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_农业发展论文

毛泽东与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_农业发展论文

毛泽东与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传统论文,思想论文,重农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国古代社会,农业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重农思想始终是占支配地位的传统经济思想。毛泽东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思想。本文讨论的重点,将放在研究这二者之间的渊源关系。

一、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

我国的重农思想萌芽于西周以前年经济传说,形成并巩固于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家的经济思想中。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岁月中,重农思想一直占据支配地位,以农为本、一切仰给于农成为历代地主政权奉行不替的经济指导思想。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

1、农业是财富生产的主要来源。对于农业的内涵, 中国古人很早就定义为“生九谷”或“长地财”,含有生产财富之意,以此与百工之“饬材”,商贾之“阜通货贿”相区别。李悝“尽地力之教”的经济论述,从单纯的生产力上来考察,就是发展农业,认为财富产生的根源主要是靠农业,“农伤则国贫”,意即不伤农则财富多。荀子肯定农业是唯一的财富生产部门,“士大夫众则国贫,工商众则国贫。……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1 〕徐光启非常强调农业是财富“所自出”这一根本原理,从“古圣王所谓财者,食人之粟,衣人之帛,故只有粟帛才是财”〔2〕从这样的财富概念出发,来研究财富生产的根源, “讲求财所自生”,必然得出“农者生财者也”,〔3 〕即农业生产财富的结论,而且“财者生于地则不竭”,意味农业是财富生产不会枯竭的本源。农业是社会生产主要部门的观点是比较符合中国古代社会实际情况的,只有农业发展了,社会财富才会增加,国库才有可靠的财富来源。

2、农业是富民强国之本。“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4〕农业能解决百姓粮食和农副产品的供应问题,是人类社会和封建国家赖以存在的基础。所以中国古代学者纷纷将加强农业生产看成是富国富民之本,《管子》作者认为“善为政者,田畴垦而国邑实,……仓廪实而囹圄空。”〔5〕秦朝商鞅的农战政策, 是要通过农业的发展以加强他所追求的新兴封建国家的军事实力,并利用这一力量来扫除实现统一的地主阶级政权的一切障碍,使农业与政治的结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用他的话来概括就是:“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6 〕北宋范仲淹在他提出革新时政的建议中,阐述了重农才能富民,富民才能社会稳定的思想,他说:“厚农桑,臣观《书》曰:‘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此言圣人之德惟在善政,善政之要,惟在养民。养民之政,必先务农。农政既修则衣食足,衣食足……则寇盗自息,祸乱不兴。”〔7 〕这就深刻阐述了“圣人祸乱不兴之德发于善政,天下之化起于农亩”〔8〕的思想, 只有发展农业,才是养民之政,富国强国之本。

3、重农思想中还包括了农工商关系部分。 纵观中国整个古代社会,重农思想总是与抑工商的言论联系在一起。虽然农、工、商并重是西周到战国前期经济思想的共同特征,各派各家重农而不轻工商,或者重工商而不轻农,但是这一思想延续的时间相对来说是很短暂的。从战国末期开始,为了防止工商业的过分发展对封建地主阶级经济结构的腐蚀和在政治上的威胁,为了限制工商业对农业劳动力的争夺,保证战争的兵力来源,地主阶级的思想代表已经发出了愈来愈强烈的“重农抑工商”的呼声。到了西汉中期,“抑工商”的观点和“重农”的传统思想终于溶合为一个体系,战胜了“重商”或“农、工、商”并重的思想,占据了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统治地位达两千年。

总之,中国古代不同的学派对农业的理解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他们都强调农业是养民、富民与富国之本,因而主张从亡国与治国的高度来重视发展农业。重农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两重性的作用,一方面,这种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对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巩固和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到了封建社会后期,这种思想愈益产生阻碍商品经济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的消极作用。

二、毛泽东“以农业为基础”经济思想的形成

毛泽东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始终重视农业,将农业放在首要地位,逐渐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思想。

毛泽东早在求学期间,就在读书笔记中写到,“农事不理则不知稼穑之艰难,休其蚕织则不知衣服之所自。山风陈王之本,《七月》八章,只曲洋衣食二字。《孟子》七篇,言王政之要,莫先于田里树畜。”〔9〕毛泽东所说这句话的意思,无非是强调农业的重要。他认为, 不从事农业的人,不知道农业劳动的艰难;一切理论、历史,都离不开吃饭、穿衣。以后毛泽东始终信奉“民以食为天”这个古训,将吃饭问题作为天下第一要事。

在毛泽东早期的著述中,对农业的论述占有很重要的地位。1933年8月20日,毛泽东在赣南17县经济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的演说,提出过努力去发展农业和建立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的问题。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我们的经济政策》的报告中,把发展农业生产列为我们经济建设的中心的第一位,强调指出:“在目前的条件之下,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它不但需要解决最重要的粮食问题,而且需要解决衣服、砂糖、纸张等项目常用品的原料即棉、麻、庶、竹等的供给问题。森林的培养、畜产的培殖,也是农业的重要部份。”〔10〕在这里,毛泽东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的思想,突出了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及其重要性。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多次论述了发展生产应以农业为主体,在延安直接领导了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1942年1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的报告,他说:“应该确定以农业为第一位,工业、手工业、运输与畜牧业为第二位,商业则放在第三位。”〔11〕这种对于农、工、商三大经济门类的地位、关系和次序的明确划分,不仅适用于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的特殊经济环境和条件,而且成为此后我党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断言:“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12〕将解决农业问题视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

这些论述表明,毛泽东在领导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初步总结提出了“农业为第一位”的观点,成为“农业为基础”思想的先声,它不但正确指导了革命战争时期的经济建设事业,而且以其理论的科学性,为建国以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建设,指明了重点和方向。

