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一:《给图形宝宝找家》(大班)
数学认知目标:练习分类,并能按多重条件分类;体会交集的意义。
游戏准备:
1.至少27个图形(为了保证幼儿每人一个,有的类型可以做2个):红色大号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红色中号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红色小号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黄色大号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黄色中号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黄色小号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绿色大号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绿色中号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绿色小号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
2.不同颜色的绳子2根做成两个大圆圈。。
游戏玩法:
1.将所有准备的图形随意摆放,让幼儿认识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现在这样摆放,你们有什么感觉?幼儿:"乱七八糟的。""不好看,不整齐。"师:"请想办法让它们看起来不乱。"幼儿甲上来分成了9堆,然后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师:如果要求你分成三堆,你可以怎样分?幼儿乙按照颜色分了出来;幼儿丙按照大小分了出来;幼儿丁按照形状分了出来。
2.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给图形宝宝找家的游戏。"然后请幼儿一人拿一个图形,让幼儿记住自己拿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型号什么形状的图形宝宝。
3.把绳子做的圆圈分开摆放在两个位置(不重叠),当作图形宝宝的家 。
4.教师说指令,请幼儿按照指令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例如:请正方形宝宝站在这个圈内,请红色图形宝宝站在那个圈内。适合条件的幼儿按指令迅速站到圆圈里,请幼儿相互检查站在圈里的幼儿对不对,没有站进圈的幼儿检查自己该不该站在外边。
5.教师着重观察拿着既是红色又是正方形的图形宝宝的幼儿站位情况,对他们提出质疑:你是正方形宝宝,为什么站到红色的圆圈里?幼儿马上跑到正方形的那一边;幼儿更改位置后,教师又说:你是红色图形,为什么跑到正方形宝宝的圆圈里呢?幼儿说:我是正方形呀!老师说:可你也是红色呀!就这样,幼儿跑来跑去,纠结自己究竟该站到哪里呢。教师提出问题:怎样才不用跑来跑去,又符合老师的要求呢?请幼儿思考解决办法。
6.有的幼儿说:可以把两个圈靠近一点,一只脚踩进一个圈内;有的幼儿说:把两个圈重叠在一起;有的幼儿说:不能全部重叠,只能有一些地方重叠。然后,教师请幼儿按照他们说出的这三种办法一一尝试,直到找出最正确的办法:把两个圆圈重叠一部分,拿着红色正方形的幼儿站在重叠的这个地方,并请他们说一说理由。
7.教师更换指令,幼儿再游戏。
8.请幼儿相互交换图形自己推选发令员,继续游戏。
实例二 《搭建城堡比赛》(大班)
数学认知目标:愉快地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游戏准备:贴有算式卡的各种彩色长方体纸砖足够多,每块砖上、下两个面分别贴一道算式,算式的得数不同;三角形的、拱形的及其它形状的适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游戏玩法:
游戏分男女生比赛。师:要搭建漂亮的城堡,需要有哪些条件?幼:必须要有很多的砖,还要设计出漂亮的样式。所以,游戏第一环节是按要求抢砖。老师说出一个数,请小朋友找砖面上的算式的得数是这个数的砖就符合要求。比如:老师说请找出得数是"5"的砖,幼儿去找,男小朋友找到的放一边,女小朋友找到的放另一边,把符合得数要求的算式朝上。看哪个队找得多,就获胜。记住哦:要想搭出漂亮的城堡,就要抢到更多的砖,所以这一步是你们获胜的重要一步。明白吗?
第一次:请找出得数是6的砖,等幼儿觉得找完了,请男女生交换检查:他们找的对不对?分出胜负。获胜的男生队高兴极了。暂时输了的女孩子不服输,纷纷说:这才开始,不一定,我们再来一次。教师:为了公平,请你们确定规则,是"3局2胜"呢还是"5局3胜"?孩子们商量觉得"5局3胜",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次数多些,可以久玩一会儿。
第二次:请找出得数比6多1的砖。
第三次:请找出得数比6少1的砖。
第四次:请找出得数比10少1的砖。
第五次:请找出得数既有10又有1的砖。
五局下来,男孩子胜了,可女孩子仍然有些不服气,还想玩。老师就对女孩子说:你们还想玩,就要去征求男孩子的意见。如果男孩子同意,你们继续;如果不同意,你们就要遵守游戏规则。不过,没关系,我们还有第二个环节,争取搭出漂亮的城堡来获得最终的胜利。然后,女孩子就去跟男孩子商量,男孩子同意再玩两局。还是男孩子赢了。老师鼓励女孩子:没关系,还有下一个环节,争取搭建出漂亮的城堡。同时提醒男孩子,不要骄傲,游戏还没有到最后,还不能肯定谁是赢家。
第二环节:用抢到的砖和提供的其他形状搭建漂亮的城堡。两边的孩子们纷纷卯足了劲同心协力地搭建起来。
活动反思:幼儿喜欢搭建游戏,但不喜欢计算这类抽象枯燥的数学活动。前期虽然幼儿已经了解了加法、减法的意义,会列出加法或减法算式,但还需要多种形式进行巩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5-6岁孩子能正确进行10以内加减运算。为了让幼儿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变枯燥的计算活动为有趣的搭建比赛,这个游戏就是将随意的搭建活动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促进了计算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游戏,也培养了幼儿快速反应的能力,以及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像这样,把数学教学变成好玩的游戏,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还有很多。
《纲要》中明确规定: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形浪费。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所以,我们追求的集体教学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主动地学习,将教师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幼儿内在的需要。幼儿园的数学集体教学要避免抽象的概念灌输和枯燥的运算训练,而是要努力设计和组织能让幼儿乐于参与、积极思考、主动建构的游戏活动。教师要将数学目标和内容深植和内隐于游戏中,确保幼儿沉浸于游戏体验中,以此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获得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同时达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的目的。
论文作者:宋昌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幼儿论文; 正方形论文; 角形论文; 得数论文; 游戏论文; 图形论文; 算式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