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的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网络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创新论文,视角论文,民生论文,区域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民生科技创新系统的提出:区域创新系统的民生取向
1.1 民生科技的概念
民生科技是近年来国内首先提出的新概念,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热门关键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生问题日益突出。2007年“两会”期间,周旭提出“民生科技”的概念,呼吁政府和科研人员转变观念,把更多目光投向民生需求。2008年1月,《中国科技论坛》杂志邀请相关专家就发展民生科技的意义、民生科技的内涵、国外发展民生科技相关政策等进行专题笔谈[1]。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年会(黄山)进行了科技与民生问题研究。王铜安探讨了基于民生视角的创新理论范式的变革;魏江、郭军灵提出,民生科技在我国目前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中需要上升到战略高度,要研究和制定支持民生科技研发与扩散的政策体系。张志芳认为,“以人为本”是民生科技发展的核心意义。同年,国家科技部首次把区域民生科技需求与发展战略研究列为软科学重大项目。随后更多学者开始关注民生科技理论研究。苏玉娟等提出,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具有历史性、科学性和社会性,是历史维度、科学维度和社会维度共同作用的结果[2];王明礼等论述了民生科技的价值取向与实现途径。
基于上述研究,我们认为,民生科技是指能够促进民众改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增加基本发展机会、提高发展能力和优化权益保护状况的各种科学和技术及其政策的体系。民生科技至少应包含三个层面:(1)面向基本需求的科技,由企业主导,包括直接服务于民生的科技和有助于民生产业提升的科技;(2)面向公共需求的科技,由政府主导,包括提供解决民生问题的公共科学产品和重大关键技术;(3)促进民生科技发展的政策体系。在我国众多产业部门中,相当数量的产业部门属于民生产业,涉及人民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安居乐业等。这些产业如能有效发展,既有助于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又有助于全社会GDP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之所以强调科学技术政策在民生科技体系中的重要性,是因为民生科技的特殊性。一方面民生产业属于低技术制造业,主要由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承担,研发投入极为不足、技术进步缓慢,需要政策供给;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国家已经在各自的科技发展规划中加大了对民生问题的倾斜,从宏观政策层面对民生科技创新进行引导和扶持。因此,现阶段我国应及时调整科技资源配置,加大民生科技研发投入,着力推动一批民生产业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创新。
1.2 技术创新:民生科技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学术界基于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演化论等视角对技术创新系统的构成、功能、主体、网络结构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中最早提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古典经济学增长理论把经济增长贡献主要归结为资本和劳动积累的论断。20世纪50年代,以索洛·丹尼森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用实证方法对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了测算。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以卢卡斯与罗默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都认为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3]。20世纪80年代以来,技术创新理论不断深入,包括技术创新与生产率的关系、技术创新与政府政策、技术创新合作网络与技术进步、技术变迁与知识的关系以及技术创新动力学中的外源因素,即科技进步、社会需要、市场竞争与政府政策等方面,进而由经济学视角向管理学和演化论的视角转变,创新三螺旋与核心竞争力、演化和知识理论为基础的创新链以及国家创新体系等理论成为技术创新的研究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借助资源禀赋和后发优势,经济取得了长足增长,但主要是通过高投入高消耗取得的,尽管技术进步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据测算,目前我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为39%,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贡献率现已达到80%左右。《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倡导自主创新,提出2020年“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当前我国技术创新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航天、生物、电子、纳米等高技术领域,这也契合了一种主流观点,自主创新应紧盯国际前沿,寻求高技术领域的重点跨越。纺织、食品等贴近民生的许多科学技术属于低技术领域[4],难以纳入自主创新的视野,技术进步对民生产业的贡献率更低,陷入“低技术陷阱”产生的恶性循环。
民生产业的低技术属性并不能否定技术创新对民生产业与民生科技的重要性。2002年,来自欧洲九个国家的学者启动了一个对“中低技术产业的创新与政策”(PILOT)进行研究的重大项目[5]。该研究认为,中低技术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经济结构调整并非完全来自进入新兴高技术产业,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现存产业的持续转化。中低技术产业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虽然各国的制造业,特别是中低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权重有所下降,但该趋势始终未能改变中低技术产业的主导地位[6]。当前我国大力推动技术创新,是民生产业和民生科技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技术创新是民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动因,通过技术创新,对原有技术、工艺和设备的更新改造,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了民生产业结构的进化;(2)技术创新是启动国内市场需求的钥匙,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通过技术创新能够创造需求;(3)技术创新是依靠科技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我国政府已开始重视从国家层面调整科技资源配置,在一批影响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重大技术研究与大型成套装备制造方面实现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
