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脱离腼腆的9种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种方法论文,腼腆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力普·G·津巴多在《腼腆:事实与对策》一书中提出:如果一个人小时候腼腆而父母漠不关心,那么,这种状况就可能持续终身。
津巴多的调查表明:不少腼腆者终身不婚或结婚很迟,要不然就草率结婚。
腼腆者大多收入低,无法担任责任重大的工作,即使身怀绝技也可能因社交障碍而难以谋到好职。
少数腼腆者孤僻成性,需要找专家给予特殊治疗,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父母满怀爱心的帮助足以使他们度过困难期。下面是专家们推荐的一些办法:
1.细心观察、聆听 津巴多到一所小学听课调查时,老师告诉他,每个班“只有一两个腼腆学生”,但这位心理学家看出远远不止。
调查结果表明:5个小学生中就有2个腼腆的孩子,程度因年龄不同而略有差别。至于在初中,50%的男生和60%的女生都是腼腆的。
但家长和教师往往看不出来,因为这些孩子常以课堂讨论不发言、课外活动当观众、平时大家都笑了他才笑等等方式把自己这种特点掩饰起来。津巴多说:“腼腆者竭力把自己变成贴墙纸,使人觉察不到他们的存在。”
不过,津巴多也指出:有时,腼腆者也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据他调查,在恃强凌弱的学生中以及大噪门、盛气凌人的成年人中,有相当惊人的一部分事实上是很腼腆的。有个幼儿园的男孩成天傻里傻气说个不停,一旦停下来便对同学拳打脚踢。直到他12岁时,他的父母才发现孩子其实很腼腆,他的攻击行为不过是一种掩饰。
2.不要贴“标签”父亲如果说“我儿子腼腆”或“她是我们家脸皮最薄的”都会产生消极作用,人们可能会对孩子另眼相看,结果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
3.体贴而勿指责 腼腆的孩子总是听到指责——即使别人不指责,他们也会自责。
对于这样的孩子,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首先要给予鼓励。一位母亲关切地问9岁的女儿,腼腆是什么滋味?她答:“就像被咒语镇住了,手脚都发僵。”她母亲则说:“我们坚信不管它多么严重,在我们的帮助下你都能克服!”女孩听到这种鼓励后说道:“就像白马王子飘然而至,魔咒被解除了。”
4.提高自我评价 腼腆的孩子往往自我感觉差,在社会活动中有一种“被抛弃”感。因此,父母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
一位女士曾对12岁的女儿很担忧——这孩子不爱与同龄人交往,没有知心朋友。不过,她对年龄小的孩子很热情而且满怀爱心,同时学习也好。
于是这位母亲安排女儿辅导一个邻居小孩学习,以使她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很快,其他小孩子也来找她帮助。她的成功以及孩子们的“崇敬”大大增加了她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5.寻找校方帮助 学校常常是孩子最先表现出腼腆的地方,也是纠正这种弱点的重要阵地。然而,老师们很可能因忙于应付那些“调皮鬼”而忽视了沉默内向的孩子。因此,家长要主动争取教师的帮助,以把孩子拉出自我封闭的圈子。
请老师设法让你的孩子尽量轻松地参与讨论问题。告诉老师,孩子可能想问有特殊兴趣的话题,请老师对他的书面作业给予特别注意——在这个领域里腼腆不会构成障碍。
6.利用家庭优势 让孩子把伙伴带到家里来,而不要强迫他“到约翰尼家去玩!”训练孩子接电话、代传电话留言——可使他在不面对面的情况下与陌生人打交道。
为孩子选择年龄小些的伙伴,这样怯场的孩子有机会成为受人仰望的“头领”。或者,如一位研究腼腆的专家所建议的,为他找一个心肠好、有正义感而又不太颐指气使的孩子当“大哥”,让他把腼腆“小弟”置于自己“保护”之下。
7.进行“角色”演练 腼腆孩子常常诉苦:“我从不知道该说什么!”通过预先排练在不同交际场合怎样说话,就能有效地帮他打破这层“坚冰”。可以写出你建议的“开场白”,甚至把“正文”也打个提纲,要求他在镜子前反复练习,以习惯正眼盯着“另一个人”。
津巴多则安排腼腆孩子给陌生人打电话,以及搞电话社会调查,逐步引导他们脱离腼腆。这位心理学教授说:“当孩子认真承担起某个角色以后,他们便毫无羞怯之感了!”
8.引导参加活动 让孩子参加他感兴趣的各种俱乐部和课外活动,由于各成员间被共同的责任和义务联系在一起,因此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摆脱腼腆心理。非体育性活动中的艺术和手工、体育项目中的体操,都可以优先考虑。总之,要选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加的活动,确保你的腼腆孩子不至被排在圈外。
9.不可失去耐心 要帮助孩子克服腼腆,最重要的一条是要耐心——理解要耐心,支持也要耐心,在短期未见效时更要耐心,不要奢望一夜之间会出现奇迹。要相信,在你满怀爱心的帮助下,被腼腆困扰的孩子一定能从中摆脱出来,更完美地享有自己前途似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