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配网可视化是以协同融合和人机实时交互为基础,以数据融合、主动感知、智能决策和主动管控为主线,坚持“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理念,建设标准统一规范、流程一贯到底的系统架构和统一的数据接入,全面提升配网运营精益化管理水平。通过深度挖掘应用智能电表数据,利用GIS平台配网拓扑关系逐级研判配变、线路停运状态,解决了配电自动化暂未覆盖区域内设备停运无法准确掌握的难题,借助智能电表为配网设备装上了“眼睛”,深度拓展了配电自动化功能,使配网运营管控更加精准,供电服务指挥更加高效,助推配网“少停电、不停电”目标实现。
一、配网管理现状
一是诸多系统的信息共享和集成融合缺乏统一平台,形成诸多“信息孤岛”,配网运维信息未有效整合利用。二是配电自动化覆盖率低,未配置地区配网末端设备基本处于监控盲区。三是配电线路故障研判定位,主要依靠“拉路”选检或人工巡视检查,故障区域定位、原因定性和应急处置手段不多、效率较低。四是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导致配电网由供应侧单向管理走向供应侧和需求侧“双向”管理,对强化配网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因此电网企业积极探索,寻找更多可用的技术手段,提高配网管理水平,使配网真正做到安全可靠运行,客户获得电力指数得到提升。
二、实时数据融合
1.数据融合
打通生产、营销、调度等多专业数据壁垒,提取GIS、PMS、OMS、EMS、用采系统、调度自动化、配网规划、车辆管控等多个系统的相关业务信息,实现业务信息从孤立分散到集中融合,全面支撑可视化系统图形、表格、工单、流程的实时展示。
2.实时共享
包含配电网地理信息、设备台账、运行状态、报修投诉、实时事件、规划设计、车辆定位、现场影像等信息,实现了关键数据的纵向级联、横向交换和实时共享,满足各级人员管理需求。
3.运维状态分析
基于统一配网信息模型,实现多系统数据的并行计算,实现停电范围追溯分析、异常设备诊断定位、用户信息主动掌握、运维指标实时监控等,为配网规划设计、诊断定位、预警处置等提供准确依据。
4.辅助信息支撑
系统集成人员、车辆、物资、抢修驻点、小型现场等相关信息,以事件执行为主线,实现主动运维检修的流程化管理和执行过程的可视化监控。
三、停电研判
以智能电表停复电信息为源头,依据PMS拓扑关系,结合主动召测和链路巡检功能,实现站-线-变-户停电范围的3分钟实时追溯研判,延伸分析支线停电、低压供电范围及所带用户情况,在地理背景图上展示“点、线、面”停电范围,通过地图比例尺切换,实现不同关注重点和设备范围的分级展示,为指挥人员提供停电可视和快速响应的技术支撑。
针对配变、线路的停电事件从频次、时长、分布情况进行多维度分析,形成停电设备“热点图”,可快速定位至停电台区并直接关联具体线路,实现停电范围从局部区域到单体设备的穿透展示,精准实现主动抢修。
试点升级智能电表取电模块,充分发挥“最后一口气”报警功能,实现两个试点台区用户的停电状态实时监测,分析展示用户侧供电质量、三相不平衡和用户用电规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实时监测
实时获取故障报修事件,根据营销系统用户档案,在地理图上快速定位报修设备,智能分析事件诱发原因,主动发出预警提醒,指导供电台区经理针对性开展客户服务。
结合停电诊断,快速关联故障线路及配变台区,自动生成主动抢修事件,实时派发至基层班组,提高基层主动抢修效率,缩短用户停电时长,有效减少报修事件和停电投诉。
建立了故障报修和主动抢修两类工作的闭环管理流程,实现事件运转情况的全过程展示与监控,提高故障抢修指挥效率。
依据配网网络拓扑关系,建立了配网拓扑图、变电站接线图、大馈线单线图及环网单元接线图等四级图层切换,实现“网-站-线-单元设备”的穿透展示。
平台基于调度自动化、配电自动化数据和图形资源,实现站-线-变-户各节点运行工况全覆盖监测和全景展示,使配抢指挥人员能精准定位故障,也为研判用户停电或负荷转移提供辅助依据。
按照日、月、年不同周期,统计配变、线路停电频次和时长,以柱状图、清单列表等方式进行展示,实现预控措施,提高运维检修的精准性。
平台集成了配网抢修驻点、物资储备分布、配抢车辆定位等数据,通过GIS空间图实现了抢修驻点人员、物资储备信息、抢修车辆位置的快速查询、定位,形象展示抢修资源分布状况,支撑资源调度、主动抢修高效开展。
在地图上分级展示保电用户、重要用户、高危用户,关联相应供电设备,按照不同保电需求动态展示保电范围,实现保电任务实时管控。
按照停电计划发布、执行到归档的闭环管理流程,实现任务安排、措施布置、现场实施、验收送电等全过程远程监督,实时评价现场作业安全质效,针对存在问题发出主动预警,实现小型现场全景式管控。
配网可视化的全面应用,打破了信息孤岛和专业管理壁垒,实现了配网信息多系统融合和跨专业协同运作,改变了传统运维管理的思维方式和作业模式,实现了配网管理从分散型向集约化、从粗放型向精益化的转变,是实施配网运营精益化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配网管理提质增效的重要技术支撑。
六、可视化作用
系统实现了生产、营销、调度多个信息系统的数据比对,结合停电研判不准、异常分析差异等问题,帮助开展设备台账数据的排查治理,实现站-线-变-户准确关联,营配调数据对应融合,系统与现场保持一致。
实现了生产、营销、调度各类信息的综合展示和配网运行数据、业务指标的实时监控,为供电服务指挥决策提供可视化支撑。通过挖掘智能电表数据,准确研判用户停电,实现停电范围智能分析和故障报修的准确定位,破解了配变停电信息无法掌握的难题。
可视化使各级管理人员能实时掌握配网异常状态,故障研判和主动抢修同步执行,过程进度实时跟踪,实现高效指挥。主动事件直达基层班组,抢修人员主动开展现场核实和抢修作业,缩短用户停电时长。
整合了设备基础台账和停电、报修、重过载等运行工况信息,多角度、多层级开展配网结构及设备状态的综合分析和“自我诊断”,自动输出“诊断报告”和“治疗建议”,比对评价规划项目技术方案,提升配网规划及项目立项精准性。
实现了配网设备异常预警和用户停电信息实时监控,支撑主动抢修服务,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实现保电用户、重要用户、敏感用户的分级管理,指导运维保电有序开展,提升用户用电满意度。实现了抢修业务和资源的有效匹配,减少了非必要的抢修人员和车辆出动,解决了以往抢修人员安排不合理、按单派车、重复出车等问题,全面降低人、财、物运营成本。通过可视化应用,改变以往电话逐级沟通、信息传递不全等问题,减少中间沟通环节,确保抢修任务高效执行。
论文作者:吕松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1
标签:实时论文; 数据论文; 用户论文; 主动论文; 设备论文; 信息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