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中国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必由之路论文,中国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走向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从中国古代开始,考察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与历史发展,阐述了其基本内涵和特征。对中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了一些思考。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历史考察
早在中国古代就有了可持续性思想的萌芽。由于古代农业生产的需要,我们的先人一开始就重视对天时、地利的考察,注意自己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早在三、四千年的夏代,历书《夏小正》就体现了天地人相统一的生态观,把每月的天象变化、气候情况、物候特征、农事活动作为一个整体,以求人的活动与自然界的运动统一协调。商代人已懂得捕捉鸟兽不能斩尽杀绝,而要网开一面。在周代,颁布了世界最早的环境保护法令《伐崇令》。
先秦时期,随着人口的日益增长,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有所加剧,这就要求人们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动植物资源有进一步的认识并自觉调剂取用,既满足人们的需要,又不损害动植物的继续生成。这时产生了很多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并采取了一些环境保护的措施。《吕氏春秋·义赏》云:“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蔽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说苑·权谋》云:“干泽而渔,蛟龙不游。”《逸周书·月令解》云:“仲春之月,无竭川泽,无漉涸陂池,无焚山林。”《淮南子·主术训》云:“先王之法,畋不掩尽群,不涸泽而鱼,不焚林而猎。”都说的是严禁灭绝种群,而要放眼长远利益。强调对生物资源顺时取用、不害其长。如《逸周书·程典解》云:“牛羊不尽齿不屠。”《文传解》云:“无杀天胎,无伐不成材”。《孟子·梁惠王上》云:“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数(密)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吕氏春秋·孟春》讲到孟春之月,“禁止伐木,无覆巢,无杀孩虫胎夭飞鸟,无(鹿子)无卵。”此外,还特别强调要严格管理和教育,保护生态环境。先秦田猎立有公约:春夏只许择取禽兽不育者。《礼记·月令》明确规定:“季春之月,田猎置罘罗网毕翳,錗兽之药,勿出九门。孟夏之月,继长增高,勿伐大树。”值得指出的是,当时执行禁令很坚决,君王都不能随便违反。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还进行保护、美化环境的教育,大力提倡植树艺美、养鸟驯兽。
自秦以后,上述思想在历代得到了一定的继承和发展,散见于哲学、科学等著作和一些政策法规中,虽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但内容还是很丰富的。基本可以归纳于三个方面:(1)在哲学层面上, 就天人关系而言,中国历代思想家一般反对天与人相互为敌的观点,而讲求“天人合一”,肯定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另一方面也肯定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作用,从先秦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到唐代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无不主张人类应利用自然规律,造福当代与后代。这两方面的观点是不可分割的,人既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又要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2)在科学层面上, 中国古代的可持续思想主要反映在农学著作中。如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就表现得比较突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水利与农业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徐光启认为“水利,农之本也,无水则无田矣:”因此兴办水利是安邦治国裕民的大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措施。第二,提出了一整套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在“用水疏”一节中,徐光启提出了三点重要见解:积极用水、避害趋利;合理用水、节约用水,以尽地力;大兴水利,发展灌溉,不独救旱,且能弭旱。所谓弭旱,就是“均水田间,水土相得,兴云雾,此弭旱也。”〔1〕第三,强调治水与治田相结合, 特别在围潮造田上,他独具慧眼,一方面看到不适当的围垦会妨碍水利,不赞成废湖为田,说“不宜多田以尽之,使水无所容矣”。另一方面,也不赞成把湖泊浅狭,一概归罪于围田。指出:“潴水之处日淤月浅,亦天地自然之势。”〔2〕因此,对于围垦湖泊问题, 他主张首先要着眼于水土保持,以减缓湖泊淤堙的过程,简单地反对围田乃至禁围,都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这就把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了。第四,提出了较深刻的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思想。除提倡稻棉轮作以减少病虫草害、增进地力和科学用肥以外,在农副业方面还记载了“作羊棬于塘岸上,安羊。每早扫其粪于塘中,以饲草鱼。而草鱼之粪可以饲鲢鱼。”〔3〕“一举三得矣。”这种多种经营的立体农业方式是符合农业生态循环规律的,与当代可持续思想也是一致的。此外,徐光启的着眼于未来,防患于未然的荒政思想,至今还有现实意义。(3)在政策法规层面上, 可持续思想也有所体现。《秦律·田律》是世界上最早的相当完备的一部环境保护法,其中规定:从春季二月开始,禁止进山砍伐林木和堵塞林间水道。夏季以前禁止采樵或烧草木灰。禁止捕捉幼兽幼鸟或掏鸟卵。禁止毒杀鱼鳌,禁止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罟和陷井。以上禁令至七月解除。居住在牧养牛马的园林或其他禁苑附近者,在幼兽繁殖期不得携狗狩猎。〔4〕秦以后历代都制定了保护山林、禁苑、 巷街阡陌和山野坡湖等法规。南宋的法律还禁止盗湖为田,对随意围湖造田者追究民事责任甚至刊事责任。
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工业经济迅猛发展,使人们陶醉于征服自然的胜利之中,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随心所欲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特别是20世纪以来,新的科技革命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大增强,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急剧恶化:人口膨涨、资源面临枯竭、污染日趋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类面临着生存的危机。环境的压力、现实的需要,使一种崭新的思想和战略——可持续发展应运而生。
