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脑血管意外的康复论文_徐成芳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泾河镇卫生院 江苏 宝应 225800)

【摘要】 目的:探究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方法。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4例脑血管意外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以及综合优质干预护理,观察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功能改善情况,对脑血管意外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抑郁焦虑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患者脑功能明显改善,脑血管意外患者护理后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采用综合优质护理不仅能够改善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功能,还可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护理;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272-02

脑血管意外又被称为脑中风和脑卒中[1]。临床多表现为失语和偏瘫等症状。患者在精神上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的患者预后。对脑血管意外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能够改善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4例脑血管意外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并发症护理以及综合优质干预护理,取得显著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4例脑血管意外患者,其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6.3±5.6)岁。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

让患者卧床,对于脑梗死患者,取患者平卧位,禁用冰袋敷头部;脑出血取平卧位,将患者头部抬高15~30度,可用冰袋敷头部,降低耗氧量及脑细胞代谢。昏迷患者应保证头部偏向一侧,为避免昏迷患者出现误吸,取出患者活动性假牙,并置小枕与头部两侧,避免头部撞伤;若患者眼睛未闭合,向患者眼内用少量眼膏,并采用盐水纱布覆盖眼睛,避免眼角膜受到损伤;病床两侧设置活动护栏,防止患者坠床。

1.2.2生命体征观察

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和瞳孔变化等生命特征进行密切观察并记录,脑血管疾病患者在3~4天,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幅度相对较大,若患者出现头部剧痛、呼吸加深减慢、头部剧痛、意识障碍等症状,应立即告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1.2.3呼吸道通畅和吸氧护理

脑血管疾病患者由于反应迟缓,造成患者不能咳嗽,特别是在长期吸烟患者中最易出现。脑血管疾病患者呼吸道内会有较多的痰液等潴留物,医护人员应做好患者的排痰工作。主要方法有叩背、雾化吸入以及翻身等。对于清醒患者,应给予呼吸指导,取患者平卧位采用加强胸式呼吸方法,每6小时完成5~10次深呼吸。若患者痰液粘稠度高且不易咳出,采用30ml生理盐水联合5mg庆大霉素7万U地塞米松以及4000U糜蛋白酶实施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3次。昏迷患者会由于分泌物及呕吐物滞留引发窒息、肺部感染等症状,因此应保证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并使用吸痰器将分泌物吸净,在吸痰过程中注意动作轻柔,还应注意吸痰时间不宜过长。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脑出血患者会出现脑水肿、脑缺血和缺氧等症状,因此应采用面罩吸氧方法,实施持续吸氧工作,减少患者脑功能恢复时间。

1.2.4心理疏导

脑血管意外患者会出现瘫痪和失语等病症,因此导致患者出现悲观、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了治疗及护理工作。医护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耐心地向患者讲述脑血管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方法等,消除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促进脑血管患者康复。

1.3评分标准

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评价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的评分。满分为50分,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抑郁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x-±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技术资料用%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护理后,患者的功能明显改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经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数据对比见表1。

3.讨论

造成脑血管意外的根本原因是脑血管骤然破裂或者脑血管阻塞导致血液循环出现障碍[3]。其主要包括脑溢血及脑血栓两种病症,临床多表现为头晕、头痛、昏迷、瘫痪、失语和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由于该病具有发病快的特点,因此具有较高的病残率。在治疗后,采用常规和综合优质干预护理,能够提升治疗效果,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4]。

综合优质干预护理包括心理疏导、饮食护理、康复指导等对患者进行护理。所谓的饮食护理是脑血管意外患者治疗后,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多食水果和蔬菜,忌辛辣食物、高脂肪食物和烟酒,保证少食多餐。康复指导就是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对患者语言功能进行训练指导,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本研究结果证明,经常规护理和综合优质护理后,脑血管意外患者护理后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优质护理不仅能够改善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功能,还可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淑君,杨玲玲.浅谈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体会[J].家庭心理医生,2014,(12):415.

[2]林婉丽,龚丽娜,彭莉,等.浅谈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J].药物与人,2014,(6):234—235.

[3]杨秀丽.浅谈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23(8):4569.

[4]周瑶.浅谈脑卒中后患者的康复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9):179—180.

论文作者:徐成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0

标签:;  ;  ;  ;  ;  ;  ;  ;  

浅谈脑血管意外的康复论文_徐成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