1.3 区域创新系统:民生科技的社会经济需求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是1992年英国的库克(Philip Nicholas Cooke)最早提出的,认为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且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Ashei和Isaksen(1997)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包括技术—经济结构(生产结构)和政治—制度结构(制度基础)。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区域创新系统概念。魏江等学者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目的构建的,应包括创新主体、资源、经济要素等三个维度,创新主体主要是指区域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企业、教育科研、中介机构和政府;资源主要指用于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经济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知识等[1]。具体而言,区域创新系统包括两类主体及其互动:一类是区域的企业和产业集群;另一类是研究机构、高等教育机构、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培训机构、企业协会和金融机构等制度性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产生很重要的支撑作用。
强调区域创新系统对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性,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由于历史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等不同的原因,区域间经济发展会存在一定差异,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造成了各区域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巨大落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2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加剧了东部沿海与内陆地区的社会经济区域差异。相应地,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不同区域的民生问题和民生需求也极为不同,沿海发达地区的民生需求集中在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方面,而西部贫困地区的民生需求集中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条件的改善上。正如20世纪70年代以弗里德曼、道格拉斯和韦弗等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家提出的满足“基本需求”的区域发展理论,主张以“人民”为中心,通过促进乡村地区的自身发展,消除贫困,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实现人们生活状态的根本转变,而不是完全依赖城市化、工业化和高度集中化的组织形式等发展路径。因此发展民生科技的路径需要结合区域实际状况而定[3]。目前,广东、江苏、山西、重庆等地结合区域特点正积极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推动民生科技与民生产业集群的发展。
基于上述认识,本文构建了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运行的概念模型,见图1。
2 协同创新网络: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构建的重要基础
2.1 协同创新网络(Synergy Innovation Network)的概念与特征
图1 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运行概念模型
协同创新网络是伴随着创新过程各环节并行化、创新资源集成化和行为主体协同化而产生的,主要应用于产业集群的研究。Corning在分析复杂系统进化的过程中,将协同定义为“自然或社会系统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系统、要素或者人之间通过相互依赖形成的联合效应”。协同创新网络是指异质的参与者,包括企业、客户、供应商、大学、研究机构和中介组织等通过形成垂直或水平的关联节点所构成,其主要特征是:(1)在社会联系及技术经济基础结构的协同作用下,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创新和多种创新资源流动模式;(2)不同层面上的交流和渗透的复杂联系结构,具有相对稳定超常的吸纳功能,对异质的参与者具有凝聚作用;(3)创新网络中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和互动,促进网络内高技术企业持续壮大,专业化小企业不断衍生的发展态势。协同创新网络分为两种类型:特定企业与顾客和供应商合作所构成的垂直协作创新网络;特定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建立的水平交互协同创新网络[6]。如图2所示。
2.2 协同创新网络是构建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的重要基础
我国民生产业有以中小企业为主、规模化程度低、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等特征,这些特征在区域民生产业中尤为明显。以食品行业为例,根据《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披露的数据,目前全国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44.8万家。其中,规模以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2.6万家,市场占有率72%;规模以下、10人以上企业6.9万家,产品市场占有率18.7%;10人以下小企业小作坊35.3万家,市场占有率9.3%。食品行业整体研发能力不高,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率低;一些关键领域对外技术依赖度高,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部分重大产业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进口。据统计,2005-2009年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进口额一直呈上升态势。
协同创新网络对于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构建的基础性作用,如图3所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7]:
图3 协同创新网络对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构建的作用