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联合国环境会议, 发表了包括6个原则和26项共同信念的“人类环境宣言”, 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着全体人民和他们子孙后代的利益而作出共同努力。宣言强调环境保护已成为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同样紧迫的目标,必须共同和协调地实现。“人类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的利益,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必须通过周密计划或适当管理加以保护”。这一宣言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1974年梅萨罗维克和佩斯特尔在给罗马俱乐部的第二个报告《人类处于转折点》一书中,提出了有机增长的概念,他们认为,如果是无差异的机械增长,一切增长过程将不得不停止,而有机的增长是可持续的,也只有有机的增长才能保护未来的世世代代使其不受重大危机。
1982年5月,国际社会各成员聚会于内罗毕, 通过了《内罗毕宣言》,肯定了“人类环境宣言”诞生10年来在环境保护和立法、制度、环境科学、教育、情报传播、训练和国际合作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并指出:环境发展、人口和资源之间的紧密而复杂的相互关系已为人们所广泛认识。只有采取一种综合的并在区域内做到统一的办法,强调这种相互关系,方能实现于环境无害和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显然,《内罗华宣言》在认识上又前进了一步。
同年10月通过了《世界大自然宪章》,其中指出:“生态系统和生态,以及土地、海洋和人类利用的大气资源,都要得到认真管理,以获得和维持最久的持续生产力,但不能以这种方式对那些与之共存的其他生态或物种的完整性构成危险。”在这里提出了生态能承受的最大的持续生产力的概念。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并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纳领,以保护和发展环境资源,满足当代和后代的需要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目标和行动建议。从此,可持续的思想和战略逐渐得到各国政府和各界的认可与赞同。
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发展大会, 会议普遍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战略。会议所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强调指出:“为了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环境与发展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力必须实现”。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保护工作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这就进一步把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联系起来统一考虑,从而也就找到了环境问题的根源,开辟了可持续发展的广阔前景。
从上述历史考察中可以看到,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古代就有了萌芽,而真正形成系统思想则在当代,是源于当代现实环境与发展的迫切需要,其内涵也是不断发展和丰富的。在中国农业文明时代,农业是决定性的生产部门,人们首先关注的是土地、森林、野生物等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因此,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无不与此相关。限于当时科技水平、生产方式等历史条件的制约,它与产生于工业文明时代的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相比,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带有朴素性、思辨性、不全面性和非系统性(零散性)等。如古代讲的“天人合一”是指社会生产与自然过程的直接合一,归根到底是对大自然的依从;而现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要求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与自然的深层规律相统一,是否定之否定后更高阶段的“天人合一”。我国古代在科学思想中表现出来的可持续思想也难免缺乏深度和广度。而体现可持续思想的法律规范,也是很有限的,且制订的目的、适用的时间和区域,都不能与我们今天讲的环境保护同日而语。但是,就其基本精神而言,中国古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现代的思想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都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同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造福人类;都主张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要以不损害子孙后代的需要为满足。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这个词来源于生态学, 并具有牢固的科学基础,是一个非常综合的、多维的概念,发展是指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人的素质以及生态环境诸方面在内的多元的、多层次的进步过程。而可持续的发展不仅是现在的持续发展,而且是未来能够长期支撑和维持的永续发展,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5〕它包括了几个重要的涵义:
1、“需要”的涵义。有两重含义。其一,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子孙后代的利益,也就是要兼顾眼前和长远利益。如果用过度开发资源、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大气、水、土壤和生物)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就会危及后代需要的满足,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其二,满足当代所有人的需要,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粮食、衣服、住房、就业,应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就要求社会必须从两个方面满足人民的需要,一是提高社会生产力,二是确保每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可见可持续发展既是无害于后代无害于环境的发展,也是使当代人人受益的发展。
2、“限制”的涵义。 指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表现在:其一,对地球上的可再生资源如森林和鱼类,利用率不能超过其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否则资源就会枯竭。因此,必须在考虑了开发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之后,确定最高的持续产量。其二,对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的利用,耗竭的速率应考虑那种资源的临界性。并研究可将耗竭减少至最小程度的技术的可利用性和得到替代物的可能性。即要使不可再生资源耗竭的速率尽可能少地妨碍将来的选择。其三,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使物种的灭绝不超过物种的进化,否则,会大大限制后代人的选择,并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的瓦解。其四,对污染大气和水资源的废弃物的不利影响应控制在最小程度,以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其五,全球可持续发展要求较富裕的人们根据地球生态条件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鼓励在生态可能的范围的消费标准和合理向往的标准。
