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史学_毛泽东论文

毛泽东与史学_毛泽东论文

毛泽东与史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学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也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尽管毛泽东一生没有大部头的史学著作,但深厚的史学功底和丰富的革命实践,使得毛泽东能够超出一般的历史学家,从宏观的角度更真切的领悟历史的规律,更准确的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势。他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历史观,对于今天的历史科学研究,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史学启蒙

毛泽东从8岁起进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到13岁,毛泽东开始读《春秋》、《左传》、《纲鉴易知录》,由此而获得较为系统的中国历史知识。此外,少年毛泽东获取历史知识的另一重要途径是在中国民间流行的通俗历史小说。《岳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等都是他喜爱的读物。毛泽东18岁那年,考取了湖南省立第一中学。他从一个教员那里得到了一部《御批通鉴辑览》。这部书给毛泽东印象极为深刻。

毛泽东读书善于动脑筋、独立思考。如,他在读旧小说时,发现其中人物都是勇士、官员或文人学士,而没有农民当主角。他经过思考分析,得出结论:这些人都是人民的统治者,是不必去种地的,他们拥有并控制土地,迫使农民替他们耕作。

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中学读书期间,曾写有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该文得到阅卷老师的高度赞赏。文章立论新颖。作者从商鞅徙木立信这一历史事件中,经过分析认为,中国几千年来民智不开发、国民愚昧是中国不能振兴的根源。因此,欲救中国必须首先开启民智。此时的毛泽东年仅18岁,尚未形成系统的历史观,但其历史思想的深刻性,已可略见一斑。

二、博览史书

自1913年春至1918年夏,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史学仍然是他致力的功课。除了完成老师要求的阅读书籍外,他还到图书馆借阅一些历史书籍,看得过细而有心得的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新出版的历史书和杂志上的历史资料,他也多方搜集,广泛阅览。经过全面而又系统地学习,青年毛泽东在中国传统史学领域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为他以后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历史作了较好的准备。

一师毕业后,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京,学习和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在“五四”运动中,毛泽东从亲身的社会实践中,更深刻地领会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看到了人民群众在变革社会中的决定力量,从而促使他对过去的旧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清算,确立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根本转变。

中国社会黑暗的现实,使得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毛泽东没有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而是投身到了中国革命的洪流中去。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对史学始终抱有特殊的兴趣。无论是戎马倥偬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建国后的和平建设时期,读史书始终是他的嗜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尽管条件非常艰苦,毛泽东仍然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搜集各种史书阅读。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忘不了要寻找一部《三国演义》。1936年在延安,毛泽东专门致电李克农,要他购整套中国历史演义两部(包括各朝史演义)。建国后,条件好了,毛泽东有了自己的书房。书房藏书包括经、史、子、集线装古籍和中外哲学、经济学、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各门类的图书达数万册。其中,他最爱读的历史书籍占有较大的比重。从上古史《尚书》、《春秋》、《左传》,到《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纲鉴易知录》、《历朝纪事本末》、《读史方舆纪要》、《清史稿》,到近现代史学家的历史著作和各种通史、断代史、史论等都有收藏。一部清乾隆武英殿版的《二十四史》是毛泽东圈画批注最多的史书。这部历史巨著,毛泽东从1952年到1976年,有计划地至少通读了一遍。书中留下了毛泽东读书时所作的各种读书符号和批语。有些部分,他反复阅读多遍,书上留下了不同颜色的笔迹。《资治通鉴》是毛泽东最喜爱读的另一部史书。他称赞这部史书叙事有法,写得好。

毛泽东读史书不仅对《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这样的正史极其重视,对野史以及地方志也广泛披览。《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以及明清的小说笔记和各地的地方志都是他喜爱的读物。据工作人员回忆,毛泽东生前要的最后一本书是宋人洪迈著的《容斋随笔》。这充分反映了毛泽东的读史热忱,真可谓生命不息,读史不止。

三、科学的历史观

毛泽东确立了唯物史观以后,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不断坚定对唯物史观的信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读中国历史。优良的国学素养和深厚的史学功底以及伟大的革命实践,使得毛泽东能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社会历史作出深刻的分析,以历史的眼光剖析中国社会,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

