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智慧交通体系通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控制等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篇论文首先阐释了智慧交通体系的概念,并对其进行基本架构和功能的的定位,然后结合我国智慧交通体系的发展现状,针对现阶段在机构部门、数据收集分析、关键技术攻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学研等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加快智慧交通体系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体系;大数据;智能控制;基本架构;产学研
1智慧交通系统的概念
1.1定义
智慧交通系统是围绕智慧城市建设这一主题,建立在较为完善的基础交通设施基础之上,应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使用者与交通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知识工程为特征,在交通运输体系中实现数据分析和合理决策,为交通运行和服务提供最优方案,具有强大的自我学习、分析判断和信息沟通的能力,从而通过运输人、运输货物以及运输信息来实现城市内部与城市间际的交通正常运转的高效灵活的交通运输系统。
1.2基本架构
通过对智慧交通系统的定义,智慧交通体系应该能够实现智能化的交通运输装备、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者或者货物的相互关联和高效通信。针对交通运输中普遍的和突发性的交通问题,如交通堵塞、撞车等,通过广泛的知识体系,高效的反馈调节系统,能够将线上与线下结合,分析运输要求,提出并制定合理严谨便捷的运输计划,实现线上指导线下,虚拟指导现实。同时,发展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系统,加强交通管理的主动性,实时性和预测性,以减少被动适应滞后管理所带来的问题[1]。另外,智慧交通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接口,以提供专门综合的一体化运输服务和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为用户提供适应性服务。
总之,智慧交通系统的基本架构应该包括广泛地搜集大量交通数据、智能化地挖掘分析数据信息、高效合理地进行交通运输决策、紧密地与外部体系互动通信以及可靠地进行方案优化与计划制定等内容。
1.3建设内容
智慧交通系统的建设一般要包括汽车移动物联网的应用、自动公路的建设、智能客货综合联运系统的建立、交通紧急事件与交通安全问题的处理、智能车辆的研发、电子收费系统的完善、车辆运营管理系统的升级、出行者信息服务的提高以及交通规划与管理的智能化建设等内容[2]。
2我国智慧交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国家863计划针对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在现代交通技术领域部署了一系列的前瞻性项目,在863计划专题课题的支持下,我国在车辆运行系统状态监控与安全预警、智能化交通管控、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等方面都取得很大的突破,在交通运输领域提高了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3]。
“十二五”期间,863计划针对智能交通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做出了新的部署,特别是区域交通协同联动控制技术、智能车路协同技术、无人自动驾驶技术等等。
国务院《“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指出,我国要在未来几年内推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控制、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结合,将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始终贯彻落实与交通建设、运行、监管、服务等各环节。
总之,我国智慧交通体系将在数据科学和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以加快智慧城市化进程为目标,以低碳经济为导向,创造巨大的产业空间。
3智慧交通系统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智慧交通系统的发展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3.1部门间联系较少,相互独立
交通运输部门的各种机构互联互通程度较低,职能机构设置有一定的问题,比如设置重叠。另外,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够准确及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与虚假性,从而降低交通运输管理的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数据质量差,存在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问题
较差的数据质量会影响到交通服务系统的分析判断决策水平,从而无法指定合理的交通计划,因而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问题。目前的各种研究都将注意力集中在智慧交通服务系统的功能实现,而不去考虑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如果数据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再智能化的系统也无法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最优方案[4]。智慧交通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无线通信和高效的移动特性应该是智慧交通系统必须具有的两大特点。
3.3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智慧交通运输系统是建立在完善的基础设施之上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和有序停靠。但是,就目前而言,交通网络的各个节点对交通信息的接受能力和质量良莠不齐,从而给信息处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另外,随着车辆数目的与日俱增,而基础交通设施的建设跟不上车辆数增加的步伐,交通堵塞、车辆随意停放、占位的问题也就日益严重,对智慧交通运输系统的建立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挑战。
3.4产学研结合不足
产学研应该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尽管我国智慧交通系统的相关企业数量较多,但是其研发力度不够,另外,高效与研究机构和企业的联系不够密切。所以,国家资助的智能交通领域的相关项目并没有大量的形成实际的应用。
3.5我国智能化交通控制技术水平较低
目前,国外的一些优秀的交通控制系统产品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而我国自己研发的产品具有较低的创新能力,存在较明显的模仿现象,过分的遵循国外交通模式,与中国的交通模式不相兼容。
4建设智慧交通体系的建议
4.1优化相关部门机构设置
智慧交通系统的合理运行需要多种职能部门的相互配合,比如交通、公安、国土、城管等等,以及还需要各交通运输相关企业相应的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资源共享,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信息的滞后性与不准确度。
4.2加大研究智慧交通系统关键技术
智能交通技术结合了交通技术与信息技术,综合性强,涉及多种领域。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智慧交通体系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针对数据信息的问题,要在数据安全性、数据不完备性、模型有效性等方面加大研究,同时要研发出高性能的数据处理硬件,打破国外对相关技术的垄断,扩大知识自主产权。
4.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智慧交通系统要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必须以完善的交通工程和基础设施为前提条件。相关部门应当对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做好详细的调查并加以备案,然后对不完备的基础建设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交通运行与管理效率。
4.4加强产学研一体化
政府要大力抓好产学研合作的宣传发动工作,充实阐扬企业的主体浸染,尤其应撑持中小企业介入产学研联盟。同时,政府应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成果,保护智慧交通领域的科技成果顺利地产业化。
5总结
智慧交通的建设应着力于基础设施系统、生产组织系统、运输服务系统以及决策管理系统等四个主要系统的建设,切实提高智慧交通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意识,健全智慧交通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机制,健全良性的政府政策发展体系,加强智慧交通示范工程的建设与推广,还要重视基础统计与资源共享的工作。本文通过对智慧交通体系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了当前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对健全智慧交通体系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洪伟,常锦河.我国智慧交通建设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27):1-2.
[2]冷雪.智慧交通体系发展现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6):107-109.
[3]李艳平.近五年国内智慧交通研究综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7):9-10.
[4]邓玉勇,李璨,刘洋. 我国城市智慧交通体系发展研究[J].城市,2015,(11):68-73.
论文作者:董金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交通论文; 智慧论文; 系统论文; 体系论文; 数据论文; 产学研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