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电能计量是电力企业对用户用电量进行统计和收费的方法,也是收缴电费的依据。电能的准确计量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和运营具有重要作用。电能计量主要依靠电能计量装置,其计量数据准确程度决定了后续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供电公司的经济效益,降低运营成本,甚至影响企业决策。因此,分析计量数据产生误差的原因并进行改进缩小误差,对电力企业和用户双方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中对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计量;误差;原因;对策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电力行业的进步,同时也使得电力计量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引发电力计量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想要对其进行改进,首先要了解误差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确保误差的有效消除。
1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
1.1计量装置配备不全
当前在统计用户用电量时,仍有部分地区采用无表估算的方式来进行,即根据用户用电时间以及用电设备的容量来估算用户用电量。但是该种方式存在较大弊端,因为大部分居民用电并不像生产用电一样具有规律性与连续性,而且负荷率较低,加上电力部门往往没有严格的规章来对居民用电进行限值,管理不当所以导致电量估算存在较大误差。此外,我国部分偏远地区还采用一表乘三的方式来进行电量计量,但部分地区长时间存在着三相不平衡的现象,所以采用该方式计算出来的结果准确性较低。
1.2表计使用不当
由于电力计量装置中,具有较多的单向回路,每个线路承载的电负荷量也不平衡,因此极易出现零序电压,而零电流则容易经过装置零线,从而大大增加了电量的统计工作难度,并会漏记许多电量。此外,中性线在电力计量表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如若中性线电阻较大,极易导致严重的计量误差现象出现。如若由于某种原因不慎导致中性线断开,也会导致接触电阻或中线电阻增大,进而出现计量误差。
1.3计量装置安装不合格
当前,对于计量装置安装仍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使得在安装时往往会出现硬件设备不过关、安装不到位、工艺要求不严、管理力度欠佳等现象出现,导致了电力计量产生误差。不仅如此,安装不当还会导致接线不够牢固,增加回路中的接触电阻值,加重了电流互感器的外接负荷,从而使得计量误差增大;部分计量装置安装时没有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来进行,导致电度表出现大角度倾斜;在计量电力时,电能表位置并不固定,在进行计量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异动或碰撞的情况,电能表位置出现震动或偏移都有可能会使得电力计量出现误差,尤其是在低负荷率时误差更为明显。
1.4计量点综合误差
在校验用电量时,不但要对电度表进行检查,而且还需对电流互感器进行检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电力部分极少会校验电流互感器,从而导致了电力计量误差的出现。如,电度表的电量值正确无误,但电流互感器中出现误差,从整体上也会降低电力计量的准确度。所以要想减少电力计量点的误差,则不但需要对电度表进行检验,而且还要校验电流互感器,将误差值全面考虑在内,从而更能有效的调整计量结果,减少计量误差。
1.5电流互感器存在误差
电流互感器存在误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①互感器等级较低,准确度欠佳。当前我国对互感器的准确等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规定其不得小于0.2级,但由于部分电厂或变电站是早前兴建的,所以仍采用0.05级的互感器,与当前要求不相符。②并未设置计量专用的互感器二次绕组在电力计量装置中。③CT变比过大,导致误差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减少计量装置误差的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电力企业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和改进措施,尽可能消除计量误差的存在,保证企业自身以及电力用户的合法利益。
2.1优化计量装置
结合电力计量装置存在的问题,想要对其进行优化,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电力计量装置的配置,必须保证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可以针对计量点进行适当改造,转变传统的电力计量方式,同时优化电力计量装置的配置;二是应该重视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电力企业应该制定切实有效的标准和规范,对电能表的安装施工进行严格要求,安排专业的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监管,确保电能表的安装效果,减少安装问题引发的计量误差;三是电能计量装置的位置选择,其同样是影响电能计量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电力技术人员应该结合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对电能计量装置的位置进行合理确定,以降低电流互感器承受的荷载,达到缩小和消除误差的效果。
2.2采用正确计量方式
电力计量方式的正确与否与电能计量结果的准确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采用正确的计量方式来进行电力计量。通常情况下,纯粹动力负荷下的专用配电变压器进行电力计量主要是通过用三相三线V型接线方式来实现,但是部分照明变压器或是综合配电变压器的电力计量方式主要是采用三相四线形式的Y型接线方式来进行,并且电力计量工作的执行工作主要是通过三块单相电度表来进行。通过该种计量方式,可以正确、清楚的了解到配变台位置所表现出的三相负荷的平衡情况,极大程度的为电能分析、控制与调整提供了便利。对于电能计量装置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的,可以选用三相三线制电能表,其2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可选用四线连线;而电力计量装置为三相四线制的,电能表和其3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可选用六线边线。
2.3加强电能表性能的检测
为了确保电力计量结果的准确,应当加强对电能表性能的检测工作,以避免由于电能表自身存在缺陷或是因为其他因素而导致其计量不准确的现象出现。因此,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法来进行电能表性能检查,首先,应详细检测电能表各项指标,判断其各项指标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如果有一项指标没有达到要求,则表示该电表存在故障,无法准确表达电力计量结果。再者,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检测方法,如可采用通电试验方法来检测电能表是否正常,这对于工作人员要求较高。
2.4正确选择计量点位置
在计量点位置选择上,应尽可能靠近变压器,如若条件允许的话,还可将计量点直接设置在配电变压器台位置上,如此一来,可以缩短计量表以及互感器自身的引线距离,不但能够有效降低引线电阻,而且还能减少互感器运行期间的负载量,能够大幅提高电力计量工作的精准度。
3明确电流互感器额定容量
电流互感器存在误差是在所难免,但必须将其误差控制在有效范围内。首先,应规定二次负荷在额定负载25%~100%范围内,并确保其功率因素为1或0.8。其次,应在电力计量装置中设置计量专用的互感器二次绕组,并彻底分离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中所使用的零线。再者,用合理选着CT变化比,由于断流互感器均能够承受一定的过载能力,所以可以在额定负荷的120%情况下满足精度要求。
结语
就目前而言,在电力计量中,存在着计量误差问题,其不仅影响了电力营销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导致了电能的浪费。对此,电力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分析导致电力计量误差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强化对于电力计量工作的全面管控,以保证电力计量的准确性,推动电力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天祥.浅析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6):28.
[2]曹冉,王晓媛.浅析电能计量误差产生原因及如何减小误差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4(2):50.
[3]王堃,肖观观.电力系统电能计量误差分析及其提高途径[J].中国电子商务,2010(9):276.
论文作者:王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6
标签:误差论文; 电力论文; 电能论文; 装置论文; 互感器论文; 电能表论文; 方式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