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程机械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现代工程机械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一、现代工程机械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谭林全,万世永,李占龙,杨强[1](2021)在《高速轮式工程机械悬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悬架是工程机械减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工程机械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对于高速轮式工程机械,研究其悬架系统进而提高相关性能具有广泛且深远的意义。介绍悬架的类型和特性并概述国内外悬架研究现状,列出主流高速轮式工程机械的具体悬架系统应用实例及其相关性能参数,指出未来悬架系统的研究发展趋势。

康永林[2](2021)在《“十三五”中国轧钢技术进步及展望》文中认为在国家"十三五"规划推动下,中国轧钢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进步、成就显着,呈现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大数据、互联网、数字化与智能化等现代科技为高质量、高性能钢材研发生产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先进高效的手段,钢材产量从2016年10.48亿t增加到2020年13.25亿t,高性能钢材自给率超过98.5%,为国家经济发展建设提供了关键基础材料支撑。仅就"十三五"期间中国轧钢技术的发展进步情况和代表性科技成果作简要介绍分析,重点介绍了中国轧钢产品生产总体情况和轧钢技术取得的代表性科技成果,并从轧制工艺基础与组织调控,绿色化轧制,数字化与智能化轧制,高强度、高性能热轧产品开发及先进热轧技术,高性能、高强度、高精度冷轧产品及先进冷轧技术等方面对代表性科技成果的关键技术点及应用情况做了简要介绍,最后,对未来轧钢技术的发展做了展望。

张腾[3](2021)在《机场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器及数据通讯系统研发》文中指出在机场道面成型机的开发背景下,本文根据机场施工机械的实际智能化行驶需求,依据总线分布式的理念,设计了履带式智能机械的行驶控制器及数据通讯系统。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对履带式工程机械进行行驶状态运动分析,得到了行驶过程中履带式工程机械运动学参数和左右电机转速间的关系,并且将通过性最好的原地差速转向作为履带式工程机械的转向工况。在考虑滑移滑转情况下得到双边电机转速和横摆角速度的关系,进行Simulink仿真,得到应用于全自动作业模块反馈信号的简化关系式。提出基于CAN总线的数据通讯系统结构,设计各模块硬件接口和通讯方式,并以此搭建传感器和人机交互层模块。针对通讯需求,设计了CAN总线协议模块,该模块在硬件设计上有多种可选择的输入接口且具备光耦隔离等特点。软件上使用μC/OS-II操作系统进行多线程编程,实现多个数据通讯端数据帧在多厂商软件协议和CAN自定义协议之间的转换。该系统减轻行驶控制器的工作负担,并且增强了系统的适配性。使用NI-Crio 9042作为行驶控制器,采用状态机的理念设计软件总体框架。软件模块设计中,使用NI-XNET函数库实现CAN总线的全双工通讯,依据CAN协议实现自检警报模块;在手动模式中采用Zigbee进行现场无线通讯,具备机械转场功能同时,设置控制参数可调,便于现场调试;依据横摆角速度简化公式解析出的更精确的反馈信号,通过FUZZY LOGIC和NI Vision工具搭建的基于图像直行纠偏的模糊PID控制,实现全自动行驶模块;通过两级阈值设定,实现基于雷达组的安全制动模块。试制出CAN总线协议模块,搭建试验平台。通过CAN分析软件,验证数据通讯系统的周期上报和交互功能。将履带式工程机械试验样机在模拟环境下测试,通过协议模块中采集到的数据,分析并验证了各个模块的功能。

