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200092
摘要:在现有发展阶段,社会经济水平得以提升,建筑行业获得人们的更多重视。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以及建筑的安全性成为当前的主要问题。因此,在本文中,阐述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保证能够为其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
近几年,各个行业都获得较大成就。在建筑行业发展中,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促进其整体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该工作的执行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也获得良好的发展效果。
一、建筑安全
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具备综合性与系统性特点,其含有更为广泛的知识。比如:在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计算期间,需要掌握物理学建筑学以及相关的承载力公式。还需要在期间对建筑结构的各个构件、建筑物位置等各个条件进行思考,在维护建筑物安全基础上,也能为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在该发展条件下,需要促进建筑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所以,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初期,需要对建筑结构的承载力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有效计算,保证建筑物的大小、结构形状以及建筑位置等各个要素都能符合一定标准。不仅如此,在对建筑机构进行设计期间,还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思考,研究建筑结构的承载力,保证为其选择出合适的材料。还要促进施工技术使用的合理性,实现严格的数据测量工作,并对其有效控制。更为主要的还要对建筑施工区域的现场环境、施工天气、季节情况等各个条件进行综合分析[1]。
二、建筑结构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抗震性较弱
我国在近几年不断发展中,一些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地震灾害,其造成的破坏性也人们的安全、稳定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地震的产生会引起的事故,主要为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现象。该情况说明我国的房屋设计还不符合国家的设立标准。因为房屋的安全性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都有直接联系,所以,要减少地震灾害的产生,降低危害,需要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促进建筑结构抗震水平的提升。我国在早期已经明确相关规定,经过小地震后的房屋毁灭性在35%以下,经过中型地震的房屋毁灭性在88%以下,经过大地震,要保证3%以上的房屋都没有损坏。但实际上,我国建筑公司在设计工作中,对抗震性都不够重视,一些设计人员在前期也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工作,导致他们在思想上还初步认识不足阶段,从而导致在建筑结构设计期间,无法达到相关标准,减少抗震性的设计,从而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2]。
(二)建筑材料管控不严
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存在较大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使用的建筑材料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在施工期间产生明显的偷工减料现象,将影响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更高效益,在实际执行期间,没有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进行思考,但对建筑材料进行使用期间,存在材料消减现象,无法在整体上维护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降低钢材的使用性能,无法保证建筑结构符合一定标准,也无法促进其安全性。并且,建筑物钢筋存在不同的钢筋率,其也会给建筑物造成较大影响。因为不同等级的抗震材料需要使用不同的钢筋率,这样才能促进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同时,一些建筑企业在建设期间,使用劣质钢材,没有保证建筑物承载性能,无法使其符合一定标准,在该情况下,虽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影响了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3]。
(三)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
建筑工程要有效完成,需要促进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但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制约因素都是建筑结构引起的。在实际执行期间,主要产生的影响因素表现为:设计人员的经验和专业性不够,导致在建筑结构设计期间,与实际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产生更为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设计人员的思想意识较为薄弱,在设计工作中,只重视建筑物的外观设计、功能设计,没有将建筑设计质量作为重点,也无法促进设计工作的安全性,从而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很多设计人员在工作执行期间,为了获得更高效益,对其设计不合理,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没有积极解决,从而引发问题的产生。同时,虽然一些人员在设计期间有一定想法,但并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导致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影响整体建筑结构的安全性[4]。
三、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主要措施
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整个建筑的使用效果、居民的舒适度存在较大关系,为其中的主要因素。如果无法实现一定的安全性,将在较大程度上给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危害。所以,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期间,设计人员需要对其中的安全性进行思考,基于该理念,促进设计工作的优化执行,维护整体的安全性。在该执行方式下,不仅能促进建筑整体建设质量的提升,对现代化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增强人员的抗震意识
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具备广泛性以及复杂性特点,在实际工作执行期间,设计人员需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发挥有效的创新性,并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保证自身职责素养得以提升。设计人员在工作中要认真分析每个结构,促进设计的精细化。还需要借鉴先进经验和教训,对工作整体进行分析,保证能够为以后的工作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不仅如此,还需要改变自身的传统观念,认识建筑物抗震性发挥的重要意义,保证自身专业性和技术性的提升,以维护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基于我国的相关政策,还能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大人员培训工作,利用先进技术和专业技术,使工作人员都将其充分应用。还可以为其开展交流会议,引导各个人员在其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保证自身职业能力得到提升。在人员设计工作中,还需要对其监督与管理,减少一些违法行为的产生[5]。
(二)促进建筑结构设计的规范性
在现代化社会不断发展中,建筑行业得以进步和发展,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我国也为其提出更大支持。在实际工作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我国的建设标准,发挥自身的职责,维护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同时,还需要在根本上对建筑设计中的安全隐患进行预防。但设计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存在违规现象的时候,要将具体情况上报给管理人员,以减少一些不安全因素的产生[6]。
(三)开发新软件
基于科学化研究工作,促进新软件的充分利用。为了在整体上保障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在设计工作中,需要基于根本要素,加大力度对相关软件进行开发与研究。因为建筑行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对设计人员也提出较高要求。当建筑结构在应用期间,由于承载力设计不够准确,导致建筑物安全无法保障。所以,要在整体上促进建筑物设计水平的提升,维护整体的安全性,需要基于计算机程序、相关内容以及计算机功能来完成,为其开发出更精确的软件系统,这样才能在整体上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更安全。
总结
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人们的关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维护其安全性,能够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为了实现安全性,工作人员不仅要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对建筑结构进行科学设计,还需要基于相关规定,促进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规范运行。
参考文献
[1]文永庆,安培卿,雷光杰等.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策略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9):106.
[2]李凯.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问题及改善对策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7):5537-5538.
[3]李增城.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问题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2):262-262.
[4]阮卫江.浅述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问题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3):1652-1653.
[5]张留芳.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对策探讨[J].建筑?建材?装饰,2015(3):100-100,103.
[6]文会杰.实现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问题分析[J].四川水泥,2014(9):124-124,127.
论文作者:姜德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8
标签:建筑论文; 安全性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工作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