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的确认、计量与报告_养老金论文

企业年金的确认、计量与报告_养老金论文

企业养老金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养老金论文,报告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全球人口快速老龄化、失业率地不断上升、从事兼职或自由职业者增多、政府预算赤字增加等,对现行的养老金制度带来沉重的压力,使目前的退休金制度无法像按预期目标满足实际需要。而企业养老金问题;而发展中国家现已出现的问题,搞好企业养老金确认、计量与报告是任何企业会计都无法回避的一项工作。

根据企业养老金基本属性,不难看出企业为在职职工提存缴纳的养老金是企业应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企业缴费额的不同体现出企业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的不同,职工在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的多少取决于自己工资的积累和增值,职工是积累基金的所有者,也是基金筹资来源的承担者,因此企业养老金会计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有关会计处理,而会计处理中应包括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会计报告。

所谓会计确认,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辨认应予输入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数据,确定这些数据应加以记录的会计对象的要素;还要确定已记录和加工了的信息是否全部列入会计报表和如何列入报表。因此,确认是指在记录和报告两个程序上,它包括:一项养老金交易或事项的数据是否应输入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并通过财务报表输出信息;输入的数据应作为何种会计要素来记录并在报表上予以揭示;记录与报告在何时进行;记录与报告多少金额。

企业养老金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同样地可应用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这四项标准,在确认的时间基础上,对同一笔收入或费用(支出),如果选择不同的确认时间(权责发生制或收付实现制),就可能计入不同的会计期间,从而导致提供信息上的差异,所以应明确“何时”确认。在养老金费用和负债的确认上,首先要明确养老金的性质是一种延后工资,其次在确认时间上,应遵循权责发生制而不是收付实现制,企业支付养老金和承担养老金费用的义务是形成于职工为企业服务的工作期间而不是退休期间。在基金投资收益的确认上,由于存款利息、债券利息、股利等收益实际收到的时间往往与取得的时间不同,也应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否则难以真实反映出各个时期基金投资运营的收益状况。

企业养老金会计的计量是对已确认的会计要素及其具体项目确定其货币金额的过程。计量必然地涉及到计量单位、计量对象、计量方法和计量基础等一系列问题,对会计计量来说,其关键是在于选择何种计量基础。养老金会计在计量基础上应采用名义货币一现行成本的会计模式。比如,对基金资产的计价应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因为,影响当期养老金费用大小的是基金的投资报酬,而投资报酬是同证券市场上的基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息息相关的,而不是同其历史成本相关,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关心的是基金资产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回报率及风险程度,而不是其历史成本。

企业养老金会计信息的载体就是会计报告,通过会计报告将使用者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公之于众。养老金会计在报告方面应遵循充分披露原则,调节表应列为其他报告,充分反映基金受托机构报告、企业报告和保险统计员报告三方之间的勾稽关系,是养老金会计处理严密逻辑的体现。对表内和表外附注的有关养老金计划信息的披露也应遵循一定的要求。

养老金会计报告与养老金计划信息的披露程度是和养老金会计处理的三个基本原则相联系的。“递延确认”将一些及时、相关的会计信息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比如,尚未摊销的前期服务成本、尚未摊销的利得和损失等,在财务报表的附注对这些信息进行披露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报告净成本”和“资产负债相抵”的会计处理特征使财务报表上的金额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在财务报表的附注对构成这一金额的相关项目进行披露,将有助于信息使用者进一步理解已发生的各种经济事项,更易理解报表列示的数额为何会逐期发生变化。

企业在完成会计分录后,还需编制一张调节表,用于验证财务报表上的金额是否与养老金计划的提拨基金状况相符。这张调节表将基金受托机构报告、企业财务报告和保险统计员报告融合在一起,反映了三者之间的勾稽关系,使养老金的会计处理形成严密的逻辑体系。

根据“存量=流入量-流出量”,在某一时点的基金资产是等于该时点前所有的企业己提拨的现金数,加上这些资产的累计投资收益,减去至今为止企业已实际支付的养老金数。用公式来表示为:某一时点的资产数=已提拨的现金数+已提拨的资产报酬数-已实际支付数。

根据预计养老金负债的构成,在某一时点的预计养老金负债是等于至该时点止全部的当期服务成本,加上这一负债上产生的利息,加上至该时点止所有已产生的前期服务成本、利得和损失,加上已含有的过渡成本减去至今为止企业已实际支付的养老金数。用公式来表示为:某一时点的预计养老金负债=∑当期服务成本+∑利息费用+∑前期服务成本。

企业养老金在企业会计报表应披露的以下项目:在当期的损益表的管理费项目下列示当期“养老金费用”的净额;在期末的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项目下(或其他资产项目下,视性质而定)列示“预付养老金费用”的金额;在期末的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负债项目(如果下一年度就要求提拨基金的话)或长期负债项目(如果为偿还这一负债而提拨基金的行为将是发生在以后年度)下列示“应付养老金负债”的金额。

如果企业拥有一个以上的养老金计划,可能导致既有负债也有资产的存在,则负债或资产不能相互抵减,这会降低会计信息的价值。

企业养老金在企业会计报表附注应披露以下事项:1.详细说明企业养老金计划,包括描述养老金计划所涉及的职工情况、养老金计划的类型、养老金计划是否建立基金、养老金利益的计算公式、提拨养老基金的政策(这将有助于预计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持有基金资产的类别以及其他影响各期会计报可比性的重大事项及其影响,包括养老金计划的终止、裁减或清偿的影响;2.说明养老金费用计量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包括保险统计估价方法;3.披露当期养老金费用具体构成要素的金额;4.披露调节表的具体内容;5.说明主要的保险统计假设,包括所采用的贴现率和长期投资报酬率等;6.如果养老基金资产中有企业或企业的关联方发行的证券,应揭示证券的类型、金额以及各自所占的比例;7.前期服务成本、未确认损益(及过渡成本)所采用的摊销方法;8.说明最近的保险统计估价日;9.披露既得养老金负债(这是企业法定负债,具有刚性)以及累计养老金负债的金额。

总之,通过企业养老金会计信息,反映出养老基金运行的财务成果和状况,满足养老金制度各利益主体的要求,只有认真地研究企业养老金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才能客观、公正、及时地提供企业养老金有关会计信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

标签:;  ;  ;  ;  ;  ;  ;  ;  ;  

企业年金的确认、计量与报告_养老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