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害怕作文--尝试小组作文_升学考试论文

学生害怕作文--尝试小组作文_升学考试论文

学生怕作文——试试集体作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生怕作文,一是怕“没材料”可写,总觉得要写的内容自己在生活中没有见识过,没有经历过,或经历过的事情不“典型”不“突出”,不值得写;二是怕不知怎么写,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哪些详写,怎样详写,心里没谱;三是怕任务重,没兴趣写。一次作文从审题、确定中心、选材到打草稿、修改、誊写,相当费神费力,学生不想耐心去写。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使学生在作文中感到轻松些、愉快些呢?集体作文是解决这些难题的一个有效办法。

所谓集体作文,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集体创作。它的特点是,全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作文中的问题一一解决,然后再去写作。

集体作文,一般包括审题、确定中心、选材、打草稿四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审题。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前题,但许多学生都不大会审题。教师把本次作文的题目或要求写在黑板上先让大家共同来审。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找出本次作文的具体要求,教师要给予指正、补充,并把它们分项列在黑板上,让大家明确。这样,就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基础上,把学生审题不准、审题不全的问题给解决了。

第二步,确定重点。围绕一个重点写,对一篇文章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但作为小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还不是很强,如果教师不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在作文中常会犯不知所云的毛病。为此在集体作文中,一是让大家讨论确定本次作文的重点,教师给予指导;二是由教师列出若干个“重点”供学生参考或挑选,这样,就把他们不知为什么写和漫无目的写的问题解决了。

第三步,选材。生活是作文材料的源泉。但小学生平时大多不大留心周围的事物,不注意对生活现象进行细心观察,大多数不能够对生活的素材进行提炼加工,一到写作文,就觉得脑子里空空如也,不知写什么。办法有三:一是从日记中寻找。让学生把日记本拿出来,根据作文的中心和要求去寻找适合的材料,教师对学生所选的材料进行评判认可;二是选取一个大家熟悉的事件为蓝本供大家借鉴;三是在教师的组织下,让学生亲自去观察体验。如写秋天或冬天的一处景物,写自己喜爱的物品,写动物、植物,介绍农具等,就带着学生亲自去观察。写一件有趣的事,写一件有意义的事,写春游,写第一次做家务,就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这样就把学生无材料可写的问题给解决了。

第四步,打草稿。选择了材料后,就安排学生打个初稿或完成作文中的某一部分,然后再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进行集体创作。

在集体创作过程中,应选抽学生口述自己的初稿或腹稿,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搭好文章的骨架,列出简要的写作提纲写在黑板旁,然后引导学生顺着作文思路一步一步地去写。由于步子小了,学生就觉得容易了许多,发言也就十分地积极踊跃。教师根据写作顺序,抓住学生的表述要点,在黑板上写出关键性的词语。作文“写”完后,就抽学生根据黑板上的提示语进行连缀。由于学生各自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历不一样,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不一律;有的语句较生动优美,有的描述较形象具体,有的写法较新颖别致,不一而足。以小语七册第一单元写暑假里的一件有趣的事为例,这次集体作文写的题目是《钓螃蟹》。根据提纲,第一段应写“去钓螃蟹”。

师:第一段写去钓螃蟹。同学们,你们打算怎么写,说来大家听一听。

生甲:署假的一天,我和小伙伴去河边钓螃蟹。

生乙:八月的一天上午,我和几个小伙伴去村子外的小河边钓螃蟹。

师:甲、乙两位同学抓住了要点,简练自然,可以。同学们请再想一想,你们去钓螃蟹拿了哪些工具?

生:钓杆、鱼网、鱼篓、鱼饵。

师:怎样拿这些工具的?

生(通过演示,推敲后回答):“扛着钓杆”、“背着鱼篓”、“提着鱼饵”。

师:一路上,你们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想后回答):“看见了小鸟”,“看见了蔚蓝的天”,“红红的太阳”,“听见了鸟叫”,“心里很高兴”,“心情很愉快”。

师:好,现在再请一个同学来“写”第一段,看他是怎么写的。

生丙:暑假的一天上午,我和院子里的几个小伙伴戴着草帽,扛着鱼杆,背着鱼篓,提着鱼饵、凳子,唱着歌儿,高高兴兴地去河边钓螃蟹。

师:你们听了觉得怎么样?

生(齐声回答):好。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出第一大段的要点:谁(在什么时间,带着什么工具)去(什么地方)钓螃蟹(可写一写一路上的见闻)。

这样,经过教师的指导和全体学生的努力,就把学生不知怎么写,怕任务重不想写的问题解决了。集体作文对化解学生怕写作文的畏难心理,对调动学生练习作文的积极性,对解决学生不动脑筋照抄范文的问题,对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和作文水平都有积极的作用。当然,不能经常这样做,一个学期有一两次即可。

标签:;  

学生害怕作文--尝试小组作文_升学考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