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化的建设在不断的发展中,特别是城市化建设水平的提高,使得高层建筑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在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的急剧增多,造成了土地资源紧张,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缓解用地面积的紧张,建筑的发展方向逐渐转变为高层建筑的建设模式。对于高层建筑的工程施工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主体结构的施工,由于主体结构工程的复杂性以及施工工序的繁多,导致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时存在着很多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1.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比低层建筑更难施工,其主体结构也更复杂多样,其施工特点大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是工程量大、工期长。只有十层以上的建筑才能算得上是高层建筑,而且高层建筑最高能够达到四十层,所以它的施工面积也就比较大,最少都有1万平方米,楼层高至少也要30米。由此可见,高层建筑的工程量巨大,工期比较长。况且,冬天天寒地冻,夏天烈日当空,一般施工进程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一般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都比较长,起码也要一年以上。二是高空作业的难度较大。高层建筑那么高,肯定需要高空作业,而有些高层建筑竟然高达100米,这就加大了高空作业的难度。我们还应该特别注意高空作业时,对于人员的输送、材料的运输、设备的应用都要考虑周详,还要把通讯、水电供给等现实问题考虑进去。特别是电梯的安设问题,也是考虑施工技术水平的一个关键点。
三是对于施工人员、材料选择、技术设备、现场管理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高层建筑工程量大,难度系数大,对于施工人员、材料选择、技术设备都有非常高的要求,而且施工现场的管理也要大力加强,每个施工步骤都不能乱,要严格把关,尽量减少施工阶段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2.对不同位置应用结构的分析
第一点,对于该建筑的筒体结构,使用了密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这样就可以建设成封闭式的筒体,优势在于可以自由的对建筑空间进行分割,将剪力墙进行集中的布置。在对其进行施工时,应用了现浇的方法,根据施工的设计要求在竖向上做好承重结构的施工,施工时使用了组合模板和大模板的方式。
第二点,对于剪力墙结构而言,其在高层建筑中经常使用,在该建筑中也进行了应用,施工工艺中应用了滑模、大模板施工工艺,尤其是对现浇剪力墙进行施工操作时,这种大模板的施工方式使用范围非常广,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施工设备,拥有很好的抗震性能,该建筑结构完整,施工操作也较为简单,能很好的提高其施工效率。
第三点,应用了框架结构,其主要特点是应用了现浇法对梁、板、柱等施工,这种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非常成熟,因此使用范围非常广,但是对于框架结构进行施工时,要使用到大量的模板,因此施工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在具体进行框架结构施工时,还可以采取框架梁模板和现浇柱模板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模板最好都使用木模板。
3.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3.1钢筋工程
1)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采用高强(抗震)钢筋为主,钢筋工程是保证结构安全和工程抗震的重要分项工程,钢筋原材料应选择正规大厂产品,要有出厂合格证,钢筋进场后,要全部进行复试,钢材力学性能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屈比”“屈标比”“总伸长率”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2)钢筋工程质量控制重点对钢筋加工半成品的规格、型号、尺寸进行检查,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焊接、机械连接按规范要求进行工艺试验,并有工艺试验报告。施工过程中对抗震设防要求、钢筋连接接头位置及接头的质量、钢筋安装的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重点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在主体施工过程中,为了控制好钢筋保护层,使用新型成品马凳与成品高强度混凝土垫块,并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规范要求数量放置。为了保证剪力墙钢筋位置准确,剪力墙钢筋采用“竖向梯子筋”,控制剪力墙钢筋的水平间距。采用“水平梯子筋”,控制墙体混凝土浇筑时钢筋不位移。暗柱约束边缘部位采用塑料垫块控制其钢筋保护层厚度。为防止其框梁因跨度过长,梁中下垂,影响梁底模板支设及梁钢筋保护层,对框梁钢筋用直径25的钢筋支撑框梁底部。
3.2模板工程
1)模板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观感质量。为了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墙体、楼梯模板一般多采用大钢模、铝合金模板;顶板模板一般采用多层胶合板。模板支撑脚手架一般采用碗扣式脚手架。
2)编制模架专项方案,需组织专家论证。
3)模板安装前,必须正确放样,弹出安装位置及标高控制墨线,确保构件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无误后才能立模安装。墙柱模安装前,先将原混凝土面凿平,模板安装完成,在底部四周抹1∶3水泥砂浆封住缝隙,确保不漏浆。柱子与梁交接时,根据柱梁截面选用定型模板,并在柱头增加水平钢筋箍保证柱、梁接头顺序,接缝平滑。当梁底跨大于4m时,梁底按设计要求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1000~3/1000。模板拼缝处内贴止水胶带,保证拼缝平整严密,防止漏浆。
5)在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模板及支撑脚手架不得进行拆除,并且要保证支撑系统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不得在后浇带两侧堆放材料和工具,避免引起梁板出现裂缝及下挠,无法恢复的质量问题。在梁板拆模时,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必须达到拆模强度。
3.3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对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通过影响主体结构的刚度影响上,从而影响其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影响到建筑整体的性能,所以需要重视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对于该技术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准确的记录混凝土硬化过程,由于在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而养护过程往往是一周左右的时间,为保证施工质量,在养护时,要根据混凝土的硬化情况进行洒水;(2)为减少混凝土工程养护时间,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在调配混凝土之前,要进行实验确定其调配的合适比例,然后在实际施工中根据科学的比例调配混凝土;(3)混凝土材料的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到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进而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所以要高度重视,不合格的混凝土材料坚决不能使用,对于材料的选择要依据设计图纸;(4)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在施工中,要选择专业的施工人员和技术水平较高的施工技术,保证工程的稳定进行。
结束语:对于高层建筑的建设,要想确保有更高的建设质量,需要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并且对于每一个环节的施工都需要做好严格地控制,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手段应用到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来,最终在稳步提升高层建筑建设质量的情况下,不断降低相应的施工成本,最终促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习攀.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信息化建设,2016,01:334+336.
[2]苏耀华.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02:56-57.
[3]庞闯.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12:144.
[4]徐厚龙.浅谈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6,11:95-96.
[5]覃始贵.对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16:27-28.
论文作者:戴毓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高层建筑论文; 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结构论文; 模板论文; 主体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