李恒[4](2021)在《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问题复杂性的提升以及工程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增加,使得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程伦理教育被以美英为代表的世界工程强国视为培养伦理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现阶段,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缔约国以及“新工科”项目的扎实推进为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尽管如此,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仍面临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工程伦理教育在供需对接上未实现动态平衡;二是工程伦理教育治理手段乏善可陈;三是工程伦理教育与我国工程情境的适配性不高。针对上述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特征,提炼关键机制。本研究围绕“系统分析符合工程伦理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关键机制”这一核心议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建构;第二,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第三,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运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和文献计量法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多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法对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和实现路径进行建构性研究;再次,以本研究提出的关键机制为指标来源,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方法指导,针对113份评价样本,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开展实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作出以事实为导向的客观判断;最后,整合所有研究结论,消除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阻隔,归纳用于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到了以下四个结论:(1)工程伦理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复杂性,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优化教育策略、汇聚协同力量、把握国内国际动向等核心要点,主要涵括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三个维度。(2)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是“合理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合理性”方面,情境机制契合了价值合理性的意蕴,培养机制和协同机制则契合了工具合理性的表征。在“合规律性”方面,情境机制是控制单元,情境机制通过构建了一个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精神因素在内的场域而成为关键机制的“指挥控制中心”;协同机制是存储单元,通过“各种协议”(如,伦理准则)和“软硬件”(如,经费资源)的配合而成为了“制度池”和“资源池”;培养机制则是运算单元,高校根据“情境机制”的“指令”并在“协同机制”的干预下,整合各类教育要素、深入本土教育实践、打造教育新模式。(3)本研究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评估。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按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情境机制(36.0%)、协同机制(33.7%)和培养机制(30.3%);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培养机制(71.711分)、情境机制(70.319分)和协同机制(68.339分);按优秀(80-100分)、良好(70-79分)、合格(60-69分)和不合格(≤59)进行等级分类,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现状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70.074分)。(4)深入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立足“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研究、规范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实现路径及其规范性特征;其二,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价体系并开展了实证评估;其三,立足中国情境,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重庆市人民政府[5](2021)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渝府发[2021]18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7月19日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重庆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在创造经济价值、优化供给结构、承载创新活动和集聚高端要素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苗安康,袁越,吴涵,袁博鑫[6](2021)在《“双碳”目标下绿色氢能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氢能是一种清洁零碳、灵活高效、来源丰富的二次能源,作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随着日益严峻的碳减排形势,绿色氢能受到了全球的高度关注。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可以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绿色无碳,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是极具潜力的氢能发展路线。文章总结分析了国内外氢能产业最新发展动态,重点从制氢、储氢、运氢、加注、应用等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研究了绿色氢能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结合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提出了典型的应用场景和发展建议,为我国绿色氢能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茜,敖三三,罗震,刘云鸾[7](2021)在《焊接与智能制造(上)——第25届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焊接国际论坛综述》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焊接领域的品牌学术活动之一"IFWT2020焊接国际论坛"于2020年6月6日首次采用云直播技术,邀请了8位专家以"焊接与智能制造"为主题,聚焦智能制造领域对焊接新技术的要求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本届论坛针对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探讨焊接新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大家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起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效果,进而促进焊接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此外,云端召开IFWT2020,开启了云上论坛新模式,直播过程中约1 200人在线参与了直播活动,与学术专家现场积极互动,会议结束当天超过2万业界同仁观看了论坛直播回放。目前,IFWT焊接国际论坛已经成为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重点解读焊接领域前沿技术及当届展览中重要学术看点。

裴宝浩,邢勤,于蓬,周娟[8](2021)在《燃料电池工程机械发展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依旧突出,特别是车辆的排放对于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随着石油资源的日趋减少,虽然乘用车已经在新能源方面广泛采用,并且技术相对成熟,在燃料电池方面目前也已经发展很长时间,并且成功应用到了一部分客车和小型乘用车上。工程机械相对于乘用车来说,其保有量相对较少,但是其排放污染较为严重,平均一辆工程机械的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60~80辆小型乘用车的排放量。由于使用条件的限制,工程机械也在新能源方面有所研究并有条件的进行了应用。文章分析了燃料电池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展望。

彭京健[9](2021)在《徐工起重机产品品牌价值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指出

杨昌凯[10](2021)在《XW公司领先者战略环境分析及路径研究》文中指出

二、现代工程机械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工程机械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轮式工程机械悬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悬架类型
    1.1 钢板弹簧悬架
    1.2 橡胶弹簧悬架
    1.3 空气弹簧悬架
    1.4 油气弹簧悬架
2 实际工程应用
    2.1 国外应用实例
    2.2 国内应用实例
3 研究领域展望
4 结束语

(2)“十三五”中国轧钢技术进步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十三五”期间中国轧钢产品生产总体情况
    1.1钢材总产量发展变化情况
    1.2板带材产量发展变化情况
    1.3长材产量发展变化情况
    1.4无缝钢管产量发展变化情况
2“十三五”期间中国轧钢技术取得的代表性科技成果情况
3 轧制工艺基础与组织调控技术
    3.1 轧制塑性变形理论与数值模拟分析
        3.1.1 全轧程三维热力耦合数值模拟分析优化,多场、多尺度模拟计算分析
        3.1.2 高强钢轧材中的残余应力预测分析
        3.1.3 热轧、冷轧板形分析与控制理论
    3.2 基于M3组织调控的钢铁材料基础理论与高性能钢技术
    3.3 新一代控轧控冷理论与技术
    3.4 薄板坯连铸连轧钢中纳米粒子析出强化与控制理论
    3.5 钢材组织性能精确预报、监测与控制理论技术
4 绿色化轧制生产工艺技术
    4.1 热带无头轧制及超薄带钢生产技术
    4.2 热轧板带材表面氧化铁皮控制技术
    4.3 长型材绿色化低能耗铸轧衔接技术
    4.4 薄带铸轧技术
    4.5 高鲜映性免中涂汽车外板制造技术
    4.6 铁素体轧制技术
    4.7 多线切分轧制技术
5 数字化、智能化轧制技术
    5.1 大型复杂断面型钢数字化高质量轧制理论与技术
    5.2 柔性化45m/s高速棒材关键技术与装备
    5.3 基于大数据全流程一体化管控的钢铁智能制造技术
    5.4 基于深度学习的热轧带钢表面在线检测与质量评级
    5.5 轧机颤振智能监控与抑制提速技术
    5.6 数字化、智能化轧制工厂建设
6 高强度、高性能热轧产品开发及先进热轧技术
    6.1 超细贝氏体钢制造技术
    6.2 热连轧超高强钢组织性能控制技术
    6.3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电工钢(取向及无取向)技术
    6.4 高寒地区结构用热轧H型钢工艺技术
    6.5 高品质系列低合金耐磨钢板工艺技术
    6.6 高速车轮制造技术
    6.7 高端装备用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系列工艺技术
7 高性能、高强度、高精度冷轧产品及先进冷轧技术
    7.1 宽幅超薄精密不锈钢带钢工艺技术及产品
    7.2 汽车轻量化吉帕级钢板稳定制造技术
    7.3 冷轧硅钢边部减薄控制技术
    7.4 高效环保变压器用高性能取向硅钢制备技术
    7.5 面向多品规高精度轧制的CSP过程控制系统及技术
    7.6 超薄宽幅高品质冷轧板带工业化生产技术
8 展望

