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现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生教育论文,编辑出版论文,现状论文,我国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国内编辑出版学界最关心的问题是提高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地位。要提高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地位,首先要对编辑出版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摸清家底,展示实力,找出不足,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科发展。本研究主要对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中20个有代表性的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招生点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能够反映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全貌。
一、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招收编辑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高等院校有35所,38个办学点(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办学点的名称不统一,其具体情况是:38个办学点中,有58%的办学点专业名称为传播学(22个); 15%的办学点专业名称为新闻学(6个);10%的办学点专业名称为图书馆学(4个);3%的办学点专业名称为新闻传播学(1个);5%的办学点专业名称为编辑出版学(2个);3%的办学点专业名称为出版发行学(1个);3%的办学点专业名称为语言学(1个); 3%的办学点专业名称为情报学(1个)。
下面以20所招收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的高校为例,进行具体调查,详细分析。
方法:主要是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其中,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是通过问卷调查以及电话采访院系领导获取相关信息的。其他学校的信息是通过查阅其学校和院系的网站、网页获得的。
结果:
1.基本情况
20所招收编辑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高校的基本情况见表2。
注:1.表中信息采自各院校研究生院主页所颁布的研究生招生简章或专业招生目录(以2007年为主,个别采用2006年目录),并参考专业所在院系主页。个别院校信息来自调查问卷和电话调查。
2.办学点按实有数量计算,即同一学校所属院系不同的,分别计数。
3.个别院校信息参考了北京大学肖东发教授提供的《编辑出版学研究生学位办学点单位情况简表》数据。
4.带“★”者,为招收编辑出版专业博士研究生院校。
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均是一所学校两个办学点,都只选取一个办学点进行调查。
从表2可以看出,这20所高校分布在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上能够反映我国中、东、西部各个区域的情况。河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印刷学院、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这些设立编辑出版专业较早的学校,在1998年以前就已经招收编辑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将普通高校中的“编辑”、“出版”、“发行”等专业合并为统一的“编辑出版”专业。这之后有14所高校开始招收编辑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需要说明的是,河南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1998年以前,是采用“借鸡生蛋”的方式招收培养研究生的,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后,分别取得新闻学、传播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研究方向为编辑出版,开始“名正言顺”地招收编辑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
另外,从招生规模上看,1998年前就开始招收研究生的院校,无论是毕业人数或是在校人数都比较多,已经具备了较大的研究生招生培养规模。而 1998年以后开始招生的学校,学生在校人数少,有的还没有毕业生,应该说,还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形成规模。
2.所属院系及专业情况
1998年的专业目录调整中,没有把编辑出版学列为硕士点。河南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最初就是挂靠在中文、地理、历史等学科专业名称下招收的。应该说我国的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自创始之日起,就没有明确的专业归属。时至今日,全国已有35所以上的高校招收编辑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但是不同高校将编辑出版专业列入不同的专业之下(见表3)。
从表3看,编辑出版专业所属二级学院情况为:属于新闻传播学院(系)的共11个,占55%;文学院 4个,占20%;信息管理学院4个,占20%;出版学院1个,占5%。
20所招收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的高校,将编辑出版归入了不同的专业下面。其中,传播学8个,占 40%;新闻学6个,占30%;编辑出版2个,占10%;图书馆学的有2个,占10%。广西民族大学将编辑出版归入文学院语言学专业,占5%,武汉大学将编辑出版归入出版发行学专业,占5%。
从专业研究方向的设置情况看,图书报刊编辑仍是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方向。北京大学、北京印刷学院、上海理工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 8个高校设置了与出版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出版经营管理方向。网络媒体的兴起,网络编辑、电子出版物编辑也需要编辑出版的专门人才。我国的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也适应了这一形势的需要,北京印刷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5个高校都设置了网络编辑研究方向。武汉大学设置了“国外出版业研究”方向,显示出他们的开放意识和国际化眼界,以及他们对国内外出版业比较研究的重视。内蒙古大学的蒙古族编辑出版研究,别具民族特色。