3、“协调”的涵义。既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也指人类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前者特别要求人口数量和增长率与不断变化的生态系统的生产潜力相协调,否则可持续发展就不能实现。而后者又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的协调,如预防和防止环境破坏,需要把政策的生态部分同经济、贸易、能源、农田以及其他部门一起加以考虑。其二是国际范围内的协调,如各国把经济和生态因素结合到法律和决策体系中的做法,在国际上必须协同一致。总之,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源的开发、投资的方向、技术开发的选择和体制的改革,以及国际间的合作,都是相互协调的。
可持续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1、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互补性。 传统的发展观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完全割裂开来,要么主张增长第一,不惜以环境破坏为代价,要么主张为了保护环境而抑制发展和停止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认为环境与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相关的,并且环境与经济问题同许多社会和政治因素相联系,处在一个复杂的因果关系网中。一方面,发展并不一定带来环境破坏,关键是采取什么样的经济方式。如保护农田质量和保护森林的政策,改善了农业发展的远景;提高能源和原料的使用效率既符合生态目的,又能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经济停滞和衰退不但不能解决环境问题,还可能加重环境危机。可以说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固有特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在本质上是互补的,因此,在制订政策时要求经济的增长绝对建立在它的生态基础上,确保这些基础得到保护和发展,使之可以支持长久的增长。
2、全球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开放性和相互依赖性。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对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和越来越开放的人类社会系统的全面认识的结晶。就人类共享和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而言,它一开始就是一个开放的整体,它并不尊重国界。现代环境——经济—社会的联系已在全球的范围内起作用,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在与世隔绝的状况下求得发展。“今天,一只蝴蝶在北京搅动着空气,这可能演变成下月在纽约的一场风暴。”这个所谓“蝴蝶效应”尽管是一个夸张的比喻,却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开放性与相互依赖性。为此,可持续发展强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真诚合作与联合行动,建立一种新的伙伴关系和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产生更加平等以及与环境要求更一致的贸易、资本和技术的流动。
3、战略的普遍性与模式的多样性。 战略的普遍性是指可持续发展是所有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各国通向未来社会的必由之路。世界各国——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必须根据可持续性的原则加以确定,采取使经济发展同资源保护和发展相统一的发展战略,使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并使他们平等地取得资源。模式的多样性是指可持续发展的蓝图不是唯一的。由于世界的丰富多样性,各国在文化背景和自然环境上的千差万别,发展水平高低各异,自然资源的分布疏密不同,这就使各国选择的具体模式是多样的,每个国家必须根据国情制订具体政策,实施有自己特色的发展模式。
总之,可持续发展思想主张从环境与发展的总联系出发,综合考虑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要素,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能够相互促进、持续协调发展。
三、走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类处于普遍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中国同样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挑战。针对中国的人口、资源、文化、历史、制度等基本国情,中国须走有自己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992年联系国环发大会后,中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为全国人民描绘了一幅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我国今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纲领性文件。根据这一文件的总精神,我们作了如下思考:
1、在认识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既吸取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精华洋为中用,又要借鉴我国古代思想的可取之处古为今用。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但为我们提供了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还论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马克思指出: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还告诫我们要象好的家长那样,把土地改良后传给后代。恩格斯曾说:“我们不要过份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6〕还指出:“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 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7〕对于西方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我们要取其精华,并根据国情加以发展,使之中国化。如外国指出:“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这个提法需要改造,我们认为不能仅仅提“不构成危害”,这样太消极了,而应提“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同时也不能仅提“后代人”,而要提“千秋万代”,大力强调“造福子孙万代”。对于我国古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应加以挖掘与发扬。如对自然资源加以保护和控制,强调“不涸泽而鱼,不焚林而猎”的生态思想;提倡“正德、利用、厚生”的态度,反对用“杀鸡取卵”的方式开发自然资源的思想;“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热爱自然思想;“天人合一”的宇宙图式及整体观念;顾及长远,造福子孙的价值观,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远谋近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等。对历史上众多的造福子孙后代的人物与事迹,如大禹治水三过其家门而不入,李冰建造都江堰,等等,须大力弘扬,激励后人。