(3)机场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器及数据通讯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CAN总线研究现状
        1.2.2 履带式工程机械运动控制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意义
2 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2.1 行驶控制系统的开发背景
        2.1.1 机场道面履带式工程机械结构
        2.1.2 机场道面成型机动力系统
        2.1.3 机场道面成型机作业工况
        2.1.4 机场施工环境条件
    2.2 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需求分析
    2.3 行驶控制器及数据通讯系统方案设计
        2.3.1 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系统架构设计
        2.3.2 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器方案设计
        2.3.3 履带式工程机械数据通讯系统方案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履带式工程机械运动仿真分析
    3.1 履带式工程机械直线行驶运动学分析
    3.2 履带式工程机械转向行驶分析
        3.2.1 转向中心在履带内侧
        3.2.2 转向中心在履带外侧
    3.3 履带式工程机械大半径转向Simulink仿真分析
        3.3.1 驱动电机系统模块
        3.3.2 高低速分析模块
        3.3.3 履带式工程机械运动学模块
        3.3.4 履带式工程机械仿真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CAN总线协议的数据通讯系统设计
    4.1 数据通讯系统结构设计
    4.2 数据通讯系统模块搭建
        4.2.1 避障雷达模块
        4.2.2 编码器模块
        4.2.3 摄像头模块
        4.2.4 横摆角速度模块
        4.2.5 Zigbee通讯模块
        4.2.6 警报模块
    4.3 CAN总线协议模块硬件设计
        4.3.1 CAN协议模块主控制器电路设计
        4.3.2 输入接口电路设计
        4.3.3 输出接口电路设计
        4.3.4 电源部分电路设计
        4.3.5 芯片外设电路设计
    4.4 CAN总线协议模块软件设计
        4.4.1 μC/OS-II操作系统
        4.4.2 输入接口软件配置
        4.4.3 输出接口软件配置
        4.4.4 CAN总线协议模块软件流程
    4.5 本章小结
5 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器设计
    5.1 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器选型
    5.2 行驶控制器基于状态机软件总体设计
    5.3 自检警报模块功能实现
        5.3.1 CAN总线自检
        5.3.2 数据通讯端自检
        5.3.3 工业摄像头自检
        5.3.4 故障信息处理
    5.4 手动行驶模块功能实现
        5.4.1 CAN数据帧接收
        5.4.2 行驶控制器状态信息数据帧发送
        5.4.3 电机控制数据帧发送
    5.5 全自动作业模块履带同步功能实现
        5.5.1 牛顿迭代法软件实现
        5.5.2 模糊PID控制器软件实现
    5.6 全自动作业模块直行纠偏功能实现
        5.6.1 图像采集软件实现
        5.6.2 采集图像处理软件实现
        5.6.3 直线拟合软件实现
        5.6.4 纠偏策略软件实现
    5.7 安全制动模块功能实现
    5.8 本章小结
6 行驶控制器及数据通讯系统功能验证与分析
    6.1 试验平台的搭建
        6.1.1 履带式工程机械试验样机搭建
        6.1.2 通讯测试系统
    6.2 数据通讯系统功能验证
        6.2.1 数据通讯端周期上报功能验证
        6.2.2 数据通讯端交互功能验证
    6.3 行驶控制器模块功能验证
        6.3.1 安全警报模块功能验证
        6.3.2 手动行驶模块功能验证
        6.3.3 全自动行驶模块功能验证
        6.3.4 安全制动模块功能验证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工程”的频发引起人们对工程伦理的广泛关注
        1.1.2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1.3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框架
        1.3.1 章节安排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关键概念解读
        2.1.1 伦理与道德的辨析
        2.1.2 工程伦理的内涵
    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现实演绎:基于系统文献综述法的分析
        2.2.1 研究方法
        2.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Q1)
        2.2.3 工程伦理的教学策略(Q2)
        2.2.4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评估手段(Q3)
        2.2.5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Q4)
        2.2.6 本节述评
    2.3 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主题聚类: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2.3.1 文献计量方法概述
        2.3.2 资料收集
        2.3.3 共词分析
        2.3.4 共词网络分析
        2.3.5 多维尺度分析
        2.3.6 本节述评
    2.4 文献述评
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构成
    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3.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流程
        3.1.2 资料采集
    3.2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
        3.2.1 开放式编码
        3.2.2 主轴式编码
        3.2.3 选择性编码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2.5 本节小结
    3.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现路径
        3.3.1 微观维度的培养机制:以认知发展为指导再造教育要素
        3.3.2 中观维度的协同机制:以协同优势为指导赋能中介对象
        3.3.3 宏观维度的情境机制:以现象学为指导调适多元场域
    3.4 本章小结
4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案例分析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4.2 培养机制的案例分析
        4.2.1 知识生成:聚焦伦理教育知识建构者的职能重构
        4.2.2 具身认知:创设面向真实世界的“开放式”学习情境
        4.2.3 学习进阶:用“全周期”课程序列搭建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梯
        4.2.4 伦理体验:强化解决工程伦理现实困境的实践基质
        4.2.5 案例分析讨论
    4.3 协同机制的案例分析
        4.3.1 工程社团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2 政府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3 案例分析讨论
    4.4 情境机制的案例分析
        4.4.1 美英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职业主义催化的路径选择
        4.4.2 德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对技术负责的民族传统
        4.4.3 法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消解”在精英工程师的培养中
        4.4.4 中日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二元构造”下的层序互补
        4.4.5 案例分析讨论
5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
    5.1 调研对象
    5.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5.2.2 初始评估指标的选取
        5.2.3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5.3 现状的实证评估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赋值
        5.3.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结论
        5.4.2 延伸讨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潜在障碍
    5.5 本章小结
6 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
    6.1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规范性审视
        6.1.1 合理性的审视
        6.1.2 合规律性的审视
    6.2 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
    6.3 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
    6.4 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评估问卷
附录3 评估指标赋权表
附录4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课程大纲
附录5 弗吉尼亚大学课程大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6)“双碳”目标下绿色氢能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氢能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
    1.1 国外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1.2 国内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2 绿色氢能关键技术研究
    2.1 绿色制氢技术
        2.1.1 电解水制氢
        2.1.2 太阳能制氢技术
        2.1.3 生物质制氢技术
    2.2 氢能储运技术
    2.3 氢能加注技术
    2.4 氢能应用技术
3 绿色氢能发展趋势及典型场景展望
    3.1 绿氢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3.1.1 绿色制氢发展趋势
        3.1.2 氢气储运发展趋势
        3.1.3 氢气加注发展趋势
        3.1.4 氢气应用发展趋势
    3.2 绿氢典型应用场景展望
        3.2.1 海上风电氢能耦合应用场景
        3.2.2 综合能源系统氢能耦合应用场景
        3.2.3 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场景
4 结论