随着我国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发展,我国编辑出版学的学术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共出版编辑出版学专著和教材425部(种)。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 1994年以来,仅《编辑之友》、《编辑学报》、《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编辑学刊》、《科技与出版》等就发表论文近2万篇。
但由于实际攻读专业与学科名称严重不符,影响考生的报考,影响研究生的规模、质量和水平,也影响我国的编辑出版学学术研究。
3.师资情况
由于网络调查的局限,有些院校的数据没有收集到,有的不太完整。下面是14所院校师资情况统计表(见表4)。
从调查的情况看,13所高校(武汉大学数据不全,不计算在内)共有编辑出版专业教师119名,其中有59名硕士生导师,占总数的50%。有38名有编辑出版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 32%。
从表4看,专业教师的年龄分布为:35岁以下
的占33%,35-44岁的占32%,45-54岁的占 24%,55岁以上的占11%。专业师资队伍以中青年为主。
专业教师的学历构成为:硕士研究生居多,占 48%,本科占27%,博士研究生占25%。
专业教师的职称构成为:教授42人,占35%;副教授31人,占26%;讲师31人,占26%;助教15人,占13%。
注:有实际经验指从事过编辑出版工作,有业内工作经验的教师。
4.教材及课程设置
通过问卷和网络调查发现,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没有统一教材。回收的问卷显示,研究生没有教材,导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自编讲义授课,大多是以课题研究带动专业教学。
课程设置方面,各院校围绕所开设的编辑出版专业研究方向自行安排上课内容,一般情况下,一个院校的编辑出版专业所依托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就是该校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根据其研究方向,设置几门相关课程和选修课程。如中国传媒大学与河南大学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就很有代表性(见表5、表6)。
注:本表根据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网站“2006级硕士研究生分专业培养方案”(http://peiyang.cuc.edu.cn/m-sec-ond5.php? catPath=0,1,5& catPath2=0,1,6& catTitle=培养方案)整理。
研究生培养采用导师制,根据导师的研究课题和方向设置课程,其课程设置的灵活性较强,但缺乏规范。
5.就业情况
由于各高校管理不一致,就业情况也就不好统计。下面是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4—2006年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情况(见表7)。
由表7可知,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4— 2006年,共有3届55名研究生毕业。其中,到高等院校的有35人,占总数的64%;到政府部门工作的有7人,占13%;到出版社的4人,占7%;到期刊社工作的有3人,占5%;到报社工作的有2人,占 4%;读博的1人,占2%;其他3人,占5%。
表7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4-2006年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
就业去向 2004届 2005届 2006届
高等院校 8 1314
政府部门 0 3 4
出版社2 2 0
期刊社0 1 2
报社 1 0 1
读博 1 0 0
其他 1 0 2
合计 131923
二、结论与建议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近20年来,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目前有35所高等院校招收编辑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办学点达到38个,博士研究生办学点7个。已经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博士硕士、教授副教授为主的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为我国培养了近千名高素质的编辑出版人才。加上办学点分布比较合理,基本上能够满足我国各地区对编辑出版专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在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方面,各院校根据本校的师资力量和专业特色确定研究方向,围绕研究方向设置课程。虽说缺乏规范,但各自特色鲜明,专业优势明显,容易形成品牌效应。就专业方向看,图书报刊编辑仍是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方向,许多高校与时俱进,增加了网络编辑、电子出版编辑、出版经营管理等研究方向,符合我国出版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研究生培养采用导师制,以课题研究带动专业教学,这种培养方式对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至于研究生的毕业分配,河南大学100%的就业率,说明我国编辑出版研究生教育的前景是乐观的。毕业去向的多样性,也说明编辑出版研究生教育发展空间的巨大。
但是,从调查显示的数据来看,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容忽视。
首先,学界关注的编辑出版学学科地位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毫无疑问,编辑出版活动在一个民族的文化创新、传承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编辑出版人才为我国的文化建设和出版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编辑出版教育应得到足够的重视,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地位也应得到准确体现。但从调查看,各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所在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差别较大,所隶属专业不一,全国38个硕士研究生招生点,分别隶属新闻学、传播学、图书馆学等8个专业之下,造成授予学位名称不统一。甚至出现一所高校有两个招生点的情况,如北京大学的两个招生点,分别设在“传播学”和“图书馆学”下面,不但浪费了教育资源,而且使考生在报考编辑出版专业时搞不清楚该专业的具体情况,由此造成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的招生、教学、就业等一系列问题。
