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论文_李印菊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论文_李印菊

李印菊

青岛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山东青岛 266003

摘要: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作为防范环境问题的重要方法,环境影响评价在当前环境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环境影响评价在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列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环境影响评价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为环境发展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当前,如何有效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社会探讨的重要问题,也成为成绩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应运而生。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有了较大发展,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现状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开始引入我国,197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首次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地位,标志着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式确立;1988年,出台了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条例,意味着环境环境影响评价上升至法律地位。2002 年,我国正式建立了以环境影响评价为中心,由相关部门共同构成的法律体系[1](核实是否与原文一致)。2016年,我国又对环境影响评价法进行了修订。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引入到确立,从确立到创新,在预防环境污染,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和谐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不同于国外的一些国家,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确立的实践较晚,因此,应用经验不足,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国虽然讲环境影响评价上升至法律地位,但是由于社会各界的重视程度不够,难以真正在实际中落实。一些企业在进行相关项目建设时,并没有按照规定程序,上报环境影响评估计划书。或者一些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了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而钻法律的空子。正是由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影响还不深化,机制还不是非常完善,导致环境影响评价在实际应用中存有漏洞,污染环境的现象愈加频繁。

(二)公众监督机制不健全

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在国家倡导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尤其是环境问题是涉及到全民生存的重大问题,全球人民都与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应用过程中,公民有一定的监督责任。对于企业的建设项目,在实施之前,有些没有征求公民的意见,进而引起与公民引起纠纷。在实施过程中,公民认为事不关己,对于污染环境的工程没有做好监督。这也是导致我国环境评价机制还存在问题的原因。

(三)环境影响评价介入时机滞后

一般来说,对于企业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报告编制之前一定要做好环评工作,但是根据实际运用情况来看,企业的可行性报告没有申请到位时,由于担心资金问题,大多企业都不会自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2]。此外,即使企业的项目通过审核,并且在审核后资金到位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因工期忙碌而忽视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些在后期工程完成后为了应付检查才会补齐相关手续,环境影响评价并没有发挥其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环评审批制度不健全

审批制度的通知工作不到位也造成了相关环境问题,环保部门在制定了相关政策后,并没有及时向社会发出通告,以致很多企业在实施时并不清楚环评的环节,造成这部分工作的疏漏。

(五)与其他环境管理手段衔接不够密切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一种预防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存在重准入、轻监管的现象,环评阶段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管理要求,在部分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难以有效落实,环评要求成为空谈。

三、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违反制度建设单位的处罚力度

对于建设单位忽视环境影响评价的现象,相关环境部门要切实将环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处罚措施落到实处,加大惩罚力度,对于现有的项目要补齐相关手续,对于已经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实施经济处罚。对于正要建设的项目要制定法律法规,在项目批准之前做好环境评价,对于拒不执行的企业进行相关经济处罚。

(二)建立健全环评公众参与制度

我国环境问题离不开民众监督作用的发挥,可以通过宣传,增强民众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提高公民的生存意识,一旦环境恶化,将是影响每个公民的事情,从而避免公民出现事不关己的态度,并且通过激励制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环评,从而规避企业的污染项目。

(三)完善环评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制度

文件审批制度的程序正当化需要依照行政法原理,项目管理人员应自觉做审批工作,同时,审批人员应该按照法律程序进行,避免徇私舞弊。对于审批程序,还应注重法律的全部覆盖化,避免相关企业钻法律的漏洞。

(四)加强与其他环境管理制度的联动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还应与现有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及国家新推行的排污许可制度等环境管理制度有效衔接,通过竣工验收检查检验环评阶段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是否落实到位,通过严格控制排污许可证核发及严格审核执行报告,对建设项目的污染物排放及环境管理要求进行全面监管,从而实现对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管监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作为衡量项目环境是否合格的重要机制,环境影响评价在防范环境问题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环保部门一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机制,避免企业钻法律空子,并通过各种环境管理制度的联动,实现对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管监控,企业也要自觉进行环评,社会公民要自觉进行企业项目的监督,从而全社会共同努力,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陈莉.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03):224-225.

[2]姚坡,徐响.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6(01):237.

论文作者:李印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论文_李印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