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_精神文明论文

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_精神文明论文

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文明建设论文,载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不仅需要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一般社会文明,还必须要有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适应的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路桥建区以来,在市场经济的这块沃土上,物质文明建设得到了发展,同时,精神文明建设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结经验,探索在实施“第二次腾飞”过程中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找准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合点,使之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相推进,这是走向新世经的“人文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找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具有重要意义

1、设计有效载体是实施各级党委、政府在各个时期中心工作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如何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共同进步,这是新时期面临的新课题。实践告诉我们设计一个有效的工作载体,对全面落实党在各个时期中心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我区围绕创建文明卫生城市这一有效载体开展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就是很好的典范。通过创建精神文明“表率工作”、“基础工程”、“细胞工程”、“形象工程”、“合力工程”,极大地改变了城区的面貌,同时,创建中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开展的各项活动,提高了市民的文明意识、社区意识、环境意识,推动了社会整个文明程度的提高。

2、设计有效载体是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

以人为本,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使人们的价值观、义利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设计有效的载体,对培育“四有”新人,全面提高人的思想素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具有推动性作用。如我区建区以来,为探索农村农民教育的新途径,所开展的家庭道德文化建设这一探索性的载体,对满足农民文化需求,提高村民的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这项活动中,围绕思想教育进家庭、伦理道德进家庭、法制宣传进家庭、科学知识进家庭和文化艺术进家庭的“五个进家庭”活动,充实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培养和激发了广大村民追求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通过各种形式的知识讲座,使村民增长了有关科技知识、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在整体上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促进农村两个文明的丰收。

3、设计有效载体是以虚促实,提高精神文明工作成效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也在逐步丰富和发展,新时期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也需要用新的思维、新的视角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设计一个角度新颖,针对性强的载体对于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取得好的工作成效具有现实意义。如我区推行的融社会公德、家庭道德、社会法制、社区管理、家庭文化等内容的“十星级”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起到了以身边的先进人物教育身边的人的良好效果。通过这一活动,我区在农村树立了一大批活生生的新时期的先进典型,在全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4、设计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是营造良好的软环境,推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由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和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会诱发某些人拜金主义的思想,使我们长期倡导的集体主义、无私奉献等行为标准也受到挑战。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载体,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实现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两手抓”的战略任务具有现实意义。如我区窗口服务单位开展评选文明示范点和文明单位活动,通过这些载体的设计和实施,一方面提高了经营者的文明素质,树立了企业崭新的形象,另一方面,通过企业的良好公众形象,为企业的经营赢得了信誉,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有效载体的若干特性

在新的历史时期,适应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有效载体对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载体的时代特性,寻找载体间的共性,对进一步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实效的工作载体具有借鉴意义。

1、导向性

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首先具有导向性的特点。载体的设计中能否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兴衰和命运。因此在精神文明载体中突出正确的思想导向这一特性,就成为其设计的首要原则。设计载体的导向性还要求我们设计的载体在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的前提下,要有超前意识,有创新精神。设定的载体能看到形势的发展,把工作做在前面。如我区在把“股份制引入精神文明领域”这一载体的设定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性。通过开展活动,有效地把民资组织起来,成为推动精神文明事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力量。

2、群众性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群众性的事业,精神文明的载体的设计要充分体现群众性的特点。从群众关注的热点出发,将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作为我们精神文明建设载体设计的主要因素。群众性的特点还要求我们在载体的设定中,还要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热情投入,深入人心。

3、实践性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载体的设计,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即要便于操作,切实可行,在普通群众中能得到及时认同、普及推广的特点。市场经济的冲击使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逐步加快,在工作中表现为高效、快捷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因此在载体设计中,我们要很好地抓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的切合点;这些切合点要为群众所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性强,便于为群众所接受,在群众中易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效果。

4、效益性

效益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之一。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中,必须要牢固树立效益观点,紧紧围绕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鉴于精神文明建设效益的无价性、间接性、潜在性、辐射性和持续性等特点,载体的运作过程,一方面要围绕精神成果这个中心,提高人的素质,考量载体所能带来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要从间接价值出发,即精神成果转化为物质成果等,确立载体的工作目标。

5、创造性。精神文明建设载体的设计,既要考虑其一贯性, 把看准了的行之有效的载体抓深抓实抓出成效,又要注意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和被教育者的思想情绪进行或内容或形式的创新设计。这里有个辨证法的问题,即有些载体要考虑主题不变,常抓常新;对有些载体要进行内容和形式的变换和扬弃。这里“度”的把握关键取决于前面几个特性,特别是群众性和效益性。

三、实施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有效载体需要研究和把握的几个问题

1、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载体设计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群众在实践中有许多创造,这是精神文明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载体的设计中,我们也必须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广开道路,听民声、察民情、知民意。如我区“一张红榜促敬老”这一载体就是在路南街道方林村农村首先创造的。这一载体的设计告诉我们注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同时善于总结群众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和成功做法,并加以提炼、总结、推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会不断解决新的问题,不断增添新的活力,不断推向前进。

2、新时期精神文明载体设计要树立系统观点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因此在载体的设定中必须要确立系统观点。在围绕这一载体的设计中,要处理好母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同时要处理好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不同的系统内,要对工作的安排做到重点突出,主题鲜明。如我区在创建文明城市这一大载体中,围绕创建这个中心工作,设立了思想道德建设、环境整治等为重点的小载体。在实际的运行中,在不同的时期,确立创建工作的小目标和小主题,使工作做到长远规划与近期规划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衔接,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联系,有力带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滚动发展。

3、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载体设计要力戒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是一种只重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它割裂内容和形式的内在联系,片面夸大形式的地位和作用,对工作十分不利。在精神文明的载体设计和实施中我们必须力戒形式主义,在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群众要求的基础上,获得各种经验和体会,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和去粗求精,去伪存精的提炼,制订富有新意、切实可行、群众满意、效果明显的好载体。

4、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载体的设计要便于督查考核

长期以来,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绩很难被人们认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具体的考核标准和必要的督查指导。因此在具体的载体设计中,我们要力求载体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在载体目标的设计中要尽可能把指标量化、细化,便于具体施行,同时要通过建立一套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激励机制,把载体落实好坏与个人的切身利益挂起钩来。在抓载体的落实中,还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特别是一把手和分管领导的责任意识,协调和强化各个单位的“双文明建设”的组织管理机制,切实保证精神文明建设上下畅通、走上良性运行的轨道。

标签:;  

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_精神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