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河北段出土文物考古修复存在问题探究论文

南水北调工程河北段出土文物考古修复存在问题探究论文

南水北调工程河北段出土文物考古修复存在问题探究

王景勇

(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 2006年初,河北省境内南水北调沿线的考古工地陆续开工,来自全国38个文博单位及大专院校的考古工作者进入工地,对沿线的古遗址、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而后,将出土文物移交到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统一保管,发现其中有一些运输途中破损以及修复不当的文物。仅对考古文物修复一项进行检查,并且以有问题的修复标本为题材,提出这些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以期日后各考古队和文物修复工作者借鉴。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河北段;考古修复

1 修复前标本清洗中的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河北段考古发掘出的土文物中陶瓷器标本,既多且碎,出土单位繁多。修复前的首要问题是按出土单位分门别类进行清洗,这是在各考古队固定的修复流程。

1.1 陶器标本的表面清洗

在本次检修中就发现有彩陶遭到过度清洗的情况。处理这类标本,千万不要泡洗,更不要用大刷子去刷洗,要用毛笔和小竹签慢慢清剔,实在困难时,可以着重将断茬处清洗干净,而后再让专业人员处理。部分带有彩绘的文物还需要对彩绘层进行加固处理。还有烧结火候偏低的陶片,泡到水中极可能会酥解。这种陶片也要拣选出来单独处理,像处理彩陶一样用毛笔,竹签慢慢清剔,干燥后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相应的材料进行加固,才能保障其安全。

1.2 瓷器标本的表面清洗

关于瓷器标本的清洗,其清洗过程是较为容易控制的。但是,我们发现个别瓷器的底部有朱书或墨书题记。比如某工地发现了几件带有墨书题记的瓷碗,因为清洗时比较注意,所以题记完整的保留下来,也有的单位出土的瓷碗,底部似乎有题记,但因刷洗的过了头,仅留下模糊不清的墨迹,写的什么内容已辨认不清,不管这些字迹对文物本身有何种意义,做为文物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出土文物的每一点信息。

1.3 清洗后标本的标识

标本清洗过后,为了防止造成出土单位的混乱,除了跟随标签外,还要在标本上标注出土单位号码,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颜料及颜色的选择。文物本身标注号码时应该选择什么颜料。按颜料性质划分,可分为水性颜料,丙烯颜料和油性颜料三种。水性颜料都可用水稀释,使用方便,但弱点是怕水,而修复过程中往往离不开水,所以号码容易消失。丙烯颜料的优点是附着力强,颜色持久,可用水稀释而干后却不怕水,是非常理想的优质颜料。油性颜料指油画颜料及油漆,它的颜色持久,不怕水,但使用时须用稀释剂调释,用油彩写文物的标签也比较理想。南水北调各工地交回的文物,颜料各异,使用最多的是墨汁,比如许多文物本身就是灰陶或黑皮灰陶,全部使用墨汁,致使许多器物的号码难以辨认。而有的单位虽然标号时使用的是水性颜料(广告色),但为防止其脱落,用清漆涂了一层,保障了标号的牢固性。二是文物标号书写位置。大多数都比较注意,但也有个别器物存在任意性问题,其结果,是使文物有碍观瞻,到底写在哪儿好? 最好可以利用线绳与标签结合并轻系于文物上,从而避免新的人为污染。如果实在不方便,可以选择写在照相,展览不易见到的部位为宜。三是标号的字体与大小。书写文物标本上的标号,最好使用小楷笔书写,以楷体为宜,字体要工整,字体大小一般不要大于正规的小楷字,有的单位用记号笔任意书写,即不严谨,也不正规。标号本身对文物也是污染,我们要努力将污染减少到最低,以保其标号留存。

2 文物修复中的问题

2.1 拼对阶段

拼对,粘接,这是修复工作的开始。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胶粘剂品种繁多,性能各异,即使同一种产品,不同的厂家质量也悬殊较大,粘接剂的选择也很重要。 将出土文物 从一线拉到库房的时候,本来已经修好的东西,开箱移交时已经碎裂,这除了包装不当及路途颠簸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与选择胶粘剂不当有关,为什么碎那么多呢,首先,标本陶片的断茬清洗不净,断茬上的脏土起了隔离作用。选用胶粘剂也各异,结果使所修文物难保质量。

2.2 补缺阶段

补缺,是整个文物修复过程中最能体现修复技巧的关键步骤。出土的陶瓷器经过粘对,往往残缺不全,只有靠补缺来恢复文物的完整性。目前在国内我们的考古修复工作者普遍采用石膏作为补缺材料。其工艺已被大多数修复工作者所掌握,但也有部分所修文物不尽人意,不得不拆而重修。根据交回的文物分析,不合格的修复主要有:修复文物所使用的石膏,应该选用较好的优质石膏,商品上称之为高强度石膏,高强度石膏的硬度可达2-2.5度(按摩氏硬度),这个硬度比一般火候偏低的陶片还结实,修复陶瓷器没问题。在古遗址或墓葬(尤其是曾遭盗掘的墓葬)中出土的器物,往往形体不全,这时候就要依靠修复人员进行补缺,我们采用的补缺方式,属于考古修复,要求所修的器物大型准确,黑白分明,界线清楚,目的是为考古工作者提供完整的文物形体,从而进一步研究该文物。破碎的文物经过修复,标本也易于保存。至于纹饰,最好是按原有标本的纹饰进行复原,这一点,大都可以做到。出现在文物上的污染问题也是这次检测中发现的较多的问题之一。是指文物在修复过程中,多余的胶合石膏对原标本的污染,使文物变得很不雅观。关于补缺部分石膏的厚度,原则上是要与原标本相一致,尤其是壶、罐一类的小口器物,其厚度及内部处理必须与原标本一致,因为这类器物无论照相,还是将来布展,内部情况都易于暴露,不能有碍于观瞻。一件很好的文物标本,就是缺口或少底,或者口底具备而中无连接,还有是明知是同一件器物的陶片,就是连接不上。

两年后,程立生的仕途走上顶峰。2009年7月起,他任琼台师范党委副书记、校长(副厅级),一直到2017年12月被“双开”。

3 结语

南水北调工程河北段,共有考古工地50多处,任务相当大,工期也限制的较紧。整个工程过程中的考古修复工作量是十分巨大的,有很多器物修复难度也非常大。例如一些体量较大或者纹饰较多的或结构较为复杂的器物我们应当努力从中总结经验,提高修复水平,确保修复效果。

随着寺庙文化、祠堂文化、民间信仰与祭祀文化的兴起,雕刻艺术作为这些特殊场所的有机组成部分被广泛地应用。从其艺术所表现的题材内容上看,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相对稳定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产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和教育科技等多层面的内容。它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形象化的记录。因此,无论是作为大型建筑附体的装饰性雕刻,还是作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个体雕刻作品,它与传统书画类作品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信息具有同等的历史和时代价值。而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所拥有的共同文化渊源。

[中图分类号] P318.4+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6-1995(2019)15-0126-01

标签:;  ;  ;  ;  

南水北调工程河北段出土文物考古修复存在问题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