(8)燃料电池工程机械发展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现状
    1.1 燃料电池在汽车上的应用
    1.2 燃料电池在重型车辆上的应用
    1.3 燃料电池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
    1.4 燃料电池在其他设备上的应用
2 政策支持
3 发展展望

四、现代工程机械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轮式工程机械悬架技术研究[J]. 谭林全,万世永,李占龙,杨强. 工程机械, 2021(12)
  • [2]“十三五”中国轧钢技术进步及展望[J]. 康永林. 钢铁, 2021(10)
  • [3]机场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器及数据通讯系统研发[D]. 张腾. 浙江大学, 2021(01)
  • [4]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D]. 李恒. 浙江大学, 2021(01)
  • [5]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J]. 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15)
  • [6]“双碳”目标下绿色氢能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J]. 苗安康,袁越,吴涵,袁博鑫. 分布式能源, 2021(04)
  • [7]焊接与智能制造(上)——第25届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焊接国际论坛综述[J]. 相茜,敖三三,罗震,刘云鸾. 焊接技术, 2021(07)
  • [8]燃料电池工程机械发展现状与展望[J]. 裴宝浩,邢勤,于蓬,周娟. 建筑机械, 2021(07)
  • [9]徐工起重机产品品牌价值提升策略研究[D]. 彭京健. 广西大学, 2021
  • [10]XW公司领先者战略环境分析及路径研究[D]. 杨昌凯.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标签:;  

现代工程机械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