编辑出版专业只有7个博士生授权点,与硕士生的培养规模不相称,也影响到高层次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而且这7个博士点的专业名称和所授予的学位也不相同,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点专业名称为“政治学(国际传播)”,研究方向为“中外出版管理”,授予“法学博士”学位;而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士点专业名称为“编辑出版学”,授予“管理学博士”学位。学科地位不明确,还造成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缺乏必要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同时招收编辑出版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其硕士研究生授予的是“文学硕士”学位,与其博士研究生所授予的学位也不相同。这就造成硕士研究生报考和攻读博士学位的困难,影响了编辑出版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和明确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地位,将“编辑出版学”列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中。事实证明,学科地位的提高有利于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1998年,国家教育部将编辑学本科专业和图书发行学本科专业合并为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列在新闻与传播学一级学科之下。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河南大学文学院和北京印刷学院出版系在新闻学和传播学硕士点下招收编辑出版学研究生。这之后,我国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规模迅速增大,招收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的高校由十几所发展到35所。因此编辑出版学的研究生教育必须改变多年“借鸡生蛋”的局面,编辑出版学应尽快晋升为一级学科。
其次,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等有待于进一步的科学化。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培养采用导师制,导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自编讲义授课,没有系统的教材,很多院校聘请出版单位的编审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这是我国编辑出版专业自招收硕士研究生之初就形成的培养方式。这种培养方式尽管也有一定的优点,但在调查中发现,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没有系统的教材,以课题研究带动专业教育,实践性、灵活性强,而系统性、科学性不足。出版单位的编审担任导师对研究生教育的时间有时候不好保证。因此,有必要编写一套科学、系统的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材,使研究生特别是跨专业考取的研究生能够系统地学习编辑出版专业的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修养。同时,课程安排、导师教学也要循序渐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最后,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目前,中国出版业正在向产业化、多样化、国际化发展,实现由文化事业向文化企业、由书籍生产向多种媒体出版物生产、由单一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发展的三个转变。三个转变要求出版从业者不但具备扎实的文化功底和熟练的业务技能,还必须具备与产业化、多样化、国际化相适应的智力结构和才能结构。这样的人才从哪里来?一靠教育,二靠实践。对于实践出人才,我国编辑出版界人士认识比较一致;而对于编辑出版教育的重要意义和编辑出版教育在出版全球化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意义,认识还比较模糊;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我国出版业亟须的图书选题策划、出版物发行、出版经营管理、版权管理、国际版权贸易等复合型高层次专业人才,只能在研究生教育层次得到培养。比如国际版权贸易人才需要掌握外语、法律、出版业务、国际贸易等知识,尤其是作为一个出版人来讲最重要的深厚文化积累,这些培养目标的实现仅仅在本科阶段不可能完成(即使加大实践力度)。而鼓励其他专业的学生跨专业报考编辑出版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是解决问题的一条捷径。美国、英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均十分重视编辑出版专业,很多国家专门设立了出版学研究生专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版工作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宽,面临的情况越来越复杂,更多的现代复合型人才和高层次人才需求要求编辑出版学在研究生教育层次必须有所体现。从这次调查看,目前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方向仍然是书报刊编辑出版,这有可能造成社会需求与人才供应的脱节。因此,要适应社会需求,适应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出版产业改革,就要利用高等院校的教育、人才等优势,根据社会需求灵活设置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的变化,必然要求课程设置作出相应变化。从调查看,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多是依据其一级学科设置课程,根据本校的学科优势设置专业,加上我国的编辑出版教育最初多设在中文等文科院系,课程设置也侧重于文科。现在,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进行,出版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增大,对于一般的编辑,也要求其具有策划能力、创新能力等。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在设置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时,充分考虑以上要求,增加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课程比重,扩大研究生的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其多方面的能力。
标签:研究生论文; 硕士研究生论文; 课程设置论文; 研究生教育论文; 编辑出版学论文; 大学论文; 河南大学论文; 考研论文; 传播学论文; 升学考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