(1)创新效率的高效性。如前文所述,民生产业的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单一企业主体的技术创新意愿偏低。存在两种阻碍企业技术创新的情形:从事研究开发的成本太高时,单个企业难以单独承担;当专利保护不完全有效且创新造成溢出时,由于溢出效应,搭便车者的模仿成本大大低于创新成本。以区域民生需求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中小企业民生科技协同创新网络,能够提高创新效率,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促使企业可以沿着生产链进行深度分工,其结果是中小企业有可能获得单独生产无法获得的规模经济。②协同创新体系的形成,为政府对企业的政策援助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有助于政策制定部门针对特定产业发展的需要,创造适宜于产业发展所要求的环境和条件。③从企业和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关系来看,协同创新体系的发展必然会诱导与技术创新相关的研究开发活动和专门人才培养的扩大,从而为协同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外部知识资源。
(2)创新资源的易得性。民生科技创新资源主要包括人才、资金、技术和服务等。基于协同创新网络的民生科技创新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创新主体的优势,形成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从而导致创新资源的进一步集中。创新资源越集中,就越容易获取。从人才资源来看,协同创新网络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为人才提供优越的创新环境,从而使企业更容易得到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从资金资源看,协同创新网络容易使投资者了解区域内民生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动态与技术需求,了解区域市场容量,判断投资获益前景,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吸引创新资金。从技术资源来看,协同创新网络能够在企业资助的前提下增加大学、科研机构民生科技创新研发力度,加快科技生产力转化速度以及对新技术的响应能力。知识的溢出效应也使得企业更容易获得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体系中的技术市场、行业协会等服务机构也会为民生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解决信息不对称和融资不畅等问题。
(3)自主创新的持续性。民生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二是自主创新。从目前我国民生产业的结构来看,大部分民生企业不具备从国外购买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资金能力,主要依靠本土化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方式。而由众多中小企业结成的协同创新网络,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相关支撑体系之间,通过长期的联系会形成本地化网络。这种网络包括市场网络、人力网络和区域创新网络等。网络中的各行为主体之间以市场拉动和科技推动的方式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促进各主体互相学习,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的发展和企业的持续创新。
(4)创新成果的共享性。协同创新网络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区域内的民生企业能够在有偿使用或成本分担等机制约束下,实现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等创新成果的共享。在中小民生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内,协同分工模式会产生资金、信息与技术在各主体间的流动。在协同创新过程中,企业与企业不再是完全竞争与对立的关系,企业与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中介组织之间建立人才、资金、技术、服务的共享平台,使各创新主体联系在一起,共享技术开发成果,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更好地解决区域内的各种民生问题。
3 基于协同创新网络的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构建对策
基于协同创新网络对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的作用,发展民生产业,构建民生科技创新系统的关键在于,通过协同创新网络实现区域民生科技发展战略,而市场拉动和科技推动是主要实施形式。应根据区域民生需求,建立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民生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实现民生科技的区域发展互动,通过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合作和共同参与,在政府的积极支持下,建立民生科技的创新服务体系等。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图4 基于协同创新网络的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构建
3.1 实施民生科技的创新战略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围绕民生科技制定了明确的科技政策目标和具体任务。关注民生科技,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政府制定科技政策或设立科研项目的重要导向,已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和趋势。例如,德国在2005年初针对科技发展提出三点战略目标,其中之一是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加强健康卫生保障;新西兰提出未来10至15年科技工作的目标是“科技改变新西兰的生活”,明确了未来10年战略性的优先任务,其中之一是将科技植根于人民的生活;欧盟第七个框架研发计划于2007年1月正式启动,“以人为本,使科技进步真正能为公民和全社会服务”是第七个框架研发计划制定的重要战略思想之一等[1]。我国政府强调“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而对于区域内的众多中小企业而言,当务之急是如何在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引导下,在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框架内,实施正确的创新战略,为解决区域民生问题提供适宜的产品和技术。实施民生科技的创新战略主要包括:(1)市场创新,即产品创新和市场领域的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开发不同性能与价格的民生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和群体的需求,尤其是注重从城市向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拓展,农村地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多元化潜在需求;(2)产业组织创新,山西、广东、江苏等地已经建立了颇具规模的食品、纺织和安全产品的民生产业集群,对区域内和周边地区形成良好的辐射能力,产业配套能力、专业市场以及各种仓储物流、博览展示、商贸、电子商务、研发等配套设施和机构逐步建立和完善,资本结构多元化,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迅速发展;(3)技术创新,目前我国食品、医疗等民生产业的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仍有赖于国外进口,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还很有限,对于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应及时从依靠劳动力优势进行简单加工转移到自我设计和技术装备制造环节,通过技术创新战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4)集成创新,利用各种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具等,对各个创新要素和创新内容进行选择、集成和优化,比如提高加工技术含量和自动化水平,提高设计能力,建立品牌,通过向原料供应、设计制造、销售渠道等产业链延伸,建立新的商业模式,降低生产交易成本等。