建国以后,毛泽东多次指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这就是我们的国情,它决定我们的政策、策略和战略。为此,毛泽东一贯要求全党,要以农业大国、人口大国这样的基本国情作为思考问题、制定政策、安排计划、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出发点。

1951年12月,毛泽东指出,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必须发展农业,并逐步完成农业社会化, 初步提示了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发展关系。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 总结我国和苏联的经验,详尽阐述了农业与工业的关系问题,认为“我们一直抓了农业,发展了农业,相当地保证了发展工业所需要的粮食和原料”;“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它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如果“少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基础不那么稳固”,阐明了农业的“基础特性”。〔13〕1957年7月, 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在我国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基础和现代化的农业基础,从现在起还要十年至十五年,使农业为基础的思想逐步明晰化、系统化,成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主体精神。

根据毛泽东这一阶段的一系列新观点,党中央向全党发出伟大号召,要求全党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地位,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坚决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至此,毛泽东的农业为基础思想比较系统地正式形成了,成为指导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原则。

三、毛泽东对古代重农思想的继承

毛泽东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其理论的形成必然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因此马克思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毛泽东的“以农业为基础”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这是无可置疑的。同时,本文将主要探讨毛泽东“以农业为基础”经济思想的另一重要来源,即与中国古代重农思想间的继承关系。

毛泽东在经济思想方面,融汇百家,取精用宏,善于从传统经济思想中汲取养料。中国传统上是个农业国家,至今农民仍占人口的绝大多数。重农,既是中国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国人对这历史必然的正确反映。毛泽东从中国的这个国情出发,他具有自己特色的“以农业为基础”经济思想,就是对中国古代传统的重农思想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形成的,因此可以说,毛泽东“以农业为基础”经济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古代传统的重农思想。

1、民以食为天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古代重农的内容之,毛泽东充分借鉴了这个传统,始终没有忘记吃饭问题对于中国生死攸关的意义,始终视粮食为农业生产的首要问题,再三强调一定要把粮食抓紧。他认为粮食生产不仅关系到五亿农村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也关系到城市和工矿区人口的吃饭问题。毛泽东在1934年就说过:“在目前的条件之下,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它需要解决最重要的粮食问题”。〔14〕1957年,他又反复告诫全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要注意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15〕他反复指出,吃饭靠外国,危险得很,打起仗来,更加危险。

毛泽东不仅看到了农业对于解决吃饭问题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他在强调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又强调发展粮食生产与发展多种经营的辩证关系,对“民以食为天”这一古训不仅加以继承并且予以发展,从而更好地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毛泽东认为农业生产是多部门的综合性生产,“单打一”是不行的。他又认为多部门经济的全面发展,并不等于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地位彼此相等,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中,显然粮食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粮食生产同经济作物之间,彼此既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又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粮食生产上不去,多种经营就发展不起来,而且要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另一方面,如果违背因此制宜的原则,单独抓粮食,那就会使多种经营受到破坏,粮食生产最终也上不去。

2、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

毛泽东对古人的“农业是富民强国之本”也是持继承态度的。如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断言:“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16〕把解决农业问题视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又如解放后,毛泽东进一步总结道:“我国有五亿多农业人口,农民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将农业直接与经济、政治二大因素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此基础上,毛泽东从新的角度论述了农业对轻、重工业的决定作用,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他认为轻工业和农业有极密切的关系,农业对轻工业的发展具有制约作用。首先,只有农业发展了,轻工业生产才能得到足够的原料,即农业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其次,农村是轻工业的重要市场,轻工业的发展既离不开原料,也离不开市场,而这两者又主要来自农村,这就说明了农业直接制约着轻工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比例,可以说,没有农业,便没有轻工业。至于农业对重工业的作用,毛泽东从发展的眼光,论述到:重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这一点,目前还没有使人们看得很清楚。但是随着农业的技术改革逐步发展,农业的日益现代化,为农业服务的机构、肥料、水利建设、电力建设、运输建设、民用燃料、民用建筑材料等等将日益增多,重工业以农业为重要市场的情况,将会易于为人们所理解。

3、农工商论

前面已指出过,在中国古代社会,重农总是与抑工商结合在一起的,“工商皆本”的观点,虽然是合理的和正确的,但始终未占主流,中国古人认为唯有“本农”才能“富邦”,“富民”。实际上,中国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缓慢发展,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刺激下,一味要求抑制或鄙视工商业及其从业者的观点已是不多见的了。特别是1865年以后,对待工商业已是越来越重视,一些先进的思想家主张建立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从农业的基础作用来说明农业同工商各业之间的关系,强调工商业的重要作用。毛泽东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在强调农业生产的同时,没有排斥工商业的言论,指出工商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但在主次序位上,他总是强调农业是第一位的。因此,毛泽东的农工商论与中国近代重视工商的思想亦有一定的继承关系,只是由于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就不再展开论述了。

注释:

〔1〕、《荀子·富国篇》

〔2〕、《农政全书·旱田用水疏》

〔3〕、《徐文定公集》

〔4〕、《齐民要术·说杂三十》

〔5〕、《管子·五辅篇》

〔6〕、《商君书》

〔7〕、〔8〕、 《范文正公集·答手诏条陈十事》

〔9〕、《讲堂录》

〔10〕、〔14〕、《毛泽东选集》第1卷

〔11〕、《毛泽东选集》第3卷

〔12〕、〔16〕《毛泽东选集》第4卷

〔13〕、〔15〕《毛泽东选集》第5卷

标签:;  ;  ;  ;  

毛泽东与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_农业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