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先天性头皮缺损一例论文_刘卓 苏雅莉

新生儿先天性头皮缺损一例论文_刘卓 苏雅莉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产科广西南宁530011)【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1-0125-011 病例报道孕妇梁某某,41岁,既往2010年曾行剖宫产一次,娩出一活男婴,体健。此次妊娠末次月经2013年4月3日,孕期规律产检,未见明显异常,于2013年12月22日步行入院。入院时孕妇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生化A、凝血四项、输血前三项、乙肝两对半、尿常规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子宫MRI检查提示“胎盘植入可能”。入院诊断:1、孕2产1孕37+3周头位待产 2、疤痕子宫 3、胎盘植入? 4、高龄产妇。产妇因“疤痕子宫”于2013年12月23日行剖宫产,术程顺利。新生儿娩出后查体发现头顶部有一大小约2.0x2.0cm头皮缺损,表面有完整包膜,膜下可见有显露的毛细血管及骨膜,未见活动性出血,经外科会诊诊断为“先天性头皮缺损”。指导创面周围备皮,每日用凡士林纱布局部湿敷换药,如创面有分泌物用生理盐水湿润后拭去,尽量避免创面再次发生破裂、出血,每日沐浴时动作轻柔,避免结痂创面硬性脱落而损伤创面。经过精心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第二天头皮缺损处皮肤开始结痂,第五天创面基本愈合,随其母出院。出院后,新生儿家长曾带新生儿返院复诊、换药二次,查看新生儿头皮缺损愈合好,但未见毛发生长。产后1.5个月随访,见婴儿头部皮肤缺损处表皮完全愈合,约0.8x0.8cm及0.4x0.4cm二处无毛发生长。2 讨论先天性皮肤缺损又名皮肤再生不良或先天性皮肤发育不全,病因可能与子宫狭小或胎儿皮肤与羊膜粘连,药物、病毒及毒物等有关,也可能与遗传有关[1-2]。1966年Bart等[3]首先报道了该病,且有家族史。近年来,国内也有类似病例报道[4-6]。本病的发生多与早、中孕期孕妇接触有毒物质或药物有关[7],本例考虑可能与孕妇高龄妊娠,染色体异常率增加,胎儿畸形率升高有关。新生儿头皮缺损,可能在胚胎头皮发育时,由于某种原因,使头皮的外胚发育不良而造成缺损。胚胎发育到第3周时,头皮表皮仅有一层细胞,第4周起发展为二层,外层称周皮(皮上层),有保护作用;内层称胚胎性生发层(基底层),第17周周皮消失,表皮的颗粒层和角质层形成。目前对此病无特殊治疗,主要是保护创面、控制和预防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8] ,如使用凡士林纱布外敷,定期换药;注意观察创面有无红肿渗出等感染征象,必要时可适当使用抗生素;乳母注意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饮食,保证母乳营养丰富,有利于伤口愈合。单纯皮肤小面积的缺损采用暴露治疗,余可采用湿润包扎疗法,由于新生儿生长快,4、5天即可见创缘愈合。新生儿生长能力旺盛,最大达15%的创面均在多次换药后痊愈[9]。本病是少见疾病,发现后如为新生儿补充液体不足,休克控制不到位则可能导致创面加深,或感染而形成疤痕愈合[9]。在合理的治疗和护理下,其预后均良好,通常不会留下后遗症。参考文献[1]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M].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824-825.[2]Su.rezO,L.pez-Gutirrez JC,Andr.A Aplasis cutis congenital Surgical treatment and results in 36 cases[J].Cir Pediatr,2007,20(3):151-155.[3]Bart BJ Gorlin RJ Anderson VE,et al,Congenital localized absence of skin and associated resembling olysis bullosa[J].Arch Dematol,1966,93(3):296- 304.[4]朱凤兰,王波.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1例[J].新生儿科杂志,2005,20(3):139.[5]吕新翔,杨东生,乌日娜.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1例[J].中国皮肤麻风病杂志.2001,17(4):306.[6]柴勇,陈淑民.先天性皮肤缺损1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720.[7]华天懿.先天畸形病因,见:李正,王慧贞,吉士俊主编.先天畸形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68.[8]刘芳,赵晴.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一例.临床误诊误治,2010;83;29.[9]陈建兵,崔杰,王顺荣,沈为民.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17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23):1826-1829.作者简介:刘卓,女,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妊娠期糖尿病及重症产科。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作用研究林惠何俊芬(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人民医院云南丘北 663200)【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作用。方法:以老年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对象,我院就诊时间为2017年3月到2018年9月期间,患者常规护理的45例纳入对照组,45例优质护理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用于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能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老年脑梗死;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1-0126-01老年性脑梗死属于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1],且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现象的加重,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降低我国老年性居民的整体健康生活水平,成为我国临床必须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2]。目前,临床上治疗脑梗死疾病的水平非常高,但是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偏瘫、失语等后遗症,这些症状的后期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以提升患者的信心,能提升其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3]。