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论文,在我国论文,结构优化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00)12-0014-03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流通业作为沟通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的中间网络,包括批发、零售、仓储、物资流通和交通通讯等部门,是第三产业中的基础行业。由于其自身产业的特点,它在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中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试从这一角度来论述当前大力发展流通业的必要性。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一国产业结构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及质量,国际通行的产业结构分析通常是根据国民经济中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进行的。我国近几年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可从以下几张表反映。
表一
1991-1998年我国三次产业的GDP结构(%)
产业
年份 1991年
1993年
1995年
1997年
1998年
第一产业
26.3
21.2
20.5
19.1
18.4
第二产业
45.1
51.8
48.8
50
48.7
第三产业
28.7
27
30.7
30.9
32.9
表二
1991-1998年我国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结构(%)
产业
年份
1991年
1993年
1995年
1997年
1998年
第一产业 59.8
57.4
52.2
49.9
49.8
第二产业 21.4
22.4
23
23.7 23.5
第三产业 18.9
20.2
24.8
26.4
26.7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相关页整理得到
从表一可以看出自1991年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在GDP中比重逐年下降,从1991年的26.3%下降到1998年的18.4%,降幅近达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各年有一定的起伏变化,但总体水平保持在48%左右;而第三产业则持续发展,从1991年的28.7%上升到1998年的32.9%,升幅近达4个百分点。相应的,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表二可以看出,1991年到1998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从59.8%下降到49.8%,降幅达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略有上升,从21.4%上升到23.5%;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则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18.9%上升到26.7%。总体上看,我国产业结构正向好的方向发展,产值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趋势是基本相同的。但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各产业间的投入产出结构是不协调的。如第一产业的产值1998年只占GDP的18.4%,所占用的劳动力比重却为49.8%,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结构已经进入二三一的阶段,而劳动力结构还停留在一二三阶段。这说明我国的产业劳动力结构是明显滞后于产值结构的。对于这种产业劳动力结构滞后程度,可以采用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进行进一步具体分析。相对劳动生产率是指各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与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之比。它将各产业的投入、产出结合起来,可以衡量各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并且综合地反映各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和整个产业结构变动过程。
表三
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产业 年份
1991年
1993年
1995年
1997年
1998年
第一产业
0.44
0.37
0.39
0.38
0.37
第二产业 2.11 2.31 2.12 2.11
2.07
第三产业 1.52
1.24
1.24
1.17
1.23
资料来源:根据表一、表二数据整理得到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第一产业的效率最低,历年只有0.4左右,第二产业最高,达到2以上,第三产业1.2左右。三次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差距较大,以1998年为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是第一产业的5.6倍和3.3倍。这说明我国第一产业即农业中大量的劳动力无法得到有效使用,妨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见我国产业的劳动力结构与产值结构不协调的根源就在于大量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滞后。因此,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关键在于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将是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我国工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限性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按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主要是伴随工业化过程自然实现的,从表三也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即工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很高,具有一定的吸纳新增劳动力的空间。但我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基础还很薄弱的前提下推行的,同时,存在许多阻碍产业间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如城乡户籍的严格限制以及城市化发展的滞后等,以致于劳动力结构无法与产值结构同步发展,造成了经济结构的扭曲。在当前这种状况是较难依靠第二产业的发展来消除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1、我国在过去走的是优先发展第二产业的道路,经过十几年的高速扩张,工业比重达40%~50%,与其他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相比,如美国1987年第二产业的比重为29.2%,1989年印度为40.2%,比重较高,许多部门尤其是一般加工业已经出现了生产能力过剩的状况。同时,我国的工业增长是通过高投资来实现的,是一种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已经产生了许多负效应。因此,近期内我国工业不可能再进行大规模的重投资,而主要是进行结构调整,促进企业技术升级,提高产业效益。因此,它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也将日益受到限制,加上本行业自身的新增劳动力要消化,更无法满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要求。
2、工业是一个专业化水平较高的行业,对就业人员的要求较高,而我国当前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较难从事此行业的工作。而且,工业是一个吸纳劳动力增长率较低的行业,见下表:
表四
1996年我国各产业的劳动力构成与贡献率比较(%)
产业
吸纳劳动力增长率
新增劳动力产值贡献率
第一产业 2.2 74.1
第二产业 3.1 51.1
第三产业 7.9 123
资料来源:由《中国经济统计年鉴》1997相关资料整理得出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二产业无论是吸纳劳动力贡献率还是吸纳劳动力的增长率相对来说都是较低的,1996年,其吸纳劳动力增长率仅为3.1%,远远低于第三产业的7.9%,而新增劳动力产值贡献率比第一产业还低,只有51.1%,第三产业则达到123%。这说明第二产业的新增劳动力的边际产出、需求弹性很小。同时,工业发展日趋走向技术、资金密集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的竞争优势更多地体现在技术含量上,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大大减弱。
三、当前大力发展流通业的必要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状况主要依靠第三产业的发展来消除。流通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基础部门,其行业特点决定了它在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流通业对劳动力吸附性极强,其活动主要是在商品流通领域进行,以手工劳动为主,对劳动力专业化要求较低,因此吸纳的劳动力范围特别广。见下表:
表五
流通产业劳动力结构(%)
时间 占全部就业人数比重 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
1991年 7.12 37.68
1993年 7.75 36.58
1995年 9.17 36.99
1997年 9.85 37.31
1998年 9.59 35.57
资料来源:由《中国统计年鉴1999》相关数据整理得到
从表五中可以看出流通产业的劳动力就业在全部就业人数中的比重较大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1991年的7.12%上升到1998年的9.59%,而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在36%以上。同时流通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由于受到资本和技术的约束,较难提高,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就必须扩大劳动力规模。另一方面,流通产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很低,存在明显的工作“个人化”和“家庭化”的倾向,个体商业经营者容易进入市场,这对于吸纳当前我国农业转移的大量劳动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2、流通业规模有扩大的客观要求,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表六
流通产业的产值结构(%)
时间
占GDP比重
占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1991年
16.2
48.5
1993年15
45.879
1995年
13.6
44.29
1997年
13.4
43.37
1998年
14.6
44.38
资料来源同上
从表六可以看出流通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较大,历年都保持在14%左右,而在第三产业产值中的比重将近50%。可见,流通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但与其它国家相比如美国1996年仅批发和零售贸易额就达11418亿美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15%,就业人数达29223000人,占非农业人口就业总数比例为23.3%。如加上交通通讯业,我国流通领域占GDP的比重则比美国差约11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流通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另据有关专家估计,第三产业产值每增长1%,可吸纳130万个劳动力。按表六流通产业产值占第三产业产值比例为45%推算,则流通业每年增长1%可吸纳58.5万人。如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则吸收的劳动力约可达到585万人。这说明我国流通产业吸收劳动力就业的潜力也还很大。
3、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城市化的进程,这不仅将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也为流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会。流通产业作为各行业的中间服务产业,是随着其他产业专业化、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发展的,其生产具有很强的人力密集特征,消费与生产有高度的同一性,因此,没有城市的形成、人口的集聚,它也就缺乏了发展的空间条件和相应的产业载体。城市化将使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方向转化,这就为大规模的商品流通及流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会。而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与国际水平相比远远滞后,发展潜力较大。据世界银行统计资料,我国1997年人均GNP为860美元,城市化率为29.9%,而同年人均GNP在630~1090美元的12个国家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1.3%,相差11个百分点。通过加快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农村居民城市化,可以发挥集聚和辐射效应,促进流通业的发展,增强对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