1.民族史观

毛泽东在其一系列的著作和演讲中,对于中国古老的历史,对于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革命传统,对于历史上无数杰出人物,对于无数先人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表现出高度的民族自信心。

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进取精神深表自信。他称赞说:“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近四千年的文字可考的历史”[①]。中华民族各族人民通过对历史上文化、科学的创造,发展着自己祖国的历史,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仅开辟了自己的事业,也为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

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热爱平等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优良素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②]反抗黑暗的反动统治、富于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具有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历史上,人民起义的经常发生,在世界历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中华民族的人民不仅不允许国内的黑暗势力统治长久下去,对于外来民族的侵略压迫也进行了坚决的抵抗和斗争。这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的民族自尊心。毛泽东对此作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手段解除这种压迫。他们赞成平等的联合,而不赞成互相压迫。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很多的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③]。在中国近代史上,毛泽东也同样看到中华民族反抗外来压迫、统治的优良传统。他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④]。

毛泽东民族自信的中国历史观,有力地批驳了民族虚无主义的历史观,给“中国毫无出路”的悲观论调以沉重的打击,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封建史观

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五种基本生产关系的原理,研究和分析中华民族的古代社会历史发展情况,认为中国社会发展规律与世界上别的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发展规律是共同的,同样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他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中国封建社会进行了详尽而系统的分析。

第一、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主要特点:毛泽东认为,中国自周秦以来,是一个封建社会,其政治是封建的政治,其经济是封建的经济。而为这种政治和经济反映的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则是封建的文化。毛泽东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剥削制度。地主、贵族和皇帝是封建的统治阶级,拥有全国大部分土地,而农民则很少有土地,或者完全没有土地。农民去耕种地主、贵族和皇室的土地,并将收获的大半奉献给地主、贵族和皇室享用。农民除了向地主、贵族和皇室缴纳地租以外,还必须向地主阶级的国家机关缴纳贡税,被迫从事无偿的劳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是保护这种封建剥削制度的权力机关,是地主阶级的封建国家。秦朝以前是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仍旧保留着封建割据的状态。在封建国家中,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并依靠地主绅士作为全部封建统治的基础。

第二、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停滞不前的原因:毛泽东着重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互作用的角度,揭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毛泽东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集中体现出地主、贵族、皇室的物质利益,体现出他们对农民所创造的财富的掠取、侵吞,侵害着农民的物质利益。这种生产关系不仅使农民失去生产的兴趣,伤害其生产积极性,而且不能革新生产技能,无力抗拒自然灾害的侵袭,导致生产力不能向前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历次农民起义后,封建王朝虽然采取一定的弛缓矛盾、恢复经济的措施,但因封建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没有根本改变,生产力仍不能发展到相当水平。中国的封建王朝就这样周而复始交替地进行下去,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毛泽东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根源。这一观点和方法对中国史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三、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毛泽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考察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把农民反抗地主阶级压迫的起义和战争上升到革命运动的高度。毛泽东通过对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农民起义的考察,发现历代农民起义、农民战争多发生在封建王朝统治走向腐败、没落,统治集团内部争斗激烈,统治效能降低,劳动人民在残暴的压榨和严重的自然灾害的侵袭下,生活陷于绝境之时。毛泽东根据每次农民革命后社会变化的史实,认为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为农民起义爆发时,反动的生产关系已经严重的限制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推翻了前一个腐朽王朝,新建立起来的另一个封建王朝最初的统治者,出于巩固统治秩序的需要和接受农民起义摧毁前一王朝的教训,往往都要采取一些有助于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等安定民生的措施,使社会生产力重新走向发展,社会再度走向繁荣,从而达到历史的前进。毛泽东通过分析农民起义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作用和力量,看到了它实际上是历史向前发展的动力,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观

毛泽东通过对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分析,认为虽然封建社会发展缓慢,但是其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封建社会制度要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解体。但是到十九世纪中叶,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由一个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毛泽东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近代社会作了分析。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上,封建社会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已被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在政治上,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中国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下,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因此,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就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治经济特点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提出并论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他指出,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中国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行了剖析,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中国革命的历史方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注释:

①②③④《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85~586页,第586页、第586页、第595页。

标签:;  ;  ;  ;  ;  ;  ;  ;  ;  ;  ;  ;  

毛泽东与史学_毛泽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