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论文_马春艳

浅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论文_马春艳

黑龙江省双鸭山农场小学 马春艳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课题。语文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它的听说读写要求,包含着大量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因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系统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不断自我完善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作为工具学科的语文,具有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独特优势。

一、营造创新氛围

创造力并非与生俱来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来源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创新精神的培养,靠单一的实践活动和个别教学环节的改革是难以奏效的,因而,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显得尤其重要。假如一个孩子生长在一个不鼓励创意的环境里,每一次他提出的想法、看法都被教师、父母所阻止,那么久而久之,他就不去思索自己的看法,而是被动地等着别人告诉他该怎么做,这显然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陶行知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能够促使学生产生参与的欲望,无顾忌地充分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创意和情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和信赖学生,视学生为课堂的主人,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使其不断获得自尊心和自信心上的满足,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强烈欲望。

如《司马光》一课写司马光小时候运用智慧砸缸救小朋友的故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除砸缸外,还有没有既可以救人又能留住缸的好办法呢?这种假设性的练习,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思想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想象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思维的体操,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离开积极、丰富的想象,既难以理解教材的内容,又难以发展语文能力。如在教学《观潮》时,教师提问:“潮来之前,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那壮丽奇观的到来,潮来之时又是怎样的奇观呢?”教师让学生边学边想象潮来时的壮丽奇观,在学生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接下来放录像,让学生去感受,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情怎样。学生通过观察先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表象,再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这样在课文理解上就降低了难度,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空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生的创新思维,离开了想象就不会有效果,想象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很多课文的结尾意犹未尽,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师适时地利用这些课文,让学生续编故事,引导学生考虑各种可能的结局,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让学生想象“假如五壮士跳崖后没有死,是怎么获救的,会有什么样的结局?”。经常让学生进行这样的想象,有利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精神。

三、诱导学生自主探究

(一)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激发创新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强烈的好奇心会驱使孩子主动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应适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如教学《我看到了日环食》时,教师先与学生交流:“你们看过日环食吗?什么时候看到的?看到了什么”这样提问,看过的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地讲述,没看过的学生虽然感到有些遗憾,但是马上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想看个究竟,教师抓住时机诱导:“你们知道日环食是怎么形成的吗?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给激发起来了,教师便抓住这一契机,鼓励学生熟读课文自己找答案,这样,每个学生都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学习中,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引导读中品味,尝试创新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就是让学生自己读书,独立思考,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潜心读书,边读边体会,不断感悟,不断创新。如在教学《美丽的日月潭》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日月潭名字的由来,先让学生精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再用大屏幕出示日月潭的全景图,让学生看图叙述日月潭名字的由来。学生将在美读的愉悦中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励他们在探索中求创新。

(三)鼓励质疑问难,促进创新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外化形式,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表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好问的心理特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由表达,特别是新奇的念头,别出心裁的想象,教师要在肯定的同时教给学生质疑的普遍方法。如难点处质疑。在教学《我不能忘掉祖国》中“我不能忘掉祖国,我的一切都属于哺育我成长的祖国。”这个关键句时,学生分别提出了一些颇有分量的问题:“为什么宋庆龄身在国外还深爱着自己的祖国?”“为什么她说她的一切都属于祖国?”“为什么她要这样说?”质疑的方法很多,但教学宗旨只有一个:努力创设质疑环境,培养质疑意识,教给质疑方法,提高质疑水平。

四、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材是例子,课堂训练是途径,教师应以增强学生的创新兴趣为目的,拓展学生的创新领域,培养学生更为广泛的创新能力。因此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大量的课外读物中吸取更丰富的营养,养成自觉创新的习惯。教师可通过“新书屋”“书友会”“文字俱乐部”等活动,引导学生展示读书成果,畅谈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经验,介绍优秀的课外读物,使学生在积累中不断创新。

总之,在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只有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才能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论文作者:马春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  ;  ;  ;  ;  ;  ;  ;  

浅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论文_马春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