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关于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的发展探讨论文_刘忠新

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1120

摘要: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膨胀,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成为困扰各个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难题,本文针对海绵城市及综合管廊的优势和建设意义建设进行分析,以期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综合管廊;海绵城市

1、引言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膨胀,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成为困扰各个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难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破解这类困局,智慧城市应运而生。随着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建设智慧城市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引领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 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提供良好条件。

另一方面,传统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城市化建设带来了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工业污染、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洪涝灾害问题等等。目前提出的生态城市建设,有效解决一系列的资源环境问题。生态城市建设主要体现在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与协调,是人类从灰色文明走向绿色文明的伟大创新。标志着城市由传统的唯经济增长模式向经济、社会、生态有机融合的复合发展模式的转变。反映出城市发展在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取得新的突破,使城市发展不仅仅追求物质形态的发展,更追求文化上、精神上的进步。

2、综合管廊建设分析

综合管廊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空间隧道,将电力、通信,燃气、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人员出入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等。极大方便了市政地线管线的检修和维护,有效减少开挖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综合管廊的建设使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更易于被充分整合利用,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城市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从而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解决交通拥堵,消除安全隐患等,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

综合管廊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城市管线均为地下管道敷设或架空管线。仅有部分电力采用地下廊道形式,且只能解决一种管线问题。其他地下管线的增容、扩容和维修需反复开挖 ,形成“拉链路”,严重影响市民交通和安全;地上架空管线、空中蜘蛛网影响城市市容,且带来很大安全隐患。另外管线安全事故频发,据统计,全国地下管线事故平均每天高达5.6起,每年由于路面开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

在这种背景下,综合管廊作为有效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矛盾的新模式,逐步得到认可与推广。

综合管廊建设的优势

1)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市政公用管线是城市正常运行的生命线,综合管廊建设,对城市的生命线有了良好的安全保障,提高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2)美化城市景观:管线均入地进入综合管廊敷设,全面清空“空中蜘蛛网”,减少原有地面井盖数量。3)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将市政管线集中综合布置,形成新型的城市地下智能化网络运行管理系统。4)使用年限久远:结构使用年限100年以上,传统的地下管道均为20年左右即需更换。5)维护简单方便:管廊内预留巡检和维护保养空间,并设置必需的人员设备出入口和配套保障的设备设施,为管线更修、检修、使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6)智慧性:市政管廊内外设置现代化智能化监控管理系统,采用以智能化固定监测与移动监测相结合为主、人工定期现场巡视为辅的多种高科技手段,确保“管廊”内全方位监测、运行信息反馈不间断和低成本、高效率维护管理效果。

综合管廊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

智慧管廊是以各类智能化监控设备为基础,数据融合分析应用为手段,结合智能传感、3S(GIS、GPS、RS)和三维建模等技术,实现对管廊各类信息的快速、准确、可靠的收集与处理,并在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上展现和操作。对地下管线的安全在线监测及异常定位,有效保障城市地下管网系统的安全,防患于未然。

智慧管廊统一平台进行管理,包括安全防范系统、监测监控系统、通信联络系统、信息管理(档案资料和运行数据)、设备维护管理、报警联动管理、应急预案管理等等,实现多系统数据的集成,进行全方位的监管。综合管廊建设完善智慧城市的内容,对地下管线系统的提供有力的保障。

3、海绵城市建设分析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水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能吸收,能渗透,能涵养,能净化,能释放。

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基于城市水文循环,重塑城市、人、水新型关系的新型城市发展理念。海绵城市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内容的一部分。

(1)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

国家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提出,“渗、滞、蓄、净、用、排”,六个字的指导方针。对于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意义:能够有效缓解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各种水问题,有效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等生态问题,创造具备生态和景观等功能的公共空间,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海绵城市建设思路

最终目的是:实现整体水系统的可持续。包括水资源管理,水污染治理,雨洪管理,城市内涝,生态恢复等。

核心理念: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使城市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更接近于自然、贴近自然的发展方向。

技术途径:源头削减、中途控制、末端调蓄。在建设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条件情况,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道路范围内采用透水铺装、生物滞留沟、植草沟等;小区建设采用屋顶花园、雨水花园、中水收集回用等措施;绿地广场采用调蓄池、湿塘、湿地公园、调蓄池、其他下渗引导的明渠暗沟等措施。

(3)海绵城市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主要围绕“水源清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产业低碳绿色”等目标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推动了城市生态系统的修复,城市与自然形成相互连通的生态圈。从空气、水源、城市空间和生活环境等方面为城市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条件。

4、未来发展与展望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的品质要求日益高涨,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融入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对于根治我国城市建设中遇到的一些常见病,打造舒适宜居的人居环境,具有重大意义。近两年,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文件,来推动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的建设,并积极推广试点城市。

生态城市之海绵城市部分与智慧城市之综合管廊部分在未来城市建设中有效的结合起来,建设遵循生态学原则,城市应用与服务管理用最新的信息化技术、智能运用,实现人、自然、环境和谐共存,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

论文作者:刘忠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智慧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关于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的发展探讨论文_刘忠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