本文主要对我院实施优质护理效果进行探讨,以老年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对象,我院就诊时间为2017年3月到2018年9月期间,整理的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老年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对象,我院就诊时间为2017年3月到2018年9月期间,患者常规护理的45例纳入对照组,45例优质护理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49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62.45±2.50)岁;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51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62.50±2.55)岁。患者一般资料纳入系统软件SPSSS20.0版本,最终发现P>0.05,具有可比性。1.2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和患者的心理情况,积极进行安抚和口头教育,稳定患者情绪;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1)人文护理,先对护士进行人文护理理念和模式的培训,让其学习人文护理的精神和精髓,强化护士的服务意识,尊重患者并且积极与患者沟通,赢得患者的信任,建立两者之间良好的医患关系,积极向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且让家属也能积极配合护理工作,从家属的口中去了解患者日常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等,为制定优质护理的措施,奠定基础。(2)运动康复护理,脑梗死患者后期出现偏瘫等活动受限,患者语言功能障碍或者运动功能障碍,护士一定要指导患者积极进行康复护理训练,加强患者功能锻炼,对于患者肢体功能的锻炼,进行内旋、外展和屈曲等训练,从上到下,逐渐变换患者体位,多体位进行功能训练,从而全面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指导患者进行肢体按摩,帮助患者缓解组织痉挛等症状,以促进功能恢复。(3)语言功能训练,进行吞咽训练和运动,患者进行咽喉部位吞咽功能的训练,如吞口水动作,逐渐加强多方面功能的锻炼,让患者能感受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提升其信心;(4)饮食方面,保持清淡、禁止辛辣,还要注重精神营养供给,保证身体能获取相应的能量,增强患者的身体免疫能力,促进患者能更好地恢复。1.3观察指标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选项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人数/总人数;同时,比较患者住院时间及Barthel指数水平,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好。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20.0的Excel表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卡方主要是用于检验和计算患者计数资料之间的数据差异,如性别、百分比等,平均年龄、病程数据比较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 结果2.1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表1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n=45) 15 19 11 34(75.56) 观察组(n=45) 23 20 2 43(95.56) X2 -- 5.008 P -- <0.05 2.2患者住院时间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表2住院时间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比较 组别 住院时间(d) Barthel指数(分) 对照组(n=45) 30.50±5.30 30.45±12.50 观察组(n=45) 15.30±3.55 50.55±11.90 t 11.582 15.482 P <0.05 <0.05 3 讨论优质护理要求护士先对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知进行一个初步的评估,并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4],在全面掌握患者基本信息之后,对于恢复可能性较小的患者,护士积极鼓励患者卧床休息,做好准备,让患者知道一个康复的过程,必须循序渐进,帮助患者找到康复目标,树立信心,坚持训练,最终必定能取得成功[5]。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了积极的优质护理,最终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并且患者住院时间缩短,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提升,患者逐渐恢复到生活中,社会归转效果非常理想。护士在患者康复过程中,一定要告诉患者注意事项,从患者的生活、作息、饮食等方面,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指导,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专业化水平。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用于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能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参考文献[1]白雪.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7):207-208.[2]李艳.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 4(7):127-128.[3]王晓玉.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3):242-242.[4]郑黎黎.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7):256-257.[5]宋艳艳.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5(4):152-153.

论文作者:刘卓 苏雅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新生儿先天性头皮缺损一例论文_刘卓 苏雅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