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环境问题及对策简述论文_张宏仑

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环境问题及对策简述论文_张宏仑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89

摘要:在我国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并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加剧了环境恶化程度。在环境恶化加剧、能源资源枯竭的现代化背景下,必须深入探究,找到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之道,才可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对策分析

引言

水利工程从古代开始就是防御洪灾和旱灾的重要手段,能促进农业生产健康发展。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数量的增多,周期的增加,会对工程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如何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1进行水利工程生态环境问题规划的重要性

生态水利规划的实质就是合理协调、科学研究生态水利工程,科学建设水利项目,以对生态进行必要的保护,有效治理已经破坏掉的环境,净化河流、改善水质量,建设非常有价值的水利工程项目。我国政府也是重视生态水利规划的重要性,生态水利规划不单是一种工程项目,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持续优化水资源和水资源环境,会大大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壮大。所以说,生态水利规划建设的必要性非常强,生态水利规划建设可以帮助优化人和生态的和谐关系,同时,也能大大提高水资源的供水能力。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是破坏水资源,另外,对水中及周边生物群落也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切实落实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可大大促进生态环境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一定要切实落实好生态水利规划工作,确保优化水利工程建设。

2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水文环境影响

在建造水利工程项目时,实质上,这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原有结构和水文条件,改变生态环境。在天然河道的基础上建设水利工程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水文气候。例如,在河道中建造堤坝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上游的流量并降低水处理厂的净化能力;当储层容量增加时,这不可避免地影响水温,这导致水密度,水中的氧溶解,微生物,水生生物等的变化。水库,以及土壤环境的变化。土地利用影响。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不仅会影响水文环境,还会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产生相应的影响。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工程本身会占用一些土地资源,在施工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废渣,并且建设一些临时水利设施,这些均会占用一些土地资源,出现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2.2可将对水利工程的破坏降至最低

未经合理规划的水利工程,极有可能对工程周围的生态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科学规划水利项目,同时,将这一规划落到实处,切实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水利工程的破坏程度,一般情况下,假设建立工程的目的就是要获取更大值的经济效益,那么,建设水利工程项目难免会对项目边上的生态环境产生十分不好的影响,严重者,会导致生态环境深度恶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要尽量消除上述不良现象的发生,需在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就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施工引发的对环境的破坏、威胁等活动,将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降至最低,这便是水利工程规划的价值,工作人员在科学规划水利工程之后,可以将水利工程的破坏性降低最低。

2.3影响水温系统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后,对区域内的水文形势有影响,对水流的速度、河流的温度、水域的深度等都会产生不同影响。如果河道岸边岩石的透水能力强,则会导致渗漏现象。水库在建成后,注入水和流出水会有一定的温差,水库内长时间停留的水会发生温度升高的现象。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使水位升高,水库内水流速度变慢,不利于水中污染物扩散。

3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策分析

3.1强化与生态环境的结合

在建造水利工程时,它始终遵循将水利工程与环境相连的原则。同时,要创造人与自然相互理解的原则,正确分析人与自然,工程过程的关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尽量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并有助于实现获胜的位置。在水利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确保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管理水利工程建筑,确保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和环境保护领域的综合治理。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资源的综合运用与循环再生就是生产资料的应用。在实际施工中,一定要加强可再生循环施工材料的充分利用,结合循环再生原则,对施工垃圾展开相应的处理,实现变废为宝,有效提高工程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比如,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可以利用废渣填充沟地,降低水利工程造价,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生态效益,保护生态环境。

3.2大力发展生态建设

为了使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不对其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亦或是尽量降低影响程度,确保城市、生态环境二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务必要夯实环境保护基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态建设密切相关,市民的健康状况即可判断所居住城市的环境质量好坏,当前,国内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状况并不不乐观,因此,积极建设生态环境是非常迫切的事情,我们要科学研究、充分考虑,同时,采取对应措施,强制性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生态污染现象,借助法律措施,严惩恶意破坏环境的人,且合理约束此区域内干涉城市发展的各个因素,用最好的方法,将环境土地维持在最佳状态。

3.3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管理体系

运用现代技术对水土保持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此,可以在水利工程设计阶段,充分结合水利工程的区域开发建设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目标和有针对性的检测目标。主要内容包括:地貌和地表类型、植被结构、气候特征、土壤侵蚀的具体情况等。检测可能影响水土流失状况的相关因素,制定科学标准,预测可疑和危险情况,确保水土指标始终在正常范围内。

3.4完善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机制

水利工程建设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鉴于此,相关职能部门、施工单位必须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健全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机制,衡量、分析水利工程建设方案的科学性、环保性,及时找出施工方案中的不足之处,督促相关部门整改,从源头处提升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力度,促进水利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但当前,我国市场上正规的、资质符合、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环境监测机构还相对缺乏,为此,我国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加强对这方面的引导与促进,促进环境监测机构完善自身,同时,引导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合理应用第三方监测力量,有效提升环境保护效果,保护公共环境不受破坏、污染。

结束语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及建设后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包括对水温系统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区域气候和生态系统平衡的影响等。既然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就需要重视这种影响,通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建立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实施生态补偿制度等,尽量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微微.浅议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7(11):270-271.

[2]赵华军.浅析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J].山西农经,2018(15):126.

[3]谢地.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4):73-74.

论文作者:张宏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4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环境问题及对策简述论文_张宏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