后用千斤顶纠偏复合位法处理,将倾斜的桩纠正。在发现断桩后,如果能够提出钢筋笼,要迅速提出孔外,然后用冲击钻重新钻孔,将孔内的杂物清除干净后下钢筋笼,再重新灌桩;如果断桩位置处于距地表5m以内,可以在断桩位置附近重新开挖至断桩位置,清理桩表面,然后重新浇筑混凝土。
4 桩基础技术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4.1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目前来看,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大多是农民,其文化水平较低,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固定的施工经验,而不同的工程项目,其施工要求也会不同,这种经验性施工必然会给施工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想发挥桩基础技术的作用,施工单位有必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将桩基础技术告知施工作业人员,使其掌握规范的施工技术,能够按照技术操作要求来施工,进而提高施工的规范性,提高施工质量。
4.2 选择合适桩基础类型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时,要选择合适桩基础类型,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而且能降低成本。根据因地制宜原则,评估选择何种桩基础技术,分析施工环境土壤及水文等情况,以此为根据选择合适桩基础类型,施工时要评估此地质结构是否会发生自然灾害,分析周边建筑和地下管道是否会对施工造成不良影响,以此提高整体作业的工程质量。
4.3 施工要符合设计的要求
工程设计要求有对工程桩的管理和对施工进度的分析,其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在施工前期就已经开始,对后续工程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整体工程建筑的基础工作。所以,加强对工程合理判断,可以更好的控制工程的施工进度。
5 结束语
综上,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着显著的作用,加大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障工程质量。基于桩基础技术的作用,施工单位要深入桩基础技术研究,加大技术交底,严格按照桩基础技术来施工,进而建设出高质量的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 初月朗.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8(08):174-175.
[2] 樊庆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4):222.
[3] 尹晓凡.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8):33.
[4] 童元.试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36):12-13.
[5] 赵景乐.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实践[J].建材与装饰,2018(34):21-22.
论文作者:杨志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桩基础论文; 桩基论文; 技术论文; 土建论文; 混凝土论文; 地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