3.2 构建民生科技的协同创新机制
(1)“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网络中,某一行业的核心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商、采购商、顾客以及竞争者等组成“企业—企业”的协同创新网络。在这个网络中,采购商与客户为企业提供产品设计与改进的反馈信息,供应商为企业提供设备和原材料,而与竞争者合作则有利于解决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实现协同合作与优势资源互补。而企业集群所特有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能够促进创新溢出,从而强化区域特定民生产业的人员、技术、资金的吸纳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2)“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政府作为公共部门通过税收、金融支持、产业政策、人才政策以及专项计划等相关政策供给,能够发挥宏观调控和协调作用。尤其是面向公共需求的民生科技具有强烈的公益属性,很难通过市场机制诱导企业投资,需要省市政府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发挥行政干预的作用,以适当的资金支持为纽带,鼓励企业与其他组织进行合作,尤其是推动研究机构的知识和技术向中小企业转移,增加高校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输出,促进系统各主体间的协同创新。
(3)“企业—研究机构”协同创新网络。研究机构包括大学、科研院所等,是知识创造、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中最重要的创新资源。这种创新资源既包括人才供给,也包括高新技术、研究成果的供给。目前国内不少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已通过共建实验室、中试基地、企业技术中心、孵化中心等形成相对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企业同研究机构所构成的协同创新网络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和网络合作风险,是企业实现创新的有效方式。
(4)“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协同创新网络。中介服务机构包括技术中介、风险投资组织、技术市场、行业协会、学会、技术转移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是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融资难、信息不对称、管理不佳等问题,中介服务机构在区域民生科技协同创新网络中通过发挥“黏合”和“纽带”作用,促进了知识和技术的转移和扩散,推动了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
3.3 促进民生科技的区域发展互动
(1)区域发展需求。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科技需求,提高经济实力需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科学发展需要依靠科技支撑;区域政治建设过程中的科技需求,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可以扩大民主,促进政治体制改革;区域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科技需求,远程教育等技术有助于繁荣文化产业,提高公众文化素养;区域社会建设过程中的科技需求,公共安全与健康等公共科技的发展为社会建设提供了支撑;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的科技需求,节能与环保技术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技术性保障和实践基础。
(2)民生科技供给。一是发挥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科技主导作用;二是选择区域民生科技发展基础比较好的地区作为促进民生科技发展的示范点,以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科技产业化为主线,再推广到面上;三是制定特殊政策,扶持西部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发展民生科技。
(3)区域发展需求与民生科技供给应形成良性互动。只有了解区域发展的真实需求,才能提高科技成果在当地的实用性,有针对性地优化区域科技资源的配置,发展适宜技术,发挥科技创新对民生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3.4 完善民生科技的创新服务体系。
基于协同创新网络的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需要有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社会服务体系的支撑,主要包括:(1)人才支撑体系。完善区域内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体系,鼓励校企合作,培养面向民生产业的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或建立畅通的人才引进渠道与人才激励机制。(2)民生技术支撑体系。加快区域内大型企业为中心的民生产业集群培育,形成规模化、集成化的民生产业链,以技术创新为中心、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网络化组织方式,带动一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升级。
(3)民生科技资金支撑体系。采取政府财税政策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为补充的民生科技创新资金支撑体系,强化对民生科技的财政投入,建立民生新技术(或技术创新)发展专项基金;建立中小科技企业担保民生基金;建立民生技术风险投资基金等。
(4)通过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强调民生需求导向,联合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民生技术成果洽谈会和展示会,发挥行业协会、科技社团等组织的作用,畅通民生技术和民生技术产品的流通渠道,促进国家和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的构建。
标签:科技论文; 协同创新论文; 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论文;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论文; 协同理论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发展能力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