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能“扫盲”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岁识字、3岁扫盲”作为一种新近的早期智力开发目标,近一两年通过许多有影响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风靡全国,使许多望子成龙心切的年轻父母为之动心。
这个目标究竟能不能实现呢?不可否认,社会上是有3 岁的孩子认识上千字的事实,不仅现在有,就是古代社会也曾出现过。但那是极个别的“神童”,绝不是大多数,更不是所有儿童都能做到的。
我们知道,文字是一种抽象符号,是书面语言。文字是对事物高度的抽象、概括,要真正理解、掌握文字的含义,必须以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要3 岁以前的孩子认识一些以具体事物为依托的文字是可能的,比如人、手、刀、口、马、牛、羊、走、跑、坐等文字。这些文字所表示的对象是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可以认识、掌握;而那些以抽象事物为依托的文字,比如古、今、理、制、幽、而等文字,是不可能理解其含义的。
所谓识字,不仅是指会辨认字形,而是要知道字的音、形、义,做到会读、会写、会讲、会用。3岁以前的儿童,独立活动的能力很差, 实践活动范围有限,感知的事物很少,感性知识很贫乏;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就是说其思维是在对事物的感知和自身的动作中进行的,离开具体事物和动作就不能进行思维;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很肤浅的,不可能通过抽象概括认识事物的本质。即或是能认识一些字,那也是机械记忆、“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机械记忆,就是把文字当成一种图形强行记忆,这样记忆的东西,很快就会遗忘,不会在头脑里保持很久。“囫囵吞枣”,这样吃下食物会消化不良的,这样学习书面文字,也会增加大脑的负担的。“一知半解”地所谓“识字”,会在孩子头脑里形成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将来再纠正那将是很难的。
另外,家长们还要弄清这样一个问题:识字是开发智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识字早晚,是衡量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但不是唯一的标志。我们中国人有一种传统的观念,向来以孩子识字早晚,作为衡量孩子智力水平的唯一标志。这是很片面的。识字是发展智力的途径,不是目的。有的孩子识字早一些,有的孩子识字则晚一些。早一些或晚一些,都是正常的。识字较早的孩子,长大后智力发展水平有很高的;识字晚一些的孩子,长大后同样也有智力发展水平很高的。比如,清朝时期,有一个人叫戴震。据记载,他9岁才会说话,10岁才入私塾读书,就是说他识字已经是相当晚的了。可后来,他竟出人意料地成为博学多才的学者,是哲学家、数学家、训诂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在许多学科领域里都非常有成就。在当代,北京大学副校长陈章良教授,不到30岁就成为博士生导师,应当说他的智力水平是不低的。可他在7岁之前,并不认识字。这充分说明,孩子识字早晚和以后智力发展的水平以及能取得的成就,并没有必然的直接的联系。
因此,3岁以前,甚至包括整个学龄前阶段, 儿童智力开发的重点,不要放在让孩子集中识字方面,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们不愿做、也确实是难以做到的事;而应当着重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以社会和自然界为课堂,以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为教材,以玩具为教具,以游戏为途径,尽可能多地让孩子亲自感受客观事物,进行实践活动,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积累生活常识和实践体验,为上学以后集中识字和系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打好基础。
当然,3岁以前的孩子,并不是绝对不可以识字。 可以“试着”教他们认识一些字,但一定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适可而止。不可强制,不要制定具体的指标,能认识多少就认识多少。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要跟别的孩子相互攀比,更不要跟那极个别的“神童”相攀比。在婴幼儿阶段,应主要学习和掌握口头语言,而不是书面语言。拔苗助长,“非徒无益,反而害之”。
中国有这样一句成语:“杀鸡取卵。”意思是说,为了早得到鸡蛋,不惜把母鸡杀掉,迫不及待地从鸡肚子里取出鸡蛋。比喻只顾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这是批评那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的。凡事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事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先后顺序。违背规律,打乱秩序,会事与愿违的。希望年轻的父母们,头脑要清醒、冷静,不要发热,不要“杀鸡取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