2、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 走经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根据可持续性原理,质的发展能长期维持,而量的增长是有限的。我国的经济发展并不是单纯的数量增长,其中也包含着较大幅度的技术进步,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但总的来说,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靠资金、劳力的大量投入,靠资源、能源高度消耗的外延增长方式,这不但造成了自然资源的耗竭,而且加重了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这种发展模式从长远来看是难以为继的,必须从根本加以改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外延型向效益型的战略转变。为此,必须(1 )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和实行精细与集约经营。节约型产业体系主要从决策政策入手,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刺激能源效率的提高。(2)把环境保护纳于国民经济体系和规划中, 并贯穿于生产、消费的全过程;实现新的国民经济统计和核算体系,国民收入的计算应反映自然资源的耗费。(3 )既要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经济发展,又要重视有限的环境资源,并把市场机制和宏观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利用经济杠杆保护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商品价格应计入环境成本和消耗成本。(4 )全面落实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战略,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质量,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
3、完善有中国特色的人口政策体系,有效地开发利用人力资源。 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持人口规模和资源供应之间的平衡,只有将人口维持在经济力量和生态所能承受的水平上,才能使今天和今后世代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中国人口的过快增长抵销了相当部分经济发展的成果,并加重了对环境的压力。因此,降低目前人口增长速率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长惯性强、人口素质差、分布极不均衡、群众生育观没有根本改变等问题仍然存在,必须进一步完善中国的人口政策体系。(1 )仍然要把控制人口增长看作中国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的、首要的因素,继续大力控制人口数量,不能有半点松懈。(2)人口政策的重点不应仅仅限于控制人口数量, 还应从健康和教育方面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特别是向妇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要采取措施变人口负担为财富,积极开发和应用蕴藏于巨大人口之中的极其丰富的智力和体力资源。(3 )鉴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降低生育率这两个目标的密切相关性,中国的人口政策必须与其他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妇女教育、医疗保健的改善、脱贫致富的具体实施等相结合,即保证经济发展政策与人口政策及环境政策目标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并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和进行有效的管理,减少、避免与生态环境的直接冲突。
4、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要。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公平合理地分配发展的成果,满足全体人民的需要,特别是贫困人民的最基本的需要。中国实施的社会主义原则与可持续发展原理是一致的。几十年来,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它在减少贫困、改善营养、提供保健与卫生等基本福利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中国仍有近7千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中国的财富分配相对均等, 但收入的差距正日益扩大。贫困削弱了他们以可持续的方式利用资源的能力,正如钱伯斯所说:“究人为生活奋斗,被迫去做损害环境并招致长期损失的事。”〔8〕从而使生存的环境进一步恶化,并可能导致社会的动荡。 因此,为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在根除贫穷这一基本任务上达成共识,以邓小平同志所讲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9〕为指导思想,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既要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鼓励人民勤实劳动、合法致富,适当拉开收入档次,又要注意把握收入差距的合理限度,防止两级分化,既要保持发展较快的地区的活力,又要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5、加强教育,建立新的道德和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改变全民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需要发展新的思想方法;建立新的道德和价值标准及其行为方式,培养一种崭新的生态文明观,而这一切都靠教育与宣传。(1)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尽快普及初等教育, 扫除文盲和缩小男女入学的差别。通过这些目标的实现,改变个人对健康、营养和生育的态度,提高个人的劳动技能和收入,不断增进对日常环境因素的认识。(2)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教育应传授广泛的知识, 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这样可使人们深刻地认识自然资源与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环境教育应贯穿于各级教育中,以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并传授他们有关控制、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方法。(3)在全民中进行环境宣传、教育,唤起民众环境意识的觉醒, 树立可持续观念,培养坚持发展与环境的统一人人有责,造福子孙万代人人有责的价值观。这些观念的树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深厚、最持久的内在动力,一旦这些观念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就会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产生政府和任何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政策就会顺利地、有效地实施。
标签:可持续发展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环境保护措施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经济学论文; 生态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